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玉静 《福建茶叶》2016,(11):304-305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不仅在世界文学领域享有盛誉,也是一部描述中国清代茶文化的宝典。细细品味《红楼梦》,会觉得字里行间茶香四溢。怪不得世人称"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本文以茶文化翻译为视角,在介绍《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的基础上,探究了杨译、霍译本《红楼梦》中茶名的翻译策略。通过对比和总结,为中国茶文化对外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我国茶文化进行简单介绍,接着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然后结合《红楼梦》的两个译本对其中的茶文化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够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3.
李照明 《福建茶叶》2016,(11):340-341
古典小说《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轰动。而一翻开这部名著,读者便可以察觉到茶香飘逸,270多处描写茶,10余处提及咏茶诗词皆反映出清代茶文化的欣欣向荣,在进行翻译时,只有切实表达,才能真正将《红楼梦》中的珍贵文化向世界传播。本文从目的论视角探讨了霍译本《红楼梦》的茶文化翻译,首先对目的论理论的阐释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中国与《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最后则从茶名、茶具、茶俗三个方面研究了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霍译本的茶文化翻译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优化文学翻译效果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红楼梦》当中的饮茶对白为例,着重分析了杨译本和霍译本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归化和异化的使用,继而指出了翻译于传承文化的作用以及我们在后续的同类翻译中需要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通过对茶名、茶具、茶水等的描写充分展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风俗画卷。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两个译本中一些关于茶文化的翻译,以便于目的语读者在赏析茶文化的同时,领略我国饮茶的情趣。  相似文献   

6.
刘娟  覃芳芳 《福建茶叶》2016,(6):337-338
为了弘扬中国古典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对《红楼梦》译本的推广尤为重要,而翻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作品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目前两个最有名的的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翻译的。本文通过对茶名称、茶具和烹茶之水三个方面,主要对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关于茶文化词语的翻译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所以加强对我国茶文化的研究也是当前我国学者的重要研究部分。在我国四大名著中都有描述到我国的茶文化,特别是在《红楼梦》中,对于我国茶文化的描述是非常多的。随着《红楼梦》译本在国外的传播,也加强了我国茶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不同的《红楼梦》译本中对于茶文化的翻译有所不同,所以本文就对《红楼梦》不同译本中的茶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肖健 《福建茶叶》2016,(8):305-306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书中涉及大量的传统茶文化内容。杨宪益的《红楼梦》译本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很大,在茶文化翻译问题上,杨宪益充分采用了辩证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问题,制定有效的翻译策略,从而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蕊 《福建茶叶》2016,(6):302-303
《红楼梦》素有"我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之美誉,也是我国茶文化的缩影,原著中有很多关于茶文化相关的描述,对人物塑造、氛围烘托和情节架构等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两种策略入手,首先分析了何为翻译的异化与归化,而后简要介绍了《红楼梦》中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从茶名、茶具和茶俗三个方面分析了跨文化视野下《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所应采取的翻译方法及其传达效果,以期为后续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和霍克斯、闵福德的英译本有关饮茶部分的翻译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翻译手段需要灵活运用,并无固定程式,霍译本注重读者体验,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1.
郭小华 《福建茶叶》2016,(3):359-360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部署。本文尝试研究跨文化视阈下中国典籍英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问题,着重选取《红楼梦》中饮茶对白为例,结合例子,分析杨译本和霍译本英译茶文化时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应用情况,借此说明在文化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及今后同类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文学领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茶文化内容,从目的论角度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进行翻译,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文学经典在世界领域的传播发展,提升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际影响力,同时促进传统文学经典以及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本文就从目的论角度出发,对《红楼梦》译本中茶文化翻译进行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13.
邹园艳 《福建茶叶》2016,(5):347-348
我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翻译工作更是影响深远。为更好地研究《红楼梦》中对茶文化的翻译,本文首先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茶文化视阈下研究《红楼梦》"茶"的英译策略例如对茶名,茶具,茶诗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李娜 《福建茶叶》2016,(4):397-398
《茶经》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核心资料,对中外学者研究我国茶文化起源和历史带来巨大帮助,是最重要的茶文化典籍。本文重点分析英国学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的《茶经》,通过分析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中关于传统儒释道翻译的优劣,体会译者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茶文化翻译策略。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基本保留《茶经》中传统文化的部分,是不可多得外文翻译好译本。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它存在于诗词歌赋中,用它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影响着千万部作品。而《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中,茶也多次出现。在对外翻译这部著作时,每住翻译大师都想保留文中最古典的部分。而对于茶名,茶俗和茶礼等都有着基于茶文化的翻译。本文就探究《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和通过茶文化来探究《红楼梦》中的茶的英译,了解如何翻译"茶"。  相似文献   

16.
刘晓红 《福建茶叶》2016,(10):370-371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有着许多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在其中,也有着许多成形的茶文化被写入了书中,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可参考的书面记载。对《红楼梦》的翻译有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而怎样翻译则成为翻译工作者所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这两种不同翻译策略的研究,探讨其对茶文化中不同内容翻译时的优点和缺点,解读其在《红楼梦》茶文化翻译中所起到的作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至清朝伟大著作《红楼梦》诞生之际已近成熟阶段。《红楼梦》这部古典巨著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茶文化展示的淋漓尽致,书中多处都对我国的茶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描述。本文以杨宪益与霍克斯两位翻译大家的英译本为基,从茶具翻译、茶名翻译以及茶水翻译这三方面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我国茶文化翻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其译介工作在我国茶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西方译者卡朋特的译本为例,首先分析了《茶经》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原理,而后从《茶经》中所蕴含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传达,分析了译本的得与失,以期为后续翻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陈静 《福建茶叶》2016,(3):362-36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所体现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文学领域,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影响深远。这其中就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体现和研究,在《红楼梦》中,中国悠久的茶文化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书中提到了众多茶品,包括众多普通茶品,也包括名优茶品,这些产品的描写共同体现了我国清代的茶文化。同时,《红楼梦》作为中国典型文学著作,在西方国家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被翻译成多个版本,这些版本对《红楼梦》中茶名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同。本文基于目的论的角度,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茶名的翻译进行几点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茶文化意蕴丰富,内涵深广,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同样包含着浓烈的茶文化。但因为茶文化的庞大和繁杂,造成《红楼梦》茶文化翻译的失准。语用学作为研究语言运用的科学,它不但考虑语言使用者的关系,还会分析听话者对语言的接受和反应。正因为这样的特点,它可以作为《红楼梦》翻译的策略。运用语用学翻译策略,可以将《红楼梦》中出现的茶名、茶具和茶水进行翻译,使之既符合接受者的接受习惯,也最大限度原汁原味地呈现中国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