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黑果腺肋花楸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树种简介 1.1 引种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开始了我国最初的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工作。在此之前,我国没有黑果腺肋花楸。我们先后从朝鲜、美国、俄罗斯引进黑果腺肋花楸7个品种,其中,果用型品种5个,观赏型品种2个。  相似文献   

2.
刘丽娜 《防护林科技》2021,(1):49-51,66
针对辽宁朝阳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林发展现状,将黑果腺肋花楸这一优良生态经济型树种应用于山地造林实践中,研究了不同措施对朝阳山地黑果腺肋花楸栽植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4种整地方式(反坡梯田、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梯田)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以修筑水平梯田法为最佳的整地方式,黑果腺肋花楸的平均成活率和...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目前,黑果腺肋花楸的栽培在山西省也得到了推广。调查表明,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盲目引种、栽培管理中技术水平低、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多种现实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同部门的合作,并搞好技术人员培训,普及黑果腺肋花楸栽培管理技术,以实现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的良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黑果腺肋花楸的应用价值、目前在国内外的产业开发状况、栽植黑果腺肋花楸的立地条件、栽植技术以及苗木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黑果腺肋花楸用途广、发展潜力大,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林树种,值得大力推广栽植。提取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有益成分,研发出产品必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好处。  相似文献   

5.
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黑河引种黑果腺肋花楸,开展引种栽培试验,总结出了黑果腺肋花楸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黑果腺肋花楸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果腺肋花楸,又名野樱莓,不老莓,在生产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基础上,从黑果腺肋花楸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果实采收、防寒及解除防寒、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将黑果腺肋花楸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果腺肋花楸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扦插育苗是黑果腺肋花楸繁育的主要途径。该文对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技术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该树种的大规模繁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外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化学研究和药理研究的基础上,对黑果腺肋花楸的产业开发进行综述,旨在为黑果腺肋花楸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948项目"引进的黑果腺肋花楸为研究对象,简要阐述了黑果腺肋花楸概况、研究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黑果腺肋花楸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欧美国家黑果腺肋花楸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黑果腺肋花楸在欧美发达国家栽培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黑果腺肋花楸栽培研究以物候观测、品种繁育、多酚积累研究为主。目前,黑果腺肋花楸特殊功能性已经被广泛认知,其相关产业也已经在欧美国家建立和发展起来。借鉴和利用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为快速促进我国黑果腺肋花楸种植产业建立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探究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课题组前期优化后的提取纯化方法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总黄酮冻干粉末,以维生素C为对照品,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用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原酒分别与3种葡萄原酒混合配制复合型果酒。研究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原酒70%~80%,赤霞珠原酒20%~30%;黑果腺肋花楸原酒70%,野山葡萄原酒30%;黑果腺肋花楸原酒80%,冰葡萄原酒20%,这3种复合型果酒在感官方面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黑果腺肋花楸在辽西半干旱地区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该文依据生产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提出解决的具体对策和建议。黑果腺肋花楸种子繁育是选择新品种和促使外来物种"乡土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土壤pH值高于8.5时就会出现缺铁性黄化现象,可以施用硫磺粉加以改良;黑果腺肋花楸初植行株距以2 m×1.5 m或2 m×1.8 m比较适宜;冬季采用营养杯苗冻土坨造林,造林成活率高,人工成本低;采用秸秆覆盖可以抗旱保水、培肥土壤、抑制杂草。  相似文献   

14.
以产自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为试材,比较两地黑果腺肋花楸的水分、百粒重、总酸、还原糖以及灰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不同试样浓度黑果腺肋花楸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探究黑果腺肋花楸的基本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是否受地域影响。结果表明:地域差异对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的水分含量影响不大,对百粒重、总酸、还原糖以及灰分含量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性差异。地域差异对黑龙江黑河和辽宁沈阳海城地区的黑果腺肋花楸的水提物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不同产地黑果腺肋花楸水提物的DPPH清除率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铁离子还原力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黑龙江黑河辽宁沈阳海城,不同试样浓度水提物内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涩味较重,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在酒精中易于浸出,因此加工成露酒将有助于实现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经济价值。根据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浸提型黑果腺肋花楸露酒的浸提工艺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浸提型黑果腺肋花楸露酒特征吸收波长为529 nm;最佳果粉细度为40目;最佳温度为50℃,对应浸提时间为40 min;浸提溶剂为体积分数20%~60%的食用酒精;最佳料液比例1︰40;最佳震荡频率20次·min~(-1)。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得率为82.5%,浸提型黑果腺肋花楸露酒内溶物浓度达到最高,实现保健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18日讯:海城黑果腺肋花楸重点示范基地目前进入盛花期,《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基地了解到,这个研企合作的基地规模6 000亩,2014年花楸果实产量200吨,收入400万元。今年春季仅苗木一项收入就超过600万元。预计今年果实产量2 000吨,收入有望突破4 000万元。辽宁海城黑果腺肋花楸基地是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与辽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营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黑果腺肋花楸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在我国多地都有栽培,但在四平地区还属空白。总结了黑果腺肋花楸的繁育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并通过多品种引种的方法,选择出了适合四平地区生长的、高产优质的黑果腺肋花楸品种“富康源一号”和“阿龙尼亚”。  相似文献   

18.
黑果腺肋花楸食用药用价值较高,文章结合实践,就施肥配比和施肥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产量及稳产性的影响进行了科学论证,提出切实易行的施肥技术,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9.
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夏季炼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果腺肋花楸的生态学特性和组培瓶苗生理结构特点,利用辽西夏季6-7月的气候特点,进行组培瓶苗的日光锻炼,移栽驯化。经过4个月精心养护管理,可培育出地径在0.5cm,苗高在25cm以上的壮苗11 300株,成活率81%。该技术是黑果腺肋花楸组培瓶苗炼苗,移栽的新途径,为黑果腺肋花楸组培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黑果腺肋花楸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价值于一身的蔷薇科落叶灌木。通过对黑果腺肋花楸在山西太原地区进行栽培试验,对其形态特征、开花结果习性、物候期及生长表现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树种在太原地区生长良好,可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树种和经济林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