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小陇山林区2006年从辽宁、河北等地引进的18个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无性系试验林的物候、遗传变异及早期评价,结果表明:18个无性系各物候期在无性系水平上分化明显,各物候期均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变异系数在30.01%~43.24%之间,生长期变幅达42d;无性系表型生长性状变异和木质化程度早晚与生长期长短紧密相关,生长期130~140d的无性系,适生性强,保存率高,胸径和树高的变异幅度大;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材积的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30.3%、35.2%、71.4%,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34.8%、38.1%、79.9%,各性状生长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重复力在0.7以上,不同林龄的树高和胸径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以胸径为主要选择指标,选择出4个优良适生无性系,生长期在134~136d之间,保存率为77.8%%~91.7%,其胸径遗传增益达到34.86%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造林后1~3年生7种(变种)落叶松和7个种内和种间杂种家系的9个物候期进行连续定株观察及生长量调查,利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落叶松种间、家系间物候期的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落叶松种(家系)的物候群,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确定物候期与幼林生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侧枝芽膨大外,落叶松种间、家系间各物候期的变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样,种内个体间、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物候期变异,但同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明显小于杂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兴安落叶松顶芽展叶、抽新梢时间明显早于其他种,封顶也最早;其次是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和欧洲落叶松的封顶时间比长白和华北落叶松还要迟半个月;日本落叶松顶芽膨大和展叶时间最晚,封顶时间也明显迟于其他种.以日本落叶松为母本的各种间杂种,在物候上多数表现出中间偏母本的特性,而在抗病能力方面较父本有所改善,在抗寒性方面却明显优于母本.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快,其次是长白和朝鲜落叶松,而日×长、日×兴杂种生长量超过母本,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表明在东北地区落叶松杂种利用潜力巨大.根据主成分聚类结果,可将14份遗传材料分为4个物候型.除侧枝芽开始展叶、完全展叶和抽新梢以外的其他物候因子与生长量之间相关紧密.物候因子对生长量有相当好的预测能力,即顶芽萌动、展叶越早,封顶越迟,生长期越长,对树木的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3.
通过20个美洲黑杨及杂交无性系岗地造林对比试验,对不同无性系的物候期、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保存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系生长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系冠高、冠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冠高、冠幅相关方差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量与物候期之间未达到显著水平;抗虫害比较品系间差异不显著,抗旱性比较国内系列较从日本引进的品系耐旱,DD89-23无性系生长快、干形好、适应性强,平均单株材积比中潜3号高10.00%,为鄂北岗地及低山营造丰产林提供种质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种子园无性系的花期物候特征和花期同步性及影响因子对种子园科学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方法]2015年和2016年连续2 a对木荷无性系种子园中19个无性系进行花期物候调查,分析其开花物候与花期同步指数。[结果]木荷种子园各无性系开花持续时间为10~28 d,2016年较2015年晚2 d进入始花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数多的无性系比开花数少的无性系花期更长、座果数更多,花期持续时间长的无性系比持续时间短的无性系座果数更多。无性系组合间花期同步指数有较大差异,2015年和2016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0.857和0.406~0.808,平均分别为0.758和0.713,其中花期同步指数大于0.80的无性系分别在50%和40%以上。年度内花期同步指数变异系数分别为12.016%~46.476%和15.375%~51.202%,无性系之间平均花期同步指数存在极显著变异(P0.01)。年度间花期平均同步指数为0.737,平均花期同步指数间不存在显著变异(P0.05)。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相关系数为0.229,表明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结论]木荷种子园无性系年度间花期同步指数较为稳定,可根据开花物候和花期同步指数对无性系进行筛选和优化,同时辅以人工授粉等措施弥补花期同步性差异,以达到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吕梁山林区引种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生长规律,更好地为合理经营该地区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对吕梁山林区引种30年的日本落叶松进行了样地调查及树干解析,并以华北落叶松为对照,建立起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模型,分析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同林龄下日本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均比华北落叶松大。(2)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在吕梁山区的初始间伐期应在第10年左右。(3)日本落叶松的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13~14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7年。(4)日本落叶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约在7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9年。(5)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还处于材积生长期,没有到达数量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以东丰试验点的13年生大青杨无性系评比林为试验材料,通过生长指标、物候期、干型及抗性等调查和综合分析,初步选择出L18和N8两个无性系为适宜试验地及毗邻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系。结果表明,L18和N8两个无性系树干通直,抗性较强,无病虫危害,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超过参试无性系平均值16.9%和16.5%,平均胸径生长量分别超过参试无性系平均值37.9%和40.2%。  相似文献   

7.
华北落叶松初级种子园物候观测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华北落叶松初级种子园5年的物候观测,编制了年物候周期表。从种子园群体和无性系个体两方面,揭示出华北落叶松年物候周期规律。并分析阐明了物候期与气温和活动积温之间的相关性。还对无性系个体间物候的异同性及雌雄球花的相遇问题作了剖析。本项研究对种子园制订良种生产计划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0个种源沙松(Abies holophylla)苗期高生长量的连续观测,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表明:10个种源的沙松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但各种源的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其中不同种源间线性生长始期最多相差5 d,线性生长末期最多相差7 d,线性生长期持续时间最多相差9 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应在线性生长期内做好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促进苗期苗高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宁夏杨树不同品系引种试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 6 0多个杨树 2a生无性系苗进行物候、越冬、生长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白杨派平均生长期为15 6 5d ,黑、青杨派平均生长期为 15 8 5d。大部分杨树品种在苗圃地中可以正常越冬。在生长量上差别明显 ,从中发现了一些像W1- 4 6、115、三毛 80等较为速生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日本落叶松不同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幼龄林的生长表现,本文以4年(苗龄2年生)优良家系和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量调查和统计分析后,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成活率高,保存良好,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值达到了89%和81%;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2009SBZ11、2009SBZ20和优良无性系2009SBY1、2009SBY25生长最快,且差异显著。2009SBZ11、2009SBZ20家系立木单株平均树高较最低值75.1 cm(2009SBZ6、2009SBZ34)增长了近19.0%和18.9%;2009SBY1和2009SBY25无性系立木单株平均树高较最低值74.6 cm(2009SBY6)增长了近23.6%和2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