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阐述了乡村景观中艺术至境的概念。将原本运用于美学中的艺术至境原理转而运用于乡村景观中,从而将乡村景观的设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乡村景观设计往往只注重外在形式美,忽视了整体的意象设计,造成千村一面、缺乏内涵的现象出现。因此,重点探讨了意象和意境理论体系、乡村景观中创造意象和意境的设计原则,以及营造手法,使乡村景观设计在注重经济发展、追求功能形式的同时,向更高的意境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竹景观是西蜀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秀丽美观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的意境美,体现了西蜀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在对西蜀园林进行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西蜀园林竹景观意境进行了分析,从物质建构和精神建构两方面探讨了西蜀园林竹景观意境的营造方法,以期为当代西蜀园林植物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美丽乡村理念探索如何进行乡村景观特色营造。在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三方面详细总结营造特色的多种设计表达,并针对昆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展开营造方法分析,希望用一种新的视角为该地区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中式景观营造逐渐崛起并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景观营造形式。分析了新中式景观植物主题营造的内涵、意境,提出营造新中式景观植物主题的基本配置策略,旨在为新中式景观展示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燕  芦建国 《广东园林》2008,30(1):14-17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审美特征,也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意境的基本概念和营造手法,指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特点是从“有我之境”上升到“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恶化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休闲旅游类乡村的开发建设如正火如荼地展开。与此同时乡村景观均质化、无序化和特色缺失化现象严重。文章从景观表现形式的角度出发将乡村景观要素分为物质景观要素、精神景观要素和意境景观要素。运用ZMET隐喻抽象技术识别乡村景观要素,以期提升乡村景观风貌,突出特色,增加休闲旅游乡村的吸引力。并以烟墩角村为例,深入定性的识别其典型景观要素。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庭院在新时期呈现出开放性、体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文章以山东省中郝峪村为例,通过实地测量、调研访谈等方式对庭院景观营造进行分析,根据服务对象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庭院分为村民常住型、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公共服务型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庭院景观营造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庭院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旅游日益旺盛,乡村旅游景区营建大力发展。如何建设中挖掘乡土景观资源的价值,寻找乡土景观与乡村景区的契合点,展现乡村特色,是解决乡村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长兴县北汤村乡村菊花展规划设计结合乡村的现状与优势,基于"乡土景观"的营造理念,从明确目标定位、梳理乡土要素、景观空间营造、引导村民共同参与等四大措施进行乡村景区的营造及乡村旅游文化品牌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中国园林汲取文化和艺术之精华,并与诗词文化一脉相承,在园林风格上独具特色。植物作为诗词创作的重要意象,其景观的营造与诗词相辅相成。通过分析诗词中对植物景观的描述和探究诗词文化与植物景观意境营造的关系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诗词文化在植物景观意境营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合川区江北村美丽乡村道路景观现状调研结果,结合国内外乡村道路景观规划理论及合川区美丽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优劣,从植物景观、路面、路灯和围栏4个方面的设计原则出发,分析了合川区江北村道路景观改造方案,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美丽乡村道路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目前中国正处于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转变的过渡阶段,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为乡村的景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同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乡村景观的发展.通过对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目前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专业知识,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地域性园林景观设计的模式,为改善和恢复乡村景观环境、营造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类型,并分析情境感受对意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苔藓植物与建筑、其他植物、山石等6种景观配置及其与意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受和景观元素意象的组合有利于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的生成和感知;苔藓植物和具有不同物性特点及隐喻特点的景观元素配置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意境氛围。  相似文献   

13.
从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的角度,梳理乡村旅游景观营造的方法,阐述了粤北客家地域文化及乡村旅游景观的特征。通过对深塘村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提炼,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选取深塘村三大核心景观资源——百臻生态农业园、古子坑八仙村和观音庙,作为乡村景观重塑的突破点。以优化核心景观吸引物、村庄整体景观风貌控制两大策略为抓手对村庄旅游景观进行提升。最后提出以地域化乡村旅游景观环境改善促进乡村综合社会效益的提升,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植物景观作为寺观园林的一种重要媒介,既传播了宗教文化,又表达宗教理念,且寺观园林植物在物种的选择与体现景观的宗教意境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分析了寺观园林植物与宗教的关系,通过收集分析典型的寺观园林植物景观资料,论述了寺观园林植物景观宗教意境营造的方法,并提出了体现宗教文化的植物选择要求,以期为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乡村民俗文化景观是社会记忆传承的重要途径,承载了乡村生活、生产、文化实践等社会记忆活动。社会记忆视角乡村民俗文化景观营造研究对增强乡村文化的地方认同,维系良好的乡土社会秩序,实现乡村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粤北地区连州市保安村为例,在调研访谈的基础上,从山水记忆、建筑记忆、民俗记忆 3 方面分析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特质。随着社会的变迁,保安村面临山水记忆意象片段化、建筑记忆空间特色趋同化、民俗记忆传承面临危机等问题。据此,提出以保安村社会记忆载体形成“营造、传承、促进”的内生机制,构建生态记忆、生活记忆和生长记忆的社会记忆体系,营造特色化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景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乡村旅游大肆兴起中,保护乡村景观特色至关重要,景观营造中需要提炼乡土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使其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乡村。该论文先研究了乡村景观的营造方法和原则,使其运用到藁城区耿家庄村的景观规划设计中,结合该村的现状和发展,融入当地的特色宫面文化、周边生态、农业和其它传统文化,打造"宫面风情"旅游,丰富乡村产业类型,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景观的营造已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中,创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是示范区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的新课题。该研究阐述了示范区乡村绿化建设的原则,并对示范区乡村绿化的特色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为示范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艳 《广东园林》2014,(4):10-13
古典园林中的意境通常指造园者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在景象上寄托以某种精神情感,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在游览观光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享受审美的愉悦,是达到景外之景、景中有象的一种联想境界。文章通过对东湖公园东区景观环境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现代园林文化意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9.
声景是风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风景园林角度对于乡村声景的研究程度远远不够,对于中国古代乡村中所创造的诗情画意的听觉审美和意境还缺少系统的整理与分析。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选取了各个时期328篇描写乡村山水田园题材的诗词歌赋为核心文本,从历史声景声源类型、历史声景变迁、声景意象分类及意境分析、乡村声景的营造启示等角度进行归纳分析,发掘古代声景感知及人文内涵,为现代的乡村声景观设计、营造有效唤醒乡愁记忆的声景场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晋江市乡村公园建设的调查研究,评述晋江市乡村公园分类,并列举乡村公园主要类型的典型案例,分析公园建设现状、景观特色、主题意境及其绿化效果,提出建设思路,期望能为各地乡村公园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