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实现玉米DDGS营养指标的快速检测,本实验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玉米DDGS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氨基酸定量分析模型。收集全国范围内230个玉米DDGS样品,随机分为215个校正样品和15个验证样品,通过对不同组分独立进行光谱的预处理、交互检验计算和优化定标,得到的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定标方程决定系数R~2均在0.9以上,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在0.30以内,相对分析误差RPD>3;粗灰分R~2为0.81,RMSECV为0.12,RPD为2.3,盲样验证结果均满足GB/T 18868要求,模型均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氨基酸组分建模和验证效果也较好。结果表明,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对玉米DDGS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试验建立DDGS粗蛋白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光谱分析定标模型。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72个DDGS样品中的粗蛋白含量,利用FOSS InfraXact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采集样品光谱,光谱经2,4,4,1导数和标准正常化+散射处理(SNV+Detrend),用改进最小二乘法(MPLS)回归,获得了较好的定标模型,校正决定系数(RSQ)、交叉验证决定系数(1-VR)、校正标准误差(SEC)、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982 5、0.932 8、0.266 2、0.389 5。利用30个验证集的DDGS样品进行外部检验,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定标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可以替代化学分析法快速测定DDGS中的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3.
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是乙醇生产工业中的一种副产物,常常被用作动物蛋白原料使用。由于原料来源不同,DDGS的粗蛋白质含量以及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存在差异,另外,加工工艺也会影响DDGS蛋白质质量。本文综述了乙醇生产过程影响DDGS蛋白价值的因素。加热对DDGS干燥过程中的影响报道最多。在加热过程中,氨基酸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氨基酸消化率降低或结构破坏。DDGS蛋白质质量、颜色、酸性洗涤不溶氮及氨基酸含量都是评判加热影响DDGS质量的指标。除了干燥,另外可能影响DDGS蛋白质价值的因素是在干燥和混合步骤前的高温条件。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9,(19):54-60
调查旨在研究我国东北、西北地区谷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类饲料原料的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分布情况,从而为饲粮配方的合理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采自东北、西北地区11个省的谷类籽实饲料(包括玉米、小麦、大麦和稻谷和谷类籽实)加工副产品饲料(包括碎米、米糠、脱脂米糠粕、次粉、小麦麸、小麦DDGS、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玉米蛋白粉和喷浆玉米皮)测定常规概略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这14种饲料原料的平均水分含量范围为6.83%~12.01%;以绝干物计,14种饲料原料的粗蛋白含量范围为7.70%~65.37%,粗脂肪含量范围为1.54%~11.02%,粗纤维质含量范围为1.75%~19.12%,粗灰分含量范围为0.80%~11.77%,无氮浸出物含量范围为30.20%~86.50%。通过比较不同省(区)玉米、小麦、大麦和稻谷的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发现,不同省(区)玉米和小麦的常规概略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省(区)稻谷的水分、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对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进行全面的养分含量分析,建立通过概略养分含量预测玉米DDGS蛋鸡真代谢能(TME)的模型.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35只体况相似的去盲肠海兰褐蛋公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采集我国有代表性的25种玉米DDGS,每个样品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排空强饲法测定玉米DDGS的TME.结果表明,本试验采集的25种玉米DDGS样品,各营养指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主要指标含量(86%干物质基础)的均值分别为:总能(GE)19.09 J/kg,灰分(Ash)4.73%、粗蛋白质(CP)28.04%、粗脂肪(EE)14.96%、粗纤维(CF)6.25%、中性洗涤纤维(NDF)37.72%、酸性洗涤纤维(ADF)10.44%、TME 10.52 MJ/kg.预测TME的最佳单一变量为GE(R2=0.29),引入其他变量增加了预测方程的精确性.利用色差计测定的25种玉米DDGS的亮度(L*),红度(a*),黄度(b*)均值分别为47.00、18.07和36.27,其中b*值与玉米DDGS的GE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2,P<0.01).由此可知,颜色能够很好地预测玉米DDGS的GE,鲜亮0.342偏黄的玉米DDGS的GE高于暗灰的玉米DDGS.本研究得到我国玉米DDGS的TME预测方程为TME=-0.342+1.040×GE-0.149×CF-0.234×CP-0.109×EE(R2=0.51,P<0.001).  相似文献   

6.
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10种DDGS样品和玉米在生长猪中的能量、粗蛋白(CP)、氨基酸(AA)的消化率.试验选取12头生长猪(34.0±1.41kg),采用8×12尤登方设计,试验分为8个周期,12个试验动物.在12种日粮中,其中10种以不同的DDGS样品为基础(66.7%);1种日粮以玉米为基础(97%);1种无氮日粮以玉米淀粉和蔗糖为基础.12种日粮中分别添加三氧化二铬(0.3%)作为内源指示剂.饲喂试验猪的日粮能量水平分别约为其维持能量的3倍.10种DDGS样品和玉米的粗蛋白和氨基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和标准回肠消化率(SID)用直接法测定.干物质(DM)和总能(GE)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则用套算法测定.同时测定每种DDGS样品和玉米的消化能(DE).试验结果显示,不同DDGS来源的赖氨酸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在35.0% ~ 55.9%之间,标准回肠消化率(SID)在43.9%~63.0%之间.对于蛋氨酸(Met),SID在73.9%~84.7%之间.然而,除了蛋氨酸和赖氨酸,必需氨基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在样品间的变异幅度较小,大约在6~8个百分点(例如: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分别为64.0%~70.6%、74.1%~~ 80.1%和67.4%~75.3%).玉米中的色氨酸SID(72.8%)比DDGS中的低(P<0.05),但是对于除了精氨酸以外的其他必需氨基酸,玉米的SID都高于DDGS 的SID(P<0.01).10种DDGS样品干物质的消化能在14.16~15.95MJ/kg之间(P<0.001),玉米的消化能为16.09MJ/kg.得出结论,赖氨酸的SID和AID随着DDGS样品不同而变化,但对于其他的氨基酸,SID和AID在各样品之间相对比较接近,只有大约6~8个百分点的差别.确定导致赖氨酸消化率变异的原因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以避免饲料加工过程对赖氨酸消化率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评定玉米胚芽粕和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在樱桃谷肉鸭上的代谢能(ME),并基于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建立其ME的预测方程。从全国各地采集6种玉米胚芽粕和7种玉米DDGS样品,分析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总能,并采用真代谢能(TME)法评定其ME。试验选择140只成年樱桃谷肉公鸭[体重为(3.3±0.3) kg],按照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14组(n=10),其中1组作为内源组,试验组肉鸭强饲单一待测原料,强饲量为肉鸭体重的2%,禁食排空期为48 h,强饲后用集粪袋收集排泄物48 h。结果显示:玉米胚芽粕常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和粗脂肪(EE)的含量变异较大,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0%、38.8%和29.4%;玉米DDGS常规营养成分中Ash、EE和粗纤维(CF)的含量变异较大,CV分别为22.0%、62.5%和25.6%。玉米胚芽粕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7.87(CV为26.6%)、7.93(CV为24.3%)、9.36(CV为22.1%)和8.80 MJ/kg(CV为22.4%)。玉米DDGS的AME、AMEn、TME和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10.79(CV为11.4%)、10.87(CV为12.3%)、12.89(CV为9.7%)和12.03 MJ/kg(CV为11.3%)。玉米胚芽粕和玉米DDGS的TMEn最优预测方程分别为TMEn=-1.179 CF+21.410(R~2=0. 761 4,P=0. 023 3)和TMEn=0. 191 EE-0. 542 CF+15. 270 (R~2=0.921 3,P=0.022 1)。由此得出,不同来源的玉米胚芽粕和玉米DDGS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差异,本试验通过分析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TMEn的关系,建立了玉米胚芽粕和玉米DDGS的肉鸭TMEn预测方程,可为玉米加工副产物在肉鸭饲粮中的精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测定不同省份来源的稻谷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饲喂生长猪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试验一:选用30头初始体重为(35.02±1.61) kg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玉米饲粮和4种稻谷DDGS饲粮。试验期19 d。试验二:选用30头初始体重为(42.04±1.90) kg装有T型瘘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无氮饲粮和4种稻谷DDGS饲粮。试验期16 d。结果表明:1)来源于黑龙江、安徽和河北的稻谷DDGS的总能、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于来源于广西的稻谷DDGS。来源于黑龙江、安徽和河北的稻谷DDGS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来源于广西的稻谷DDGS。2)来源于广西的稻谷DDGS的消化能、代谢能,粗蛋白质、干物质和能量表观全肠道消化率,以及氨基酸表观和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均显著低于来源于黑龙江、安徽和河北的稻谷DDGS(P<0.05)。由此可见,不同省份来源的稻谷DDGS由于营养成分不同,导致其在生长猪上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存在差异,其中粗纤维含量是影响稻谷DDGS营养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评价不同来源的DDGS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研究采用美国康奈尔大学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体系(CNCPS)的原理和方法,测定和分析了8种不同来源的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营养价值及营养特性,并且把DDGS和当地的玉米、豆粕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经测定,8种DDGS常规营养成分(占干物质%)的平均数为:粗蛋白(28.28±2.56)%,粗脂肪(11.01±1.03)%,碳水化合物CHO(56.10±5.65)%,NDF(45.06±4.24)%,ADF(18.94±1.52)%,木质素(3.67±0.35)%。在蛋白组分中,PA、PB1、PB2、PB3和PC分别占粗蛋白的(5.67±0.27)%、(4.9±0.51)%、(22.89±2.39)%、(49.8±4.77)%和(16.68±2.61)%,其中,PA、PC的含量变化大,变异系数分别为8.8%和16.7%。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CA、CB1、CB2和CC分别占CHO的(25.74±0.82)%、(13.74±3.14)%、(44.76±4.49)%和(15.76±1.23)%。作为能量饲料和玉米相比,DDGS的载能物质主要是脂肪和可消化纤维,所估计的产奶净能低于玉米(6.56MJ/kg比7.73MJ/kg)。作为蛋白质饲料和豆粕相比,DDGS中主要的蛋白质组分是慢速降解蛋白(PB3),且能为小肠提供多于豆粕的过瘤胃蛋白(96.50g/kg比62.57g/kg)。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或不同生产工艺产生的DDGS营养价值差异较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引起DDGS营养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玉米DDGS的加工工艺,准确测定DDGS蛋白质组分和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含量是科学利用DDGS饲料产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发酵玉米干酒糟(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发酵前后玉米DDGS氨基酸含量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PCA)与典范对应分析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usis,CCA)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各氨基酸与发酵参数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发酵前与发酵后玉米DDGS中Lys、Ser、Gly和Val的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猪日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Lys受接种量影响较大,且呈正相关关系;并确定试验最优发酵参数:p H=9,接种量3 ml,温度为25℃,发酵时间48 h,为进一步研究发酵玉米DDGS的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玉米DDGS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其中富含粗蛋白、能量、粗纤维、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受到畜牧业重点关注,本文主要总结玉米DDGS的工艺和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刘永  李瑞忠 《北方牧业》2004,(20):20-20
当前,饲料工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给猪饲喂新一代的DDGS。过去,DDGS直大量地用于养牛业,没有被广泛用于猪日粮,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同来源的DDGS质量和养分含量变异较大,由于干燥过程过热,导致氨基酸消化率较低,纤维索含量较高,以及对玉米、豆粕、磷酸氢钙的价格比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原料及全价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以了解北京地区饲料中ZEN的污染情况.试验抽样采集北京市昌平区、大兴区、延庆区、平谷区、顺义区5个区县15个猪场131份饲料样[55份玉米、豆粕、麸皮、干酒糟及其可溶物( DDGS)原料,76份猪全价饲料]进行ZE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豆粕、麸皮、DDGS和全价饲料中ZEN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54.45%、100.00%、100.00%和58.88%,超标率分别为0.00%、0.00%、0.00%、41.18%和0.00%,平均含量分别为109.08、9.19、14.92、882.68和58.88 μg/kg.结果提示,不同饲料原料中ZEN含量存在差异,DDGS中ZEN平均含量超标,猪全价饲料及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中ZEN平均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玉米DDGS的常规营养成分(GNC)和代谢能(ME)与鸭酶水解物总能(EHGE)的相关性。本研究测定了11种不同来源玉米DDGS的GNC和鸭EHGE,以EHGE结果为依据,选出EHGE相差较大、呈一定能量梯度的5个玉米DDGS,将其与玉米淀粉配制成粗蛋白质(CP)含量均为20%的5种混合饲粮。选取84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鸭,其中2只备用。前5组分别饲喂以上CP含量均为20%的5种混合饲粮、第6组饲喂玉米淀粉以及第七组禁食作为内源能损失组,通过套算法测定不同玉米DDGS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和EHGE。结果显示:1)不同玉米DDGS的GNC存在较大变异,尤其是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粗纤维(CF),变异系数均大于15%,仅总能、粗脂肪与EHGE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r=0.651,P0.05;r=0.769,P0.01);2)混合饲粮EHGE与其AME和TME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998,P0.000 1;r=0.999,P0.000 1),回归方程分别为AME_(mix)=0.780×EHGE_(mix)+3.096(R~2=0.997,P0.000 1)、TME_(mix)=0.778×EHGE_(mix)+4.556(R~2=0.997,P0.000 1);3)选取的5种玉米DDGS的EHGE分别为11.98、12.73、13.17、14.49、15.24 MJ·kg~(-1),AME分别为12.41、12.93、13.20、14.37、14.68 MJ·kg~(-1),TME分别13.77、14.27、14.57、15.73、16.05 MJ·kg~(-1),其EHGE与AME和TME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995,P=0.000 4;r=0.996,P=0.000 3),回归方程分别为AME_(DDGS)=0.728×EHGE_(DDGS)+3.677(R~2=0.991,P=0.000 4)、TME_(DDGS)=0.732×EHGE_(DDGS)+4.980(R~2=0.992,P=0.000 3)。不同来源玉米DDGS的GNC变异较大,EE、Ash、CF变异尤为显著;玉米DDGS和混合饲粮的鸭EHGE与其ME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可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利用鸭EHGE估测ME。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玉米或高粱DDGS等量替代玉米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298±22)kg的肉牛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每头作为1个重复。共设计3种日粮,分别为玉米组、玉米DDGS组和高粱DDGS组,玉米DDGS和高粱DDGS组在日粮中用20%DDGS等量替代玉米,试验共进行16周。结果显示:玉米和玉米DDGS组较高粱DDGS组显著提高肉牛生长期平均日增重(P <0.05);高粱DDGS组较玉米DDGS组显著降低了生长期增重耗料比(P <0.05);与高粱DDGS组相比,玉米DDGS组显著提高了育肥期末重(P <0.05),玉米DDGS组较高粱DDGS组显著提高了试验末期肉牛的体重(P <0.05)。玉米组较高粱DDGS组显著提高了56 d肉牛血浆尿素氮含量(P <0.05);玉米、玉米DDGS和高粱DDGS组对生长期、育肥期肉牛血糖浓度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玉米DDGS组较高粱DDGS组显著提高了屠体重(P <0.05),玉米、玉米DDGS和高粱DDGS组对肉牛眼肌面积、大理石纹评分、瘦肉率、肋骨重、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等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日粮添加20%玉米DDGS较高粱DDGS提高了肉牛的生长性能,高粱DDGS提高了背膘厚度,使肉牛在较小体重情况下进入育肥期。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桑叶和DDGS的营养价值,本试验选取青贮(EML)和风干(SML)2种不同处理的桑叶,6种来自不同厂家的DDG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和模型预测的方法比较不同处理对桑叶及不同来源DDGS营养成分和能量价值的差异。化学分析主要指标有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C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ICP)、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钙(Ca)以及磷(P)。由于在生产DDGS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硫酸进行除杂,因此增加了DDGS中硫(S)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桑叶间的化学成分差异明显,其中SML组的NDF和ADF显著高于EML(P0.05),而EML组的Ash和Ca的含量显著高于SML(P0.05);2个处理组间能量预测值相当,EML组在数值上略高于SML组,说明青贮较风干处理可更好地提高桑叶的利用价值;不同来源的DDGS间化学成分和能量预测值相差较大,其中4号样品与其他样品的差异最显著,除去4号样品,其他样品中DM、CP、NDF、Ash和P的含量变异程度小,均值分别为93.84%、25.71%、36.22%、5.12%、1.34%;能量预测值方面,6号样品TDN、NEm和NEg含量最高,含量最低的是4号样品。结论,DDGS作为工业副产品,其营养价值比较全面,适合作为反刍动物饲料使用。但由于其生产工艺的差别,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DDGS产品营养价值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有效能值估测模型中定标样品的选择原则。从23个玉米DDGS样品(定义为全样品库)中按酶水解物能值(EHGE)相差0.21 MJ/kg左右的梯度选择9个定标玉米DDGS样品,定义为选择性样品库;将剩余的14个玉米DDGS样品定义为非选择性样品库。然后,比较选择性样品库与非选择性样品库化学成分含量及变异的差异,以及通过全样品库和选择性样品库分别建立其化学成分对EHGE之间的回归模型,比较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得到的非选择性样品库EHGE的差异。结果表明,选择性样品库和非选择性样品库的玉米DDGS在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及EHGE平均值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P、Ash、EE、CF、ADF、NDF含量及EHGE变异的方差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性样品库和非选择性样品库化学成分含量在第一、二主成分得分载荷分布上,选择性样品库中仅1个玉米DDGS样品未与非选择性样品库的分布范围重叠。以选择性样品库样品建立的EHGE预测模型为EHGE=(3 566+53.94×EE-32.68×NDF)×4.184/1 000(R2=0.798 1,RSD=0.43 MJ/kg);以全样品库样品建立的预测模型为EHGE=(3 742+29.67×EE-29.71×NDF)×4.184/1 000(R2=0.535 0,RSD=0.44 MJ/kg)。由2个模型获得的非选择性样品库(n=14)玉米DDGS的EHGE计算值与其实测值的绝对残差平均值分别为0.47和0.33 MJ/kg,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玉米DDGS有效能值的估测建模中,以EHGE作为定标样品的选择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不同产地的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corn 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样品的瘤胃降解规律,旨在为科学配置奶牛日粮提供依据。试验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干奶期中国荷斯坦奶牛,利用尼龙袋原位培养法研究不同产地DDGS在奶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DDGS干物质含量大部分都在90%左右,粗蛋白质含量在不同产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26.4%到32.5%不等。不同的DDGS样品的干物质瘤胃降解参数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河北(HB2)、黑龙江(HLJ2)两个样品的快速降解部分含量最高,天津(TJ)、河南(HN)两个样品的快速降解部分含量最低,其余样品居中。慢速降解部分含量以黑龙江(HLJ1和HLJ2)、河北(HB1和HB2)的样品中含量较低为60%左右,TJ、安徽(AH)和HN含量较高为75%左右;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度由0.025 h-1到0.044 h-1不等;DDGS干物质的有效降解率从41.0%~58.2%不等;DDGS粗蛋白质的快速降解部分含量17%左右,TJ含量较低仅为3.3%;粗蛋白质的慢速降解部分含量最低为HB1和HLJ1均为58.7%,最高为HB2和HLJ2,分别为82.2%和82.1%;粗蛋白质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度也各不相同,由0.013 h-1到0.035 h-1;粗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最低为TJ的22.5%,最高为吉林(JL)的53.4%。不同产地DDGS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瘤胃的降解参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DDGS的推广应用中,应该采用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测定其各种营养成分含量,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氮素,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彭华  编译 《中国猪业》2012,(9):68-68
DDGS的氨基酸消化率较低,且变异较大,这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因热处理导致糖分含量减少,使营养成分遭到破坏。生产DDGS过程中的酒糟可溶物与玉米结合形成的“糖浆球”,其氨基酸消化率未见文献中报道。因此,本实验目的是研究影响DDGS氨基酸消化率的成分是否与“糖浆球”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在畜禽饲料配制中得到精准应用,试验测定了1种玉米及16种玉米加工副产品的干物质、粗纤维、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粗灰分等常规养分含量以及多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加工副产品中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含量均基本高于玉米,且不同来源的同种玉米加工副产品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