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茶业旅游开发与发展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倩 《福建茶叶》2016,(7):134-135
发展茶业旅游,将旅游业与茶业深入结合,形成产业互动,对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茶旅两产业的互动融合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产业互动的发展机理、发展问题、解决办法等方面对我国茶业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全域旅游提出后,被作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重点通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运作,着力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信阳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产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茶观景。通过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现状描述,结合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加强政府规划引领,推动信阳市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区域旅游资源,推动信阳市茶旅有机融合发展;激活社会资本,讲好信阳茶故事,做好茶文章,实现共建共享;加大媒体推介力度;加强信阳市茶旅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议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魁 《茶叶》2019,45(2):93-96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浅析茶旅融合互动发展对产业的促进作用,结合浙江省茶旅产业的实践案例和模式提出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与途径,以期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湖北英山不仅是传统的茶叶种植区,它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湖北英山积极推动了茶旅融合产业链一体化的发展,但茶树种植与旅游业的联合开发设计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体化程度较低。茶道文化,佛教文化,休闲娱乐文化和艺术未与当地民俗文化充分融合。本文在"产业兴旺,宜居生态,乡村风格,有效治理,改善生活"的新时代乡村建设原则下,开展茶旅产业整合研究,将茶旅游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品牌战略,助推农村全面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旅游新业态不断出现,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医疗健康产业更为重视,养生与养心的需求极速增长,旅游业与医疗健康产业进入加快融合进程,使得康养旅游具有巨大的持续发展空间。本文以茶为依托,茶文化为载体,分析上饶主要茶叶产地的茶品质、茶旅产品类型,结合目前上饶茶文化与康养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现状、空间区域分布及其特征,探索茶文化与康养旅游两个产业统一融合发展的新方法和路径,从而有效推动上饶茶文化与康养旅游的统一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在产业融合理论及耦合理论指导下,构建了包含茶旅融合动因、融合路径、融合效益的机理模型,并通过构建耦合函数模型对浙江省茶旅融合情况进行实测,发现浙江省茶旅产业均处于增长阶段,但旅游产业的发展比茶产业更慢,且茶产业对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此外,茶旅融合程度也从失调状态发展到耦合协调状态。最后,本文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浙江省茶旅融合发展,突破茶产业的发展难题,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从产品创新、加强宣传、完善配套、培育一体化品牌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茶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是两者发展的内在需求,在"以旅兴茶、以茶促旅"的战略背景下,两者融合发展已成共识。以安徽省为例,借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2003~2016年安徽省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安徽省茶旅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增速明显,综合协调指数波动上升,耦合度趋于稳定,耦合协调度值从2003年的0.15增加到2016年的0.69,标志着茶旅耦合等级由严重失调步入初级协调阶段。最后提出安徽省茶旅产业融合路径,从政府引导布局、加强茶旅示范基地建设、塑造安徽茶文化旅游形象、丰富茶文化旅游商品及培养茶旅一体化人才等5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华丽 《茶叶通讯》2020,(1):140-144,163
茶旅一体化是推动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举措,是发展茶业经济的新业态。海南省茶旅一体化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较大,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态势正在形成。本文在分析海南省茶旅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与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在崇尚绿色健康的今天,将茶与旅游活动有机进行结合,迎合了现代生活追求自然、体验文化的需要。茶旅有机融合前景广阔,优势明显,许多地区都在探索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茶旅游,并且已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的浙江省江山市,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茶产业优势,茶旅结合,有机融合,大有文章可做。本文对推进江山市茶旅融合发展作一些探讨。一、江山市茶产业发展情况江山市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茶叶产业是市特色农业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茶旅融合视角为基础,提出将永泰的茶文化结合庄寨文化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对永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永泰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挖掘地域文化因素,把永泰茶旅二者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为提升永泰茶文化旅游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加深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层次,助推永泰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提质增值。  相似文献   

11.
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业界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开发出大量茶旅产品。嘉峨茶谷是峨眉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重点项目,是茶旅融合示范点。以嘉峨茶谷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深入剖析其开发运营中存在的客源市场定位不准、茶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试图寻求促进其良性运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调整,服务业地位日益重要,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实现了蓬勃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主导。而人们对于旅游等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茶叶旅游经济又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基于茶旅体验构建休闲茶叶是当前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求,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也大大增加了茶农的经济收入,实现产业发展的融合提升。本文拟从茶叶旅游的发展背景和意义入手,结合茶叶旅游的具体经济模式,为构建休闲茶叶新模式探讨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丽芬 《茶叶》2018,(2):98-101
茶旅,是一种以茶为重要载体的、茶叶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兴茶叶产业发展方式和旅游模式。对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旅游服务体验。文中阐述了景宁县发展茶旅慢游产业的目的和优势,规划构思了景宁县茶旅慢游产业发展的几种方式,并针对发展方式提出了几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茶旅融合作为一种高效的乡村产业振兴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模式与路径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茶旅融合现有研究文献基础上,基于我国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并重点以陕西省双坪村为案例,深入剖析了其茶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模式,给出了促进双坪村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研究对乡村茶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茶文化已与旅游融为一体,组成新潮时尚的生态旅游,是旅游界的一大亮点,更是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契机。“茶旅文一体化“的旅游模式在我国茶业主产区发展日趋成熟,其逐渐成为脱贫攻坚、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一个新模式。本文在阐述安化县“茶旅文康一体化”开发情况的基础上,以白沙溪黑茶文化产业园为例探析以企业个体为单位的茶旅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蔡远 《中国茶叶》2020,(3):58-61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茶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地理环境和气候独特。蕉城茶文化与蕉城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畲族文化、海洋文化、旅游文化等交相辉映,形成了具有蕉城特色的茶文化内涵。探讨利用蕉城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地方茶文化发展历史,打造以旅带茶、以茶促旅、茶旅互动的"茶旅融合"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茶庄园旅游模式近年在福建省安溪县当地发展迅猛,为迎合经济新常态下的"茶业+旅游业"新常态,提高当地经济效益,不少茶企业旅游模式已较为成熟,其他茶企业也摩拳擦掌开始运作。本文就安溪县茶叶企业旅游模式的发展现状作一调查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模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当前衢州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优势、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规划引领、茶园景区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建设茶韵小镇、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快茶旅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茶世界》2020,(4)
正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产生明显冲击。游客退订酒店机票、旅游景区暂停营业……原本传统旅游黄金期——春节假期,成为旅游业"寒冬"。茶旅行业作为旅游行业中的新兴力量,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所受影响无论是比例上还是体量上相较整个旅游产业而言都较小。这也为茶旅产业在疫情后旅游行业大反扑中保留了充足的"弹药",但也因此为茶旅行业敲响了一次警钟。  相似文献   

20.
大田县立足高山生态资源和茶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成功创建涉茶4A景区1个、3A景区2个,有力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对于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大田县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及现状,针对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现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特色不足、发展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从增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统筹茶园景区建设、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强化知名品牌塑造、加快品牌宣传推广6方面提出发展措施,以期为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