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阴道B超介导下可视全麻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300例人工流产患者,分别采取阴道B超介导下可视全麻人工流产(观察组)和普通全麻人工流产(对照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天数、手术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后初次月经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子宫穿孔、吸宫不全、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B超介导下可视全麻人工流产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腔胎物残留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49例宫内胎物残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后行宫腔镜下清除宫腔残留物,对照组在盲视下清宫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首次月经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100.0%vs 73.9%,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宫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腔胎物残留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子宫捆绑术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并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取子宫捆绑术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不同术式产妇在手术时间、催产素用量、产后血性恶露干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手术费用的指标的差异和子宫捆绑术组产妇在手术前后的单位时间出血量、生命征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虽然患者的手术时间延长,但其保宫率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P〈0.05)。两组的催产素用量、产后血性恶露干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手术费用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出血明显改善(P〈0.01)且心率下降(P〈0.05),但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改变。结论子宫捆绑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颗粒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101例行药物流产孕妇,入选孕妇药物流产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孕妇药物流产后给予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颗粒,对照组药物流产后仅行常规处置,对比2组孕妇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结果治疗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大于月经血量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益母草颗粒可有效减少药物流产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的术中、术后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18岁以下的青春期少女施行人工流产76例患者(研究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等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施行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70例(对照组)作为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多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加强对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的术后的监测与指导,加强对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宣教,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宫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药物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安宫颗粒组给予药物流产联合安宫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药物流产治疗。比较两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发生率;阴道出血时间、平均出血量、hCG转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hCG水平;完全流产率。结果:安宫颗粒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安宫颗粒组阴道出血时间、平均出血量、hCG转阴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CG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安宫颗粒组hC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安宫颗粒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宫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出血,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加速hCG转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微创手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确诊并手术治疗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38例,分成经腹传统手术和经阴道微创手术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阴道微创手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经腹传统手术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创伤小,治疗时间短,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加味生化汤配合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疗效.方法 90例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使用加味生化汤配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以及阴道流血时间、治愈时间、恢复月经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β-HCG、CRP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治愈时间、恢复月经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加味生化汤配合缩宫素治疗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王瑛 《长江大学学报》2018,(8):37-38,44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74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黄体酮软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大剂量黄体酮软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治疗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仅为70.3%。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黄体酮软胶囊进行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能够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与西药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后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等方面的疗效。方法将适合LEEP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LEEP术后口服中药,每日1剂,连用7d。对照组:LEEP术后口服环丙沙星0.5g,每日3次,连用7 d。术后记录阴道排液时间、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盆腔疼痛情况、宫颈粘连及狭窄情况,观察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98例,对照组治愈9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排液量、排液时间、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出现盆腔疼痛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例;3周内创面完全愈合者9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7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N患者LEEP术后应用中药疗法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有满意疗效,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在治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方案,研究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切口开裂及感染、病灶复发率和3 a存活率。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3 a存活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56.3%(P〈0.01)。结论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术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3 a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生化丸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服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流产后给予缩宫素联合生化丸,对照组药物流产后给予缩宫素,比较两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大于月经量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流产术后加用缩宫素和生化丸可显著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净石率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研究氨甲环酸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颈椎后路手术患者6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氨甲环酸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血肿发生比例、手术操作时间、异体输血率、术后血栓的发生率和随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血肿发生比例、异体输血率、术后血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操作时间相近。对照组随访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氨甲环酸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降低术后血肿发生率和血栓发生率,减少异体输血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医院进行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患者病例54例,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术后随访半年。对照组为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d行B超定位下清宫术,观察组为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术后3d后再行B超定位下清宫术。观察两组患者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清宫术中出血量、再次清宫次数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清宫术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再次清宫次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MTX化疗栓塞联合B超定位下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B超联合宫腔镜治疗早期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效果。方法早期宫角妊娠4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1)和对照组(n=20)。研究组在B超全程监护下利用宫腔镜经阴道行吸宫术,对照组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经阴道行吸宫术。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采用B超联合宫腔镜治疗早期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疗效确切,减少患者创伤,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安列克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60例有出血倾向并行剖宫术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剖宫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置及催产素静滴,研究组在上述处置的基础上给予安列克肌肉注射,对照组在上述处置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2、24h出血量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列克能有效降低高危孕妇产后出血量及发生率,疗效优于米索前列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对比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CRP与TNF-α水平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均为出血、感染、切口疝以及胆漏发生,研究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4例,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切口锁定钢板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塞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塞并吸入性肺炎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