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得出,云南省安宁市香樟上黄圆蹄盾蚧(Aonidiella citrina)的寄生蜂共有3种,即双带巨角跳小蜂[Comperiella bifasciata(Howard)]、盾蚧长缨蚜小蜂[Aspidiotiphagus citrinus(ctaw)]和双带花角蚜小蜂[Azotus perspeciosus(Girault)]。黄圆蹄盾蚧寄生蜂在香樟不同方位上的分布不同。在层次上,寄生蜂在外层的平均寄生率要比内层高;在方位上,寄生蜂在南面的平均寄生率最高,而在北面的平均寄生率最低,东西方位的平均寄生率差别不显著。通过Talor幂法和Iwao的回归分析对黄圆蹄盾蚧寄生蜂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均一致,即黄圆蹄盾蚧寄生蜂种群在香樟上的空间分布型为均匀分布,且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  相似文献   

2.
 黄圆蹄盾蚧是园林绿化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田间系统调查表明:黄圆蹄盾蚧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危害较为严重,且对不同的寄主植物的危害特点和危害程度不同。黄圆蹄盾蚧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以雌成虫越冬,1年中以夏秋季虫口数量最多,危害较严重;在方位上,黄圆蹄盾蚧在云南樟树冠北面枝叶的虫口数量最多,东、西面次之,南面的最少。  相似文献   

3.
 用Lloyd 的平均拥挤度(m) 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m)、Taylor 幂法则、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苹果糠片盾蚧种群空间分布型,3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即糠片盾蚧在苹果树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并且4至6月糠片盾蚧呈现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扩散的规律性。7月份以后,随着虫口密度降低,糠片盾蚧呈现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4.
苹果糠片盾蚧种群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Lloyd 的平均拥挤度( m) 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 m) 、Taylor 幂法则、以及Iwao 的m - m 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苹果糠片盾蚧种群空间分布型, 3 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 即糠片盾蚧在苹果树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 并且4 至6 月糠片盾蚧呈现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扩散的规律性.7 月份以后, 随着虫口密度降低, 糠片盾蚧呈现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法对枣大球蚧Eulecaniumgigantea及其主要天敌球蚧蓝绿跳小蜂Blastothrixsericae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各聚集度指标均表明:枣大球蚧及其球蚧蓝绿跳小蜂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均是聚集分布;Taylor幂法则、1wao的回归分析法也表明:枣大球蚧及其球蚧蓝绿跳小蜂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也是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这种分布形式的一致性,有力地提高了天敌对寄主的自然控制能力。表3参10  相似文献   

6.
选用5种杀虫剂对黄圆蹄盾蚧及其寄生性天敢影响进行了实验室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杀虫剂对黄圆蹄盾蚧的成虫和若虫的防效均在50%以上,最高可达93.3%,对若虫的防效好于成虫。在实验室防治成虫效果最好的药剂是25%β-双商效氯氰菊酯和40%乐果,其次是48%乐斯本乳油;而防治若虫效果最好的药剂是48%乐斯本乳油和25%β-双商效氯氰菊酯,其次是40%乐果;此外,所选的杀虫剂对黄圆蹄盾蚧的寄生性天敢昆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法对枣大球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聚集度指标均表明,枣大球蚧越冬若虫和初孵若虫在核桃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的回归分析法也表明,枣大球蚧越冬若虫和初孵若虫在核桃树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虫口密度增大而减小;聚集原因与枣大球蚧本身的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新银合欢软蜡蚧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法对新银合欢软蜡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各聚集度指标均表明:新银合欢软蜡蚧在林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的m*–m 回归分析法、兰星平的m*–v和La-m回归分析法也表明:新银合欢软蜡蚧在林间呈聚集分布.用Blakith的聚集均数法分析聚集原因得出:新银合欢软蜡蚧的聚集现象是由昆虫本身的特性或由于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异质性两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猕猴桃果园桑盾蚧雌介壳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为猕猴桃上的桑盾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桑盾蚧雌介壳虫在猕猴桃园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在高密度果园,桑盾蚧雌介壳虫主要分布于当年生枝条;但在发生低密度果园,桑盾蚧雌介壳虫在当年生、一年生和二年生枝条上差异不显著。桑盾蚧雌介壳虫在猕猴桃果树阴阳面枝条上的数量差异不显著。桑盾蚧雌介壳虫在猕猴桃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单株。[结论]桑盾蚧雌介壳虫在猕猴桃果园聚集分布,但其在果树的阴阳面枝条上分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南昌地区危害樟树的蚧虫种类经过考察鉴定后,得知有6种,其中以黑蜕白轮蚧,糠片盾蚧分布广、危害烈.为了便于控制,特对其进行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均属聚集分布型,服从于负二项分布.  相似文献   

11.
康氏粉蚧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扩散系米 (C)、IWao x - x回归、Taylor幂的法则 ,测定了康氏粉蚧 (PseudococcuscomstockiKuwana)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康氏粉蚧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 ,即虫口密度越低 ,聚集度越高 ,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相似文献   

12.
王贵军  胥国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25-9727,9787
[目的]研究食品着色剂在黄花菜干制品应用中的着色剂筛选和配方.[方法]利用姜黄素、β-胡萝卜素、柠檬黄及日落黄4种着色剂进行配方对比法设计,对干制黄花菜的着色效果及内外品质进行了试验分析和感官评定.[结果]通过对着色处理后的黄花菜色泽的感官评定、食用安全性及内外品质的筛选,发现以食用酒精为着色介质的姜黄素着色的黄花菜效果最好,优于其他3种着色剂;经感官评定,确定姜黄素为干制黄花菜的最佳添加剂,其配方剂量为姜黄素3.6 ~9.0 mg/kg、Vc 0.1%、柠檬黄0.25%、苋菜红0.15%.[结论]该研究为黄花菜干制后如何提高其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品质、商品率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简便有效的生产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君子兰种间杂交及自交亲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冲  雷家军  姜闯  邢桂梅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8):3822-3829
 【目的】以君子兰属(Clivia Lindl.)大花君子兰(C. miniata)、黄花君子兰(C. miniata var. citrina)、垂笑君子兰(C. nobilis)为试材,进行种或变种间正反交及自交,研究不同种或变种间杂交组合的亲和性。【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法对杂交亲本花粉生活力进行观察,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并调查种间杂交坐果率及单果种子数。【结果】大花君子兰和黄花君子兰花粉生活力较高,均达80%以上,而垂笑君子兰的花粉生活力最低,为42.6%。垂笑君子兰为母本分别与大花君子兰和黄花君子兰杂交时,坐果率较低,分别为15.9 %和19.1 %,单果种子数分别为1.2个和1.4个,而其反交的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均高于正交。大花君子兰与变种黄花君子兰正反交坐果率均达50%以上,单果种子数达5个以上,说明其亲和性强。荧光观察发现,垂笑君子兰作父本种间杂交时比自交花粉萌发明显滞后,花粉管伸长较慢,在96 h 内极少有花粉管到达子房。垂笑君子兰作母本时,发现柱头中胼胝质阻碍了花粉萌发。【结论】君子兰种间正反交亲和性有一定差异,垂笑君子兰作父本时坐果率高于其反交组合,且种间正反交的坐果率和单果种子数明显低于自交,但大花君子兰和变种黄花君子兰正反交组合的坐果率均较高。不同种间杂交的花粉管和柱头中均出现大量胼胝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已解析的秋水仙中秋水仙碱生源合成途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 MS)方法,检测黄花菜和秋水仙样本中秋水仙碱生源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代谢产物(以下简称中间代谢物)。结果从黄花菜样本中未检出中间代谢物和终产物秋水仙碱,而在秋水仙样本中均能检出中间代谢物和秋水仙碱,其中的中间代谢物秋水仙胺(Cp5)、去乙酰基秋水仙碱(Cp6)和终产物秋水仙碱(Cp7)已进一步经对照品确证,因此认为食用黄花菜中不存在秋水仙碱的生源合成途径,也不含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15.
包头南海湖冰封期不同形态氮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包头南海湖冰封期不同形态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根据南海湖不同水域使用功能划分区域,于2017年12月在南海湖布设采样点取样,检测各采样点不同形态氮含量,Arc GIS软件分析湖泊中各种形态氮空间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南海湖氮污染物空间分布整体呈东高西低,由西南向东北呈逐渐增加趋势。总氮浓度为2.286~5.988 mg·L~(-1),氨氮浓度在1.049~3.436 mg·L~(-1),硝态氮在0.019~0.059 mg·L~(-1),亚硝态氮在0.016~0.069 mg·L~(-1),氨氮含量达总氮50%以上,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较低。位于旅游开发区内湖心岛周围区域及出水口区总氮、氨氮及亚硝态氮浓度较高。总氮、氨氮及亚硝态氮空间分布趋于一致,硝态氮空间分布则与之相反。从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由于迁移浓缩效应,冰体中各种形态氮含量均小于水体中含量。研究可为南海湖冬季氮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渔业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不均衡指数、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及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对1995-2015年榆林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及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榆林市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均为正数,各区县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尤其是经济格局的不均衡程度趋势明显。2)全市人口分布趋于集中,部分区县空间格局变化较显著,人口地理集中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榆林市东部的绥德县、米脂县和吴堡县。3)经济地理集中指数高的区域由东南部向北部转移,经济的极化效应要明显大于人口的集聚效应,但人口集聚高值区与经济集聚高值区在空间上出现分离。4)榆林市大部分地区以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为主;在空间分布上,经济集聚高于人口集聚类型主要集中在北部区县,而南部区县则以经济集聚低于人口集聚类型为主。最后,从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大力发展经济、实施合理的人口迁移战略等方面提供了优化榆林市人口分布与经济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县域农田土壤铜含量的协同克里格插值及采样数量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县域农田土壤铜含量的空间分布和采样数量,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协同克里格方法,以初始的623个土壤铜含量数据及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的560、498和432个数据为目标变量,并以初始的623个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为辅助变量,对四川省双流县农田土壤铜含量进行插值分析,并对不同样点数量下协同克里格法在县域尺度农田土壤铜含量空间分布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相同取样数量下,协同克里格法的均方根误差相对于普通克里格法可降低0.9%~7.77%,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可提高1.76%至9.76%。利用协同克里格法,在土壤铜含量数据量缩减10%的情况下,其估值精度仍高于初始的623个土壤铜含量数据的普通克里格估值,且二者的分布图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协同克里格作为一种更为精确和经济的方法,可为县域尺度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站点实测PM2.5数据与NASA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研究南京PM2.5时空分布规律的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南京市实测PM2.5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基于MODIS数据利用暗像元法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2013年南京市PM2.5质量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光学厚度引入季节变化的气溶胶标高,并用湿度因子订正。[结果]订正后的二者相关系数均有明显提高。站点实测PM2.5通过空间插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南京市PM2.5的空间分布规律,PM2.5主要集中于鼓楼、建邺等经济发达区域,栖霞区域相对最低。 PM2.5夏季较低,冬季较高。校正后的AOD与站点实测PM2.5的相关性达0.426,远高于未进行校正的0.214。[结论]在中小尺度下反演的AO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PM2.5的浓度变化,通过更为精确的AOD反演方法能够在时空两方面反映PM2.5的时空变化规律,使城市PM2.5污染治理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magnesium compound with fertilizer on Daylily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growth, yield, and soil nutrients in red soi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t effects of magnesium applied to soils were observed in increasing Daylily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yield, improving its growth, and strengthening its antivirus property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exchangeable Mg, N, P, and K in red soil. In particular, the effects of magnesium compound fertilizer Ⅱ (MCF2) with higher Mg content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which increased Daylily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yield by 57.4, 32.8, and 14.5% compared to that of control treatment (CK),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treatment (CF), and magnesium compound fertilizer Ⅰ treatment (MCF1) with lower Mg content. It increased soil Alkali N, available P, exchangeable K, and exchangeable Mg by 94.9, 46.5, 31.1,and 35.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CK treatment.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compound with fertilizer is an optimum method for improving red soil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