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蔬菜保护地是蔬菜集约化栽培的场所,可以充分利用小气侯、土地和时空增加产出,提高效益。但是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土壤盐类易产生积聚,严重危害蔬菜的生长发育。因此,研究保护地土壤盐类积聚原因及防止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蔡桂荣 《蔬菜》2000,(9):19-20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大面积推广,本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逐年加重,年限在3年以上的保护地作物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害,严重地制约了蔬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近几年来笔者对盐城市保护地面积较大的盐都县便仓镇、建湖县上冈镇等地的保护地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症状和克服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原因 1.过量施肥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追肥量往往是露地蔬菜栽培的几倍,远远超过蔬菜的需要量,使大量剩余肥料及其副成分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3.
刘俐 《上海蔬菜》2004,(5):62-62
蔬菜的盐碱危害是指由于土壤中的盐分过多,对蔬菜生长发育产生的危害。一般来说,土壤中含盐量达0.2%~0.5%时,就不利于蔬菜生长发育,含盐量在0.6%~1%,将严重伤害蔬菜。在非盐碱地区,造成土壤盐分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保护地内长期大量施用肥料,特别是化肥,且这是当前保护地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全国  相似文献   

4.
平衡施肥技术在保护地番茄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和栽培年限的增加,保护地的土壤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农民对自己土地的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缺乏了解,而为了提高保护地蔬菜单产,增加效益,盲目加大化肥(主要是氮、磷肥)用量,或只施用氮、磷肥,而根本不施钾肥,造成土壤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调,肥料利用率降低.同时,由于现在保护地蔬菜生产采用的多年连作的栽培模式,即在同一块保护地上连续多年栽培同一种蔬菜或同种蔬菜的同一品种,在极易产生各种病害的同时,也造成土壤中某一营养元素被过量吸收,严重缺乏,却又不能通过施肥及时得到补偿,这些都是造成目前保护地蔬菜生产投入产出比下降,产品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保护地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的调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日益扩大,蔬菜基本实现了周年供应,但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和管理上的盲目性(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高度地集约化种植等)及蔬菜种植品种相对单一等原因造成保护地土壤生产力退化现象(如土壤板结硬化、酸化、盐渍化、根结线虫病及土传病害等)日趋严重,导致蔬菜产量和效益降低,或为解决连作障碍而投入大量农药使蔬菜的食用安全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栽培蔬菜的温光环境、土壤环境等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尤其是施肥技术,将会使土壤条件恶化,对蔬菜生产造成不良影响。每到保护地蔬菜换茬之际,菜农朋友不知如何进行选择及施用肥料才能实现蔬菜高产和延长保护地持续高产时间,减缓保护地土壤疲劳现象的发生。为此笔者针对蔬菜保护地土壤及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施肥建议。1保护地土壤存在的问题保护地土壤酸化、盐渍化及碳氮比失调同时发生,并随种植年限延长日趋严重;保护地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土壤,其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土壤供钙强度随种植年限的递增逐渐增加,但土壤钙容量却在逐渐减少;表层土壤紧实板结,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低于露地土壤;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及根部病害(根疫霉病菌、枯黄萎病菌、立枯病菌、菌核病菌等)发生有加重的趋势。2保护地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肥料施用不合理、不对路,或片面强调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施用,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用含盐量较高的肥料,或过量施肥等造成土壤板结引起肥害、盐害和造成生理性病害及根部病害加重等。如:片面使用氮肥造成蔬菜生长前期氮钾比例失衡,中后期脱肥,影响蔬菜健康生长和产量下降。老...  相似文献   

7.
蔬菜保护地土传病害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的连年栽培,保护地土壤传染病害越来越突出,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主要土壤障碍因素之一,很多蔬菜保护地因土壤传染病危害严重而不得不改作露地栽培,严重制约着蔬菜保护地的发展。因此,加强保护地土壤传染病的预防势在必行。l蔬菜保护地常见的土壤传染病上传病害是指由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蔬菜保护地中常见的土壤传染病主要有:番茄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褐色根腐病、摔倒病、溃疡病,黄瓜的蔓枯病、疫病,茄子的枯萎病、黄萎病,辣椒的青…  相似文献   

8.
宋金荣 《北方园艺》2011,(17):85-86
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逐年增加,作为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部分—日光温室,经多年生产后问题逐渐产生,主要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保护地内二氧化碳浓度低;地温和室温不能同步升高,低温冷害时有发生;土壤生态系统恶化,土壤处于亚健康状态,土壤板结,透气性差等原因,制约了保护地的增产增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把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埋入种植行的土层中,接种特定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有益微生物菌群施入土壤后,迅速活化、大量繁殖,在作物的根际形成优势的有益菌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进而获得早熟、优质、高产符合标准的绿色农产品.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蔬菜的需肥特性及保护地土壤的特点,并从增施有机肥料、深施基肥、氮磷钾肥和微肥配合施用、根外追肥、深耕土壤等方面总结了保护地蔬菜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常有菜农反映说随着保护地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虽然施入的肥料增多了,但蔬菜不仅没有长得更好,反而色淡叶小,表现出缺肥症状,且长势越来越差、病害越来越多,特别是生理性病害逐年加重,导致蔬菜产量及经济效益下降。这是由于在保护地栽培情况下,土壤长期得不到雨水的淋洗和阳光直射,加之蔬菜连作引起自毒等原因,出现了土壤障碍,成为生产发展的一大威胁。  相似文献   

11.
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黑龙江省四个中心城市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保护地年限的增加,各市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新保护地在剖面层次上土壤养分变化比老保护地显,老保护地则趋于平缓,说明土壤养分状况朝着适于蔬菜生长发育方向发展。但是,过量施用无机肥料,致使一些保护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过高,部分土壤含盐量高达0.567%,出现盐渍化现象。土壤酸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韩瑞  高敏  李兰 《西北园艺》2005,(2):43-44
药害是指施用农药不当而引起植株产生的各种病态反应,常常表现为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绝产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在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由于施药不当或受保护地特殊气候条件影响,蔬菜极易发生药害,给生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保护地蔬菜药害产生原因、症状及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蔬菜科学的发展,蔬菜栽培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蔬菜的周年供应,以达到“淡季不淡”的目的,保护地蔬菜生产正在蓬勃地发展起来。但保护地蔬菜生产由于其特定的小气候条件,随着使用年限推移,与大田相比,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保证蔬菜生产向高产、优质、周年供应方向正常发展,对保护地土壤理化性状的研究及改良工作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内土壤恶化的原因及改良张根柱,张志梅(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系)土壤是保护地蔬菜生长的物质基础,其理化性状直接关系着产量和经济效益。新建成的温室、大棚在连续使用3─5年后,土壤的性质便会发生恶化。根据群众反映和我们的经验,总结出如下成因。一、...  相似文献   

15.
药害是指农药施用不当而引起的植株各种病态反应,包括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在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由于保护地的特殊气候条件,极易发生药害,造成损失。现将保护地蔬菜药害产生的原因、症状及补救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康健 《吉林蔬菜》2008,(3):88-88
保护地蔬菜与露地蔬菜相比在栽培时施肥次数多,施肥量大。在保护地内,由于免受雨水的淋溶作用,土壤内矿质元素肥料流失少,同时保护地的蔬菜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致使这些肥料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很容易造成保护地蔬菜肥害,现将几种肥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避免在盐碱土地区发展蔬菜保护地 解决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演化问题应以预防为主。据调查研究,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地下水矿化度较高的滨海盐碱土地区和内陆盐碱土地区,这些地区不仅地下的含盐量高,而且灌溉水质电差,土壤极易发生盐渍化,应避免在这些地区建永久性的保护地设施。永久性的保护地设施应选择在地下水较深、灌溉水质好的非盐碱土地区。  相似文献   

18.
冬春季蔬菜保护地栽培时,常因施肥不当导致肥害。主要原因是保护地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肥害产生的氨气、亚硝酸等气体不能有效地向外扩散;或因长期施用某种肥料,又缺少雨水及大量灌溉的淋溶作用,致使这些肥料在土壤中大量积累,造成蔬菜生理障害。现将几种蔬菜的生理障害介绍如下。一、氮肥过剩1.症状 果菜类蔬菜的叶片大而深绿,叶柄和节间较长,植株易徒长,叶脉间有时会出现黄化(番茄下部叶易卷曲),花蕾细长(瓜类的子房较小),果实生长缓慢,易落花、落果。番茄易得脐腐病,芹菜易得心腐病。2.发生原因 果菜类蔬菜在坐果前过…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蔬菜药害的发生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爱东  曹仁香  温绍莲 《蔬菜》2003,(12):26-26
药害是指施用农药不当而引起的植株的各种病态反应,包括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绝产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在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受保护地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极易引起蔬菜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保护地蔬菜药害产生的原因、症状及补救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产生原因一是误用了不对症的农药或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用农药的浓度过大或者连续重复施药;三是高温或高湿条件下施药;四是施用了劣质农药;五是土壤施药不够均匀。二、药害症状1.斑点斑点药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郊蔬菜大棚土壤盐分状况及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哈尔滨地区,塑料大棚栽培历史悠久。但是,近年来大棚蔬菜生产出现了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病害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吴志行等人认为,保护地栽培中发生连作障碍及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普遍问题;侯云霞、李先珍等人对上海及京郊蔬菜保护地土壤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