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豆饼粉1.5%,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1片/L,pH6.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9℃,初始pH6.0。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干重可达1.63g/100mL。  相似文献   

2.
矫天育 《食用菌》2010,32(4):30-31
通过黑木耳菌丝在液体摇瓶培养基内培养,表明液体摇瓶培养时的最佳碳源是红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酵母膏;最适的pH6-8。在碳源培养基中添加2%红糖,氮源培养基中的添加0.3%酵母膏、0.3%蛋白胨,能够较快促进原种培养基满瓶。  相似文献   

3.
白灵菇多糖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胞外多糖为指标,通过摇瓶培养的方式对白灵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蛋白胨0.75%、CaCl20.2%;白灵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值7.0,接种量20%,装液量120mL,培养天数6d。  相似文献   

4.
巴西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摇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的组成为可溶性淀粉2%、蛋白胨1%、大豆粉1%、KH2PO40.1%、MgSO4.7H2O 0.15%、VB10.01%、FeSO4.7H2O 0.002%、CaC l20.1%。该培养基下的菌丝体生物量为19.11g.L-1,比原培养基的发酵得率提高了26.01%;对巴西虫草液体培养的外部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装液量75mL/250mL、接种量7.5%、菌龄4d、发酵时间4d。研究了优化后培养条件的菌体生长代谢曲线,并得到了巴西虫草的液体培养条件和生长动力学曲线,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羊肚菌液体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羊肚菌液体摇瓶培养条件以及适用培养基的筛选研究表明,PYG培养基(含0.1%酵母提取物的PDA)合适的液体培养条件是:25℃,100r/min,装量100mL/500mL三角瓶,加10粒玻璃珠,pH7.5。正交实验筛选的摇瓶培养基组成为麦芽汁50%,玉米粉1.5%,酵母提取物0.5%,蔗糖1.5%,以此培养基为基础,筛选出4种生物量较高的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鲍鱼侧耳液体培养营养条件优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谦  白彦坤 《食用菌》2008,30(2):8-9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鲍鱼侧耳菌丝液体培养营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鲍鱼侧耳液体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葡萄糖2.0%,酵母粉2.0%,酵母膏0.2%,KH2PO40.1%,MgSO4-7H2O0.1%。  相似文献   

7.
以金福菇为试材,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实验对金福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3.0%、麸皮2.5%、酵母膏0.3%、KH2PO40.1%、MgSO4·7H2O 0.1%。  相似文献   

8.
以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的碳、氮营养源以及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其次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其次为蛋白胨。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适宜配方为:蔗糖3%、酵母膏3%、KH2PO40.1%、MgSO40.15%;液体培养适宜条件的温度为24℃,pH 5.5,接种量为15%,摇瓶转速为140 r/min,发酵罐通气量为1∶1.2~1∶1.6V/(V.min)。  相似文献   

9.
唐业刚  邵媛 《食用菌》2014,(1):17-20
以香菇母种菌丝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摇瓶培养,对培养基中碳源、无机盐配比、氮源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硫酸亚铁(FeSO4·7H2O)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适添加量,以及黄豆粉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佳添加浓度。结果表明,香菇菌丝体液体发酵优化培养组分为:马铃薯20%,可溶性淀粉2%,酵母膏1.5%,蛋白胨0.2%,KH2PO41.0%,MgSO40.05%,最大菌丝球得率可0.932 g/100 mL。最佳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添加量为6 mL,即培养基中硫酸亚铁含量为0.336 mg/100 mL时,香菇菌丝球得率最大,可达1.274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008 mg/100 mL。最佳黄豆粉添加浓度为1.5%,菌丝球最大得率可达1.4260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547 mg/100 mL。  相似文献   

10.
以产孢量、菌落生长速率、菌丝干重等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重庆地区柑桔粉虱上的渐狭蜡蚧菌TN002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10~35℃范围内TN002菌株均可生长,25℃条件下产孢量和菌落生长速率最大。pH值(4.5~8.0)对TN002菌株生长无显著影响,pH值5.5时产孢量最大。与无机氮相比,有机氮更利于TN002菌株生长和产孢,以酵母浸粉为氮源时菌落生长速率最大,以蛋白胨为氮源时产孢量最大。在不同碳源中,蔗糖和葡萄糖比较利于TN002菌株生长和产孢。在摇瓶培养的各液体培养基中,以葡萄糖酵母浸粉液体培养基的产孢量和菌丝干重较大。摇瓶培养时间为60h时产孢量和菌丝干重较大。TN002菌株产孢发酵培养优选方案为500mL锥形瓶中葡萄糖酵母浸粉液体培养基装量100mL、接种量4%(孢子悬液浓度4×107个孢子/mL)、摇床转速190r/min。  相似文献   

11.
姬松茸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引进的姬松茸菌种进行了液体培养基的筛选研究,认为姬松茸液体培养最适合的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酵母提取物0.3%,蔗糖2.0%,硫酸铵0.05%,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1%。在这种培养基中,姬松茸生长旺盛,产生的菌丝球数量多,颜色白、大小均一,8d后生物量达53.9%mg/L(DW)。  相似文献   

1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筛选出黑脉羊肚菌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是酵母浸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黑脉羊肚菌液体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3%、酵母浸膏0.5%、MgSO4·7H2O 0.1%、KH2PO4 0.3%、VB110mg·L^-1。  相似文献   

13.
研究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发酵液灌胃小鼠,对小鼠抗运动疲劳及肝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10 mg/kg·d ddH2O)相比,姬松茸发酵液中剂量组(20mg/kg·d)、高剂量组(30 mg/kg·d)小鼠的负重游泳、爬杆、耐缺氧时间均显著延长,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显著降低,肝糖原储存量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显著提高,MDA值显著下降.说明灌胃姬松茸发酵液,能提高小鼠抗运动疲劳功能和加强肝组织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黑翅土白蚁工蚁的觅食行为,进行了黑翅土白蚁对5种材料(姬松茸、木屑、菌草草粉、菌草姬松茸培养料、木屑姬松茸培养料)的取食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木屑和菌草草粉的被食率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材料,而姬松茸被食率为0;木屑与菌草草粉的泥被面积和泥被覆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材料。这都表明姬松茸菌丝及其子实体散发出来的挥发性物质可以抑制黑翅土白蚁取食,黑翅土白蚁为害姬松茸主要是对其栽培料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以稻草、五节芒和圆叶决明及羊粪为的培养料,通过配方设计,在北峰试验地返生态栽培姬松茸,通过对不同配方姬松茸子实体鲜重的产量显著性分析及脂肪酸的组成分析,筛选出适合仿生态栽培姬松茸的生产配方和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对福建省主要几个姬松茸菌株在有机栽培过程中的菌丝生长状况、生育期、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地品种和姬松茸11号是适合在莆田市进行有机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巴西蘑菇培养料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个配方进行试验,筛选出一种适合巴西蘑菇生长的高产培养料配方:棉籽壳42%,麦草28%,牛粪20%,麦轶5%,石灰2.5%,过磷酸钙1%,石膏1%,尿素0.5%。用这种培养料栽培巴西蘑菇,产量可达到9.12~9.59 kg·m~(-2),生物学效率为39.65%~41.70%。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小鼠S180移植瘤实验研究了巴西菇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并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中性红法)、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检测(MTT法)、体外抑杀肿瘤细胞(MTT法)以及鸡胚绒毛尿囊膜(CAM)等试验初步探讨了麦角甾醇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巴西菇子实体中提取的麦角甾醇在剂量10 mg·kg-1·d-...  相似文献   

19.
姬松茸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分离是进行食用菌菌种选育的新途径之一。本文通过探讨不同因素 :菌丝体、培养基、时间、稳定剂、酶的种类与浓度等对姬松茸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确定了姬松茸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为 :MC培养基、培养 6d菌丝体、 0 6mol/LKCl稳定剂、0 5 %溶壁酶和 2 %Novo2 34作用 3h。  相似文献   

20.
以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当地野生大肥菇子实体为试材,研究了大肥菇菌丝在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不同pH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肥菇菌丝生长最适合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果糖和酵母膏;最适宜的碳氮比为35∶1;菌丝生长明显的pH范围是7.5~8.5,但以pH 7.5时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