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在不同浓度富硒PDA平板培养基上灵芝菌丝的生长情况及在添加了亚硒酸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培养,测定灵芝菌丝体的生物量及总富硒量,比较不同灵芝菌株的富硒能力,最后从15个不同灵芝生产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对高浓度硒有很好耐受能力且富硒能力强的菌株惠州灵芝。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液体摇瓶培养,7d后其菌丝体的硒含量为2386μg/g,总富硒量为3784.2μg/100mL。  相似文献   

2.
四种食用菌富硒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金针菇、香菇、猴头菌和灵芝在液体深层培养中的富硒能力。测定了不同硒浓度(从10μg/g~500μg/g)下四种食用菌的生长状况及最大富硒能力;研究了四种食用菌在富硒深层培养中菌丝干重、还原糖及菌丝内有机硒含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食用菌都有不同程度的富硒能力,灵芝的富硒能力最强,是其他三种食用菌的10~20倍,对硒的耐受能力可达500μg/g,菌丝内有机硒含量最高达8000μg/g。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灵芝富硒能力的几个参数如摇床转速、培养温度、pH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灵芝能在含有低质量浓度亚硒酸钠100mg/kg的培养基中生长,并能在菌丝体内富集硒。当培养温度30℃、pH7.5、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7d,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试验结果为富硒灵芝菌丝体生物量为40.6g/L,菌丝体硒含量为1572.89μg/g,总富硒量为63859.17μg/L。  相似文献   

4.
以厚皮甜瓜(Cucumis melo)品种‘M135’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蛋氨酸硒对其生理特性、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喷施浓度试验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叶片喷施硒浓度分别为15、30和60 mg ? L-1的蛋氨酸硒溶液3次,结果表明:喷施硒浓度为30 mg ? L-1蛋氨酸硒溶液,可使果实品质显著提高,且达到富硒标准。喷施次数试验以不喷为对照,对叶面分别喷施1、2和3次30 mg ? L-1蛋氨酸硒溶液,结果表明:喷施1 ~ 3次蛋氨酸硒溶液后,厚皮甜瓜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提高,植株生长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果肉中的有机硒、无机态Se6+和Se4+、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也明显升高。喷施2次处理的果肉中硒的总含量为43.13 μg ? kg-1,有机硒含量35.38 μg ? kg-1,达到富硒标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14%、31.72%和33.90%。可见,叶面喷施蛋氨酸硒不仅提高了厚皮甜瓜的硒含量,还可增强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产量和综合品质,尤其是喷施2次30 mg ? L-1的蛋氨酸硒溶液。  相似文献   

5.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富硒高产灵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株不同性状的灵芝菌株为亲本,采用化学融合方法对其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选育,筛选与亲本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显著差异和拮抗试验呈阳性的融合菌株,并分别以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富硒液体培养菌丝体中硒含量和固体栽培时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和灵芝菌株的富硒能力为初筛和复筛标准,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灵芝高产菌株RG1108,编号为YG1,其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固体富硒栽培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中的硒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8.48%、21.78%、16.19%,遗传性状稳定。结果表明: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富硒高产灵芝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灵芝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法的建立及其硒多糖抑癌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循环富硒作用及该法获取的硒多糖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采用循环富硒法获得蛹虫草富硒菌丝体并制备硒多糖,经硒定量和多糖含量测定后采用MTT.法检测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2.5、25、50、100、200μg/mL)作用Hela细胞72 h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循环富硒法可有效促进蛹虫草菌丝体对硒的富集,硒含量为680.2μg/g,多糖含量为47.4%;硒多糖与正常蛹虫草多糖(100μg/mL)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1.87%和77.98%.其IC50分别为18.5μg/mL和48.5μg/mL.循环富硒法可有效制备富硒蛹虫草菌丝体和硒多糖,循环富硒法获取的硒多糖能有效的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富硒金针菇的深层培养及其特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报道在含有不同浓度无机硒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金针菇菌丝体,探讨其耐硒和富硒特性。结果表明,金针菇耐硒能力不强,富硒能力较强。深层培养获得的富硒金针菇菌丝体其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多糖含量不受影响,谷胱甘肽含量随菌丝体硒含量的增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富硒灵芝醋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硒灵芝、米醋和饮用纯净水为原料,运用完全随机设计优化富硒灵芝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富硒灵芝提取液9%,米醋10%,饮用纯净水81%,配制出一种口味好且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的富硒灵芝醋饮料。  相似文献   

9.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然而硒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超过70%的地区缺硒。因此摄食富硒食品已成为保障我国民众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食用菌是最好的富硒载体之一。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就食用菌作为富硒产品的优点,富硒食用菌的固态栽培和液体培养技术,食用菌的富硒能力及富硒原理,食用菌中硒的分布及存在形态,富硒食用菌中硒的生物可吸收性及食用安全性,富硒食用菌的保健功效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人工富硒灵芝菌丝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氨基酸分析法测定了人工液体培养富硒灵芝菌丝中5种微量元素及17种氨基酸含量,并与正常人工培养的灵芝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8种不同食用菌子实体的水溶性粗多糖,测定了样品中多糖、葡聚糖和β-葡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桑黄(Phellinus baumii)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较高,香菇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粗多糖中葡聚糖含量较高;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刺芹侧耳、香菇和姬松茸粗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较高。采用截留分子量8000~12000透析袋纯化8种食用菌粗多糖,将纯化产物用于体外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实验和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8种样品均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其中香菇、刺芹侧耳和毛头鬼伞粗多糖在低浓度(200μg/mL)时,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量即可达到40μmol/L以上,高浓度(500μg/mL)时高于阳性对照;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8种供试样品均能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以香菇、刺芹侧耳和猴头菌粗多糖效果较好。实验结果证明这8种食用菌粗多糖均具有体外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2.
将桉树木屑(皮屑、杆屑、皮杆混合屑)作为栽培基质,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i)、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及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等4种食用菌进行栽培试验,探讨桉树木屑栽培食用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灵芝、刺芹侧耳、秀珍菇在配方D桉树皮杆混合屑(皮:杆=1:3)培养料中菌丝粗壮、茂密,生物转化率较高、子实体生长整齐,显示良好的适应性;金针菇在桉树木屑培养料中菌丝生长较弱,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13.
高山反季节栽培珍稀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真姬菇、鸡腿菇3个珍稀菇均属中低温型菌类,市场前景看好。通过高山反季节栽培珍稀菇试验得出,利用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选择3种菇的最佳栽培时间及烂菇、病虫害发生等的气象调控管理办法,为山区建立珍稀菇无公害生产基地,提供了科学的气象依据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4.
棉柴栽培杏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棉柴栽培杏鲍菇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棉柴与未发酵棉柴栽培配方均有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在20%~80%范围内,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中发酵棉柴的添加量成正比;对于未发酵棉柴来说,在20%~60%范围内,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中棉柴的添加量成正比。添加棉柴有利于杏鲍菇产量的提高,棉柴添加量为40%的配方⑥(未发酵棉柴40%;棉籽壳40%;麦麸15%;豆粕粉3%;糖1%;石膏1%)和配方②(发酵棉柴40%;棉籽壳40%;麦麸15%;豆粕粉3%;糖1%;石膏1%)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灵芝孢子油检测标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和肿瘤细胞实验,研究了灵芝孢子油的质量检测参数与其抗肿瘤细胞活性的关系,为灵芝孢子油质量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实验参考依据。取6种不同的经CO2超临界提取的灵芝孢子油样品,用KOH标准滴定法测酸价、KI-I2法检测过氧化值、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总三萜。同时利用肿瘤细胞检测6种样品对人恶性乳腺癌细胞(MT-1)和淋巴瘤细胞(Jurka)t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样品的酸价与总三萜含量和其抗肿瘤效果呈正相关,6种样品的过氧化值变化不大。高酸价样品1,其总三萜含量(16.00%)较高,在1μL·mL-1浓度抑制时,能够抑制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栽培食用菌的重金属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双孢蘑菇、巴西蘑菇、茶树菇、黑木耳、鸡腿菇、金针菇、香菇、金顶侧耳、杏鲍菇、平菇、银耳11种食用菌的175个干样品中的砷(As)、镉(Cd)、汞(Hg)、铅(Pb)的含量.结果表明,11种食用菌干品中,砷含量范围为0.02 mg·k-1~0.78 mg·kg-1;镉含量范围为0.02 mg·k-1~1.949 mg·kg-1;汞含量范围为未检出~0.654 mg·kg-1;铅含量范围为0.040 mg·kg-1~3.217 mg·kg-1.我国栽培食用菌中镉、汞、铅含量比较安全,双孢蘑菇中汞含量高与黑木耳中铅含量高具有地域特性.  相似文献   

17.
菌丝生长速度与呼吸消耗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籽壳为主料,对平菇、刺芹侧耳、黄伞、灵芝、金针菇和香菇原种培养期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呼吸消耗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食用菌的菌丝生长速度与呼吸消耗正相关,而有机物的降解速率与胞外酶活性的大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配比甘蔗叶进行鸡腿菇袋栽试验,结果表明,以75%甘蔗叶加10%棉籽壳、8%麦麸、5%桐麸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鸡腿菇菌株农艺性状比较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腿菇的15个栽培菌株和1个野生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株进行了农艺性状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菇菌株菌丝体日均生长速度在2.34 mm·d~(-1)~3.93 mm·d~(-1)之间,在菌丝体密度上有差异;菌株间子实体的菌帽长度和菌柄直径间也存在差异;生物学效率测试表明Co9、Co10、Co11、Co18、Co5为适宜于南充地区栽培的菌株,其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17.55%、104.97%、113.07%、104.64%、100.49%、102.55%。经相关分析后,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帽长度、菌帽厚度与单个子实体重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灵芝新品种‘南GL11’是从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采集的野生灵芝经驯化培育而成,利用菌草栽培成鹿角灵芝时,其菌柄呈鹿角状,平均长度40.5 cm,干芝每筒产量60.7 g,粗蛋白、氨基酸、多糖和总三萜含量分别为12.4%、7.52%、0.9%和1.08%,形状好,产量高,有效活性成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