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树造林方法主要是植苗造林和截干植根造林。单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多提倡截干植根造林,仅从提高造林成活率角度分析,截干植根造林因成活时需水量少,较植苗造林成活率高一些,但是对生长影响尚无报道。本试验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干植根和不截干植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主要研究其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提出更能提高杨树生长量的造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济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杨树造林方法主要是植苗造林和截于植根造林.单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多提倡截干植根造林,仅从提高造林成活率角度分析,截干植根造林因成活时需水量少,较植苗造林成活率高一些,但是对生长影响尚无报道.本试验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干植根和不截干植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主要研究其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提出更能提高杨树生长量的造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济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苦楝是我国广为栽植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它材质偏硬,素有“老楝如槐”之说,楝板不翘不裂,是建筑、家具等方面理想的材料;果实可榨油、酿酒,楝果油用于制造油漆,代替桐油,经济价值很高.苦楝适应性较强,耐湿,耐干燥瘠薄,并特别耐盐碱,在含盐量高达0.3—0.4%的土壤上亦能正常生长.惟植苗造林后往往会形成枯梢;截干后,又因管理不善,往往生长不良,保存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1980年起,我们进行了防止苦楝造林枯梢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郭俊杰 《河南林业科技》2006,26(3):15-15,17
用选出的阔叶树种,选用不同年龄的苗木,在雨季对苗木进行截干处理后,作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用1.5a生苗木和2.5a生苗木,截干后植苗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爬山虎、扶芳藤及野生葛藤在裸岩荒山进行的造林试验,提出了藤本植物爬山虎、扶芳藤在山地应以植苗造林为主,扶芳藤在阳坡造林则应以截干造林为主的新造林措施;试验表明,不同的坡向对造林成活率有一定影响,阳坡造林成活稍低。差异不显著;坡位对生长几乎没影响。  相似文献   

6.
往年刺槐造林主要是春季植苗或在冬季截干造林,常常由于冬春干旱少雨,造林成活率很低,近年来,有些单位进行了刺槐直播造林试验取得成功。济南军区军马场)垦利县黄河孤岛),已有大面积刺槐直播造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
杨树是当前我国造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树种,相较于其他树种而言,杨树的造林存活率高、造林方法简单且生长迅速。但是在既往的工作之中,针对干旱地区通常采取常规带根植苗造林法,整体成活率较低,不利于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杨树截干埋干造林法则可以有效地提升造林的存活率,促进造林效果的提升。分析了截干埋干造林法促进杨树成活率提升的原因,并探讨了其对造林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截干植苗在南酸枣人工造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酸枣不同造林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南酸枣人工造林中截干植苗造林优于原苗造林。  相似文献   

9.
<正> 枫杨是江汉平原地区乡土树种,也是我省主要用材树种,它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饱满,材质良好,适应性强,易于萌更新特点。适于四旁绿化,特别适合水旁,房前屋后造林。但是枫杨造林后易引起枯梢;枯梢后就形成多头,严重影响树高生长,使干形弯曲或扭曲。实践表明用切干法造林,可以避免枯梢,又能收到未切干的同样生长效果,但对  相似文献   

10.
在白银市荒漠区景泰县芦阳镇红光村选择旱砂地,用春季植苗和雨季直播2种方式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种方式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差异不大,雨季直播苗木前3年生长较慢,进入第4年生长量超过了植苗造林,新梢生长量最高可超过春季植苗造林的25.2%。成本分析表明直播造林成本远远小于植苗造林,建议旱砂地柠条造林采用雨季种子直播方式。  相似文献   

11.
檫木在东南沿海地区常规造林成活率偏低,对檫木裸根苗进行截干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前两年檫木截干与未截干造林在成活率和地径、树高、抽高等生长量指标除了在第二年树高差异为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在年度、性状间均为极显著差异;截干造林明显提高檫木造林成活率,造林第一年成活率100%,第二年成活率98%,两年生时截干造林成活率比未截干造林提高30.15%;明显促进地径生长,地径年生长量29%以上;大幅度提高抽梢生长量,第一年增幅222.78%,第二年增幅94.49%,檫木截干造林在东南沿海地区效果明显,是值得推广的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植苗造林时土壤和苗木水分的蒸发,保证成活率,常采用抗旱造林法。深栽浅覆造林时,将植苗穴挖深到湿土层(离地表30厘米以下),覆土时填满坑穴,以便存蓄雨水,确保成活。截干造林对具有萌生能力的树种,如刺槐、臭椿等可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可在掘苗时或栽植后进行,桩高应离干基5~10厘米,以利萌发新条。截干造林无论春、秋季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穴面盖草植苗后,在穴面盖上一层茅草,或在穴面覆盖一层土,以减少土壤蒸发,保持穴内湿润。压埋苗干可用于苗龄较小的阔叶树种和松柏类针叶树种。植苗时,将苗干顺坡或顺地形压倒,埋上湿土,待苗木发…  相似文献   

13.
以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标准木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分析截干和施肥对寒害后牛角瓜植株生长修复的影响,确定最佳截干和施肥方案。结果表明,试验30天时,施肥对牛角瓜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大;试验120天时,不截干处理抽枝较多,截干处理抽梢更长、更粗;试验240天时,截干处理抽梢的长度及粗度皆优于不截干处理,施肥对牛角瓜生长性状的影响不明显。极差分析表明,截干程度对牛角瓜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施肥影响不显著,恢复效果最优的两个组合为A_3B_3(截干60 cm+施肥100 g)和A_1B_5(截干0 cm+施肥200 g)。  相似文献   

14.
豫南地区杨树插干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树植苗和插干造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共设2个区3组。结果表明;杨树插干造林第1年生长量较植苗造林生长量大;插干造林一个育苗周期比植苗造林育苗节约资金32.9%;插干造林成活率高于植苗造林;插干造林投资比植苗的节约资金44.4%。  相似文献   

15.
常用抗旱造林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少植苗造林时土壤和苗木水分的蒸发,保证成活率,现简介以下几种常用抗旱造林方法。①深栽浅覆:造林时,将植苗穴挖深到湿土层(离地表30厘米以下),覆土时填满坑穴,以便存蓄雨水,确保成活。②截干造林:对具有萌生能力的树种,如剌槐、白榆、臭椿等可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可在掘苗时或栽植后进行,留桩高度应离根头5—10厘米,以利萌发新条。截干造林无论春季、秋季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③穴面盖草:植苗后,在穴面盖上一层茅草,或在穴面覆盖一层虚土,以减少土壤蒸发,保持穴内湿润。④压埋苗干:可用于苗龄较小的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16.
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是在以往困难地常规造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经验,选择耐旱耐瘠薄防火树种五角枫,在西峡县的浅山丘陵区粗马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困难地造林,通过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最终探索出提高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证明,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8.5%,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1%,截干深栽当年新梢平均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1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4.7 cm。该试验的成功,为其他树种困难地造林提供了依据和经验,攻破了西峡县困难地造林技术瓶颈,合理有效地提高了困难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更为西峡今后困难地造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香樟属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种 ,生长快 ,材质优良 ,木材有香气 ,是家具、建筑、造船的良材 ;也是城市、村庄、海岛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杭州、宁波等城市已作为市树广泛栽植。由于香樟主根发达须根不多 ,若按常规植树造林成活率较低。为此 ,70年代宁波市南溪林场分别采取截根灭梢和截干法进行了造林试验 ,使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 ,一般在 92 %~ 95 %以上。实践证明 ,上述 2种造林方法有如下优点 :一是可以延长造林时间 ,采用一般造林方法 ,必须在清明前后进行 ,成活率才有保证 ,而实行截根灭梢和截干造林 ,冬季、春季都可进行 ,造林时…  相似文献   

18.
榆林沙区紫穗槐截干栽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紫穗槐截干留茬造林与留干造林技术的对比试验研究,提出在榆阳区紫穗槐截干栽植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新梢生长量,发枝数,促进地径的生长发育,从而加速成林,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白兰Michelia alba大树为材料,进行截干程度、截干时间、截干高度和生长环境对截干后白兰大树的胸径、冠幅、梢长、梢粗、花开情况以及受损程度的观测。结果表明,截干成活率100%,白兰大树在截干管理的方式后,胸径、冠幅、梢长、梢粗、花开情况以及受损程度,在不同组间有个别差异,在试验进行的第三年,大部分都恢复了长势和景观用途。  相似文献   

20.
花棒植苗造林成活率低,影响造林速度。为此,我们进行了花棒扦插造林试验。试验地设在榆林县牛家梁林场沙地上。选择当地花棒枝条截干作插穗,用1年生实生苗作对比。造林试验共分6组33个小区,对比排列,每小区面积为0.3公顷,栽植300株(穴)。扦插造林每穴4根插条,植苗造林每坑栽植1株。扦插造林采取随砍、随剪条,随栽植,栽时留头3厘米。栽后随即搭设死物(柴草)障蔽,并于当年和次年9月,采用机械抽样,分别进行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等项目的调查,每小区抽样面积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