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春爱 《人参研究》2003,15(1):36-36
本实验将人参种子切片后,采用常压干燥法测定了新鲜人参种子的水分。  相似文献   

2.
西洋参种子催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环 《人参研究》2001,13(1):17-20
由于东北地区西洋参种子成熟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西洋参种子比人参种子成熟晚,不能象人参种子寻样当年采种就插。第2年春就出苗,而是需要1年多的后熟过程,到第3年春出苗,常规是西洋参种子正常处理作隔年种子使用,裂口率高,出苗齐,生长健壮。近几年西洋参种子需求量大,就开始使用新种子,但须催芽,现将2种处理种子的技术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荧光、极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出人参种子中含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钾,镁、钙、钠和必需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锶、钴、硒、钼,而有毒微量元素铅、镉的含量则较低。所测人参种子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各异,且因人参产地、品种不同,其含量也各异。  相似文献   

4.
人参营养液可使西洋参种子产量提高,参根增产,是较为理想的西洋参叶面肥。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人参种子形态后熟过程中的脂肪酸含量、总糖含量、核酸(DNA·RNA)含量进行了动态研究,表明人参种子形态后熟过程中以脂肪代谢为主。  相似文献   

6.
普通人参种子长期保存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种子经过干燥,含水量降至3.0%和4.9%,TTC法染色率为100%,脱氢酶活性略有升高。含水量7.8% ̄3.0%的种子在-196℃保存近1年后,种子生活力平均为90%,经过后熟处理,种子裂口率和田间出苗率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形态发育和苗期生长正常。说明人参种子能忍耐干燥和低温,属正常型种子范畴。  相似文献   

7.
人参出苗前病害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病害多发生在春、夏两季。一般春季染病,夏季发病。为此出苗前控制好人参病源就会杜绝春、夏两季人参病害的发生。本文介绍春季人参染病的种类、发病原因及症状,以及人参出苗前控制病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曲同宝  阚鸿  董蕊  苏玲  李刚  赵英 《人参研究》2022,34(1):49-50
人参种子采收后必须经过种胚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阶段才能发芽出苗,因此种胚形态后熟阶段是否顺利完成十分重要.本试验用赤霉酸(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在催芽前处理人参种子,研究了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水溶液对人参种胚形态后熟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赤霉酸100mg·L-1和6-苄基腺嘌呤100mg·L-1的混合水...  相似文献   

9.
人参和西洋参种子化学催芽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inne)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发芽困难。本文就两参种子化学催芽技术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0.
恶霉灵对人参立枯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霉灵是新型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土壤杀菌剂,主要对立枯病等苗期病害有特效。试验说明,恶霉灵在人参出苗前灌溉土壤2cm~3cm对人参立枯病防效达94.2%,土壤处理对人参立枯病防效达90.7%。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经过筛选千粒重为59.1g(裂口种子)的大粒人参种子,进行条播、4×4和4×8cm点播。播种后第一年人在增重分别为0.61g,0.7g、0.69g。第二年人参增重幅度分别为第一年的5倍,第三年因播种方式和株行距的不同,人参生长幅度也不尽一样。通过调查研究证明:人参播种的第二年生长速度是第一年的5倍。但到了第三年,人参的生长速度的快慢取决于株行距的大小和地力的肥弱,管理的粗细程度,并设有什么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2.
人参种子甲醇提取液中发芽抑制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白菜种子为指示植物,利用生物检测跟踪技术,运用柱层析方法,从人参种子甲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3种抑制物质化合物,经薄层层析方法鉴定为R—Z,R—B,R—M.其中R—Z被鉴定为蔗糖.  相似文献   

13.
人参地上植株田间混杂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种苗质量是确保人参优质、高产的关键 ,人参栽培有数百年历史 ,但迄今人参生产所用种子、种苗还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 ,尽管国家早就制定了人参种子、种苗标准 ,但生产上还采取有苗就栽、有种就播的混乱局面 ,人们往往只注重人参生产的规模发展 ,急于求成 ,忽视了人参种子、种栽生产的质量控制 ,造成人参大支头率降低 ,出品优质参率下降 ,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 ,从而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鉴于 ,人参属常异花授粉植物 ,种植群体呈现田间的高度混杂 ,尽管多年来人们进行了提纯和品种选育 ,但在生产上还不能达到使用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人参系五加科多年生草木植物,人参的胎胞,也叫越冬芽,生于根茎顶端,呈乳白色。整个芽胞由大、中、小三枚半透明椭园形的鳞片抱合而生,是翌年地上部分茎、叶、花序的雏体,出苗时,整个地上部分一次性出土,没有分蘖或再生能力。如果人参根在膨大前,即7- 8月份前受病害侵染、倒伏、死亡,那么人参一年中不仅没有增产,反而由于春天人参长茎、叶、花蕾,消耗根中的养分,造成减产,给人参生产带来不良影响,有的病害还会传染到参根,造成参根腐烂,所以说,防治人参地上部病害,保住人参地上部是人参生产的关键环节。 近几年来,防治人参地上部病害的农药主要是代森铵、代森锌、代森锰锌等,由于应用的时间较长,人参早已产生了抗药性。参户普遍认为,用代森铵时用药量提高到以前药量的3- 6倍,地上部病害还是彻底防治不住。为此,生产上急需一种代替代森铵,又能防治人参地上部病害的新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5.
封海胜 《花生学报》1991,(4):37-38,34
关于花生种子发芽和出苗过程的植物学和栽培学研究极多。但都是以剥除果壳的种子为材料。而采用荚果(以下用带壳种子)的栽培试验和有关发芽和出苗的研究极少。作者从节省剥壳用工的观点出发,进行了带壳种子的田间试验,发现带壳种子出苗率低,主要是双仁果只有一粒种子出苗的“单株出苗”现象引起的,且因条件不同,发生频率差异较大。据此,又在各种条件下进行了重复试验,研究了其发生机理。本文着重报道带壳花生种子和荚果的出苗过程与地下结实性及种子休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891复合钛剂对人参种子增产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891复合钛剂对人参种子的增产作用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一、891复合钛剂能促进人参茎叶的生长发育,并且能提高单位面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二、复合钛剂具有保花保果和增加单株果实重的作用。三、891复合钛剂能提高人参种子的质量,并且对种子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1000、1500、2000ppm处理比对照分别增产15.3%、18.8%和11.2%。本试验结果以留籽人参喷施891复合钛剂1500ppm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7.
用一定量的植物油在播前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使之成为疏水包包皮,给予充足的水分使之不溶或冲洗掉以维持持续的幼苗生长。油处理种子的萌发降低约20%-50%,50%出苗时间却提高2-5d。用植物油处理杀虫剂包衣的种子,进而降低了萌发率,延长出苗时间。油处理并不降低水分吸收,也不影响种子的呼吸。  相似文献   

18.
绿亨一号是新型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土壤杀菌剂,主要对产枯病等苗期病害有特效,试验说明,绿亨一号在人参出苗前灌溉土壤2cm-3cm对人参立枯病防效达94.2%,土壤处理对人参立枯病防效达90.7%。  相似文献   

19.
徐怀友  李强 《人参研究》2006,18(2):45-46
人参种子、种苗消毒是防治人参病害的关键环节,也是防治人参病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历来倍受重视。过去一般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浸种消毒,因其安全性低、效果不明显、不易操作而一直不被广大种植者接受。原以五氯硝基苯拌种、土壤消毒,因其残留严重而被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10号ABT生根粉可促进西洋参种子早熟,提高成熟度,增加西洋参种子、人参种子的产量和千粒重,对3年生人参根长、根粗、单支重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