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本研究中,以临床症状为根据,分析了15例(奶牛67.6%和水牛32.4%)乳头和乳房损伤。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67.6%),其中单一乳房疾病的发病率最高(70.7%)。乳房炎和其他乳头与乳房损伤的发生,随泌乳量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对2016年采自青海省海北州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合作社、散养户的2 029份奶牛样品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29%,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3.41%,临床型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1.88%,隐性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4.84%;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散养户(手工挤奶)次之,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最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次之,散养户(手工挤奶)最低;1胎、2胎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5胎、6胎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2岁、3岁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6岁、7岁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结果表明,青海省海北州奶牛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且发病率与挤奶操作技术水平、奶牛胎次和奶牛年龄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挤奶操作越严格发病率越低,胎次越高发病率越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此结果可为青海省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8.55%,给奶牛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据周孟斌报道,3%次氯酸钠溶液药浴乳头能使奶牛隐性乳房炎明显减少。为进一步探讨药浴乳头在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奶牛选择公养牛场的192头奶牛738个乳头(另30个乳头为瞎乳头)。  相似文献   

4.
研究奶牛乳头评分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改善乳头评分来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试验随机抽取泌乳奶牛100头,采用电导率法测定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总阳性率为19.0%,奶牛各乳区(左前、右前、左后、右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为20%、26%、19%、11%,前乳区的发病率高于后乳区,但差异不显著(P0.05);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乳头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9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与乳头评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蒋伟 《中国奶牛》2008,(9):65-66
乳腺炎是世界奶牛养殖业中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更普遍.发病率高达50%。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下降10%~15%)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而且治疗时还要花费很多的药费.给养牛业的发展造成了及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乳房炎的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其次是化学药物、冷热刺激、机械性损伤等.其中微生物侵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最主要的途径。我国牧场中的乳腺炎80%以上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对此,建议采取如下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的发生,通常均经乳头感染,切断其感染途径是防止乳房炎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据CHSiegma氏报道,挤奶后用4%次氯酸钠溶液处理乳头,采用这种简单的卫生措施,能降低乳房炎发病率50%。近年来上海国营牧场均已将此法用于生产,亦大大降低了乳房炎的发病率。我区将全面推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场经济损失的首要疾病,随着对乳房炎发病和类型认识的深入,干奶期乳房炎预防及隐性乳房炎的防治也逐渐替代传统的产后临床乳房炎防治已成为新的科学的乳房炎保健方案。本研究采用乳头封闭剂次硝酸铋乳头内封剂(封铋宁,硕腾公司)和干奶期长效保护药邻氯青霉素(安倍宁,硕腾公司)联合使用作为防治方法,选取单独使用干奶药邻氯青霉素作为对照,以全国23个奶牛场共计4000头左右奶牛来进行试验,观察产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降低比例,使用最新的Meta分析评价方法,探讨联合用药对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干奶期使用邻氯青霉素能够降低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33%;(2)干奶期使用次硝酸铋乳头内封剂联合邻氯青霉素能够降低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达60%;(3)联合用药与单独使用邻氯青霉素相比,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37个百分点。表明长效干奶药邻氯青霉素和联合用药均能有效降低产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干奶药。  相似文献   

8.
乳房炎为乳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福建省6~10月发病率最高,是奶业生产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该病可造成产奶量下降.病牛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死、萎缩,致使乳牛乳头永久失去泌能力。隐性乳牛乳房炎更为普遍,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可见肉眼变化,临床上很难被发现,常被忽视。据对新鲜奶检测,我省乳牛生产区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0.7%,而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18%~22%。现据我们临床治疗乳牛乳房炎的经验谈些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乳房炎,据报道,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达25%;美国平均因隐性乳房炎年经济损失达10亿万美元;德国乳牛业因隐性乳房炎年损失4.5亿马克。在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一般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到20%-40%以上,甚至高达50%。80%。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母猪乳房炎是哺乳母猪常见的乳腺炎症。作者在工作中发现,母猪发乳房炎头数多,占哺乳母猪的36.2%,由于发乳房炎而被淘汰的占淘汰母猪的40%。通过观察和询问,主要是由于母猪分娩前没有适当减料,分娩后饲喂精料过多,由于母猪产后食欲不佳,饲养员甚至喂肉猪料,因而引起的母猪乳房炎,其次是由于哺乳母猪腹部下垂,乳头拖地摩擦,损伤后受细菌感染而发病。针对原因采取预防措施,经过努力,现乳房炎发病率降至7.7%,其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头药浴是预防隐性乳房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主要成分为抗茵中药和成膜材料,用于奶牛挤奶后乳头药浴,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类真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兼有薄膜的屏障作用,可阻止病原微生物从乳头侵入乳腺组织。分别采用LMT检测和乳汁体细胞数作为隐性乳房炎诊断指标,探讨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性中乳头药浴液可减少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和阳性强度,降低乳汁体细胞数,提高产奶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32.4%(P〈0.001),产奶量提高6.72kg/(d·头)(35.1%,P〈0.05)。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冬季对新疆奎屯郊区某奶牛场的不同生理周期的奶牛采用乳头保护膜替代常规乳头消毒液。在干奶期、围产前期、泌乳期这三个时期进行对比试验。各期的操作规程、流程保持一致。经过6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乳头保护膜在干奶前期,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由14.0%降低到1.72%;围产前期临床乳房炎由18.5%降低到4.5%,产后几天临床乳房炎由33.3%降低到7.8%:泌乳期临床乳房炎由10.6%降低到4.6%。乳头冻伤在围产前期有3.3%变为0.85%。降低了2.5个百分点。泌乳期由3.6%变为0.5%。降低了3.1个百分点。从使用乳头保护膜开始,导电率呈下降趋势.乳区细菌感染减少。本试验结论:使用乳头保护膜。能够有效控制环境因子对乳头的影响,同时对乳头也起润滑作用。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明显下降,生产损失减少,经济效益显著。特别在冬季。气温寒冷、空气干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奶牛乳房炎作为奶牛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一直困扰着奶牛业,成为影响其经济效益及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多数乳房炎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必须借助生化检验或细菌检验方可查出异常,这一类乳房炎称为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高,据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0%~40%,西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也高达25%。  相似文献   

14.
<正>引起奶牛乳头感染或损伤,除了病原体因素之外,还有创伤性因素、化学试剂损伤和昆虫叮咬等。1乳头炎乳头炎是一种与创伤性损伤或乳头和乳房感染相关的乳头内壁的非特异性病变。乳头炎可导致乳池壁增厚和硬化,严重时使乳头部分或完全闭锁。通常认为乳房炎是造成乳房功能不全或瞎乳头的原因。美国学者曾对1127头初产牛的瞎乳头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实验牛群包含5种主要的奶牛品种,即荷斯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北京南部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对北京市某区及河北省保定地区4个奶牛养殖场的1248头泌乳奶牛的4992个乳区进行了调查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10.90%,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3.7%;随着胎次升高,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第4胎次之后奶牛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与之前胎次的差异显著(P<0.05);第三季(7~9月)发病率最高,与其他季节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奶牛损失代价最高的疾病,估计每年耗去近十亿美元。动物学家Max Paape报道:将一个小塑料环放入母牛乳房的每个乳头内,可以预防乳房炎。环是由用作制造乳容器的塑料作成的。4(1/2)英吋的塑料环,通过导管,插入乳头。一旦到达乳头内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浙江地区11家规模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及饲养管理方式进行调研,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与隐性乳房炎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显示:随着胎次和泌乳天数增加,牛群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增加;在一年中,夏季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最高,冬季发病率最低。对牛场调研分析发现,挤奶设备(P0.01)、清粪方式(P0.01)、戴手套与否(P0.01)、饲养方式(P0.01)、产犊前与泌乳牛共处时间(P0.01)和产犊位置(P0.01)与隐性乳房炎发病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机器挤奶后,应用消毒液对泌乳牛施行乳头药浴,是防治隐性乳房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建立健全我场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我们于1992年6月对全场泌乳牛群的隐性乳房炎发生情况进行了普查,并应用″乳炎对”病牛乳头进行喷浴防治试验,同时采用“新洁而灭”常规浸浴乳头作为对照。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牛:以本场中国荷斯坦泌乳牛80头分为两群饲养,其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房炎是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可影响泌乳机能并引起产奶量减少,甚至使乳房丧失泌乳机能。人饮用患病牛所产的牛奶,对人体健康有害。据报道,国外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为20%-60%。如美国奶牛中约有50%患乳房炎,日本奶牛乳房炎的平均患病率为45.1%。目前世界上有2.32亿多头奶牛,约有1/3的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50亿美元。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为20%-70%,个别牛场发病率更多[1,2]。笔者调查了江苏省部分奶牛场,对其进行了检测和统计,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19.8%(186/939),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为43.9%(365/831),乳室的阳性率为13.4%(442/3301)。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乳腺病,也是危害奶牛生产最大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占奶牛病的30%以上.引起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有卫生条件差、挤奶不规范、乳头损伤、患病牛传染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