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船录》是南宋范成大所著的一部日记体游记,书中的新词新义十分丰富,共计新词134个,新义49条。这些新词新义,可对《汉语大词典》中例证滞后、词目漏收、义项漏缺、引证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订补。因此,对《吴船录》中新词新义的考察,可以促进《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和修订,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语料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艳 《农业考古》2012,(1):195-198
(一)"芍"《说文·艸部》:"芍,凫茈也。"(1)20《尔雅·释草》:"芍,凫茈。"郭璞注:"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邢昺疏:"芍,一名凫茈。郭云:生下田中,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今  相似文献   

3.
商鞅“开阡陌”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阡陌”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一项重要具体措施。古往今来不少人曾加以评说,提出过宝贵意见。但其中仍然有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今结合考古资料对此问题提出一点极其粗浅的看法,谬误之处,切望同志们批评指正。(一)“阡陌”的含义。颜师古《汉书·成帝记》注和《食货志》注曰:“田间道也,南北曰阡,东西曰陌。”“盖秦时商鞅所开也。”可是《史记·秦本记》《索隐》引应劭《风俗通义》又说:“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可见自汉以来解释阡陌并没有一个固定  相似文献   

4.
正春秋时,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打算讨伐许国(国都在今河南许昌市)。此事记载于《左传·隐公十一年》:初夏,郑庄公门下老将颍考叔与青年将军公孙子都,都为争夺兵车产生矛盾,公孙子都因而怀恨在心。到了秋天,郑庄公正式下令进攻许国。郑军逼近许国都城,攻城时,颍考  相似文献   

5.
《晋书·刘颂传》记载"郡界多公主水碓",然其文意难通。水碓原被军民用以磨麦舂米,在晋代又成为公王产业或皇帝赏赐,象征着财富与荣誉,其所有者既可经营致富亦可游娱观赏。古籍作"王公"者多而作"公王"者少,考《晋书》亦有"公王"之说,《太平御览》《通志》皆作"公王水碓",可知《晋书》"公主水碓"是因形近致讹。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集千余名语言工作者之力,耗时十八年,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在充分吸收前贤成果及全面掌握分析古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语词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在实际运用中的种种情况,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角度作了比较全面和科学的历史总结,反映了当前汉语辞书研究的最高水平。(1)建国以来,大量出土文献材料出土并公布,为辞书研究也提供了大量崭新的材料,其很多词条也有待修正。其它权威语文辞书如《辞源》等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治[tsη51]在《现代汉语词典》(05版)中做为动词有五个义项:①治理:~国,自~,~淮②医治:~病③消灭:~蝗,~蚜虫④惩办:~罪,惩~,处~⑤研究:~学。  相似文献   

8.
“粔籹”考     
周爱东 《农业考古》2012,(6):221-224
"粔籹"是战国时期的食品,见于《楚辞·招魂》篇,原文为:"粔籹蜜饵,有餦餭些。"自汉以后,研究《楚辞》的很多,为其作注者也很多,其中不乏大学问家。很多人将"粔籹"释为"馓子",但是"馓"字的意思古今是有较大变的。人们对于"籹"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事实上,作为食品的名称,"粔籹"这个名字存在了很长时间,后来的"粔籹"与《楚辞》中的"籹"未必就是一回事。时间越是晚近,对于"粔籹"的描述也越不准确。那么粔籹究竟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正"丈夫"指的是女子的配偶,是男女婚姻中男性的一方,古代又称相公、夫君。最初,"丈夫"是用来称成年男子的,如《谷梁传·文公二十年》曰:"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有时候"大丈夫"还带有些气度不凡的意思,像"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至于"丈夫"转义成为女子配偶之称,则与远古时期,我国  相似文献   

10.
“茶艺”论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茶艺”本义茶艺 ,就是人类种茶、制茶、用茶的方法与程式。所谓“艺” ,其义主要有六 :(一 )种植。《说文》作“” ,或作“” ,种也。《诗经·小雅·楚茨》 :“我黍稷。”《茶经·一之源》 :“凡艺而不实 ,植而罕茂。”(二 )才能 ,技艺。《论语·雍也》 :“求也艺。”朱熹《注》 :“艺 ,多才能。”(三 )艺术。《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元年 ( 1 36 ) ,诏……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四 )准则 ,限度。《左传》有“陈之艺极 ,引之仪表。”注 :艺 ,准也。《国语》有“贪欲无艺”语 ,艺 ,极也 ,引申为法度、限度。(…  相似文献   

11.
心脏是人体器官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们对"心"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认识的不断增加和深入,以"心"作为参照,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和体验,由此引申出一些相关的义项,因此不断获得一些新的涵义。本文分别从"心"的实体性意象和功能价值性意象两个方面对汉维语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例举,大体上能够看出在汉维两种语言中关于"心"的隐喻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舒城在安徽省中部偏南,春秋时为舒国,汉置龙舒县,后废,故城在今县西八十里龙舒山。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改置舒城县。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取古龙舒县为名”。我省古代的水利工程之一——七门堰就位于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据《汉书》记载: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封其伯兄子刘信为羹颉侯,食邑于舒。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于七门岭下,阻  相似文献   

13.
《尔雅·释木》“·苦茶”。郭注云:“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茶。”(按茶读为茶。下同。)这段注文历来被征引作为茶的释义,但是关于“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则有不同意见。陆玑《毛诗疏》说“蜀人作荼,吴人作茗。”陆德明《经典释文》认为“、荼(读为茶)、茗,其实一也。”并引张楫《杂字》云:“,茗之别名。”魏王《花木志》说“其老叶谓之,嫩叶谓之茗。”顾野王《玉篇》也说“,茶叶老者。”“茗,茶芽也。”面对众说纷纭,有必要澄清事实,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围棋史话     
三更客 《百姓》2005,(1):54-55
围棋代表着古老的中国,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之一.任何一个对民族文化有情感,且对围棋有所了解的人,都能体会到"围棋"背后的历史内涵和艺术韵味. 传说围棋为尧帝所造,目的是调教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丹朱,以此开发丹朱的智力.西晋张华<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元代欧阳玄的<棋玄玄经·序>云:"弈之说,孔孟尝及之.世传尧以丹朱少智,教之以弈,虽未必然,然弈有算法存焉,足以道智,容有是也."明代王世贞撰<弈旨>一文云"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虽然这只是传说,但至少说明,围棋是中国人的古老发明.围棋最早被称作"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今宁子视君不知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论语·阳货>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  相似文献   

15.
正说到"驸马",人们大都知道它是皇帝女婿的专称。其实,最早的"驸马"是一种官职,与皇帝的女婿并无关系。"驸马"一词的原始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都称之为"驸"。《说文·马部》中有:"驸,副马也。"段玉裁注:"副者贰也……非正驾车皆为副马。"汉武帝时最先开始设置驸马都尉,驸马都尉一作副马都尉,顾名思义,是掌副车之马的一种官职,担任这一  相似文献   

16.
说“茶引”     
匡达人 《农业考古》2003,(2):290-290
在翻阅宋以来有关茶的记述 ,总常碰到“茶引”一词。这个词大多不陌生 ,但究其由 ,就不尽了然了。先说“引” ,在古代 ,“引”是量词。一作长度单位 ,一作计量单位。《孔传》 :“引 ,长也。”作为长度 ,古以十丈为一引。《汉书·律历志》 :“度者 ,分、寸、尺、丈、引也……十丈为引。”计量 ,始于宋时 ,盐或茶的销售、运输、纳税均以引为单位 ,但一引为多少斤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不相同。宋以百斤 ,元以四百斤为一引不等。《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 :“南北盐均以四百斤为引 ,今权豪家多取至七百斤。”可见“引”的计量无一定标…  相似文献   

17.
汉魏文献中关于"东墙"的记载及"史源"问题"东墙"作为植物名称,在汉魏文献中至少见有三处,即《史记.司马相如传》所载《子虚赋》中子虚曰:"东蔷雕胡,莲藕菰芦",(1)《后汉书.乌桓传》中所记:乌桓"其土地宜芕及东墙。东墙似蓬草,实如葵子,至十一月熟",(2)及《三国志.乌桓传》引《魏书》云:乌桓"俗识鸟兽孕乳,时以四节,  相似文献   

18.
"朝"由早晨拜迎尊长可引申出早晨与某人会面,这是《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之"朝食"误释为"会食"的语义基础。然察"朝"在先秦文献中分布情况可知,"朝"用作动词"会合"时,其后未见有接动词的用例。故此处"朝"不当为"会",而应为时间状语。  相似文献   

19.
“牛衣”考     
“牛衣”一词,顾名思义,似是“牛穿之衣”。汉董仲舒论限民名田时说:“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言贫民之穷困而已。然而,“牛衣”究竟为何物?《汉书·王章  相似文献   

20.
按生物学分类,鸭属鸟纲、鸭科动物。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鸭为"凫"(fu)或"骛"(wu)。最早的词书《尔雅·释鸟》注解是"野曰凫,家曰骛";《本草纲目》也引证前人说法:骛即鸭,有家鸭、野鸭。根据进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