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归又名秦归、岷山归、西当归、云归,含有多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正丁烯基酰内酯、嵩本内酯、香荆芥酚、当归芳酮、棕榈酸、倍半萜A、B等。以根部入药,有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之功效,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中医药热",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归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云南省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当归又名秦归、岷山归、西当归、云归,含有多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正丁烯基酰内酯、嵩本内酯、香荆芥酚、当归芳酮、棕榈酸、倍半萜A、B等。以根部入药,有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之功效,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中医药热”,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归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云南省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当归丰产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归(Angelica Sinensis)又名秦归、岷山归、西当归、云归.含有多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正丁烯基酰内酯、蒿本内酯、香荆芥酚、当归芳酮、棕榈酸、倍半萜A、B等.以根部入药,有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之功效,是中医常用的妇科良药,驰名中外的地道中药材.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中医药热",中药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当归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乏为我省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正>当归,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是全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盛产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其中以"珉归"最为闻名。55岁的林长清在当地种植药材已经20余年,他使用中海化学的肥料,种出的当归人人羡慕,已经有5年时间,现在他不仅在自己的土地上使用,同  相似文献   

5.
岷县位于甘肃南部高原东麓、陇南山地西部及黄土高原接壤区。境内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于各类中药材生长发育,是当归地道产地。全县每年当归种植面积达O.67万hm2,育苗面积达333.33hm2,占周边地区总育苗面积的70%左右,年产当归种苗1000万kg左右,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近年来,岷县按照中医药绿色、无公害、现代化要求,高度重视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特别是在当归种苗的选育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8):143-149
创建道地药材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简称"特优区"),将优化中药材布局,保护中药材的道地性,促进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与中医药现代化。本文介绍了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概况,研究抚松人参、安国中药材、上党中药材、亳州中药材、霍山石斛、邳州银杏、石柱黄连、兴仁薏仁米、织金竹荪、文山三七、宜宾油樟、岷县当归、中宁枸杞、柴达木枸杞等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探讨中医药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下中药材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归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本文从原条处理、切片、晾晒等方面介绍了当归饮片手工加工工艺流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当归为伞形科3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药用历史悠久,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当归采挖后应及时进行干燥加工和合理贮藏。一、当归采挖1.适时采挖。一般在10月下旬植株枯黄时采挖。采挖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可过迟,  相似文献   

9.
保护与运用农业知识产权,促进中药材传统产业知识化与知识经济发展,提升其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是健康中国战略、中医药发展战略、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研究当归农业知识产权资源,分析农业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中医药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下其策略,并提出九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LC-MS分离鉴定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液相色谱图相似度评价,使用SPSS 13.0分析软件,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鉴定出的每个色谱峰的相对含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初步鉴定出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共有成分12种,即阿魏酸、6,7-环氧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F、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丁基苯酞、E-藁本内酯、E-丁烯基苯酞、Z-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当归不同药用部位色谱图整体之间相似度比较高,均在0.972以上.T检验结果表明,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与全当归化学成分部分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与其全当归相比均具有一定的差异,当归分部位用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当归,别名:秦归、云归、川归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常见中药材,主产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省。云南南华、大姚、禄丰、姚安等县均有种植。以根入药,含藁本内酯、正丁烯基酜内酯、阿魏酸、尿嘧啶、当归芳酮、维生素B等成分。味甘辛、性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淤生新等功能。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崩漏、血虚头痛、肠燥便秘、跌打损伤、痛疽疮疡等症。1植物特征株高50~100cm。主根粗短,  相似文献   

12.
夏权 《安徽农业科学》2023,(10):174-176
从中药材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紧扣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和绿色十大生态产业中“循环农业”“中医中药”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以甘肃省中药材核心产区定西为例,选取该地区在国内外市场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当归、党参、黄芪为研究对象,开展气候生态因素对特色中药材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提出气候生态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措施,研究气象灾害对特色中药材的致灾机理,确定当归、党参、黄芪不同生育期气象致灾因子阈值,进而建立定西特色中药材生态气象服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归又名秦归、岷山归、西当归、云归,含有多种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正丁烯基酰内酯、嵩本内酯、香荆莽酚、当归芳酮、棕榈酸、倍半萜A、B等.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是我国最主要的药材产区,甘肃省在中药材资源、栽培面积、产量方面都有巨大优势。在省内部分地区已经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当地支柱性产业,组织了大规模开发生产。文章主要结合甘肃省中药材的生产优势,分析中药材种植技术。甘肃省的中药材有当归、党参、甘草、丹参、芍药等,而且当归、板蓝根等这一类药材在全国赫赫有名,是甘肃省最具优势的中药材品种。中药材种植是中药行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在选地、栽培、管理等各方面做好管理,就可以保证药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机肥和复合肥对当归药材质量的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的方法测定当归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甲苯法测定当归的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其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Ⅰ、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藁本内酯和欧当归内酯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可降低当归药材水分、总灰分以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提高浸出物含量;施用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当归多糖含量高于复合肥.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施用有机肥的当归化学成分含量最高.单施复合微生物肥料可提高当归质量,单施有机肥可增加当归药效成分,因此合理配施肥料,可综合提高当归品质及土壤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学不断被世人接受,中药材的持续药效和毒副作用小的优点逐渐被更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看好,我国中药材出口也逐渐呈现出强劲的势头。2000年,中药材出口主要输往韩国和日本,包括白术、斑竹壳、薄荷叶、柴胡,刺五加,地黄,防风,伏苓等100多个品种,国外需求的增加和国内资源的变化,预计出口麻黄浸膏粉、黄芪、牛至叶、川芎、当归和甘草仍将保持强劲的势头。 出口中药材品种多,有艾炙、白果叶、人参、白术、苍术、川芎等100多个品种,其中以出口甘草、麻黄浸膏粉、枸把、黄芪、牛至叶、川芎和当归居多。由于中药材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药材的生产现状、发展方向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目前我国中药材生产特点、存在的问题,指出中药材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生产是中医药生产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中药材只有进行GAP生产,中医药生产现代化才有保障;同时指出了我国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最后,具体地提出了我国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又名岷归、秦归、西当归、川归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6],是享誉盛名的道地中药材,其干燥的贮藏根是我国一味常用的民族药,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调经、镇静、镇痛等功效,为临床常用药。其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始记于《神农本草经》。经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在古代医药文献中记载的黄芪和当归的药量之比为5:1时,可熬制补血汤,  相似文献   

19.
当归是重要的中药材品种,素有"十方九归"之说。当归是甘肃的优势中药材,也是当地药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当归的育苗和高产栽培技术,对培育和壮大当归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岷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成效的阐述,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实施当归资源保护工程提升行动、中药材"四化"种植工程提升行动、精深加工工程提升行动、园区聚集产业提升行动、仓储物流工程提升行动、市场流通工程提升行动、中医药医疗工程提升行动、品牌营销提升行动、中医药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提升行动、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提升行动方面提出了对策,以促进岷县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