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技术背景 人食入过量的胆固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正常情况下人食用2枚以上普通鸡蛋就可能造成胆固醇过量,长期超量食用普通鸡蛋将影响人体健康。使用本生产技术生产出的鸡蛋不但总胆固醇含量低,而且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甲,降低动脉硬化指数值,从而抑制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摄入的胆固醇量普遍偏高,而血清中胆固醇过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的主要手段是减少体外摄入,而膳食中摄入  相似文献   

3.
猪肝脏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产物的RT-PCR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人体从食物中摄入过量的胆固醇,会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升高,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猪为六畜之首,猪肉占我国肉类消费总量的85%以上,但猪肉中胆固醇含量较高(1g五花肉含胆固醇0.9~1.1mg),因此很有必要开展低胆固醇含量猪肉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出于对人类饮食中胆固醇含量的关注,人们作了种种努力来降低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如通过遗传选择,改变蛋鸡饲粮或应用降胆固醇药物。尽管也有几个引人注目的例子,但绝大多数文献报道都表明,蛋黄中的胆固醇含嚣很难降低。本文阐述了蛋黄中胆固醇的沉积机制,以解释为什么蛋黄胆固醇难以降低? 蛋黄中的大部分胆固醇(>90%)以游离胆固醇的形式(非酯化)存在于蛋黄的脂蛋白中,它们在雌激素的刺激下予蛋鸡的肝脏中合成然后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鸡蛋中胆固醇、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以及蛋黄颜色的深浅已成为衡量蛋品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市场的需求。研究发现,通过营养代谢调控手段,能改善蛋品质,生产出胆固醇含量低、PUFA含量高的鸡蛋。现将影响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因素报道如下。1能量物质大量研究表明,蛋鸡日粮中能量或脂肪的浓度过高会使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当机体能量贮备足够时,过量摄入能量会表现为体重增加,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提高。2脂类由于日粮中脂肪和胆固醇与家禽机体胆固醇的代谢密切相关,饲料中脂肪、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6.
虽然胆固醇是高等真核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中是必须的,但血清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回会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增高,动脉粥样氧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脂类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紊乱有关。近几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鸡蛋消费水平持续下降鸡蛋是人类最完全的食物之一,含有高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了让鸡蛋重新赢得市场,国内外研究工作者努力找到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的方法,如遗传育种,使用激素、免疫、改变日粮组成、加工鸡蛋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7.
在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今天,酸马奶独特的风味及特殊的食疗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富含具有降胆固醇效用的不饱和脂肪酸、钙、乳酸菌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清酸等物质。主要从酸马奶所含营养成分的降胆固醇作用及酸马奶中乳酸菌的降胆固醇机理2个角度阐述酸马奶对胆固醇的降解作用,并分析了现有的研究乳酸菌降胆固醇机理所得到的成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在维持与营养细胞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但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浓度过高会引起高血脂,进而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9.
禽蛋类食品营养丰富,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普遍喜欢食用的食品。蛋类蛋黄中含有大量胆固醇,胆固醇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适宜量的胆固醇有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摄入可形成高脂血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利用营养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蛋鸡的胆固醇代谢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找到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的措施。笔者综述了通过营养代谢调控的途径来降低鸡蛋中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0.
<正> 胆固醇是组成人体液的脂类物质之一,并通过血液遍布全身,也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原料,又是构成胆汁酸的主要成分,人体内平均1000克体重约有2克胆固醇。体内物质通过胆固醇转变成激素和维生素。近年研究表明,人体内的胆固醇与脂蛋白的关系十分重要.低密度脂蛋白(LDL)能把胆固醇堆积于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