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粮在动物消化道内经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为动物体供能,单羧酸转运蛋白(MCT)在动物肠道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对MCT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探明动物挥发性脂肪酸吸收转运的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挥发性脂肪酸的转运机制、MCT基因表达与组织分布、影响MCT基因表达的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虽然在哺乳动物体内都存在尿素循环利用机制,但是反刍动物由于瘤胃的存在而使得尿素循环在维系机体氮平衡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通过瘤胃壁扩散或转运,血液中的尿素可进入胃肠道,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从而为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提供氮源。研究表明,尿素在瘤胃上皮的自由扩散速度较慢,而尿素转运蛋白可以介导尿素分子高效地进行跨膜转运,其也被认为是反刍动物尿素循环最重要的调控因子。然而,相关报道已经证实,尿素转运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发挥受到日粮营养水平与结构组成、瘤胃内环境、动物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尿素循环为出发点,重点阐述了反刍动物体内尿素循环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尿素转运蛋白的表达特征及其分子调控过程,以期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析反刍动物尿素循环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生产实践中动物氮素的精准营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多胺跨膜物质转运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胺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功能,可参与动物繁殖、胚胎发育以及癌症发生发展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动物机体中,多胺稳态是通过多胺跨膜物质转运和多胺代谢途径共同维持的。溶质转运蛋白(SLC)基因家族中的SLC3A2、SLC7A1、SLC12A8、SLC22A16、SLC22A 1、SLC22A 2、SLC22A 3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可参与多胺的跨膜物质转运;多胺代谢关键调控基因鸟氨酸脱羧酶(ODC)、鸟氨酸脱羧酶抗酶(OAZ)和鸟氨酸脱羧酶抗酶抑制剂(AZIN)对多胺跨膜物质转运也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此外,金属阳离子、细胞膜跨膜电位和p H等内环境因素也可参与多胺转运的调节。因此,本文就多胺转运蛋白、多胺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质以及内环境因素调控多胺跨膜物质转运的分子调控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阐明多胺转运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肽转运载体介导的小肽的吸收在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作为动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肠道内环境的稳态对动物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由于小肽转运载体参与营养物质转运及调控肠道稳态与肠道炎症,所以肽转运蛋白成为了营养学、生理学、药理学上的研究焦点。本文就小肽转运载体的结构、转运机制、功能、表达及活性调控进行了综述,特别总结了小肽转运载体1在肠道炎症与调控肠道稳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是动物跨膜铁转运蛋白,它主要是介导小肠上皮细胞的铁吸收以及参与铁从内吞小体跨膜转运到胞浆的过程。DMT1 mRNA有2种存在形式:“ IRE”和“-IRE”型,它的表达与铁呈依赖性关系。DMT1 mRNA调控主要是通过DMT1-IRE结合到IRP1的铁参与后的转录调控,但也存在其他未知的调控机制。文中对DMT1的主要功能和铁依赖性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瘤胃上皮细胞增殖和物质转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作为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对饲粮营养消化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近50年来,人们对瘤胃上皮细胞发育和物质转运做了大量研究,重点聚焦于瘤胃上皮细胞增殖分子机制及相关转运蛋白调控通路的探索,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参与调控葡萄糖的转运,钠氢交换蛋白(NHE)、单羧酸转运载体(MCTs)和G蛋白偶联受体(GPR)参与瘤胃上皮细胞短链脂肪酸(SCFA)的转运等。尽管如此,我们对于瘤胃发育的内在机制了解非常有限,本文针对反刍动物瘤胃上皮细胞增殖和物质转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于进一步理解瘤胃上皮细胞发育过程及建立最佳的反刍动物营养供给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脂肪酸是动物必需的能源和结构物质,脂肪酸的吸收、转运和代谢对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蛋白介导了不同细胞对脂肪酸的吸收和排出。脂肪酸转运蛋白家族(FATPs)是一个膜蛋白家族,拥有6个家族成员,它们能够特异性调控脂肪酸在不同细胞的跨膜转运。本文对FATPs的家族成员、表达特点、功能调控及其参与的脂肪酸转运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氨基酸是一类在生物体内参与蛋白质合成、细胞生长调节等生理功能的重要小分子物质,也是一些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氨基酸的跨膜转运受氨基酸转运蛋白的调节,氨基酸转运蛋白通常能够转运具有相似结构的多种氨基酸.昆虫的氨基酸转运蛋白可分为8个家族,在营养吸收、物质转运、神经系统调节、信号途径调控和病毒感染等方面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本文简要综述昆虫氨基酸转运蛋白的分类和功能,为家蚕和其他昆虫的生理及病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物肠道铁吸收、转运及其调节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是动物必需的微量矿物元素,在机体内发挥氧气运输、电子传递、细胞增殖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缺铁或铁过量均会对机体产生危害。肠道铁吸收是调节机体铁稳态的重要环节,目前已经清楚了解的铁吸收和转运机制包括肠黏膜细胞对铁的摄取、铁在细胞内的转移、铁经基底膜转运到血液并经血液循环供机体组织细胞利用等几个环节。本文拟对铁在动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及相关调节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小肽转运载体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肽转运载体1(PepT1)是H+/肽偶联的转运载体。该载体通过利用肠腔到肠细胞的质子梯度来转运二肽和三肽。PepT1对游离氨基酸、多肽在动物肠道内的转运调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PepT1的分类、生物学特征及功能,并探讨了影响PepT1活性调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E是对动物体十分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动物对维生素E的利用需要经过肠道的吸收、血液中脂蛋白的转运、肝脏的储存和调控及机体各个组织的摄取和代谢;这些过程涉及到多种生理学机制,包括多种载体的转运、酶类的催化及其他营养素的互作等。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人们探索动物体利用维生素E的关键点,继而通过调控这些关键点促进动物对维生素E的利用。作者简要总结了有关维生素E在动物及人类体内吸收、转运、代谢过程机理的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DMT1)是一种在哺乳动物广泛表达的金属离子转运载体,参与机体内多种金属离子的转运。本文综述DMT1分子结构与分布、生理功能及其对二价金属离子吸收的调控机制,旨在通过对DMT1在微量元素吸收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来提高动物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转运载体(AAT)是一类介导氨基酸从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的重要蛋白,也是一类能介导氨基酸相关的信号通路的重要营养物质感受分子,在机体的生长代谢、营养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动物机体中存在多种类型的AAT,它们能感知机体内相关氨基酸水平的变化,介导细胞氨基酸感知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和一般性调控阻遏蛋白激酶2(GCN2)的激活,从而引起通路下游发挥作用。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发挥主导作用的AAT存在差异,表明AAT具有组织特异性,同时,AAT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动物机体本身、营养物质水平、激素水平等。作者主要从AAT的类型及转运机制、介导营养信号启动及对mTORC1通路和GCN通路的影响、在不同组织中的作用及AAT表达的调控4个方面进行综述,从宏观方面介绍了AAT,旨在为AAT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磺酸跨膜转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磺酸(taurine,TAU)是动物组织细胞内含量丰富的游离β-氨基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而牛磺酸跨膜转运是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牛磺酸转运体(taurine transporter,TAUT)的特征、分布、影响因素等方面,阐明了牛磺酸转运体在牛磺酸跨膜转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K+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K+被植物根系吸收后,有效地向地上部转运,在跨膜转运的过程中主要由次级K+转运蛋白和K+通道介导。KT/HAK/KUP和HKT家族是参与植物体内K+吸收及转运的两类主要K+转运蛋白,其中HKT家族参与K+转运的成员仅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渗透调节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Shaker家族是K+通道中最早发现且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类电压门控型通道,是植物K+吸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从结构特征、定位和组织表达、功能调控等方面对植物KT/HAK/KUP家族、HKT家族和Shaker通道进行综述,最后对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SLC39A是动物体内重要的锌转运蛋白家族之一,直接参与细胞内锌离子的稳态调控。SLC39A4(溶质运载蛋白39号家族4号成员)作为该家族的重要成员,在小肠锌吸收和锌稳态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SLC39A4基因和蛋白表达受锌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饲粮蛋白质在瘤胃或肠道被降解成多肽,并进一步被分解成氨基酸和小肽,然后被吸收、利用。肠道氨基酸的转运受多种氨基酸转运载体,如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等的调节,小肽的转运则由小肽转运载体1介导。目前,对氨基酸及小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调节相关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动物小肠肽与氨基酸转运载体等,重点介绍了其基因表达调节的分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营养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铜是一种营养元素,它在动物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是金属酶的组成成分,作为电子受体或供体参与机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生化反应。因此,保持机体内铜代谢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铜含量的稳定非常重要。机体对铜的摄取、吸收、转运和排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动物体内铜转运系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文章对铜在动物体内转运过程进行了综述,这对了解高铜的促生长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胆汁酸作为胆汁的重要成分,由肝以胆固醇为原料进行合成,能在外源食物及相关激素的刺激下与胆汁一同被排入消化道内,具有脂肪乳化、促进肠道吸收脂质、调节肝肠功能、增加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一般可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两种方式进行合成。肠肝循环能将从头合成的胆汁酸重新回收约95%,仅剩余5%会流失,经替代途径进行再补充,从而保障了胆汁酸池的动态平衡,因此,肠肝循环在调节胆汁酸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胆汁酸的代谢与运输机制逐渐明确,参与肠肝循环的转运蛋白功能也更加清晰,其中,法尼酯X受体(FXR)作为重要的核因子能通过与小异二聚体受体(SHP)、视黄酸受体α(RARα)等,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19(FGF15/19)对胆汁酸转运蛋白的表达量进行调控,进而影响胆汁酸稳态。本文将对胆汁酸肠肝循环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转运蛋白及FXR对其的调节机制进行阐述,为今后进一步探究胆汁酸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主要通过Na~+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载体1(SGLT1)和易化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实现。许多影响肠道葡萄糖吸收功能的因素都是通过调控SGLT1和GLUT2转录水平、mRNA稳定性及蛋白水平来实现的。通过对葡萄糖转运载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仅为人类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提供潜在药物靶点,还能为调节动物营养物质吸收提供思路。本文综述了肠道上皮主要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和GLUT2的功能和影响其在肠道上皮表达的因素,旨在从分子层面揭示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以及体内葡萄糖平衡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