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菇蚊是平菇栽培的重要害虫,整年发生,危害严重。特别是开春以后,随着气温升高,虫口密度增大,常造成平菇子实体原基及幼菇被菇蚊幼虫为害而造成大量减产,甚至栽培失败。因此,抓好菇蚊的综合防治是平菇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一、菇蚊的危害菇蚊中普遍发生、为害较重的是眼菌蚊和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食用菌生产在承德市得到蓬勃发展,但是,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周期短,且广大菇农对食用菌害虫认识不够,如菇蚊、菇蝇等,忽视前期防治,等到其危害严重猖獗时,尤其是在出菇期,不得不使用各种农药进行控制,结果导致农药极易残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鲜菇生产已成为农业产业的一大支柱.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食用菌易受到病虫为害,受害后菌丝细弱,出小菇或不出菇,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其中瘿蚊是为害食用菌的主要害虫之一.本人经过多年实践,对瘿蚊的形态特征、发生及防治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菇蚊对食用菌的为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菇蚊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据报道,为害食用菌的蚊类主要有计科:菌蚊科、眼菌蚊科、瘿蚊科。其中菌蚊科的中华新蕈蚊、草菇折翅菌蚊小菌蚊是长期以来出现在菇床上主要种类。在眼菌蚊科中为害食用菌的种类多达20多种,但为害面积较广和为害程度较严重的代表种有平菇历眼蕈蚊。闽菇迟眼蕈蚊。廮蚊科中主要有嗜菇瘿蚊和异翅瘿蚊。在我省尤似闽菇迟眼蕈蚊发生普遍,主要为害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现将菇蚊的形态特征、生活  相似文献   

5.
黑葵蚊、眼蕈蚊等双翅目昆虫统称为“菇蚊”。菇蚊的危害可使香菇减产30%左右。因此,有效防治“菇蚊”,可使香菇栽培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1保持菇房清洁菇房在栽培食用菌前要彻底清扫干净,并用800倍的敌百虫或敌敌畏溶液均匀喷1遍。室外栽培食用菌,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25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洒栽培土壤和场地周围。2防止成虫入室室内栽培食用菌,要将门窗、通风孔等用60目的细纱网钉上,防止菇蝇、菇蚊等成虫入室为害。  相似文献   

7.
为害食用菌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因害虫的为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为害食用菌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因害虫的为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害食用菌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因害虫的为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景宁县是食用菌生产的发源地之一,广大农民有栽培食用菌的传统,近年来景宁县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之一来抓,食用菌生产得到迅猛发展,而食用菌栽培的原料阔叶林资源消耗严重。为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菇木林建设迫在眉睫。该文分析了景宁县发展菇木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的原因,致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逐年加重,面积逐年增加。一般受害田块减产10%~30%,严重的达7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2.
所谓"爆发出菇",即在食用菌栽培时,通过人为调控条件,使之出菇便形成"爆发"之势,使原来长达3~5个月、3~4潮出菇、生物学效率100%左右的栽培管理,一旦"爆发出菇",其总体产量的80%甚至达到传统栽培100%的产量一次性出齐,最高可达到生物学效率超过150%的生产效果,既缩短了栽培管理时间,又提高菇品品质,投入产出比大大提高。"爆发出菇"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1999,(8)
庆元县随着袋料香菇栽培年限的加长,一些菇病和菇虫有了很大的积累和发展,有些已成为适应庆元县栽培环境的优势种群。1997年度,庆元县香菇生产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达23%,其中虫害造成的损失达10%,局部地区已成为毁灭性灾害。为害庆元县香菇的害虫优势种群为双翅目昆虫。如黑葵蚊、眼蕈  相似文献   

14.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药与小麦品种的更新,以及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日趋严重,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70%~80%.发生严重时是小麦的毁灭性害虫.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又名白灵侧耳、白阿魏蘑、白阿魏菇、白阿魏侧耳、翅鲍菇、天山神菇、西天灵菇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侧耳科,侧耳属,是近年来大面积商业化栽培的一种食用菌新品种.其菇体肥大,颜色洁白,菌肉细腻,质地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侧耳属中最具开发潜力的食用菌,是我国独有的一个珍稀食用菌品种,具有较高的栽培推广价值.几年来,笔者参照有关标准,在可利用面积250 m2的塑料大棚内开展白灵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效显著,生产的白灵菇菇形外观质量好,畸形菇率仅3%~4%,生物转化率高达85%~98%,可采收2~3潮菇,每棚纯利润6 000多元.现将其无公害标准化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每年“处暑”过后食用菌进入自然栽培的黄金季节,而且国庆、圣诞、元旦等重大节日又正处于秋冬季,菇品销量大增。究竟今年秋冬菇市趋势如何,栽培者应怎样发展生产?业内人士预测,今年秋冬菇品市场总体趋势看好。今年秋冬食用菌销量将比上年同期增长18%~22%,且不同品种的菇价,略  相似文献   

17.
危害食用菌的主要害虫有以下几种:菌蚊包括眼菌蚊、小菌蚊、大菌蚊、菇蚊等。成虫因种类不同,分别为黑褐色至黄褐色,体长1.8~6毫米;幼虫乳白色至灰白色,体长4.7~16毫米,头黑色。主要以幼虫危害子实体,造成子实体枯死或腐烂。菇蝇包括黑腹果蝇、菇蝇、菌蝇等。?..  相似文献   

18.
所谓无病害栽培,系指在平菇生产中,基本不发生病害,并使产菇量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上,从根本上保证菇农的生产效益。平菇是食用菌生产中比重最大、从业人员最多、总产量最高、消费人群最广的主要品种。但近年来生产中的杂菌、病害逐渐增多,菇农损失严重。据不完全调查,平菇栽培总体投料量因杂菌、病害损失约20%~30%。平菇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系指发菌期间的杂菌污染和出菇阶段的子实体病害两大部分。研究发现,杂菌及病害的发生,均有其各自一定的自然规律,其中各品种又有其各自的发生特点。但同时也有一些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基质配比不当,营养…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秋冬季节,食用菌生产中的虫害仍是一大威胁,诸如菇蚊、菇蝇、跳虫等等,看似很微不足道的害虫,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实际生产中,不少菇农不注意预防措施,而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20.
福建食用菌双翅目害虫的种类、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集自福建食用菌场的食用菌双翅目害虫共3亚目10科27种,并编制了其分科检索表.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沪菇迟眼蕈蚊(Bradysia hupleuroti Yang,Zhang et Tan)、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菇蛾蠓(Psychoda sp.)、东亚异蚤蝇(Megaselia spiracularis Schmitz)、真菌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 Felt)和广粪蚊[Cobolidia fuscipes(Meigen)]为常见种,并对其发生为害特点进行了描述.背黑狭胸步甲[Stenolophus connotatus(Bates)]和彩纹猎蝽[Euagoras plagiatus(Burmeister)]是眼蕈蚊的捕食性天敌.根据食用菌害虫的为害特点,探讨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