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玉米芯为发酵原料,EM酵素菌、有机物料腐熟剂、金宝贝菌剂3种市售菌剂为发酵菌剂,研究了3种菌剂处理对玉米芯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降解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酵菌剂处理后,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均增强,玉米芯基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率高于对照,其中EM酵素菌处理效果最佳;3种菌剂处理使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可有效提高玉米芯基质中的木质素降解率,其中金宝贝菌剂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降解率提高21.1%~50.5%。  相似文献   

2.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猪粪与水稻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调节原料C/N在20~30之间),然后接种3种不同的微生物菌剂(EM菌种、群林菌剂、采禾菌剂)进行好氧堆肥,通过分析不同处理堆肥过程中温度、pH、含水率变化及堆肥前后全氮、硝态氮、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C/N、T值、E4/E6等指标来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均能促进堆肥的腐熟;与对照相比,3种微生物菌剂均有利于促进堆体迅速升温及提高堆体pH,其中CH菌剂升温效果最显著,QL处理pH上升最快;堆肥结束时CH处理含水量最低;3种微生物菌剂均能够减少堆肥过程氮素的损失,CH菌剂保氮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CH处理速效钾含量增加,其它2个处理含量减少;3个处理速效磷含量均增加,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有机质含量均有提高,但QL、CH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EM处理差异不显著;3种菌剂处理堆肥C/N、T值、E4/E6均有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而言,3种微生物菌剂中CH菌剂处理效果最佳,能够显著加速堆肥进程.  相似文献   

3.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合西北非耕地荒漠区玉米秸秆单一发酵的微生物菌剂,以不添加菌剂为对照,研究了3 种微生物菌剂(菌剂1 主要由纤维素菌和降解淀粉芽孢杆菌组成,菌剂2 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唐德链霉菌、白浅灰链霉菌、黑曲霉、里氏木霉组成,菌剂3 主要由数十种微生物和生物酶组成)对玉米秸秆发酵腐熟效果和发酵过程中堆料温度、含水率、pH、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能有效加快发酵进程,发酵效果优于对照自然发酵;菌剂1 和菌剂3 处理升温速度最快,均于堆肥2 d 后升至55 ℃以上,持续时间分别为27 d 和33 d,菌剂2 处理高温持续时间短;菌剂1 和菌剂3 处理发酵至30 d 时种子发芽指数大于80%,而对照需要40 d;各处理总有机碳含量随着发酵的进程呈下降趋势,菌剂3 处理的总有机碳降解速度最快;堆肥后4 个处理的pH 值均在腐熟堆肥的适宜范围之内。综合比较,菌剂3 促进发酵的效果最好,菌剂1 次之,菌剂2 最差。  相似文献   

4.
鲜开梅 《长江蔬菜》2014,(18):60-64
为确定适宜辣椒无土穴盘育苗基质配方,以玉米芯为发酵原料,EM酵素菌、有机物料腐熟剂、金宝贝菌剂为发酵菌剂,以筛选出最佳的发酵菌剂,后将用最佳菌剂发酵好的玉米芯与蛭石、珍珠岩按不同比例复配,进行育苗配比优化试验。结果表明,EM酵素菌为最佳发酵菌剂;玉米芯固持作用差,适合与其他基质复配,可形成理化性质良好的有机型基质,以复配基质处理A1(玉米芯:蛭石=1:1)和A4(玉米芯:蛭石:珍珠岩=2:1:1)辣椒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壮苗指数较高,与对照水平相似,且出苗率较高,出苗期较集中。  相似文献   

5.
孙干  裴宗平  涂永成  孔静  张鑫 《北方园艺》2015,(15):166-170
以牛羊粪和小麦秸秆为试材,其中添加自行研制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购自市面的商业复合微生物菌剂,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方法,研究了不同堆肥处理条件下堆体温度、pH值、电导率、含水率、胡敏酸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C/N和种子发芽率等堆肥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研和商业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添加均能延长堆肥的高温期,且前者堆肥温度最高。在整个堆肥过程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2个处理含水率均低于CK处理,说明二者提前进入腐熟阶段。2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添加促进了堆体中有机物的分解和腐殖质的生成,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全氮含量。综合评价,自研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肥效果优于商业复合微生物菌剂。  相似文献   

6.
秸秆对日光温室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施蔬菜连续栽培使有机基质地力严重下降,为维持有机基质的可持续栽培利用,向温室多
茬栽培后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腐熟秸秆,研究了添加秸秆对连作有机基质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与不
添加秸秆的连作有机基质比较,添加秸秆使有机基质容重下降25.0%~30.4%,总孔隙度提高,有机质含
量增加,且有机质含量随着秸秆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秸秆提高了基质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
含量,其中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玉米秸秆=1 V∶2 V 的基质中全氮、全磷及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最高。
添加秸秆可使春季早晨基质地温提高0.80~1.50 ℃,但基质的含氧量明显降低,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
麦秸秆=1 V∶2 V 的基质含氧量最低。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明显提高了黄瓜植株生长量、叶绿素含量
和根系活力,增加了产量,改善了果实品质,以连作有机基质∶腐熟小麦秸秆=1 V∶1 V 处理的黄瓜产量
增加最多,与对照相比增加20.87%。因此多茬栽培的连作有机基质中添加秸秆可以显著改善基质理化性质,
提高黄瓜产量。综合效果以连作有机基质∶小麦秸秆=1 V∶1 V 的处理进行黄瓜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大果型番茄品种"威蔓"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营养基质袋培的方式,分别进行施用"窝窝肥"(F1)、"禾利缘"(F2)、"金贝"(F3)3个微生物菌剂处理,同时以不施用微生物菌剂作为空白对照(CK),通过测定植株的形态指标、生物量、产量和品质,以期明确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袋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下番茄的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窝窝肥"处理的产量最高;微生物菌剂处理下的番茄前期长势优于对照,"窝窝肥"处理的生物量最高;"禾利缘"处理下第4穗果果实品质提升最显著。综上所述,微生物菌剂对于基质袋栽培下的番茄生长指标、番茄产量、品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微生物菌剂的配施或将成为蔬菜绿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雷静  韩琛  吴斌  李海峰  郭峰 《北方园艺》2015,(24):34-36
以甜高粱秸秆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菌剂发酵甜高粱秸秆所产生的热效应,对提高设施大棚地温及葡萄萌芽期的影响。比较3种菌剂对升高地温,促进提前萌芽期的优劣,探寻出适合吐鲁番地区设施促早栽培条件的复合菌剂。结果表明:适合吐鲁番地区设施葡萄促早栽培条件的复合菌剂是金宝贝大棚升温复合菌剂,在设施促早葡萄升温期最高可使地温升高9.0~9.5℃,升温期平均升高4~5℃,葡萄萌芽期可提前25d左右。  相似文献   

9.
以辣椒秸秆为主要原料,选用小麦秸秆和鸡粪为调理剂,VT微生物菌剂为接种剂,以升温速率、最高发酵温度、物料损失率和含水率变化等参数研究初始条件对辣椒秸秆快速高温好氧堆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添加小麦秸秆进行堆肥发酵,堆体升温慢、温度低;加入鸡粪和微生物菌剂进行辅助发酵,能够促进堆体升温,加快堆体腐熟。总体来看,在辣椒秸秆与小麦秸秆干质量比为2∶1的基础上添加鸡粪,可使堆体迅速升温且有较好的高温保持时间,降低了物料损失率,含水率也保持在相对理想水平,因此辣椒秸秆-小麦秸秆联合堆肥的理想辅料以鸡粪最佳。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菌剂在蔬菜基质研发与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在固体有机废弃物基质发酵过程中,添加微生物菌剂对堆体温度、p H值、养分含量和C/N等关键腐熟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在蔬菜基质育苗和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并展望了微生物菌剂在未来基质研发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含有微生物菌剂的功能型蔬菜基质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筛选适宜大球盖菇的栽培料配方,探究大球盖菇栽培工艺,采用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 等农业废弃物,设置3个工艺共6种配方进行大球盖菇不同栽培工艺和配方栽培试验,对第一潮菇子实体 的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多原料 混合的生料工艺配方(桃木屑50%、玉米芯25%、玉米秸秆25%)中子实体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 分别为37.97%和247.8 mg/g,且Glu和Asp含量均较高,子实体味道更鲜美;发酵料工艺较发酵料+短时高 温灭菌工艺更有利于粗纤维、粗蛋白含量的提高。相同栽培工艺添加相同比例桃木屑时,添加玉米秸秆 更有益于提高大球盖菇的粗纤维、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添加玉米芯则有利于提高粗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秸秆为辅料,葡萄糖为起爆剂,设置了V0(蔬菜废弃物+ 玉米秸秆)、V1(V0+ 微生物菌剂)、V2(V0+ 微生 物菌剂+ 起爆剂)、V3(V0+ 起爆剂)4 个处理,所有处理的初始C/N 都调节为25,含水率调节为60% 左右,通过测定堆体温度、 含水率、C/N、pH 值、电导率(EC)、发芽指数(GI)等指标,研究起爆剂和微生物菌剂对蔬菜废弃物堆肥效果的影响。结 果表明:同时添加起爆剂和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在堆体升温速率、最高温度、高温天数、含水率降幅、降低C/N、提高发芽指 数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且能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产品品质。总体堆肥效果表现为:V2 > V1 > V3 > V0。  相似文献   

13.
利用香菇菌糠作基料,加入0.2%的具有高效快速降解能力的复合菌剂,可以使发酵堆体快速升温,提高堆料温度,缩短发酵时间;经堆制发酵后,香菇菌糠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养分均比没有处理的香菇菌糠有非常明显的提高,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香菇菌糠经堆制发酵后可以作为生物有机肥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4.
氨气和硫化氢的挥发是堆肥发酵过程中,臭味产生的主要原因.试验以鸡粪为原料进行堆肥发酵,通过添加填充料,调节堆料C/N值,有效控制堆肥发酵过程中臭气的产生.结果表明:堆肥中添加填充料能缩短发酵脱臭的时间,有效降低发酵过程中氨的挥发损失,与对照处理相比,糠醛渣可减少氮素损失达18.3%以上;同时添加填充料能有效降低硫化氢的释放浓度,菌渣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促腐剂对菇渣发酵过程的影响及育苗基质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菇渣为原料,添加促腐剂、尿素进行堆积发酵,研究菇渣发酵过程中温度、发酵天数、养分含量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确定发酵最优处理后,对其进行不同剂量保水剂、C/N及基质配比的3因素3水平育苗基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促腐剂、尿素后,菇渣发酵的高温持续时间延长,腐熟时间缩短,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同时添加尿素、促腐剂的处理3,菇渣发酵效果最好、发酵最彻底,与CK相比,高温持续时间增加了6d、腐熟时间缩短了7d、最高温度增加了12℃.发酵结束后,各处理总孔隙度增加,通气性变好,持水能力加强,蒸发速率减小,氮、磷、钾含量升高,但EC值较大,C/N较低.对处理3菇渣发酵基质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适合番茄和辣椒幼苗生长的最佳组合A2B2C3,即保水剂添加量4 kg/m3,菇渣与珍珠岩(V/V)3∶1,C/N为35:1.  相似文献   

16.
非洲菊不同生育期配方栽培基质中微生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塑料大棚条件下, 以腐熟的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泥炭、珍珠岩为材料, 组成6种栽培基质, 研究了非洲菊不同生育期不同配方基质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配方基质中,非洲菊不同生育期微生物数量都以细菌最多, 其次是放线菌, 真菌最少。处理T1 (基质质量比, 稻壳∶泥炭∶粗砂= 3∶1∶1) 、T2 (稻壳∶玉米秸秆∶泥炭∶粗砂= 3∶2∶1∶1) 和CK1 (泥炭∶珍珠岩= 2∶1) 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叶生长盛期达到峰值, 以后下降, 开花期有所回升, 谢花期急剧下降。在叶生长盛期, T2、T1和CK1的细菌与放线菌数量分别为每g干样10.6 ×106和87.2 ×105个、9.53 ×106和35.4 ×105个、2.87 ×106和2.52 ×105个。T3 (稻壳∶玉米芯∶泥炭∶粗砂= 3∶2∶1∶1) 、T4 (稻壳∶玉米秸秆∶玉米芯∶泥炭∶粗砂=2∶1∶1∶1∶1) 和CK2 (土壤) 的细菌和放线菌在叶生长盛期和现蕾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开花期达到峰值, 谢花期迅速下降。在开花期, T4、T3和CK2细菌和放线菌分别为每g干样12.31 ×106和48.69 ×105个、10.74 ×106和38.64 ×105个、2.91 ×106和7.75 ×105个。叶生长盛期各配方的真菌数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以后下降, 开花期回升, 谢花期达到峰值。峰值时各处理的真菌数量以T2最多, 每g干样为4.16 ×104个;其次是T3 , 为2.92 ×104个; CK2最少, 仅为0.15 ×104个。基质配方中, 稻壳比例相对大的, 细菌数量一般较少; 基质种类较多, 稻壳比例较小的, 细菌则较多; 玉米秸秆比例大的, 放线菌数量较多; 玉米秸秆或玉米芯比例大的, 真菌数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