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渭南市地理位置属泡桐适生区,自然条件优越,广大群众热爱泡桐,有着栽培泡桐的丰富经验。同时市泡桐研究所有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且积累了一定的研究资料和成果。这些为渭南市大力发展泡桐,进一步开展泡桐  相似文献   

2.
泡桐为我国特产。近几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苗的远距离调运,泡桐害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本文对泡桐分布区内的泡桐害虫进行了考察,並对其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害泡桐的害虫种类很多,但专食性害虫较少,泡桐害虫尚未形成稳定的群落。针对目前危害加重的情况,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以防止泡桐害虫的造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3.
泡桐是我国平原林业中的优势树种,但泡桐大袋蛾、桑白盾蚧之类的害虫对其危害日益严重,加之二者均营隐蔽生活,旦泡桐树体高大,给常规的喷药防治带来极大困难,为此,我们通过试验并推广应用,总结出了采用干基注射甲胺磷原液防治泡桐害虫的实践经验,该方法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陕西兰考泡桐木材构造和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渭南产兰考泡桐木材构造和材性的研究表明,木材材质优良,利用价值与其它泡桐相当,其管孔式类型并非为单纯的环孔材或单纯的半环孔材,而是环孔材至半环孔材。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国家经济纵深发展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渭南市城市改建、扩建工程日益加快。研究了渭南市以往水文地质观测资料、井田和其周围水文地质资料及现场勘查资料,分析了浅层地下水的赋存类型及水体特征情况,对渭南城区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渭南市工程设计及环境监测,近期城市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角菱背网蝽Eteoneus angulatus Drake et Maa.是泡桐的一大食叶害虫,国内分布在福建、江西等省。陇南成县是全省泡桐产区之一,1983年该虫害发生以来,为害日趋严重,已蔓延成灾。本文研究了该害虫在成县地区的发生发展规律、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为尽快控制其害、保护泡桐生产成果提供了防治依据。角菱背网蝽在成县地区一年发生4代,成虫为害平均天数46天,每虫日平均为害造成叶片枯斑量3.48mm~2,为害率16.7%。除为害泡桐外,也发现为害山楂。在不同林分条件下虫口密度和为害程度差异明显。冬季修枝抚育并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预防效果好,化学药剂防治以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喷洒杀虫效果达97.97%。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渭南市主城区园林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渭南园林植物类型与数量、科的分布型、园林观赏特性及用途、果树类型等。结果表明,渭南市园林植物共有76科156属204种。被子植物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有较大发展空间;乔木、灌木、草本类型最多,水体类植物近几年发展较快;果树在园林植物中的应用存在种类多、数量少,无法突出渭南特色等问题。因此,渭南市应增加特色园林植物和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8.
桑白盾蚧(Pseudoulacaspis penta-gona)是泡桐、杨树、桑树及多种果树的害虫,近年在永济为害泡桐尤为严重,对发展泡桐、杨树丰产林造成极大威胁。为解决该虫的防治问题,在了解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效果显著,在生产中切实可行的几种方法简介如下。1 枝干喷药当桑白盾蚧若虫孵化率达50%时(试验时间为5月9日),将40%氧化乐果1000倍,或80%DDVP500倍,或甲胺磷1000倍稀释液,喷于受害枝干上,以药液流动为止,杀虫率分别可达96%、96%、91%。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证明超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Ⅲ号有效成份150g/hm2杀虫速度快,效果好,施药后4~8d即进入死亡高峰,24d校正杀虫率达98%以上;施药后25d,施药区平均百叶重比对照区增加31.4%,年胸径生长量比对照增加112.5%。泡桐叶甲第1代的1~2龄幼虫期(6月上中旬)是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防治泡桐叶甲的关键时期。泡桐叶甲各龄级幼虫对该药的敏感程度依次为3~4龄>1~2龄>5龄。幼虫取食后可持续影响到蛹、成虫,使之产生畸形,对害虫控制作用持久。  相似文献   

10.
我场1973年春季开始营造泡桐林,当年4月、5月就开始遭受泡桐金花虫、椿象、天蛾、蚜虫等害虫危害,有的几天就把泡桐叶子全部吃光,危害相当严重。在场党总支领导下,我场组织了科学实验小组,开展了对泡桐害虫的防治试验,并发动广大职工,打一场歼灭虫害的人民战争,大部分害虫很快就被消灭,唯有泡桐金花虫抗药力最大,一时无法消  相似文献   

11.
泡桐极速生,推广栽种泡桐对解决近期缺材具有重要意义。但泡桐在我区因虫害严重影响了发展。食叶害虫金龟子、金花虫、蝽蛛、红头元著,蛀于害虫云斑天牛,虫害严重时树叶全部食光或萎缩,树于蛀空。同时泡桐速生、树体高大,咬药防治不便,成本也高。经儿年的探索,利、用农药在根颈部注射防治虫害,方法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泡桐丛枝病的发生、发展与各个因子间的关系,以便更有效的采取防治措施,几年来,我们在开展泡桐丛枝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的同时,对影响泡桐丛枝病的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一、调查方法及内容1.方法 1982—1983年,采用踏查、随机抽样、建立标准地、固定标准木等方法,对省内泡桐主栽区的蒲城、武功、扶风、渭南、临潼、大荔、合阳等26个县市泡桐丛枝病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样点  相似文献   

13.
大袋蛾是刺槐、悬铃木、泡桐等树木的主要害虫,食性杂,危害重。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结果表明,在7月中下旬,每公里林带释放四斑尼尔寄蝇6000只,寄生率达到92.7%,叶片保存率82%以上。以虫治虫,一次释放,多年受益,达到了有虫不成灾,保护环境,降低防治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陕西渭南市湿地资源丰富,目前有国家湿地公园1个,试点7个,总面积10 715hm2。本文对渭南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渭南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僵菌生物杀虫剂,多年来对保护森林资源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除防治松毛虫以外,对其它害虫毒杀效果如何?1992年我们分别对杉肤小蠹虫、枣尺蠖、茶毛虫、泡桐大袋蛾等害虫进行了室内毒杀效果生物测定。  相似文献   

16.
1990-1992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和利辛县测定了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len危害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的损叶量和人工模拟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泡桐的蓄叶量T(cm2)与胸径D(cm)呈直线关系:T=44503.336D-272627.043。大袋蛾幼虫对泡桐的平均损叶量为470.936cm2。摘叶量在50%及其以下时,泡桐生长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摘叶量达到或超过75%时,生长量即显著下降。泡桐受害允许水平确定为失叶50%。  相似文献   

17.
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经济树种。泡桐龟甲是泡桐的重要害虫。根据我们几年的标本采集,发现寄生泡桐龟甲的小蜂共4种。其中寄生卵块的3种,寄生蛹的1种。其中2种卵寄生蜂除寄生泡桐龟甲外,还能寄生豌豆、女贞等潜叶蝇幼虫。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泡桐叶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桐叶甲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王艺伟(伊川县森防站)泡桐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泡桐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近两年,该虫在豫东开封、周口、许昌等地市的部分地区有大量发生,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扩散蔓延,减轻危害,降低损失。我们在林业部森...  相似文献   

19.
泡桐丛枝病的防治廖龙泉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分布极广,一般发病率在20~40%,严重地区高达80%以上。感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树势衰退、村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死亡,是泡桐生产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其防治方法如下:1、...  相似文献   

20.
渭南县近两年来,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林业生产中突出发展了泡桐,取得显著成绩。1976年初,县委提出林业生产要主攻泡桐发展,并发出了“万株桐树村,百万桐树社,千万桐树县”的响亮号召,得到全县机关干部、厂矿职工和广大群众的热烈响应,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办苗圃,大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