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以南洋黄秋葵品种为材料,采用实验室模拟早春低温胁迫环境,测定了保护酶系统、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都呈上升趋势;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延长,SOD、CAT、POD和APX活性呈下降的趋势,MDA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低温处理各项指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说明适当低温可以提高叶片中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相关酶活性,促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黑木耳品种‘黑威15’为试验材料,研究营养物质对木耳液体菌种生长及老化的影响,筛选抗老化及易老化培养基,研究其抗氧化酶活性、底物降解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及膜质过氧化程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磷酸二氢钾及VB1可延缓菌丝老化,且促进菌丝生长。添加硫酸镁对菌丝老化有缓解作用,但抑制菌丝生长。添加过量氮源可促进菌丝生长且加速菌丝老化。②与对照及易老化培养基相比,抗老化培养基中菌丝总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表明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对延缓菌丝老化具有重要作用。③SOD活性随菌龄增加而逐渐减小,与菌龄呈显著负相关。在抗老化培养基中,丙二醛含量随菌龄增加而降低,两者间呈显著负相关。在对照及易老化培养基中,MDA含量随菌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对分析木耳菌丝老化机制及解决液体菌种老化问题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5%的PEG模拟重度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桑树砧木的生理生化特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桑树砧木叶片迅速失去水分,不同砧木的萎焉时间和萎焉率有明显差异。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与抗逆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6个砧木的MDA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明显,而Pro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后期Pro含量迅速增加,H_2O_2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点,但在不同砧木间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台湾鱼木在不同干旱条件下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台湾鱼木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干旱初期,丙二醛(MDA)浓度上升,植物细胞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随之可溶性糖(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阻止或减少羟基自由基的形成,抵御活性氧伤害膜保护系统。在干旱中期,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表明植物细胞启动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系统避免干旱胁迫对植物细胞产生损伤。在干旱后期,丙二醛(MDA)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由峰值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初期增加,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抗氧化酶系统超过了调节极限,植物细胞受到了严重损伤。结论:台湾鱼木通过渗透调节和启动抗氧化酶系统,对干旱胁迫表现出一定耐受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7.78%时,达到耐受极限。台湾鱼木作为乡土树种之一,可以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城市园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选择耐低温性不同的5份茄子材料,在4℃环境下处理4 d,调查其冷害指数和生理指标,以探讨低温对茄子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5份材料叶片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茄子幼苗耐冷性与CAT活性、MDA含量和Pr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相关。这表明低温使茄子幼苗叶片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但耐低温材料能通过调节自身的保护酶系统活性来减轻低温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及生理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6.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处理下,对青菜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以及17β-雌二醇在幼苗中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根长同17β-雌二醇处理浓度呈反比,17β-雌二醇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低浓度17β-雌二醇胁迫激发细胞抗氧化酶系统(10~50μg/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提高而上升,当胁迫浓度在50~100μg/L时,SOD和P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下降;随着17β-雌二醇处理浓度的增加,幼苗中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呈增加趋势;幼苗根部17β-雌二醇累积量大于地上组织,并与处理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5、10、15、20、30、50 mg/L)Sb(Ⅲ)和Sb(Ⅴ)处理下鱼腥草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表征鱼腥草对锑胁迫作出生理响应和抗氧化调节反应。结果表明,MDA含量随胁迫浓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SOD、POD、CAT活性均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强再减弱的趋势;锑浓度与SS含量呈正相关,与SP含量呈负相关,Pro含量随锑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再降低到稳定水平的趋势。鱼腥草在锑胁迫下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在共同作用下增强其对锑的耐受性,减缓所受伤害。另外,鱼腥草体内的SOD活性、SS含量、SP含量对Sb(Ⅲ)、Sb(Ⅴ)的胁迫敏感度较高,可将这3个指标作为鉴定鱼腥草在锑胁迫下生理长势的首要表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新疆石河子阿魏滩多伞阿魏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生长时期土壤条件和多伞阿魏生理特征的变化关系,探讨多伞阿魏的抗逆机理和受迫程度.[方法]运用样品分析法,对多伞阿魏生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养分等因子的变化,以及多伞阿魏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POD)、硝酸还原酶(NR)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随着多伞阿魏的生长,土壤含水量、养分逐渐降低,其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最为明显,同时叶片MDA、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及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POD、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却呈下降趋势,且在各生长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响应机制和协调作用;经相关分析得知,土壤含水量与各生理指标相关性最为显著,与叶片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呈负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POD、NR活性呈一定正相关.[结论]多伞阿魏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水分等因素的胁迫,但在一定范围内能通过调节体内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含量来积极响应生长环境的变化,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盐胁迫对欧洲千里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人工水培方式,探讨不同Na Cl浓度(0~150 mmol/L)胁迫下欧洲千里光幼苗(Senecio vulgaris L.)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盐胁迫(50 mmol/L)下,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呈升高趋势,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逐渐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则随盐胁迫程度的加强逐渐上升;盐胁迫导致活性氧大量积累,并迅速激活抗氧化酶系统,POD、CAT的活性均随盐胁迫程度的加强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枸杞幼苗对NaCl处理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枸杞幼苗的耐盐性,为枸杞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的盆栽苗为试材,用Na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测定两个枸杞品种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抗性生理指标,并分析其生理响应差异.[结果]NaCl对枸杞的生理指标产生r显著的影响,两个枸杞品种的生理指标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程度不同.‘黑杞l号’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先升高在下降的趋势,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在第45天时达到最高,丙二醛(MDA)含量在第30天时达到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宁杞7号’的细胞膜透性呈升高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再升高趋势,在第30天时达到最高,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再下降趋势,在第45天时均达到最高.[结论]‘黑杞1号’和‘宁杞7号’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均具有积极的盐分生理响应方式,且两品种间生理响应方式存在差异,‘黑杞1号’对NaCl的适应性优于‘宁杞7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枸杞幼苗的耐盐性,为枸杞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的盆栽苗为试材,用Na 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测定两个枸杞品种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抗性生理指标,并分析其生理响应差异。[结果]Na Cl对枸杞的生理指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两个枸杞品种的生理指标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程度不同。‘黑杞1号’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先升高在下降的趋势,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在第45天时达到最高,丙二醛(MDA)含量在第30天时达到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宁杞7号’的细胞膜透性呈升高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再升高趋势,在第30天时达到最高,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再下降趋势,在第45天时均达到最高。[结论]‘黑杞1号’和‘宁杞7号’对不同浓度Na Cl溶液均具有积极的盐分生理响应方式,且两品种间生理响应方式存在差异,‘黑杞1号’对Na Cl的适应性优于‘宁杞7号’。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老化程度下种子活力及萌发初期种子生理特性的变化,以老化0 d为对照,以老化4 d、6 d、9 d的百农矮抗58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种子萌发初期(吸涨6 h、12 h、18 h、24 h、30 h),种子内部MDA(丙二醛)含量、CAT(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特性逐渐降低;MDA含量升高,CAT和POD活性下降。在老化0 d、4 d、6 d、9 d的百农矮抗58种子,在吸涨6~30 h过程中,MDA呈现先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CAT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POD呈现先下降后缓慢升高然后再下降的趋势。POD和CAT活性的变化均为对照老化4 d老化6 d老化9 d;MDA含量的变化为老化9 d老化6 d老化4 d对照。由此得出:小麦种子活力指标与MAD呈一定的负相关,种子活力指标与CAT、POD呈正相关,MDA、CAT、POD可以间接表示种子活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对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品种农福806的幼苗分别进行10℃和5℃低温弱光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其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等方法研究了普通丝瓜幼苗对低温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5℃弱光处理期间(0~24 h),普通丝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0℃弱光处理期间(0~10d),丝瓜幼苗的POD活性以及MDA、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他3个指标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丝瓜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ro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SOD活性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对6个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在5℃下提取出3个主成分,在10℃下提取出2个主成分。转录组测序获得了7.13亿条Clean data,在3个低温处理组丝瓜幼苗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aCl胁迫对中华补血草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方法]用500 mmol/L NaCl对中华补血草进行处理,分别测定叶片渗透势,MDA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MDA含量能维持较低水平,但在处理5 d时达到最高点,而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处理的第5天降至最低,与MDA含量测定结果一致。[结论]补血草在短时间NaCl处理时能依靠抗氧化酶系统及时清除活性氧,减少氧化损伤,维持生长。  相似文献   

15.
对糙皮侧耳生长期间菌丝胞外酶的活性以及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含量、单糖组成和分子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糙皮侧耳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和分子量显著下降;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为3.38和1.62 U/mL)出现在发菌末期;木聚糖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随...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下澳洲坚果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澳洲坚果A4品种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 d,澳洲坚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3 d),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脯氨酸(Pro)含量则是处理2 d继续升高,处理3 d后下降;胁迫解除后,各生理指标趋向于处理前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桔梗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劣变机理。【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95%)的方法对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且于0~10d,隔天测定1次桔梗种子发芽指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结果】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下降;种子的质膜透性明显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则明显下降,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发芽指标与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在人工老化过程中,桔梗种子细胞膜受损,抗逆性物质脯氨酸含量增加,造成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保护酶系统受到破坏,致使种子活力丧失,这可能是引起桔梗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疆野苹果是我国珍贵的野生果树资源,具有亲和力强、种源丰富、抗性强等优良特性。为了解其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特性,本研究通过低温胁迫(4℃)处理新疆野苹果离体叶片,分别测定不同胁迫天数下苹果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天数的增加,苹果叶片中MDA含量呈递增趋势;POD活性、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出现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在处理1 d时略有下降,接着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低温胁迫对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低温胁迫天数与MDA含量、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新疆野苹果的抗寒机理以及选育耐寒品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辣椒开花结果期对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遮雨网室以辣椒品种串串香、世纪红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抗干旱能力的辣椒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辣椒叶片的叶绿素(Chl)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品种串串香比世纪红有着相对较高的Chl含量、Pro含量及SOD 和POD活性(或活性的增幅),相对较低的MDA含量,表明串串香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相对较强,世纪红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NaCl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为盐碱地向日葵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向日葵矮大头567DW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NaCl浓度(0、0.06、0.12、0.18、0.24mol/L)对向日葵幼苗生长状况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向日葵幼苗的形态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NaCl浓度为0.12mol/L时植株Pro和POD活性最高。[结论]矮大头567DW型向日葵临界耐盐浓度为0.12mol/L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