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4所公园不同生境访花昆虫的多样性及相似性。[方法]采用样方法对佳木斯市4所公园进行访花昆虫多样性调查,对比不同环境中访花昆虫的相似性。[结果]共获得昆虫样本3 153号,访花昆虫6目22科60种。访花昆虫以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为主,优势昆虫占总科数的80.49%,占总属数的90.72%,占总种数的92.06%。[结论]佳木斯市内公园访花昆虫种类多,资源丰富,与植被类型相适应,在植物传粉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多样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雷公山保护区昆虫有22目194科[1]4属1861种,其中,鳞翅目37科318属466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19.07%、28.55%、25.04%,为优势种群,其次为鞘翅目25科179属289种,双翅目14科89属261种。以东洋界种占优势,达54.Oo%,并根据昆虫资源现况提出了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任利芬  虞蔚岩  陈丽萍  沈涛  耿艳丽  高利  封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25-12527,12534
[目的]对保护、利用蜻蜓目昆虫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在2007~2009年春夏蜻蜓羽化的高峰期,随机采集蜻蜓目昆虫,并分类鉴定。[结果]初步确定徐州地区蜻蜓目昆虫共计21种,隶属于5科、17属。[结论]徐州地区的蜻蜓广布种稍占优势,有7种,占总数的33.33%;古北界的种类相对较少,有2种,约占总数的9.5%。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2999,优势度指数为0.0952,均匀度指数为0.7554。  相似文献   

4.
[目的]食蚜蝇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和访花昆虫,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且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本文探明了西藏食蚜蝇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与区系特性。为天敌昆虫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物种调查和整理文献记录获得物种资源数据。结合研究资料,依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及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研究了西藏地区的食蚜蝇科昆虫的地理分布。通过对已知种类进行地理分布和区系特性分析,获得西藏食蚜蝇昆虫种类、地理分布和区系特性数据。[结果]西藏食蚜蝇科昆虫117种,分别隶属于3亚科16族43属。其区系组成是:东洋区成分39种,占已知总数的33.3%,古北区成分20种,占已知总数的17.1%,广布种58种,占总数的49.6%。青藏亚区与华北亚区共有种39种,占已知总数的33.33%;与西南亚区共有种38种,占统计总数的32.5%,与蒙新亚区和华中亚区共有种都是30种,占统计总数的25.6%。[结论]西藏已知食蚜蝇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其次为东洋区成分,古北区成分最少。在中国各动物地理亚区中,青藏亚区和华北亚区的共有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134-140
通过对天津梨木台风景区昆虫种类的初步调查,采集到昆虫种类80种,211头。其中蝶类18种,占22.5%,天牛科6种,占7.5%,蛾类9种,占18.75%,金龟子科8种,占10%,观赏性昆虫种类约7种:蛇眼碟,丝带凤蝶,白眼碟,槐绿天牛,黄灰呵尺蛾,绿尾大蚕蛾,黑色虫忽,龟叶甲。优势种主要访问的优势种植物为:刺槐,柳树,板栗,荆条,低矮花灌木。在景区建筑走廊内,发现稀少种类1种:中华斑鱼蛉。根据已采集的昆虫种类,数量以及采集地点,寄主情况可以看出:天然植被地点的昆虫种类多于人为建造环境中的种类;景区中的一些种类具有观赏价值,昆虫的体色鲜艳,形态优美,在人为形成的环境中基本见不到。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表明,维护和保护景区内昆虫资源的多样性必须要保护或维护天然植被的多样性,维护和保护好天然的景区环境,才能得到丰富的昆虫资源,以便今后对昆虫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迁安条桑昆虫的群落结构.[方法]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对条桑昆虫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该条桑昆虫群落中共有昆虫72种,其中包括亚群落昆虫37种,占总数的51.39%,非害虫亚群落(包括天敌和中性昆虫)35种,占总数的48.61%.条桑昆虫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好,均匀度较大且优势种不明显.边缘效应对条桑昆虫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处于样地边缘的条桑昆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而处于样地中心区域的条桑昆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结论]该研究为条桑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江西省伞形科植物区系地理特征与多样性特点,为江西省伞形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查询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伞形科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江西省伞形科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区系起源古老,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无江西省特有植物。江西省伞形科植物种类组成比较丰富,有26属60种(含变种);优势属明显,少种属和单种属占总属数的比例分别为53.85%和46.15%。[结论]江西省伞形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植物组成丰富,功能多样,建议加强江西省伞形科植物资源的保护、评价、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南岳昆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而昆虫多样性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南岳这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昆虫多样性,对于保护及利用南岳现有昆虫资源,维护其良性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岳昆虫多年的调查统计,区系成分分析,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结果表明:南岳昆虫种类繁多,资源昆虫丰富,森林是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以东洋成分为主体,东洋与古北成分并存,昆虫群落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森林昆虫多样性指数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纯竹林、纯松林、松林占50%~70%的松阔混交林、松林占20%的阔松混交林和纯阔叶林等5种森林类型进行昆虫种类的调查,分析了5种森林类型昆虫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出了用昆虫生物多样性指数作为森林健康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告诉了高速公路野生植物昆虫群落结构特征。[方法]通过对野生植物荆条进行昆虫调查,用优势集中性指数、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生态指标对野生植物的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共调查昆虫10 308头,分属于昆虫纲9个目、43科6、8种以及蛛形纲1科、1种;野生植物害虫亚群落的物种个体数多于天敌亚群落的个体数,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最大,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大于害虫亚群落。[结论]野生植物荆条中昆虫的丰富度越高,其昆虫的均匀度就越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桂林市临桂区药用植物的区系。[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参考相关文献,对临桂药用植物及其区系进行研究。[结果]临桂有药用植物197科746属1 234种,其中蕨类植物38科62属106种;裸子植物8科12属18种;被子植物151科672属1 110种。优势科、表征科明显。临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在区系组成中,科的分布区有12个分布型和8个分布亚型,热带性质占76.34%;属的分布区有14个分布型18个分布亚型,热带性质占67.08%,临桂药用植物区系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具有一些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临桂药用植物特有程度低,中国特有属仅有5属。[结论]临桂有大量珍稀药用植物,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当地政府加强对临桂生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应龙山森林公园昆虫多样性及生境情况,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主法]于2020年4—9月,采用样线法、黄盘法、网捕法在应龙山森林公园进行昆虫采集,按生境类型对采集到的昆虫进行种类鉴定和数量统计.[结果]共记录昆虫11目43科82属88种,共3593只,优势种25种,其中采集到的鞘翅目种类最多,占29.39%,包括4种生境:林缘、灌丛、草甸、湿地,不同生境的昆虫个体数量为灌丛>草甸>林缘>湿地,且昆虫对于不同生境有相应的选择倾向,人为干扰较少的生境中昆虫种类丰富,昆虫多样性高且群落稳定性好.[结论]应龙山的昆虫多样性保护应首先倾向于对湿地、林缘区域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东芳  王志明  钱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56-7059
[目的]了解落叶松人工林内昆虫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样枝调查和地面植被扫网调查法,对吉林敦化市5、9、18年生落叶松林内昆虫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林龄林分内昆虫的多样性。[结果]在样地内共收集到97种昆虫,其中半翅目、鞘翅目昆虫较多,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昆虫较少,毛翅目昆虫仅存在于18年生林分中。5年生林分内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在全年较稳定,9年生林分内昆虫的多样性指数波动较大;5、9年生林分内昆虫多样性较相似,而18年生林分内昆虫多样性与前两者差异较大。[结论]为落叶松人工林的保护经营及害虫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区系特征,于2017—2021年在保护区采用网捕法、马氏网诱集法、灯诱等方法对昆虫野生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已知昆虫共有21目217科1 387属2 253种,其中优势类群为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在众多优势昆虫类群中,鳞翅目主要科的物种丰富度较高;优势类群的属种多度分析表明,该区域昆虫的群落结构比较稳定;区内昆虫各目的区系组成差异较大,其中中国特有种成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占比63.65%,表明分布昆虫的特有性和古老性;同时,拥有天敌昆虫、食用昆虫、观赏昆虫和药用昆虫共计128科705种,占保护区昆虫总种数的31.29%。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区内昆虫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边缘效应对贺兰山东坡直翅目昆虫群落的影响。[方法]样带法采集取样,采捕过程中针对采捕的不同种类及生境中的具体情况,采用网捕法、徒手捕捉、诱捕法等。采集时将昆虫标本毒死后带回实验室,制作针插标本,根据相关文献专著鉴定并记录直翅目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并通过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群落相似性指标和多度值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斑翅蝗科、斑腿蝗科和癞蝗科个体数量分别占总数的42.65%、29.15%和12.76%,构成研究区域直翅目昆虫的优势类群。直翅目昆虫数量沿疏林草地、边缘和荒漠草地依次增加,边缘多样性高于疏林草地和荒漠草地内部,且边缘与疏林草地差异显著;无论是疏林草地还是荒漠草地,直翅目昆虫群落多样性都是随着距边缘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在疏林草地-荒漠草地过渡带出现了栖息地广布种、利用边缘的栖息地广布种、利用边缘的栖息地特异种和逃避边缘的栖息地特异种4种边缘反应类型。[结论]该研究可为直翅目昆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及保护生物学的发展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浙江凤阳山昆虫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网扫、黑光灯诱集、马氏网诱集等方式,对浙江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进行了为期2 a的系统调查,共采集标本23 231号;结合文献记录,共发现凤阳山昆虫25目239科1 161属1 690种。通过对该区昆虫4个优势目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膜翅目Hymeuoptera和双翅目Diptera中科的属种多度进行的分析显示,各科昆虫结构主要以单种科、寡种科和单属科、寡属科组成,昆虫群落稳定性较好。利用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进行的分析表明,该区昆虫物种丰富。提出应营造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减少人为干扰和加强对昆虫资源潜在价值的研发与利用,以对昆虫多样性进行保护。图3表2参14  相似文献   

17.
刘晓清  张霞  王亚萍  成西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365-7367,7496
[目的]研究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方法]从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等同角度系统评述了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提出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结果]秦岭是研究生物起源、发展和演替规律的天然基因库,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多种生态系统并存,植被垂直带谱完整;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丰富,具古老孑遗性;脊椎动物722种,其中鱼类7目16科162种、两栖动物2目8科26种,爬行动物2目8科44种,鸟类17目53科373种,兽类7目27科117种,脊椎动物的目、科、种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别的70.00%、53.04%、22.06%。可通过制定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政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等途径,保护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侯月利  郝大利  张丽娜  刘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03-11204,11229
对昆嵛山鳞翅目蝶类昆虫和夜蛾科、螟蛾科、天蛾科昆虫资源进行了初步的采集与鉴定。结果表明,蝶类昆虫共计6科,19属,21种;夜蛾科昆虫共计22属,28种;螟蛾科昆虫共计8属,11种;天蛾科昆虫共计10属,10种。结合目前昆嵛山昆虫资源状况,提出了调查研究、开发与害虫监测防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水磨沟公园昆虫多样性概况,首次对水磨沟公园的常见昆虫进行了调查和多样性分析.[方法]2008年6月~2009年5月,共15次定期到水磨沟公园进行昆虫标本的采集,初步分类整理出昆虫标本118种类.[结果]该区的优势昆虫类群是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且植食性昆虫占比例大.[结论]昆虫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Shannon-Wiener指数(H')较低,该区常见昆虫种类较少,除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外,其它9个目的昆虫种类匀不超过20个种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农田环境中趋光性昆虫群落组成及其发生时间动态变化规律,为认识和了解该地区各种生境下趋光性昆虫的组成、分布及动态变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于2011-04-10,采用黑光灯诱捕法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田昆虫群落组成以及种群动态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得到的昆虫数量计算相对多度和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考察昆虫个体数量、物种数量和多样性指标的发生时间动态。【结果】在西藏林芝地区共收集到昆虫15 637头,隶属5目13科84种。双翅目和鳞翅目的相对多度较高,分别为57.82%和32.12%。大蚊科(Tipul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灯蛾科(Arctiidae)昆虫个体数量较多,其相对多度分别为57.82%,13.58%和6.31%。个体数最多的昆虫种类为西藏短柄大蚊(Nephrotoma xizanggensis Yang)和双突短柄大蚊(N.didyma Yang),相对多度分别为32.14%和25.68%。从时间动态来看,个体数量最多的时间出现在6月和7月,分别占总个体数的19.05%和25.89%。在调查期间双翅目昆虫个体数量最高,鳞翅目次之。不同昆虫类群物种数随时间动态也有较大差异,5月鳞翅目物种数最高,10月份最低;鞘翅目和毛翅目最大种数分别出现在6和7月。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动态变化明显。6月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而7月份均匀度指数最小。【结论】西藏林芝地区农田环境中昆虫群落数量及发生时间动态是对其所处环境条件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