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两系杂交早稻施N 180 kg/hm2,30%作穗肥、70%作基肥的稻谷产量最高,比施N 180 kg/hm2 10%作穗肥和施N 120 kg/hm2 30%作穗肥两个处理均增产6.2%。晚稻在施N 210 kg/hm2条件下,仍以30%作穗肥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3个施氮量平均,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氮肥利用效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与其他氮素穗肥比例处理比较,氮肥30%作穗肥、70%作基蘖肥的分配方案能提高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0.09~0.38个百分点,其中又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增加较多,赖氨酸次之;且稻米产量、总氨基酸积累量和必需氨基酸积累量分别增加5.4%~27.5%、5.4%~30.4%、15.1%~36.0%。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2015,(5):27-30
为探索金秋香优1079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追肥施氮量、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和移栽密度对金秋香优107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施氮量、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和移栽密度对金秋香优1079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产量的决定程度为移栽密度追肥施氮量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各因子水平的最佳组合为A2B2C1,即追肥施氮量为150 kg/hm2、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为7∶3、每公顷栽15万穴时金秋香优1079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5,(6):42-45
以超级稻丰两优香1号为材料,比较研究了3种施氮水平和3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共9种氮肥运筹对其生长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肥施用水平之内,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施氮量后增加并不明显,氮素适当后移也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生产特性等有明显影响。施氮量225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的氮肥运筹方式可作为丰两优香1号丰产高效栽培的推荐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处理对绥粳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绥粳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提高绥粳4号的产量,以施氮量162 kg/hm2、基蘖肥和穗粒肥比例为8∶2时产量最高;增施氮肥可提高绥粳4号的加工品质,但食味品质降低;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时绥粳4号的加工品质最好,比例为10∶0时食味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5.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方超级稻沈农265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210kg/hm2,且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6∶4时,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其他处理提高2.4%~21.1%,致使产量提高3.3%~20.2%;同一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沈农265的总吸氮量呈上升趋势,而氮素利用率有下降趋势;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穗粒肥比例增加有利于总吸氮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提高;适宜施氮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能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比较平衡的氮素供应,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从而提高产量,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6.
在同等施氮量条件下,设定4种氮素基蘖穗肥比例试验,3次平衡施用明显优于2次集中施用,合理的运筹能提高氮肥的农学效率,与习惯2次施肥比较,每k纯氮可增加稻谷产量2.15kg,每hm。可提高产量355kg;同时试验表明提高后期氮肥的比例,会降低谷草比,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性产生影响,因此前氮后移的程度要适宜。一般栽培应掌握穗肥25%,基蘖肥75%,且蘖肥比例略高于基肥的运筹方法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在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0kg/hm2(S0)、4000kg/hm2(S4)、6000kg/hm2(S6)、8000kg/hm2(S8)]耦合4个施氮水平[0kg/hm2(N0)、90kg/hm2(N90)、180kg/hm2(N180)、270kg/hm2(N270)]对水稻茎蘖动态、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特征、氮素吸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施氮条件下,秸秆还田明显抑制水稻生育前期茎蘖的发生和茎蘖高峰的形成,促进水稻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提高剑叶光合速率,稻谷产量增加2.22%~4.44%。2)氮肥单施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茎蘖数和最高苗数显著增加,分蘖高峰提前7~14d;施氮显著增加水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量和稻谷产量,明显延缓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速率的下降。3)同等施氮条件下,与S0相比,秸秆还田S4、S6处理促进水稻茎蘖发生,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显著增加,以S6处理增幅最大,平均增加36.58%,生育后期剑叶光合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S8处理则对水稻茎蘖发生、光合作用和氮素吸收表现出负面影响。4)秸秆还田耦合施氮量显著影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稻谷产量,与N0S0相比,两者配施水稻显著增产9.59%~23.51%,以N180S6处理产量最高,达10.56t/hm2。适宜的秸秆还田量耦合施氮量可促进水稻茎蘖发生和有效穗形成,增加氮素和光合同化物积累,从而增加稻谷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时期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产量构成要素来研究水稻不同时期施用氮肥比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比例为基肥50%、蘖肥30%、穗肥20%的处理产量最高,为506.92 kg/667 m~2,增产率为26.3%,增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氮肥用量与运筹比例对机插水稻产量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与运筹比例对机插水稻武育粳3号产量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机插水稻氮肥用量以纯氮20kg/667m2为宜,运筹比例采用基肥:分蘖肥:穗肥为1∶2∶2处理产量最高;穗肥施用应因苗制宜,基蘖肥较多、群体较大、长势较好的选择在倒3 1(促花肥与保花肥使用倒数叶龄,下同)叶龄期施用,基蘖肥较少、群体较小、长势较差的选择在倒4 2或倒5 3叶龄期施用,以提高施氮安全性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6,(3):43-46
为探讨贵州不同生态区杂交水稻组合江优919施肥技术,采用2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贵州2个重点生态区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穗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2生态区江优919产量差异明显,实现高产的施肥方案也不同,要根据不同生态区条件确定不同的施肥方案。类似平塘试点生态条件的稻区江优919采用总尿素量为358.65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为4∶1的施肥方案单产可达10.95 t/hm~2以上;类似沿河试点生态条件的稻区江优919采用总尿素量为423.90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为7∶3的施肥方案单产可达到9.75 t/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机插条件下不同的栽植密度、氮肥使用量和氮肥中基、蘖、穗肥不同的用量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两优1528群体动态、产量构成以及生育进程.结果表明,两优1528分别在机插密度为24.0万穴/hm2、氮肥用量247.5 kg/hm2以及基、蘖、穗肥比例为5:3:2时产量最高.栽植密度过大,无效分蘖增多,每穗总粒数减少,密度过小则群体总量较小,有效穗不足;氮肥用量达247.5 kg/hm2时虽然产量最高,但氮肥偏生产力(PPN)较低,而氮肥用量202.5 kg/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3 a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叶龄都有所增加,但成熟度和千粒重有所减少,但这种趋势氮肥施用量超过110 kg/hm2时差距不明显。氮肥施用量140 kg/hm2时产量最高,110 kg/hm2时效益最好。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都变劣。  相似文献   

13.
以中稻品种天优3301为材料,设置施用氮肥4种不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处理,研究其对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中稻天优3301产量影响较大。在施纯N11kg/667m2中等肥力条件下,最优施用方式是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2.5∶4.5∶3。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井祥 《北方水稻》2009,39(4):36-37
通过探究不同施肥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特做此项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穴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施氮量为94.0 kg/hm2的处理所获得的水稻产量最高,达到547.3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促芽肥对黄华占再生季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促芽肥对再生稻再生季农艺性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尿素作为氮肥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等量发苗肥(尿素225 kg/hm~2)的情况下,随促芽肥施用量(尿素0、75、150、225、300 kg/hm~2)的增加,黄华占再生季的产量、株高、穗长、成穗率和最终再生率增加,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先增后减,千粒重无明显变化;促芽肥用量与再生季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促芽肥用量为300 kg/hm~2时,黄华占再生季产量最高,为4 633.8 kg/hm~2,比不施促芽肥的处理增产22.69%,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大穗型杂交梗稻组合氮肥高效管理模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杂交粳稻组合辽优52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优5218在两种氮肥运筹方式下,蘖肥施用时期均以6月4日和6月17日两次分施效果为佳.其中,基、蘖、穗肥比例为3:5:2时,产量最高,达到10 430.2 kg/h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基蘖肥及穗肥施用量试验,研究在高产、品质及高产品质均衡条件下浙禾香2号的叶片含氮量、籽粒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浙禾香2号倒4叶叶片含氮量随着基蘖肥用量提高而提高,倒1叶叶片含氮量随穗肥用量变化而变化;同样施氮量,穗肥用量对叶片含氮量影响更大;基蘖肥低氮条件下,不同处理营养品质及外观品质没有显著性差异,基蘖肥纯氮0.12 t/hm2以上,减施穗肥可以降低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氮肥(纯N)0~0.24 t/hm2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穗肥的施用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但减施穗肥能明显提高食味值。综合考虑品质与产量,浙禾香2号穗肥施用量以0.045 t/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硅肥对水稻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特选取五种不同比例的硅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肥可增产0.73﹪~12.55﹪,使褐变穗病情指数下降9.16﹪~21.06﹪。综合效果看,"森屿牌"硅肥300㎏/hm2做底肥效果最好,增产955.35㎏/hm2,增产率为12.55﹪,增效1 624.1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