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抑制和免疫抑制病对当前鸡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在商品肉鸡和其他鸡的育成期,发生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雏鸡20日龄前后的新城疫抗体水平较低.虽然早期做了多次的免疫,仍不能有效地提高抗体水平.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到30口龄以后,有些鸡群的抗体水平开始提升,但是仍然有部分鸡群抗体较低.这样的鸡群常常在20日龄以后发生非典型的新城疫等疾病,出现呼吸道症状等,或者出现死鸡现象,有的鸡群还表现为在25口龄以后,鸡群中出现多种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当前商品肉鸡非典型新城疫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当前商品肉鸡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问题,即在20日龄前后新城疫抗体水平较低,虽然早期做了多次的免疫,仍不能有效地提高抗体水平,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到30日龄以后,有些鸡群的抗体水平开始提升,但是仍然有部分鸡群抗体较低,这样的鸡群常常在20日龄以后发生非典型的新城疫,出现呼吸道症状等,或者出现死鸡现象,有的鸡群还表现为在25日龄以后,鸡群中出现多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正>1生长全过程都有可能发生的疾病1.1新城疫各种日龄都有可能发生,但临床上多见20日龄以后的鸡群,20日龄前很少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雏鸡有母源抗体,对新城疫有一定的抵抗力,但随着母源抗体的下降,其发病的  相似文献   

4.
(一)非典型新城疫该病主要发生于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不高或高低不均的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鸡群,日龄多在30日龄、80日龄和200日龄左右.  相似文献   

5.
1流行特点新城疫仍是当前防控的重要病毒病。鸡群中流行的新城疫大多以非典型性或综合症的形式表现,散发性死亡,鸡群出现减食,呼噜甩鼻等呼吸道症状和绿色稀便等,而且大都与大肠杆菌病、霉形体病、禽流感等并发,发病日龄多集中在20-40日龄,蛋鸡多集中在产蛋高峰期,发病严重程度与鸡群免疫新城疫次数有极大的关系,一般免疫较密集的鸡群发病率低,造成的损失较小。个别典型新城疫病例,仍能呈现出多处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多病型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一般分典型和非典型新城疫。该病传染快、发病急,经常在养殖场间大流行。新城疫的发生常与病毒毒力、鸡群抗体水平、鸡群日龄密切相关。超强毒一般是嗜内脏型、强毒一般是神经型、中等或低毒力的常引发非典型新城疫。抗体水平的高低也影响新城疫发生类型,如抗体水平低下,常发生典型新城疫;抗体水平高则常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相似文献   

7.
种鸡场IBD与ND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学仁 《中国家禽》2001,23(3):40-41
近年来,某种鸡场常发生 IBD(法氏囊)和 ND(新城疫)免疫失败,鸡群常在 22~ 28日龄发生 IBD, 45日龄以后发生 ND。就此,自 1999年 3月以来,对 6批鸡群的 IBD和 ND免疫程序、 IBD免疫接种途径、免疫效果及对 ND免疫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总结,现介绍如下。 1各批次鸡的免疫接种和免疫效果   第 1批, 3月 24日, AA父母代雏鸡, 8 550只,连云港市东辛祖代鸡场接雏, IBD和 ND均有母源抗体。鸡群饲养总体状况良好。 免疫效果:鸡群未发生 IBD和 ND。   第 2批, 5月 3日,罗曼父母代种鸡 14 000只…  相似文献   

8.
1流行病学 鸡新城疫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发。即使已经完成新城疫免疫接种、有一定抗体水平的鸡群也可发生。发病日龄不等,以二免20日龄~30日龄和35日龄~5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发病情况蓬莱市某肉鸡饲养场于2006年2月从外地购进肉仔鸡28600只,分别饲养于4栋鸡舍中,采用全封闭式笼养,利用排气扇通风换气,利用电灯照明,锅炉燃煤喷气取暖,电动刮粪板取粪。曾分别于7、14、21日龄时接种过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新城疫疫苗,至27日龄时肉鸡长势良好。28、29日龄时因线路发生故障连续两次停电,停电时间长达14h。30日龄时发现鸡群中有的鸡出现呼吸道症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饮水治疗,2d后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出现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01年7月,陕西省某种鸡场爆发了疑似由于接种新城疫疫苗而诱发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该场于1996年曾爆发过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损失严重,在以后的4年中再无此病发生.2001年5月,该场从东北某祖代鸡场引进5000套父母代种鸡,前期(即育雏期),鸡群生长良好,发育正常,体重和颈骨长均达标.43日龄转入育成舍(采取网上平养),密度较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较差.60日龄对其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65日龄接种新城疫IV-S+流行性新城疫灭活油苗,67日龄开始发病,68日龄迅速波及全群.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菏泽市朱楼镇肉鸡养殖户李某饲养AA肉鸡5000羽,均按常规免疫程序做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病免疫。2009年3月中旬,该鸡群在32日龄时开始发病,迅速传播,没有几13就扩散至全群,发病率高达80%以上,病死率为20%左右。鸡群疫情发生后,曾用过多个厂家大肠杆菌药及呼吸道药,病情未止且加重。  相似文献   

12.
某养鸡场,存栏60日龄的育成鸡4866只,于1992年9月19日突然发病。 一,对鸡群现状的了解 该育成鸡群于12日龄时,经过新城疫克隆30苗常量饮水免疫,经免10天后监测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效价很低,处于半衰期。 正当29—60日龄期间相继三次发生法氏囊炎,在发生的现场对全群进行法氏囊炎高免蛋黄液注射,每只每次1毫升肌肉注射,每次  相似文献   

13.
在某规模化鸡场的临床健康三黄肉鸡群中,于不同日龄采血,检测禽白血病(AL)AB亚群、J亚群,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和传染性贫血(CIA)等4种免疫抑制性疫病的感染抗体,以及新城疫(ND)、禽流感(AI)H5亚型和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免疫抗体水平。结果发现鸡群受到ALV-AB、REV和CIAV感染。ALV-AB抗体阳性率为60%,ALV-J亚群抗体未检出,REV为75%,CIAV为100%。NDV免疫后平均抗体水平6 Log2;AIV H5抗体水平达到9.75 Log2;IBV阳性率100%,但在试验过程出现一次隐性感染。对上述7种疫病抗体阳性率或抗体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未能找到明显的相关性规律。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菏泽市朱楼镇肉鸡养殖户李某饲养AA肉鸡5000羽,均按常规免疫程序做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病免疫。2009年3月中旬,该鸡群在32日龄时开始发病,迅速传播,没有几13就扩散至全群,发病率高达80%以上,病死率为20%左右。鸡群疫情发生后,曾用过多个厂家大肠杆菌药及呼吸道药,病情未止且加重。  相似文献   

15.
一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近年新城疫发病出现了新的变化:20-40日龄雏鸡发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其后表现出新城疫的神经症状;1998年后在许多养殖地区,特别是15-40日龄雏鸡大面积发生新城疫。死亡率极高;2001年后3-10日龄肉仔鸡新城疫发病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一养鸡户饲养柴鸡500只,室内散养。2007年7月23日,鸡苗10日龄时,欲用新城疫Ⅳ系疫苗滴鼻,但所去兽药门市部无法提供新城疫Ⅳ系,取回中等毒力法氏囊疫苗3瓶(500羽/瓶)进行饮水免疫。免疫3d后,鸡群个别出现发呆、拉白稀粪、甚至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例:农户饲养的肉仔鸡不断出现少量死亡,投喂抗生素就好一些,一停药又出现死亡,用农户的话说就是"总得拿药顶着"。这样的鸡群往往生长发育极不均匀,鸡只大小不一,小的好像总也长不大。剖检病死鸡常能发现大肠杆菌病症状,如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极易分离到大肠杆菌,由于反复投喂抗生素,这些菌株都变得高度耐药。采血检测鸡群的新城疫HI抗体,发现平均  相似文献   

18.
1998年3月阿克苏市某个体鸡场饲养的4000只肉杂鸡19日龄时发生了鸡新城疫病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继发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疫苗紧急接种和药物防治等措施,控制了疫情,共死亡鸡1900余只;死亡率达48.5%,损失严重。1发病情况 该鸡1998年2月26日由阿克苏某鸡场引入,于12日龄进行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和点眼免疫。每只1头剂,15日龄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每只1.5头剂。至发病前鸡群生长良好,成活率98.7%,19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当日死亡24只,经诊断为鸡新城疫与法氏囊混合感染,次日鸡群…  相似文献   

19.
1病毒病 1.1新城疫(ND) 本病由副粘病毒属新城疫病毒引起,各种日龄的鸡都能感染并发病。鸡的保护性抗体可分为黏膜表面的IgA和血清中的IgG,呼吸道黏膜抗体和血清抗体达到一定滴度时才能有效地防止新城疫的发生。由于首免方法选择不当(如饮水免疫),致使鸡的呼吸道黏膜抗体未达到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2004年8月15日,河北省涿州市东城坊镇某养鸡户饲养的AA肉仔鸡2000只发病。主述:鸡只在7日龄时进行了新城疫首免,18日龄进行了传染性法氏囊病首免,但在20日龄时鸡只突然出现症状。鸡群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双腿无力,呈犬坐姿势,大群鸡排黄白色水样稀便,采食减少,渴欲增加。治疗时曾用过利巴韦林纯粉,按每克加水7.5千克自由饮用,但没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