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4 毫秒
1.
非培养方法解析烟草根部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烟草根部内生细菌多样性,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烟草根部总DNA,利用细菌16 S rDNA基因通用引物对烟草根总DNA进行16 S rDNA扩增,构建烟草根部内生细菌16 S rDNA克隆文库;挑取具有不同酶切谱型的克隆进行测序、比对并构建16 S rDNA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的烟草根部内生细菌16 S rDNA克隆文库中,155个克隆分属于36个不同的分类单元,Blast结果表明,大部分克隆与已知细菌的16 S rDNA序列相似性较高,分别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Alpha、Gamma、Beta亚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嗜甲基菌属(Methylobacillus)、食酸菌属(Acidovorax)、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16个属,其中13.5%的克隆序列与非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的相似性在93%~99%之间,假单胞菌属细菌是烟草根部内生细菌的优势种群。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烟草根部存在较为丰富的内生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并且潜藏着未知的内生细菌资源。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提高人工林土壤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杨树二代林土壤退化严重,为了提高退化土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找出合适的肥料配比方案,以安徽北方5年生杨树二代林为研究对象,进行连续4年的施肥试验后,采集土壤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施肥处理杨树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并与环境因子进行RDA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二代林中,占优势细菌属的有MND1、Gaiella、小梨形菌属(Pirellula)及RB41,土壤表层施肥和未施肥土壤细菌菌属差异显著。蜡蚧菌属(Lecanicill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及镰刀菌属(Fusarium) 3种菌属为真菌优势菌属,真菌群落在土层中分布相关性较小。施用氮肥250 g/株、磷肥500 g/株、有机肥500 g/株及土壤改良生物菌肥200 g/株和氮肥125 g/株、磷肥500 g/株、钾肥75 g/株及土壤改良生物菌肥100 g/株其表层土壤的细菌分布较均匀且多样性较高,这两种施肥方案适合改善林地表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施用氮肥500 g/株、钾肥75 g/株、有机肥500 g/株及土壤改良生物菌肥150 g/株和...  相似文献   

3.
《种子》2020,(8)
本研究基于免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金钗石斛种子内生菌16 S rDNA V 4区和ITS 1区扩增序列进行分析,揭示内生菌的组成和丰度。结果表明:扩增的内生细菌16 S rDNA序列归为13 OTUs,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其中变形菌门为优势门,泛菌属(Pantoea)为优势属;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和Chao 1指数分别为1.82、0.69和11.00。内生真菌序列归为14个OTUs,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其中子囊菌门为优势门,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为优势属;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和Chao1指数分别为0.57、0.79和14.13。金钗石斛种子的内生细菌与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此研究为进一步促进金钗石斛种子萌发及幼苗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青麦仁冻藏期间微生物进行控制,本研究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冻藏期间青麦仁的菌相进行分析,应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速冻青麦仁的优势菌株,探讨青麦仁冻藏期内菌相构成及优势微生物种类。结果表明,青麦仁冻藏期内细菌总数为3.76 lg(CFU/g),经分离纯化后得到特异性细菌菌株28株、真菌3株,菌落基本形态观察及菌落总数计数得到速冻青麦仁中优势菌群3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可知速冻青麦仁中的3株优势菌分别为:QX-1鞘氨醇单胞菌属、QX-4微杆菌属和QX-26不动杆菌属。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茶饼病病叶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分离鉴定病叶上真菌微生物。以茶饼病病叶与健康叶片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叶表面进行观察,利用16S和ITS测序分析不同叶片的细菌与真菌群落组成。在茶饼病病害叶片表面检测到113种细菌,252种真菌;健康叶片上检测到237种细菌,161种真菌。病叶细菌的多样性显著低于健康叶片,病叶真菌的多样性高于健康叶片。与健康叶片相比,枝孢属和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在病叶中丰度较低,被孢霉属丰度较高。采用PDA培养基从感病叶片表面分离鉴定获得了枝状枝孢菌,该菌可能在茶饼病的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茶饼病感染后茶叶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分离鉴定出的枝状枝孢菌可能与茶饼病的致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苯菌灵胁迫对蜜蜂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明蜜蜂主要肠道菌群在药物胁迫下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开展蜜蜂肠道共生菌群的生理功能及蜜蜂的健康养殖等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意大利蜜蜂为材料,用PCR-DGGE分析方法对添食苯菌灵前后蜜蜂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研究。基于微生物的rDNA不同可变区经PCR后呈现出一条明亮的条带,表明蜜蜂肠道中有细菌和真菌的驻留。其中细菌的16S rDNA的V3可变区的PCR-DGGE显示有5条带,2条主带和3条副带;真菌18S rDNA V1+V2可变区的PCR-DGGE显示有3条带,1条主带和2条副带,表明蜜蜂肠道微生物较为丰富。在苯菌灵药物胁迫下,条带b、e、f、g逐渐变弱甚至消失,预示着蜜蜂肠道中的真菌种类和数目都有所减少,说明添食苯菌灵对肠道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苯菌灵药物胁迫会造成蜜蜂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从而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影响到蜜蜂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轮作模式下耕作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揭示水旱轮作有益于蔬菜可持续生产的潜在机理。本文设计4种常见的轮作模式,在同一地理区域固定试验田块进行长期轮作试验,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中真菌的ITS1区域序列和细菌的16S rDNA的V3-V4可变区序列,进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在4种周年轮作模式下,耕作层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水旱轮作模式(SH)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嫁接模式(JJ)和蔬菜轮作LZ模式(LZ)的,而与蔬菜轮作LD模式(LD)的无显著差异。耕作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发生显著变化,SH模式的Shannon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高于LD模式的,且SH模式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主坐标分析表明,4种周年轮作模式间,耕作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显著分化,SH模式和LZ模式均各自成组,JJ模式与LD模式聚为一组。组间物种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SH模式有7个属真菌和26个属细菌的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LD和LZ模式分别有4个属真菌和7个属细菌的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JJ模式只有1个属细菌的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不同轮作模式长期周年轮作下耕作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长期水旱轮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增加了有益菌种类和相对丰度,更有利于蔬菜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甘草不同部位的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叶际、茎部和根际细菌的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从特征值分布上看,3个部位共有特征值数量为102个,根际、叶际、茎部独有特征值数量分别为4 801、818、432个。根际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叶际和茎部,茎部和叶际的群落结构相似性更高。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是各部位的优势细菌门,相对丰度表现为茎部叶际根际。在属水平上,茎部和叶际最丰富的菌属是泛菌属,假单胞菌属次之,根际优势菌属种类多,但多未准确分类。  相似文献   

9.
利用韭菜生境能释放挥发性物质,抑制根区病原真菌作用效果,研究间作韭菜模式下番木瓜根区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在不同的间作时间提取土壤微生物DNA,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根区土壤细菌归属于27门64纲146目272科437属,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分别占比18.15%、22.33%、19.11%和25.53%,占全部细菌组成的85.12%;其中随着间作韭菜时间的推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优势表现明显。(2)根区土壤真菌归属于7门24纲64目126科239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菌,所占比例分别为93.71%、3.94%和1.18%,占全部细菌组成的98.83%,其中子囊菌门占主导地位。(3)在细菌属水平,间作韭菜30、60、120天,酸杆菌门的Subgroup_6_norank相对丰度最高,90天时硝化螺菌门的一个分属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相对丰度最高;然而在真菌属水平,无论间作韭菜与否子囊菌门下的分属相对丰度均为最高。(4)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是影响番木瓜韭菜间作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比较患炭疽病草莓与健康草莓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了解其细菌群落生态特征,为找到有效的生防菌奠定基础。本研究基于土壤细菌16S rDNA V3-V4区基因多样性,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得出:与健康对照相比,患病土壤细菌的OTUs数目及多样性指数均较低;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等是2种生境共有的优势类群;在属水平上,2种生境的优势菌丰度有差异,患病土壤的假单胞菌属丰度显著降低,气单胞菌属丰度显著升高;而且,健康土壤的解毒类菌、固氮菌、光合菌和硝化菌丰度均高于患病土壤。健康草莓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均高于患病草莓,2种生境细菌菌群结构有差异,且健康土壤中对植物有益的功能微生物群体含量高于患病土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五味子资源丰富,为了探明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从总DNA中扩增出内生细菌的rDNA,选用焦磷酸测序法的MiSeq平台去研究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发现了北五味子内生细菌,分属于6个菌门,9个纲,17目,27个科,31个属,39个种。蓝藻门细菌为北五味子果实内生细菌的优势菌,含量约为88.19%。除此之外,肠球菌、乳球菌和芽孢杆菌这3个属的细菌分别占据其中的4.79%,2.59%和1.11%,其他细菌的总数占总量的3.32%。细菌多样性分析方面,Shannon指数为0.633,Chao指数为39和Simpson指数为0.781。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发现与其他植物的细菌多样性相比,北五味子果实中内生细菌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阿特拉津残留对黑土农田中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阿特拉津残留对黑土农田中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利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对哈尔滨、齐齐哈尔和黑河地区多年连续施加阿特拉津的农田土壤中的AM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共计分离出4属47种AM真菌,包括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16种、球囊霉属Glomus 27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 3种和巨孢囊霉属 Gigaspora 1种。阿特拉津残留量较低时对AM真菌孢子密度和物种丰度影响不显著,当阿特拉津残留量高于0.28 mg/kg时,AM真菌孢子密度和物种丰富度与阿特拉津残留量呈显著负相关。Glomus属和Acaulospora属为3个地区的主要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季节杭州湾口门区鱼类资源数量分布及多样性时空变化,利用扫海面积法、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该片水域鱼类种类数、资源密度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春、夏季杭州湾口门区共捕获22种鱼类,春季12种,夏季20种,种类数更替具有统计学差异(Q=5.333, P=0.021<0.05)。春季鱼类的质量密度为17.80 kg/km2,尾数密度为2.32×103 ind./km2,夏季鱼类的质量密度为234.35 kg/km2,尾数密度为21.64×103 ind./km2。春、夏季鱼类资源的密度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春季鱼类质量H'平均值为0.98±0.43,尾数H'平均值为1.28±0.50,夏季鱼类质量H'平均值为1.17±0.45,尾数H'平均值为1.16±0.38。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鱼类尾数H'与种类数(P=0.000<0.05, R=0.912)及个体密度(P=0.011<0.05, R=0.758)均呈显著相关性,夏季鱼类质量H'(P=0.033<0.05, R=0.673)和尾数H'(P=0.009<0.05, R=0.772)均只与种类数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春、夏季杭州湾口门区鱼类资源数量分布与海洋性鱼类的洄游习性有关,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受长江口冲淡水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贪铜菌6-5的耐镉机理,更有效的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本研究利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从本研究室筛选的高耐镉菌株贪铜菌6-5中成功克隆出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czcR2-czcS2,通过DNA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扩增产物的DNA序列与耐金属贪铜菌CH34中megaplasmid质粒的czcR2和czcS2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czcR2-czcS2彼此相邻,并且转录方向一致,很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操纵子控制其他功能基因的表达。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该调控基因的一般特性、跨膜区和信号肽进行了预测,该研究为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以及制定有针对性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对策建立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5.
为更合理、有效地应用红彩真猎蝽防治重要的烟草害虫提供科学依据,采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红彩真猎蝽成虫对烟蚜若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的选择性及选择偏好。结果表明,红彩真猎蝽成虫对烟蚜若蚜、3龄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具有显著的正向趋性,选择3种猎物的红彩真猎蝽数量分别达到34.44%、40.00%、51.11%。从猎蝽选择猎物所需时间来看,红彩真猎蝽选择烟蚜若蚜、烟青虫3龄幼虫、斜纹夜蛾3龄幼虫平均耗时分别为14.53、13.44、9.38 min,且猎蝽选择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所需时间显著短于选择烟青虫3龄幼虫和烟蚜若蚜。红彩真猎蝽对3种猎物偏好性的研究发现,选择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红彩真猎蝽成虫数量显著高于选择烟蚜若蚜和烟青虫3龄幼虫的猎蝽(P<0.05),而选择烟蚜若蚜和烟青虫3龄幼虫的猎蝽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红彩真猎蝽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显著的偏好性。这些研究结果对人工繁育红彩真猎蝽,并广泛用于防治这些重要害虫,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Farquhar数学模型对3种覆盖措施下春小麦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计算了不同覆盖措施下春小麦光合特征参数。模拟结果显示:RMSE的变化范围为0.29~0.59,R2的变化范围为0.99,拟合效果极佳。春小麦光合特征参数显示,地膜覆盖措施较其他覆盖措施更有利于提高春小麦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且具有最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并使春小麦暗呼吸速率消耗减小,是春小麦光合产量累积的最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海南鹧鸪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鹧鸪茶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系大戟科野桐属植物,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炎、利胆、解油腻、助消化等功效,是一种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和药用植物。笔者考察了鹧鸪茶植株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与生态分布;系统概述了鹧鸪茶的功能成分分析、毒性试验、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分子遗传学和开发加工等研究现状。提出研究鹧鸪茶植株的性别、花期与果期、叶色及其香味成分形成机理的必要性,阐明了开展对鹧鸪茶茶多酚的药理研究和开发中药古籍描述的多种药用功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二氯喹啉酸降解菌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最佳基础盐培养基,为该菌的大量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的淤泥中富集分离筛选出一株二氯喹啉酸降解菌(Z2),经过鉴定该菌属于粪产碱菌属。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定AOD600值确定了该菌最适繁殖的碳源和氮源,正交试验得出该菌的最佳基础盐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与氮源分别为柠檬酸钠和酵母浸粉,最适浓度分别为0.2%和0.6%;最佳基础盐培养基为:柠檬酸钠 0.2%,酵母浸粉 0.7%,NaCl 2%,CaCl2 0.006%,FeCl3 0.0003%,K2HPO4 0.05%,KH2PO4 0.07%。在优化后的基础盐培养基中Z2能够大量繁殖,为该菌在二氯喹啉酸污染的土壤中进行修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高效的RNAi(RNA interference)表达载体,培育百合抗病毒新种质,选取感病百合叶片为试验材料,同源序列比对后选取CMV 2b基因271 bp和LMoV cp基因428 bp作为靶基因片段。首先采用RT-PCR方法对感病植株进行病毒检测,确定其带有CMV和LMoV病毒;之后提取感病植株叶片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设计带有不同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目的片段,产物回收纯化后,转化大肠杆菌,重组克隆。将各自的反向片段、正向片段顺次连接到载体pFGC5941上,经多次双酶切、连接、转化后,采用冻融法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入农杆菌EHA105并进行重组鉴定。酶切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分别抗CMV、LMoV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FGC5941-C2和pFGC5941-L2,PCR扩增结果表明表达载体已成功转入农杆菌中。所构建的载体及获得的工程菌与预期的完全一致,获得含载体的农杆菌可以直接应用于百合转基因抗病毒育种工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