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西瓜病毒病的最佳防治初始期、不同喷药时期对西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从2叶1心开始防治最佳,并要在定植前2天、缓苗后、团棵期、第1雌花开放期、第2雌花坐果期及果实旺盛膨大期及时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2.
西瓜是豫东地区的名优农产品。近几年,西瓜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2003年全市种植西瓜5.3万hm^2,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但是,西瓜病毒病近几年连年发生造成危害,严重威胁着西瓜的优质丰产,2001~2003年商丘市园艺站对本市西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开封市是我国著名的西瓜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3.3万-4.0万hm^2。一般于3月上旬大棚育苗,4月上旬移栽,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7月上中旬上市。近几年西瓜病毒病发生严重,在坐果节位雌花开放前后暴发,损失惨重。据调查,2007年开封瓜区病毒病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发病盛期病株率平均可达21.3%,重发病地块病株率在85%左右。由于瓜农对病毒病传毒媒介、发生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及时准确地防治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往往错过了防治适期,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西瓜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山东西瓜病毒病的毒原主要有西瓜花叶病毒2号,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西瓜品种、播期、栽培管理方式及田间有翅蚜量可影响病毒病的发生,试验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品种相同而播期不同,发病率也不一样。适期早播则西瓜发病较轻,晚播则发病较重,与感病的其它葫芦科作物邻作,管理不良,植株矮小,田间杂草丛生,则病毒病发生重。前期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则病毒病发生轻。西瓜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瓜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王广印,焦定量,郑高飞(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园艺系,辉县453600)(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病毒病又称毒素病、花叶病等,我国南北方各西瓜产区都有发生,近几年有发展的趋势。发病严重年份可造成大幅度减产,对西瓜生产威胁...  相似文献   

6.
西瓜病害种类多、发生重,对西瓜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为降低损失,保障西瓜稳产丰产,我们对西瓜灾害性病害及其全期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现总结如下。1西瓜主要灾害性病害及其发生危害在西瓜生长过程中需要防治的病害种类较多,苗期主要为猝倒病,开花坐果以后以枯萎病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病毒病、叶枯病、炭疽病、疫病为主。上述  相似文献   

7.
引起山东西瓜病毒病的毒原主要有西瓜花叶病毒2号、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西瓜品种、播期、栽培管理方式及田间有翅蚜量可影响病毒病的发生。试验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品种相同而播期不同,发病率也不一样。适期早播则西瓜发病较轻,晚播则发病较重。与感病的其它葫芦科作物邻作,管理不良,植株矮小,田间杂草丛生,则病毒病发生重。前期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则病毒病发生轻。西瓜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发生关系密切。在日平均气温19~27℃时,发病高峰出现在有翅蚜虫迁飞高峰后15天左右。通过种植屏障作物,结合治好防病,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山东莘县大拱棚西瓜常年种植面积达1.33万hm2,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近几年由于西瓜病害种类多、发生重,对西瓜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如苗期的猝倒病,开花坐果后的枯萎病,生长中后期的病毒病、叶枯病、炭疽病、疫病、菌核病。上述病害的共同特点是:发病频率高,范围广;发展迅速,应急防治难;易爆发成灾,为害损失大。为保障西瓜稳产丰产,笔者对当地大拱棚西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基光  梁志怀  张屹  谭华  刘建雄 《蔬菜》2016,(12):61-62
综述了西瓜病毒病的危害,主要病毒种类、主要症状及发生特点,并提出了利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基因工程技术的综合防治方法,对西瓜长季节栽培病毒病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5—6月,由于人们忙于夏收夏种而忽视了对瓜田的管理,再加上气温升高,西瓜病毒病一般发生较重,而此时也正是瓜蓟马的高发季节。西瓜病毒病与瓜蓟马的危害症状极其相似:都会造成西瓜节间缩短、节间丛生、萎缩变硬、植株矮化,受害叶片向上卷缩,植株很难正常生长,容易造成混淆,不易区分病毒病和瓜蓟马的危害,往往防治不当,造成损失。因此要正确区分病毒病和瓜蓟马的危害症状,合理防治,为西瓜的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西瓜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瓜是豫东地区的名优产品,开封、商丘大西瓜驰名中外,多次荣获国家金奖。但是西瓜病毒病近几年连年暴发成灾,严重威胁着西瓜的优质丰产,根据广大瓜农的迫切要求,1996~2000年我们对西瓜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1、症状和病原西瓜病毒病俗称龙头,对西瓜生产威胁很大。发病初期,顶部嫩叶呈深、浅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后表现疱斑或皱缩畸形,有的叶片变小,严重的呈蕨叶形或鸡爪状。病株结瓜小,品质下降,有时瓜面凹凸不平,具色泽深浅相间的斑驳,重病株不结瓜,茎和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西瓜病毒病的种类主…  相似文献   

12.
西瓜是豫东地区的名优农产品.近几年,西瓜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2003年全市种植西瓜5.3万hm2,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但是,西瓜病毒病近几年连年发生造成危害,严重威胁着西瓜的优质丰产,2001~2003年商丘市园艺站对本市西瓜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化学药剂诱导西瓜抗病毒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能够诱导西瓜对病毒病产生一定抗性的化学诱抗剂,在西瓜团棵期开始用硼酸、草酸、水杨酸、壳聚糖、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钾、硅酸钠等7种化学药剂在西瓜作物上进行对病毒病的诱导抗性试验。结果表明,1 g·L-1壳聚糖、5 g·L-1硫酸亚铁和1 g·L-1草酸处理均可使西瓜对病毒病产生一定抗性,能降低病毒病的发生,病情指数较低;其中1 g·L-1壳聚糖处理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69.7%。不同的化学药剂具有不同的诱抗效果,其持续效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试材,开展药剂防治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8%复硝酚钠水剂6000倍液每隔7d喷药1次,连喷3次,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第3次喷药后7d的防治效果达到83.4%,比8%宁南霉素水剂1000倍液+1.8%复硝酚钠水剂6000倍液的防治效果高29.8个百分点。鉴于1.8%复硝酚钠水剂属植物生长调节剂,因此生产上使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上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时是否与1.8%复硝酚钠水剂混用,要视田间西瓜的生长情况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15.
西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西瓜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西瓜病毒病在我地发生十分严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整村整乡的农民因此不敢再种西瓜,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为此,作者通过走访群众、田间调查和田间试验,对西瓜病毒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介绍晚茬西瓜病毒病的病原与为害症状,分析西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蚜虫是西瓜病毒病的主要传毒害虫,6月后随着小麦的收获,麦田里大量的蚜虫就近转移到西瓜田继续迁飞、繁殖、危害的同时,也在瓜田传染病毒病。此时蚜虫、黄守瓜和西瓜病毒病、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等主要病虫害陆续发生、为害。做好以病虫综合防治的田间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其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如下:1西瓜主要病虫1)地下害虫。危害西瓜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系鞘翅目害虫,主要危害西瓜幼  相似文献   

18.
介绍晚茬西瓜病毒病的病原与为害症状,分析西瓜病毒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西瓜早春栽培采用嫁接育苗,能够防治枯萎病,克服连作障碍,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促进前期生长,提早定植。采用地膜和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西瓜可提前上市,并可减轻生长后期病毒病的危害,可收2批瓜,提高了产量;麦收时西瓜上市,价格高,效益好,是1种收入高的种植方式。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吉林蔬菜》2006,(1):16-16
菇类蛋白多糖可防治多种蔬菜病毒病。防治番茄病毒病:用抗毒剂1号300-500倍,共施5次,5天1次,第1次施药在幼苗4片真叶期。防治黄瓜绿斑花叶病:发病初期喷洒0.5%抗毒剂1号水剂250-300倍,隔10天1次,连防2-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