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磷的需要量及其消化、吸收与代谢过程,阐述了奶牛养殖过程中磷排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了减少奶牛磷排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减少奶牛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障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动物集约化养殖体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当今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磷污染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据推算,全国每年仅养猪业就向环境中排泄150万吨左右的磷。过量的磷流入土壤后,会被土壤颗粒吸收,最终污染地表水。因此,解决磷的超标排放问题迫在眉睫。从营养学角度出发解决磷超标排放是当前猪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综述了猪的磷需要量、有效磷的评定及降低磷排放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磷作为水产动物不可或缺的矿物营养元素,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同时,磷是藻类的主要营养物,是水体污染关键因素,所以磷排放制约着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水产动物磷需求量、利用率,以及影响磷吸收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水产养殖中磷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奶牛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奶牛粪便中氮、磷的排放也逐渐增加,减少奶牛粪便氮、磷排放已成为奶牛生产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奶牛营养调控技术阐述了降低奶牛粪便中氮、磷排放的调控措施,为减少奶牛氮、磷的排放,保护养殖环境提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云兰  张金伟 《饲料工业》2005,26(14):24-29
从提高磷的利用率,减少磷的排放入手,就改善磷在水生动物上的供需平衡,磷可利用率高的饲料原料及无机磷源的选择,动、植物性饲料原料优化组合以及添加植酸酶、酸化剂和热处理等方面对提高水生动物饵料磷利用率,减少磷的排放做了比较详细的综述。为合理利用饲料磷源,减少水体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由于氮、磷和甲烷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尤为突出。降低氮磷和甲烷的排放,其本质问题是提高奶牛日粮的利用效率,本文就如何提高奶牛对氮磷的利用效率以及降低甲烷排放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设计不同磷水平日粮,研究低磷水平大麦型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及粪磷排泄量的影响。选择体重33.4±2.33kg的杜长大杂交仔猪108头,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磷含量为0.39%、0.33%、0.29%的3种日粮。结果表明:在植酸磷含量比较高的大麦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并降低磷酸氢钙的含量,对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的影响。每公斤增重成本降低了0.11元,粪中磷排放减少了13.19%~22.07%。可见低磷酸氢钙水平大麦型日粮不会降低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但可节约饲料成本,降低粪中磷排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粪尿作为肥料被广泛的施用在农田里,奶牛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的大量气体(CO2和CH4)也被排放到了空气中,但是反刍动物生产中排放的这些废物却对土壤、空气和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其中粪、尿和气体中的碳、氮、磷、钾元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本文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奶牛生产中碳、氮、磷和钾对环境的污染,并从营养和饲养管理上提出相应的减排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磷是动物必需的一种矿物元素,在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猪和禽等单胃动物由于体内很少有分解植酸磷的酶,大量的植酸磷不能被利用而从粪便中排出。我国水域污染比较严重,而猪和禽等粪便中排出的磷又加重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每年至少有100万t磷随废水排放出来,其中30%以上是养猪业所为。排放到土壤中的磷,不仅不能在土壤中渗透和扩散,还能与铜、铝、钙等元素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保留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水产饲料中,拟提高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鱼类粪便中磷的排放从而缓解对养殖水体中磷的污染。本文参考以往国内外植酸酶的研究,为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作一全面综述,以期为科研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奶牛场日常活动中排放的过多氮和磷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而通过优化饲养和管理要素被认为是减少粪尿中氮和磷排放的重要策略。因此,本试验旨在通过评估奶牛群体中氮和磷的利用效率,研究日粮和管理要素对提高营养素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氮和磷排放的影响。试验选用64个商业化奶牛场,精粗比为50∶50,基础日粮由牧草青贮和玉米青贮组成。试验结果显示,氮和磷的采食量分别为562 g/d(CP含量为16.4%)和84.8 g/d(P含量为0.4%),单产水平平均为29.7 kg/d,氮和磷的利用效率分别为25.8%±2.9%和31.9%±4.5%,通过控制日粮粗蛋白质的采食来调控日粮氮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氮的排放(R2=0.70)且优于日粮磷的调控降低磷的排放(R2=0.30)。尽管常用饲料原料中磷含量较高,但氮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磷的利用效率。而分群饲喂、周期的日粮配给及选择不同的饲喂系统等管理策略在提高氮和磷的利用效率上不能产生持续的作用。但通过优化氮和磷的利用效率能降低单位乳生产中氮和磷的浪费且分别能减少氮和磷排泄的17%和35%。当考虑泌乳群体和农场土地的利用效率时,营养和群体管理策略在减少氮和磷的排放上就...  相似文献   

12.
磷是猪饲料中一种较昂贵的原料.过量使用磷会导致粪中磷排放增加,从而影响环境,因此,应优化日粮配方以降低饲料成本并减少粪中磷的排放。本试验分为5个处理,第1个处理为对照组,即以总磷为基础配制小麦-豆粕型日粮;第2-5个处理以总磷或可用磷为基础配制含10%或20%DDGS的日粮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各种调控措施来提高动物对饲料磷的消化利用效率,不但能降低动物的养殖成本,而且对减少环境污染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减少畜禽粪便磷排放的措施予以综述,以期为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粪便磷排放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有关磷生物学效价的研究及对磷生物学效价的影响因素,包括对研究方法所采取的标准物、测定指标以及植酸、钙磷水平与VD等因素对磷效价的影响和一些近期发展起来的提高磷生物学效价减少饲料中无机磷添加量的途径与方法,以便降低饲料成本与畜禽粪便中磷的排放,降低畜禽业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绿色、环保型畜牧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鱼类对磷吸收起主导作用的钠磷协同转运载体SLC34A2,主要结合对黄颡鱼SLC34A2的研究对软体动物类、哺乳类和硬骨鱼类的SLC34A2进行进化树的分析,对黄颡鱼的三种亚型的SLC34A2载体蛋白进行结构和功能多重比较和组织表达的分析,并为提高鱼类对磷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磷的排放奠定一定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禽排泄物数量不断增加,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营养调控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营养素的排放是解决畜牧业污染的治本之举。本文综述了引起环境污染主要营养素(氮、磷、铜、锌、砷、硒、有毒有害气体等)超量排放的原因,降低这些营养素排放量的营养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时讯     
多方专家为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和利用献计献策 1月13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在北京召开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和利用研讨会,与会专家提出六大解决方案:一是加强新品种选育,提高单产水平,减少单位产品的废弃物排放;二是合理配制饲料和使用添加剂,提高利用效率,减少重金属、氮、磷等排放;  相似文献   

18.
时讯     
多方专家为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和利用献计献策 1月13日,农业部畜牧业司在北京召开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防治和利用研讨会,与会专家提出六大解决方案:一是加强新品种选育,提高单产水平,减少单位产品的废弃物排放;二是合理配制饲料和使用添加剂,提高利用效率,减少重金属、氮、磷等排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多的环境问题。而畜禽类的粪便污染问题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磷的污染不容乐观,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粪便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文章主要从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合理的营养调控措施、饲料的加工工艺和畜禽粪便的处理等方面对养猪生产中减少磷排放的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奶牛日粮磷的适宜供给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磷是奶牛粪中含量较高的一种矿物质元素,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元素之一.给奶牛饲喂过量的磷会降低磷的利用率,增加磷向外围环境的排放,导致土壤中磷含量严重超过续耕作物的吸收能力,污染地表层水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中磷的过量聚积促进藻类的生长,耗尽大量溶解氧,造成鱼类大量死亡[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