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粉虱在山东烟区的发生动态及为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调查了烟粉虱在山东烟田的发生动态和在不同县(市)的发生为害情况,结果表明:烟田烟粉虱成虫的发生动态年度之间大致相同,每年5月底6月初田间开始出现成虫,至7月下旬烟粉虱成虫发生量达到高峰,持续到8月份仍为害较重。烟粉虱在山东省主产烟区均有发生为害,并且不同产区其发生程度不尽相同,且各县(市)主栽品种烟粉虱的发生程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蔬菜田烟粉虱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集市蔬菜田的粉虱,2000年以前的优势种群是温室白粉虱,2000年后烟粉虱成为优势种群.近几年中烟粉虱给本市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一直发生数量较大,为害较严重,目测1 m3气流有虫10头,大白菜单叶虫量达30~50头,为害损失一般达10%~30%.为此,我们自2000年以来对烟粉虱进行了监测调查和防治试验,初步摸清了该虫的发生规律,总结出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1 近年海门烟粉虱发生概述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海门市自2002年开始新发生在蔬菜、花卉、棉花等园艺和农作物上的1种为害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虫.至2004年调查,海门市郊附近及临近的开发区、常乐镇、三厂镇等地区保护地茄子、辣椒、番茄等茄果类和黄瓜等蔬菜上及麒麟镇鲜切花基地非洲菊上烟粉虱均普遍发生,但发生量不大,为害程度中等偏轻.2005~2006年在暖冬气候的有利保护下.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以来,山东省 8月中旬至 9月中旬烟粉虱连续大暴发,可持续为害到 10月中旬,后迁入日光温室为害并越冬.烟粉虱的连续大暴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其中受害较重的有棉花、绿菜花、番茄、萝卜、大白菜等.当前的防治措施中,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而且防治频率极高,有时防治间隔期仅 2~ 3 d,但防效差,这主要与烟粉虱的生活习性有关.蔬菜频繁使用化学防治加重了产品的污染程度,易产生安全隐患.秋季绿菜花生长过程中,烟粉虱是主要害虫之一,在有机栽培 (人工合成的农药及转基因生物和产品被排除在防治法之外 )的条件下,笔者于 2002~ 2003年 2 a的秋季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褚栋  张友军 《植物保护》2018,44(5):51-55
烟粉虱是我国重要农业害虫,近10年来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呈现以下特点:烟粉虱的优势生物型/隐种由B型更替为Q型;传播植物病毒(如黄化曲叶病毒、番茄褪绿病毒)成为了烟粉虱重要的为害方式;烟粉虱抗药性问题逐渐突出;化学农药尤其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广泛使用是Q型烟粉虱取代B型烟粉虱的关键因素。烟粉虱的综合防控措施日益完善,抗药性治理与非化学防控措施受到重视,但是依靠农药的现状并未完全改变。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我国烟粉虱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方面的概况,探讨了今后烟粉虱防控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从烟粉虱综合防治角度对鲜切花非洲菊上烟粉虱发生与为害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系统观察记录,在摸清烟粉虱为害非洲菊特点的基础上,制订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已被我国列为三类检疫对象,具有潜在危险性.江苏省2001年已有烟粉虱发生危害报道,但东台市一直未查见.2003年7月东台市部分地区发现烟粉虱,8月上中旬烟粉虱种群数量激增,9月中旬局部暴发,少数田块出现了毁苗绝收,为了控制烟粉虱扩散蔓延,减轻烟粉虱的危害损失,我们在对烟粉虱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了烟粉虱的进一步扩散、蔓延和危害。  相似文献   

8.
华北北部地区棉田烟粉虱成虫季节性动态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1997~2000年对河北省廊坊市棉田烟粉虱季节性种群动态的系统调查表明 ,棉田一般 6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 ,轻发生年份烟粉虱成虫数量增长缓慢 ,7月中旬后逐渐减退。严重发生年份(2000年) ,烟粉虱成虫种群数量在棉花生长中前期即持续增长 ,7月下旬进入高峰期 ,棉田烟粉虱成虫数量达百株 3叶2236~8310头 ,8月中旬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烟粉虱自2001年在敦煌市发现后,因该虫酷似温室白粉虱而被忽视。近2年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特别是2004年在本市部分棉田严重发生,形成大暴发局面。发生面积750.9hm2,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3%,造成了严重的产量损失。据9月上旬测产,烟粉虱重发棉田平均籽棉产量损失51.5%。其中因单株结铃数减少减产26.5%,因铃重下降减产25.0%,严重地块减幅高达98.4%,几乎绝收。其为害损失之严重,为本市植棉史上所罕见。为经济有效地控制烟粉虱的为害,2004~2005年我们采取定时、定点观测,大田调查,黄板诱杀,化学农药筛选等措施,对烟粉虱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烟粉虱B型(银叶粉虱)在濉溪县暴发为害,是历史罕见。原认为是温室白粉虱,经查阅有关资料,可以认为在濉溪县暴发为害的是烟粉虱B型(银叶粉虱)。 据在本县五里郢农场、钟楼、濉溪镇、百善等地调查,早春温室里四季豆,每叶有烟粉虱B型50-250头,发生重的叶片背面或豆角上布满成、若虫,豆角被害后成银白色,严重影响四季豆的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室外的春大豆每叶有虫50-200头,煤污病发生十分严重,6月下旬春大豆全部死亡。秋季为害温室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