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播种时间 草本花卉从播种至开花的时间一般为60~100d。北方寒冷地区晚霜过后,即在5月末6月初顶花栽种,此前温室温度低、光照短,从播种至开花的天数应增加25~30d,应于2月初播种。4月份以前播种应酌情增加天数,5月份以后播种按正常天数即可。  相似文献   

2.
西洋蓍草是花卉、药材和食用兼用型植物,属于菊科蓍属,又名千叶蓍,原产于欧洲及北美,我国北方有分布。西洋蓍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茎直立;叶互生,羽状深裂为线形;头状花序小,密生成复伞房状,形成平整的平面;  相似文献   

3.
播期对胡萝卜不同品种抽薹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胡萝卜在河南10月以前播种,翌年能够完全抽薹开花;3月中旬以后播种,不能抽薹开花。就小株采种效果而论,9月初播种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新型花卉袋鼠爪的引种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澳大利亚引进的4个袋鼠爪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袋鼠爪适宜在昆明地区生长,露地生长也良好,冬季露地能存活,可周年生长开花,耐寒、生长势强、耐干旱;生产费用低,省工,栽培容易;是具有开发价值的切花、盆花、花坛花和干花种类。4个品种中Yellow gem是最好的切花品种,Bushranger是较好的盆栽品种。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6):499-499
1促进开花的措施 选用早花品种,进行小盆栽植.在要求开花日期前90~100d播种。播种后同正常管理,保持室温20-25℃,充分接受阳光。  相似文献   

6.
定植期对夏季切花小菊生育期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切花小菊品种为材料,研究定植期对切花小菊夏季生产生育期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定植期时切化小菊生育期和外观品质影响显著,5月初定植的切花小菊开花最快;品种之间有差异,从定植到开花,清露在5月初定植只需85 d,而自蜂窝在6月初定植需108 d.4月初定植的切花品质最高,随定植期的推迟,株高降低、冠幅缩小、茎粗和节间长减少,但花径变化因品种不一.证明江苏北部能够实施优质切花小菊的夏季生产,而最适定植期心在4~5月间.  相似文献   

7.
以文心兰南茜品种为原材料,筛选出自然变异优良单株博大1号,经组培扩繁获得新种苗,通过品种对比试验,对选育的新品种进行性状鉴定;再以引进的其他6个不同来源(品种)的文心兰产品为对照,在大田生产统一管理下,对植株生长、开花特性、切花等级、病虫害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7种材料中,博大1号整体综合性状优良,植株长势较为粗壮,全年感病率最低,仅3.4%,当年开花率最高,达81.96%,且具有较高的切花等级;切花后从新芽露出到花朵开放需要时间最短,仅175.1 d,切花株抽芽数最多,双芽以上株比例达92.5%,具有最高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唐菖蒲冬季开花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唐菖蒲花期调节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实现唐菖冬季开化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种球选择,种球冷藏;营养钵过渡种植;掌握种植时间;适时保温,补充光照和加强田间管理采取上述综合技术措施能使唐菖蒲在11月至翌年2月间开花,开花率高达90%,切花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9.
对360S和珍汕97A分批播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60S的育性转换温度低,开花习性好,花时较早,柱头外露率高;360S对九二О反应比珍汕97A敏感,从播种至抽穗始期约65~72d,比珍汕97A长6d;主茎总叶数11.8~12.7叶,与珍汕97A相当。  相似文献   

10.
苗龄对切花菊精云花芽分化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苗龄植株短日诱导后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进行观察及切花品质指标测定,研究苗龄对切花菊品种精云花芽分化及切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龄对切花菊精云花芽分化与品质有显著影响。苗龄越短花芽创始越迟,苗龄为0 d(定植当天短日处理)的植株从成花诱导到花芽创始需18 d,显著长于苗龄为28 d或以上植株成花诱导所需的4 d。苗龄越短,完成花芽分化所需的时间越长、花期越迟、切花品质越差。4 d是精云对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28 d是达到成熟的成花感受态的苗龄,但要获得高品质切花,苗龄要达到35 d以上才能进行成花诱导。  相似文献   

11.
夏大豆分枝期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大豆播种后25d左右就进入分枝期.是大豆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转折点。从开始分枝到开花约20d左右。这一时期大豆生长开始旺盛,花芽开始分化,根瘤已具有故氮功能。分枝期是决定整个生育期植株健壮与否、分枝与开花多少的关键时期,与产量高低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2.
培育草花壮苗的环境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壮苗,除选用优良品种,注意种子及土壤消毒外,主要是对环境条件的调节。1.温度 1.1掌握好播种温度 针对白城地区的气候条件及草花的上市时间,一般在5月20日左右,生育期长的品种如串红(从播种到开花大约需要120天),应在1月中下旬播种;万寿菊、孔雀草等生育期较短(从播种到开花需要70-90天),可在2月中下旬播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GA3对切花菊优香生长及开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3的浓度为50 mg/L,在植株定植后10 d开始喷施,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12 d,得到的植株株型最匀称,切花品质最好,达到了出口日本一等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使用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产量资料、棉花物候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运用多项式方法分离出气候产量,并采用线性回归及线性相关方法,探讨了棉花不同发育期热量资源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农八师垦区在棉花各个生长期热量资源变化对气候产量均显著相关。当≥0℃积温每变化100℃·d,播种—出苗期、出苗—开花期、开花—吐絮期及吐絮期分别影响棉花产量6.6、3.5、3.9、6.2个百分点。各个发育期棉花减产的热量指标为播种—出苗期≥0℃积温≤235℃·d、出苗—开花期≤1 465℃·d、开花—吐絮期≤1 620℃·d、吐絮期≤475℃·d;当全生育期≥0℃积温≤3 630℃·d、≥10℃积温≤3 350℃·d时为棉花减产指标。该结果可为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栽培生产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震宇  范翠丽  翟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429-12430,1243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KT及6-BA对唐菖蒲切花的保鲜效应.[方法]以唐菖蒲红色系“青骨红”切花为研究对象,瓶插在以5%蔗糖+300 mg/L 8-羟基喹啉+50 mg/L硝酸银为底液,添加不同浓度的激动素(KT)及6-苄基嘌呤(6-BA)的保鲜液中,通过对切花寿命、观赏品质、鲜重变化率的研究,研究其保鲜效应.[结果] KT浓度为30 mg/L时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了2.1d、提高平均日观赏值3.9、切花花枝鲜重峰值推迟2d出现,但对开花率影响不显著;6-BA浓度为40 mg/L时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了2.5d、提高平均日观赏值4.0、提高开花率1.22%、切花花枝鲜重峰值推迟2d出现.[结论]KT、6-BA均能显著提高保鲜剂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对切花腊梅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晶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57-12558
[目的]筛选适宜切花腊梅保鲜的药剂及其浓度。[方法]以素心腊梅为试材,以青霉素(700、900、1100mg/L)、硝酸银(102、136、170mg/L)8-羟基喹啉(50、70、90、200mg/L)3种药剂不同浓度进行正交试验,筛选适于切花腊梅保鲜剂配方,测定切花腊梅的花枝鲜重、水分平衡值、开花率、糖及蛋白质含量5个指标。[结果]根据素心腊梅的折线图和花枝鲜重、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平衡值、开花率5组数据分析,在正交试验的9个处理中,以凡B2c,(青霉素900mg/L+硝酸银136mg/L+8-羟基喹咛90mg/L)对延缓切花腊梅的衰老有明显的效果,在冬季条件下素心腊梅保鲜可达15d,同时比对照延长观赏寿命6—7d。[结论]较高浓度的青霉素、硝酸银和8-羟基喹咛的药剂组合对切花腊梅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铁炮百合是百合切花中的优良品种,其花大瓣厚,花形特别,花朵不同于铁炮百合向前开放,而是朝天怒放,尤其适宜用作切花,而且花期特长与铁炮百合花期完全错开。新铁炮百合在福建的播种适宜时期为9~11月。9月份播种的新铁炮百合在翌年2月就可达三叶一心;11月播种,则在翌年3月份可达三叶一心。三叶一心是新铁炮百合的最佳定植苗龄,所以供苗时间集中在2~3月,3~5月提供的种苗由于苗龄过大而使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余前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90-91,152
以百合索蚌(Sorbonne)切花为材料,瓶插试验设A、B、C、D、E 5个配方处理,以A为对照,通过对瓶插期间百合切花花枝鲜重、开花级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不同浓度(50mg/L、150mg/L、250mg/L和350mg/L)硼酸(H3 BO3)对其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硼酸处理,切花开花时间比对照提前1~2d,保鲜时间比对照延长1~3d;百合切花花瓣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在适宜水平,能有效防止叶片的失绿及CAT失活;其中D配方(3%Sug+200 mg/L 8-HQC+250 mg/L H3 BO3)对延缓切花百合衰老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红鳞蒲桃开花物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单株、单个花序、单花的开花动态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详细测量并记录花部构件,同时调查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为8月1日~9月15日(2008年),持续时间46d;单株花期从23d到33d不等;单花序的花期情况较为复杂,总体表现为花朵数越多,该花序持续时间越长,但也有个别情况出现,在开花中期花序持续时间长,开花后期花序持续时间最短,开花前期花序持续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在整个种群花期内单花平均开花时间约5.2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约为6.7d,开花中期约为4.7d,末花期约为4.3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显著大于种群中后期的持续时间。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隶属于16科21属22种。  相似文献   

20.
选用金红栗、谢花面、金香蜜3个西洋南瓜品种,从开花当天开始测量瓜横径、纵径等指标,得到西洋南瓜果实生长曲线.调查结果表明,开花后3 d果实处于缓慢生长期,4~15 d为迅速生长期,15 d后为缓慢生长期,到22 d时,果实大小基本固定,不再膨大;分别采收花后30、35、40 d的果实进行维生素C、胡萝卜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3个品种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果实营养品质指标呈增加趋势,35 d和40 d采收的果实各营养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但与30 d采收的果实测定结果差异较大.总体看,3个西洋南瓜品种不同采收期果实外部形态和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嫩瓜适宜采收期为花后15 d,老熟瓜适宜采收期为花后35~4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