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油菜花儿开     
<正>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增添京郊裸露农田治理作物品种,提升农田景观,从2007年起,开展冬油菜及春油菜等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研究,筛选出了一些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和技术。2009年陆续在京郊进行示范推广,先后打造了密云北庄油菜地、房山长沟水岸花田、房山韩村河天开花海、密云石城云梦花香等一批油菜景观农田。吸引了大量的市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京地区冬春裸露农田覆盖和春季农田景观营造的需要,引进13个越冬油菜品种,进行越冬成活率、观赏性和产量三方面指标的比较。初步结果表明,07皋DQW-1-3越冬成活率达96.08%,主花序有效长度达69.33cm,产量达1 755kg/hm2,是适宜在北京地区种植兼顾覆盖和景观的油菜品种。平油1号的越冬成活率为92.59%,产量最高,达1 760kg/hm2,适宜在北京地区作为越冬覆盖作物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根据西藏昌都市2021年引进青海春油菜试验种植情况表现,新增安排13个青杂系列油菜新品种引进筛选小区试验种植,开展品种筛选鉴定,验证不同青杂系列油菜品种在昌都市的适应性、丰产性、筛选出适合昌都市生态和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丰富油料作物品种,提升油料作物品质,深入挖掘油菜增产潜力,在昌都市农科所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分析结果作为今后昌都推广油菜种植结构的依据和参考,力争为昌都市油菜种植业调整,油料作物丰产丰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北京地区景观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地被菊凭借其良好的覆盖性和栽培适应性被广泛应用在生态恢复及景观营造中。但目前适用于景观农田规模化应用的地被菊品种较少,且老品种存在种性退化、抗性降低等问题。故开展此引种筛选工作,以筛选出适用于规模化景观农田种植的地被菊新品种。本试验引进6个地被菊新品种,通过开展田间观测进行综合分析评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农吉庆’在覆盖性、观赏性、成活率、抗性表现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可以作为未来北京地区景观农田规模化种植主推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攀西高海拔地区春油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在攀西高寒山区试种春油菜试验表明,2004年在海拔3 000m的地区种植,供试8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能得高产、高含油量(供试品种含油量均可达到45%以上)、低芥酸、低硫甙的效果。2005年通过不同海拔的品种试验表明,海拔2 500m左右为春油菜适宜区,海拔3 080m应为春油菜的种植上限,而海拔2 000m的品种开花结实正常,产量较低,是否是春油菜的适宜种植下限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005年表现以德油早1号、中双6号、德油5号的综合性状较优,可以在适宜范围内的高限种植。通过2006年推广的德油5号表明,春油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好,德油5号可作为攀西高海拔地区春油菜的主推品种。同时提出了攀西高寒地区的一系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昭苏地区春油菜的生产现状,分析生产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品种相对单一,与配套栽培技术运用不到位,深加工企业少等。因此,引进高产、抗性好的品种,推广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采取地方政策补贴,做好市场引导是促进伊犁河谷春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雁  王忠义 《北京农业》2014,(10):26-33
提到油菜花,大家十有八九会想到江西婺源,因为历史上油菜栽培并以收籽为主,以长江流域和以南各地为最盛。近年来,随着北京地区观光农业的创新升级,油菜花便移师北上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光添彩。结合郊区生态、休闲、景观建设,2007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甘肃农科院引进抗寒品种在北京郊区试种成功,从2010年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京郊大面积示范了多种新、特、优油菜品种,以其花为媒,创建景观农业,营造游乐天地,吸引游客休闲观光,并收其籽榨其油,以秆为肥沃其土。一品多益,产生良好的增值效果,深受农民、游客欢迎,已成为京郊景观农业中花骄子之一,每年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达l万多亩,带动了北京市生态、景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适宜贵州山区种植的绿肥用油菜品种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适宜贵州山区种植的作绿肥用油菜品种,从贵州省内外引进优质常规油菜品种、杂交油菜品种、专用饲料油菜品种、本地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品种共计11个,以绿肥品种箭舌豌豆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绿肥用油菜品种盛花期的生物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油菜品种盛花期生物产量显著高于箭舌豌豆。其中,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饲料型油菜品种"饲油2号"盛花期的生物产量最高,为8 641.99公斤/亩,适宜贵州山区作绿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在丽江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广利用杂交油菜品种是油菜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丽江市在承担云南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引进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试种筛选,获得最适宜丽江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高含油量杂交品种新品种云油杂2号。总结了云油杂2号的特征特性、产量及田间表现,并从播种时间、肥水调控、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到油菜花,大家十有八九会想到江西婺源,因为历史上油菜栽培并以收籽为主,以长江流域和以南各地为最盛。近年来,随着北京地区观光农业的创新升级,油菜花便移师北上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光添彩。结合郊区生态、休闲、景观建设,2007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甘肃农科院引进抗寒品种在北京郊区试种成功,从2010年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京郊大面积示范了多种新、特、优油菜品种,以其花为媒,创建景观农业,营造游乐天地,吸引游客休闲观光,并收其籽榨其油,以秆为肥沃其土。一品多益,产生良好的增值效果,深受农民、游客欢迎,已成为京郊景观农业中花骄子之一,每年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带动了北京市生态、景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7—2018年度肥东县油菜主推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宜肥东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2017—2018年度在肥东县开展了油菜主推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依据生育期性状、产量性状、品种特性、抗逆性等综合指标考虑,肥东县最佳适宜油菜品种为德新油27。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7月,通过种植5种观赏型春油菜品种,对生长发育和花期观赏效果等项目进行比较研究,找出适合北京市通州地区种植的观赏型春油菜品种,为本地区推行观赏型春油菜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民乐县的传统经济作物,为了加快油菜品种更新,促进民乐县油菜产业发展,2008年中心开展了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适宜民乐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华油杂6号、青油14号和绵油11号。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13、2014两年在汉中高海拔(≥1 000 m)区域开展春播油菜引进试验及示范种植,摸索出了不同海拔地区春油菜的适宜品种、最佳播期和栽培密度,为今后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全市打造春季"最美油菜花海"之后的山区旅游景点继续打造夏季油菜"花谷",以促进旅游业发展;同时也改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宜赣北地区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收集了21个油菜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浔油10号、沣油823、希望699、秀油杂363、中油杂7819等品种株高适宜,早熟性、抗倒性较强,适宜在赣北地区作机械化收获油菜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油菜种植的成本大幅上升,种植效益也不断下降,其以人工育苗移栽、人工除草等传统的耕作种植模式,已严重制约了我县油菜产业发展。为此,略阳县种子管理站组织技术人员先后对油菜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及探索,针对山区县油菜发展,引进了适宜直播密植的沣油737油菜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逐步改变山区县油菜生产的种植习惯和种植模式,为今后推广油菜直播密植和机收提供依据。略阳县地处秦岭以南汉中西缘,属国家贫困山区县之一,随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我市主要冬季农作物,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居全省第一,也是我市农民春季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为加快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双低油菜品种(组合),2006年我市引进了一批新品种(组合),设置了市区域试验,以期筛选出符合目标的新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8.
筛选籽粒有害重金属低积累的农作物品种是实现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的重要途径。以Cd、Cu复合污染农田为基地,通过田间试验,对比14个油菜品种对重金属Cd和Cu积累和富集的差异,筛选适宜污染农田种植的油菜品种。结果表明:油菜各部位的Cd含量表现为茎秆>根>果荚>籽粒,Cu含量表现为根>果荚>籽粒>茎秆。油菜籽粒的Cd富集系数高于Cu。综合油菜产量、籽粒重金属含量和富集系数,筛选出适合试验区Cd、Cu复合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替代种植的油菜品种3个:浙油51,赣油杂6号,纯油王1号。  相似文献   

19.
引进油菜新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比较、筛选出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好的品种;找出适合当地种植、推广的品种替代一直以来长期在当地种植的A35。  相似文献   

20.
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来源 "青杂2号"是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开发中心育成的甘蓝型杂交春油菜品种,甘南州于2002年引进后,经过2002-2003年试验、示范种植,2004年推广面积达187.00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