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为全面了解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内兽类群落组成及资源分布状况,为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对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月亮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共51种,隶属8目22科42属,约占贵州哺乳动物总数(142种)的35.92%。其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VU)物种5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极危(CR)物种1种,濒危(EN)物种5种,易危(VU)物种13种,近危几近易危(NT几近VU)物种8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3种,II级保护动物10种;三有物种17种,特有种5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的物种13种。从分布型来看,东洋型29种,占保护区总数的56.86%;南中国型10种,占19.61%;古北型8种,占15.69%。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至200g年9月,采用样线调查法、铁日法和网捕法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社区访谈结果,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目前已知兽类69种,隶属于8目24科56属。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珍稀保护兽类资源较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1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的有4种,附录Ⅱ的有7种,附录Ⅲ的有4种。从动物区系成分来看,南方类型49种,占总种数的71.01%;北方类型有11种,占总种数的15.94%;季风型和广泛分布型9种,占总种数的13.05%。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清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动物资源现状,于2009-2010年在重庆市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兽类动物7目20科5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3种,Ⅱ级9种,Ⅲ级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分约》(CITES)的共有8种;重庆市重点保护动物7种.根据动物地理区系划分,区内东洋界2...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黄牯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群落组成结构、分布特征及其威胁因素,为保护区制定出更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合采用样线调查法、红外相机陷阱法、铗日法、网捕法及非诱导性访问调查法,结合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献对贵州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调查收集,并对保护区内的兽类资源丰富度、与邻近保护区物种相似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贵州黄牯山自然保护区共统计到兽类45种,隶属于8目20科,其中,国家I级保护物种2种(云豹和林麝),国家II级保护物种7种(猕猴、藏酋猴、穿山甲、水獭、小灵猫、斑林狸和中华鬣羚),我国特有种4种(贵州菊头蝠、藏酋猴、林麝和滇绒鼠);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等级物种4种(穿山甲、水獭、云豹和林麝),易危(VU)等级物种7种(贵州菊头蝠、小灵猫、斑林狸、豹猫、小麂、毛冠鹿和中华鬣羚),近危(NT)等级物种8种(中鼩鼱、藏酋猴、黄腹鼬、猪獾、狗獾、鼬獾、花面狸和赤麂);列入CITES附录I的物种5种(穿山甲、水獭、斑林狸、云豹和中华鬣羚),CITES附录II的物种4种(猕猴、藏酋猴、豹猫和林麝)。贵州黄牯山自然保护区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较高(C_j=0.64),兽类资源组成成分中等相似;与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极高(Cj=0.75),兽类资源组成成分极其相似。【结论】贵州黄牯山保护区兽类资源较丰富,但受人为干扰较严重,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保护管理工作,并完善相应的管理法规,给予野生物种和生态环境更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兽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2007年春季对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春季兽类资源进行调查,从动物的分布型来看,古北界和广布种均为6种,各占40%;东洋界种3种,占20%;兽类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数量相对较多的有猪獾、隐纹花松鼠和岩松鼠等。最后对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7年夏季对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兽类19种,隶属于6目13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种,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10种,天津市重点保护动物7种,CITES附录3种。与春季调查结果相比,种数和数量均有所提高,这与生境质量提高相关。  相似文献   

7.
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兽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冬季(2007年12月-2008年2月)对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兽类10种,隶属于4目7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5种,天津市重点保护动物3种,CITES附录1种;区系以古北界为主,有少量的广布种和东洋种。与春、夏、秋季调查结果相比,种数和数量均有所降低,与动物习性、食物、隐蔽条件等相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在保护区内兽类有4目14科37种,以古北界为主的有26种,占保护区兽类总种数的70.73%,东洋界和古北界的有11种,占保护区兽类总种数的29.27%。  相似文献   

9.
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和结合前人资料对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进行了初步统计.保护区有药用兽类35种,分属7目18科30属,其中:属于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就药用兽类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黔江区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并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保护鸟类进行研究。[结果]蒲花河流域有鸟类97种,隶属于17目44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44种,雀形目鸟类53种。其中,留鸟有49种,夏候鸟3种,冬候鸟12种,旅鸟4种,繁殖鸟29种;东洋界种类45种,古北界种类33种,广布种1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12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种。[结论]调查结果为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陕西黄河湿地夏季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逸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67-9269
采用样线法对陕西黄河湿地4种生境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1种,隶属于15目33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52种。鸟类属于10个分布型,其中东洋型鸟类占22.95%,古北型鸟类占16.39%,反映了该地区的鸟类区系从东洋界向古北界鸟类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弄清洱海水生鞘翅目昆虫特征,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洱海水生鞘翅目昆虫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洱海共有水生鞘翅目昆虫4科23种,水生鞘翅目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著,东洋区分布种22种,其中仅在东洋区分布的有8种,分别占95.65%和34.78%。但也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古北共有种有10种,占43.48%;同时在其他区也有一定的分布。在中国动物区系中,西南区均有分布,但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共有种也较丰富,表明3个分布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罗山境内,地处东洋界边缘.1998--2002年夏季,实地调查记录该保护区夏候鸟12目,25科,69种,为河南夏候鸟物种数(107种)的64.49%.其中食虫鸟类58种;东洋界鸟类44种,古北界鸟类15种,广布性鸟类1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指定种类8种,河南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该保护区分布鸟类新记录4种。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东部古北、东洋昆虫区系分界线的争论已持续100多年。以109科20,330种昆虫作为大样本。用数理统计和直接对比的方法证实了,伏牛山.淮河是古北成分和东洋成分比例发生突变的“拐点”,把这裹作为分界绕,和当前的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及中国昆虫地理区划相同。但东亚成分作为中国昆虫的主体,它的归属至关重要。由于其分布区域主要在西南区、华中区、台湾省、华北区、青藏区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因此归属于古北成分较为合理。这样古北、东洋两界的分界线就南移到北纬25°即广东省北部的南岭一带。十分巧合的是这条界践和世界植物区系分区及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关于两大区的分界织十分相似。考虑到昆虫除极少数类群,如食毛目、虱目、蚤目外,绝大多数昆虫种类和植物有高度生态依存性,因此昆虫和植物两条分界线相似,应该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河北承德地区哺乳动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3月至2001年10月对承德地区哺乳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查明哺乳动物53种,隶属于7目17科40属,其中占北种28种,东洋种4种,广布种21种,占河北省哺乳动物总数的67.9%。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哺乳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种类7种,河北省保护种类19种,该地区分布有河北省仅存的野生马鹿种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考证大量文献资料和定名标本基础上整理出六盘山不全变态类昆虫名录,共计12目70科236属382种。采用二元相似性系数公式SI=C/(A+B-C)对该区昆虫的区系特征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以下初步结论:六盘山不全变态类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突出古北区成分,共计219种,占已知总数的57.33%,古北界+东洋界混合成分次之,共计122种,占31.94%;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华北动物区成分113种,占29.58%,其他成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蒙新区〉东北区〉西南区〉青藏区〉华中区〉华南区,表明该区昆虫在区系组成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杨红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72-8973
经调查,发现豫东黄河故道湿地有两栖动物6种(隶属1目3科3属)、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5科8属)。区系特点以广布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种类与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占优势。近年来,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泉州市5种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农田、居民点、果园和水域鸟类种数分别为158、155、74、76和97种.5种生境类型鸟类地理型区系分布为:东洋种>古北种>广布种.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物种丰富度、α物种多样性、G-F多样性排列顺序为:森林>农田>水域>果园>居民点.依据β多样性测度,森林与...  相似文献   

19.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重庆市2个缓步动物新记录种,它们是Diphascon scoticum Murray,1905(真缓步纲,高生科)和Diphascon patanei Binda & Pilato,1971(真缓步纲,高生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