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通过周年采集标本,研究江西青岚湖淡水蚌类的资源现状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青岚湖淡水蚌类有11属35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洞穴丽蚌和中国尖嵴蚌,它们在每个季节标本中都占较大的比例,并且秋、冬两季所获标本明显少于春、夏两季.标本属、种数在每个季节相差不大,秋季以11属、21种为最多.标本各属所含种数差异较大,丽蚌属包括9种、无齿蚌属包括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5.71%和22.86%;而珠蚌属、冠蚌属、扭蚌属和帆蚌属各只有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86%.青岚湖淡水蚌类夏季生物量和密度最大,分别为22.75g/m2和0.81ind./m2;秋季生物量和密度最小,分别为16.24g/m2和0.65ind./m2;全年平均生物量为(15.94±5.26)g/m2,全年平均密度为(0.59±0.21)ind./m2,说明青岚湖淡水蚌类资源比较丰富,但各个季节、各属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南洞庭湖15种野生蚌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APD技术,选用11条有效随机引物研究了南洞庭湖15种野生蚌(圆顶珠蚌、尖锄蚌、圆头楔蚌、鱼尾楔蚌、巨首楔蚌、射线裂脊蚌、球形无齿蚌、勇士尖嵴蚌、扭蚌、杜氏珠蚌、背瘤丽蚌、短褶矛蚌、三巨瘤丽蚌、环带丽蚌、蚶形无齿蚌)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得到RAPD-DNA扩增条带1 775条,片段长度500~1 500 bp,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3.5条带,这些条带构成了南洞庭湖15种野生蚌的遗传多样性图谱.分析表明,属间的遗传距离以裂脊蚌属和尖嵴蚌属间最近,为0.485 7,丽蚌属与其他属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729 2;种间的遗传距离以圆头楔蚌和巨首楔蚌间最小,为0.333 3,背瘤丽蚌与三巨瘤丽蚌及环带丽蚌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678 2.从种属关系归属来看,丽蚌属和尖锄蚌属归属于小方蚌亚科;无齿蚌属归属于无齿蚌亚科;矛蚌属、扭蚌属、裂脊蚌属、尖嵴蚌属、楔蚌属和珠蚌属同归属于珠蚌亚科.  相似文献   

3.
《油气储运》2005,(12):36-37
为什么要饲养珍珠蚌?珍珠是华贵的装饰品,又是名贵的中药材,经济价值高,养珠业常有“金库”之称.因此发展养珠业大有前景、珍珠是通过蚌类培育而成的。蚌类属软体动物门,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养珠业常选用帆蚌、褶纹冠蚌和珍珠蚌等品种。  相似文献   

4.
1快速育小蚌 褶纹冠蚌用鱼塘肥水快速养殖,三角帆蚌用土池肥水,流水浅栖培育法,使当年繁殖的幼蚌到11月份左右,基本可以达到手术蚌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研究了褶纹冠蚌5种组织(闭壳肌、肾脏、肝脏、胰脏、心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心脏、肝脏中表达出3条酶带(SOD-1、SOD-2、SOD-3),闭壳肌中有2条酶带(SOD-2、SOD-3),肾脏、胰脏中有1条酶带(SOD-3).SOD-3在褶纹冠蚌肝脏、心脏中表达最强,SOD-2在心脏中表达最强,SOD-1在肝脏中表达最强.不同褶纹冠蚌组织中SOD同工酶的表达存在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幼蚌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COD、悬浮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幼体河蚌均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提高水体的透明度;褶纹冠蚌对COD、NH_3-N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36.45%、89.68%和56.24%;三角帆蚌对TN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5.52%;背角无齿蚌对TP的去除率最高,达到38.00%;试验结束后测量河蚌湿重发现试验期间河蚌几乎没有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探讨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褶纹冠蚌的消化道由唇瓣、口、食道、胃、肠、直肠和肛门组成。消化道管壁大都有许多皱褶,黏膜上皮主要为纤毛柱状细胞,在唇瓣、食道、胃、肠和直肠还有少量的黏液细胞,纤毛和黏液细胞在食物的运输中起重要作用。消化腺为复管状腺,腺管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2种类型,消化细胞内含许多囊泡和颗粒。[结论]该研究可为褶纹冠蚌的消化生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摄食、组织病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褶纹冠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技术和理论,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血清、温度对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影响,并对早期稚蚌的成活和生长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鳙鱼血浆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极显著高于马血清、牛血清组(P<0.01);18℃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均显著高于30、24℃(P<0.05);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生物学零度为9.34℃,有效积温为102.84℃·d;早期稚蚌养殖一个月后,鳙鱼血浆培养的稚蚌成活率最高(P<0.05),鳙鱼血浆组稚蚌壳长显著高于牛血清组、马血清组组(P<0.05);稚蚌在3 个养殖温度下,温度越低,成活率越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以鳙鱼血浆为营养源、18℃条件下培养的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率最高,稚蚌养殖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9.
名特水产介绍三角帆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角帆蚌俗称河蚌、珍珠蚌、三角蚌.它属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属瓣鳃纲、珠蚌科、帆蚌属.它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省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10.
在水温(24.0±0.5)℃、pH值7.5±0.5、溶解氧大于5mg/L的条件下,本文采用半静水试验方法研究了氯化铵、亚硝酸钠和氯化镉对平均体长为1.5~2.0 cm的褶纹冠蚌幼蚌的急性毒性效果。结果表明,3种试剂对幼蚌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氯化镉>氯化铵>亚硝酸钠,对幼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2.02、165.63、287.58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20、16.56、28.76 mg/L。受到3种试剂的胁迫后,褶纹冠蚌幼蚌出现心脏活力降低、蚌壳张开或斧足露出蚌壳外等中毒症状,最后导致死亡。幼蚌死亡率与3种试剂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pacifica)录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无齿蚌属,俗称河蚌或菜蚌。贝壳大型,外形呈有角突的卵圆形,壳质薄,易碎。它是底栖肉食性鱼类、禽类的天然饵料,亦可为家畜、家禽的饲料[1]。近年来,特别在我国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圆背角无齿蚌被开发为食用  相似文献   

12.
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pacifica)录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无齿蚌属,俗称河蚌或菜蚌。贝壳大型,外形呈有角突的卵圆形,壳质薄,易碎。它是底栖肉食性鱼类、禽类的天然饵料,亦可为家畜、家禽的饲料[1]。近年来,特别在我国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圆背角无齿蚌被开发为食用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平原区宿鸭湖水库贝类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1985年10月至1988年8月对大型平源泊型水库-宿鸭湖水库贝类资源的研究。共采集到瓣鳃类33种,腹足类5种;其中25种瓣鳃类(含2个未定种)为河南省首次记录。库中贝类依环境和栖息其中优势种类的朱同,可以划分为4个分布区;在6667ha常年淹没区内,贝类生物量约为6670.08t,其中褶纹冠蚌占99.24%。该库单位面积生物量之高和褶纹冠蚌在贝类中占绝对优势的情况,在我国湖泊、水库中沿属首例。故在开发利用库中水产资源时应首先考试这一资源优势,对贝类开发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镉对褶纹冠蚌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对褶纹冠蚌血清和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在1 mg·L-1Cd2+处理后,肝胰脏SOD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被显著诱导;在2 mg·L-1 Cd2+处理后,肝胰脏SOD活性暴露48h被显著地诱导,其后开始回落,但是依然被显著地诱导.褶纹冠蚌经不同浓度Cd2+处理后,肝胰脏的GPX活性显著被诱导;血清中的GSH含量先显著上升,在48 h时达到峰值后显著下降;血清和肝胰脏的H2O2均被诱导;肝胰脏中MDA含量明显升高.褶纹冠蚌肝胰脏中SOD活性和血清中GSH含量可以用来指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镉污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周年采集标本,对鄱阳湖区两个不同用途的卫星湖泊——青岚湖和军山湖淡水蚌类资源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岚湖淡水蚌类有11属35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洞穴丽蚌和中国尖嵴蚌;军山湖有9属16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和洞穴丽蚌,且两湖标本各属所含种数差异较大。青岚湖淡水蚌类密度和生物量明显大于军山湖,前者分别为0.57 ind/m2和15.94 g/m2,而后者分别为0.19 ind/m2和0.77 g/m2。两湖蛏蚌属密度和生物量均为零,但青岚湖其余各属生物量明显大于军山湖;并且除楔蚌属和扭蚌属外,青岚湖其余各属密度明显大于军山湖。两湖淡水蚌类生物量和密度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湖群落相似系数为41.67。作为天然湖泊的青岚湖比作为增殖湖泊的军山湖面积小很多,但青岚湖淡水蚌类资源比军山湖丰富,说明人工增殖对军山湖淡水蚌类资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用兼并引物结合RT-PCR方法从褶纹冠蚌血细胞中克隆出一种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pSOD)的cDNA,用半定量PCR方法研究了cpSOD的mRNA在褶纹冠蚌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pSOD cDNA全长为891 bp,包含1个46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155个氨基酸的蛋白.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5...  相似文献   

17.
绢丝丽蚌(Lamprotula fibrosaHeud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古异齿亚纲、蚌目、蚌科、丽蚌属,为我国特有淡水经济蚌类。其贝壳壳厚、坚硬和皎白,是制造可溶性钙粉和珍珠核的特优材料,固而经济价值极高。在我国淡水水域中可广泛地进行移植、增殖和养殖。 1 绢丝丽蚌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养殖河蚌浙江水产学院(316101)钟秀华一、河蚌的人工繁殖1.河蚌性成熟及产卵期河蚌性成熟需3年~4年。不同河蚌品种产卵期不一样,在长江以南地区,三角帆蚌每年5月~7月产卵,褶纹冠蚌每年4月~5月和10月~11月产卵,一年产卵2次。2.亲蚌的选...  相似文献   

19.
沅江南洞庭湖软体动物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沅江南洞庭湖部分湖泊软体动物资源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计有单壳类软体动物10种,隶属腹足纲的3科6属,其优势种为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方格短沟蜷等;计有双壳类软体动物25种,隶属于双壳类的3科13属,其优势种为三角帆蚌、背瘤丽蚌、洞穴丽蚌、河蚬等,表明该地区的软体动物数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消费者开始关注河蚌,因为河蚌是摄食水体中的细菌、藻类、有机碎屑等生物,不需要投喂任何饲料,养殖水体水质好,属于健康型养殖。下面介绍一种新型食用河蚌———橄榄蛏蚌。1.橄榄蛏蚌的形态特征橄榄蛏蚌属瓣鳃纲、蚌目、蚌科。橄榄蛏蚌壳窄长形,壳薄。壳顶低,不显著,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