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蜡液处理对长叶橙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测定不同果蜡对柑橘的贮藏效果,笔者以长叶橙(Citrus sinesis. (L.) Osbeck)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果蜡(Decco Fruitshine 402F、FMC890、自备蜡)处理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打蜡明显地提高其果实亮度、降低失重率。打蜡处理贮藏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明显,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达显著差异。自备蜡处理的光亮度显著低于402F和FMC890果蜡,对果实失水的抑制效应显著强于两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蜡液处理对天草常温贮藏果实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为天草果实采后的科学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草果实为试验材料,经2% SOPP处理5~8 min后,分别采用Decco Fruitshine 402F(简称402F)、FMC890和自备蜡进行蜡液处理,以未涂蜡果实作空白对照,常温贮藏,并对各处理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天草果实常温贮藏前期,各处理果实亮度无显著差异,贮藏后期蜡液处理却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且402F、FMC890可明显提高果实亮度;蜡液处理能显著减少果实贮藏过程中水分的散失,以自备蜡最佳,但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蜡液处理与空白对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在整个常温贮藏期间,无论是蜡液处理还是空白对照处理,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同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各处理贮藏34 d后果实腐烂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自备蜡与其他两种蜡液(402F和FMC890)相比,对减少天草果实失重和保持果实新鲜度效果较好,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相近,但在提高果实亮度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定不同处理对柑橘的贮藏效果,以锦橙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果蜡(402F、自备蜡A、自备虫胶蜡B、自备蜡A与虫胶蜡B混合蜡液(A∶B=3∶7))及苹果包装处理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蜡和单果包装处理均能提高果实亮度、减少果实失重、降低腐烂率,其中以自备虫胶蜡B处理提高亮度最好,单果包装处理抑制果实失重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自备虫胶蜡B和自备蜡A与虫胶蜡B混合蜡液(A∶B=3∶7)降低腐烂率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经“Decco Fruitshine 402F”、“Water Wax”、“Zivdar Wax”、“FMC 890”、“FMC8201”、“FMC810”、塑料袋单果包装及清洗为对照处理的默科特果实,于常温贮藏35 d.研究结果表明,采后打蜡可以明显减少果实失重,改善果实外观,但影响果实风味.果实的异味与果实内部成分变化特别是乙醇含量的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是我国最重要的主栽鲜食宽皮柑橘,经洗果、打蜡、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后,果肉异味物质快速积累,不仅影响果实口感、风味和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而且影响到果实的货架期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目的】研究打蜡处理对温州蜜柑果实异味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优化宽皮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工艺,延长果实货架期,提高鲜果的市场竞争能力。【方法】以'尾张'温州蜜柑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模拟生产中采用不同固体物含量的果蜡进行打蜡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各处理果实表面蜡质形态;气相色谱仪检测果实内部气体和异味物质含量;同时对光泽度、异味、风味、出汁量、满意度、甜度、酸度和总体满意度等消费者感官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打蜡处理能增加表面光泽度,同时使果实表面被人工合成蜡液覆盖,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气孔被蜡液堵塞,果实内部O_2含量下降,CO_2含量上升。常温贮藏3周时,402D原液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内部CO_2浓度增加7.1%,比对照组增加1.0%;O_2浓度从1.6%降到1.4%。果肉乙醇和乙醛含量快速积累,产生异味,402D原液处理的果实内部乙醇含量1 773.8 mg·L-1,商业果蜡(美国产402D果蜡)经过稀释可提高果心O_2含量,降低CO_2的含量,延缓果肉异味物质的积累速率。而1﹕1稀释后,果实内部乙醇含量560.5 mg·L-1,感官评价由"高亮"到"较亮",总体评价得分显著升高。果实打蜡处理后模拟低温冷链(4℃)贮运能有效抑制异味物质的积累,延长果实货架期。【结论】打蜡处理是导致温州蜜柑果实异味物质快速积累的关键原因,402D果蜡按1﹕1用水稀释后打蜡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在4℃下冷藏,能显著减少果肉异味物质积累,同时使果实货架期延长至4周。  相似文献   

6.
【背景】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是我国最重要的主栽鲜食宽皮柑橘,经洗果、打蜡、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后,果肉异味物质快速积累,不仅影响果实口感、风味和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而且影响到果实的货架期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目的】研究打蜡处理对温州蜜柑果实异味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优化宽皮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工艺,延长果实货架期,提高鲜果的市场竞争能力。【方法】以‘尾张’温州蜜柑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模拟生产中采用不同固体物含量的果蜡进行打蜡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各处理果实表面蜡质形态;气相色谱仪检测果实内部气体和异味物质含量;同时对光泽度、异味、风味、出汁量、满意度、甜度、酸度和总体满意度等消费者感官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打蜡处理能增加表面光泽度,同时使果实表面被人工合成蜡液覆盖,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气孔被蜡液堵塞,果实内部O2含量下降,CO2含量上升。常温贮藏3周时,402D原液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内部CO2浓度增加7.1%,比对照组增加1.0%;O2浓度从1.6%降到1.4%。果肉乙醇和乙醛含量快速积累,产生异味,402D原液处理的果实内部乙醇含量1 773.8 mg·L-1,商业果蜡(美国产402D果蜡)经过稀释可提高果心O2含量,降低CO2的含量,延缓果肉异味物质的积累速率。而1﹕1稀释后,果实内部乙醇含量560.5 mg·L-1,感官评价由“高亮”到“较亮”,总体评价得分显著升高。果实打蜡处理后模拟低温冷链(4℃)贮运能有效抑制异味物质的积累,延长果实货架期。【结论】打蜡处理是导致温州蜜柑果实异味物质快速积累的关键原因,402D果蜡按1﹕1用水稀释后打蜡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在4℃下冷藏,能显著减少果肉异味物质积累,同时使果实货架期延长至4周。  相似文献   

7.
以红肉火龙果为材料,研究SP-1、高亮和丽展精3种果蜡处理对果实失重率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蜡处理极显著地抑制了火龙果果实失重率的增加,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下降,有利于果实品质的保持。在活性氧代谢方面,果蜡处理显著地降低了火龙果贮藏中期(4~6 d)果实中脂肪氧化酶(LOX)的活性,极显著提高了贮藏期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贮藏后期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地抑制果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和贮藏前6 d果实中H_2O_2的积累和O_2~-.生成速率。不同果蜡处理,对火龙果果实失重率的下降、活性氧产生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很大,其中SP-1果蜡的保鲜效果最好,其次为高亮型果蜡(柑橘类)。  相似文献   

8.
为了测定一定时期内夏橙[Citrus sirensis(L.)Osbeck]被不同试剂处理后的贮藏保鲜效果,以奥林达和蜜奈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处理后入库(8℃)贮藏的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31d后,用果蜡处理能够提高贮藏后夏橙果实的亮度,减少果实失水,改善果实风味,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药剂处理.其中奥林达以20 g/L邻苯酚钠(SOPP)和50 mg/L 2,4-D浸果5 min,用真绿色柑橘保鲜剂600倍稀释液浸果1 min,然后手工涂WATER WAX处理效果最佳;蜜奈以20 g/L SOPP和50 mg/L 2,4-D浸果5 min,用真绿色柑橘保鲜剂600倍稀释液浸果1 min,然后手工涂FMC890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蜡处理对沙糖桔贮藏期间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无核沙糖桔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蜡处理对常温贮藏果实品质、乙醛和乙醇含量、丙酮酸脱氢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蜡和0.5%、1%蜡液处理均降低了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涂蜡果实在42 d时仍保持较高的果汁TSS、TA和Vc含量.贮藏30 d后涂蜡果实的PDC、ADH活性和乙醇、乙醛含量明显增加,且显著高于浸蜡处理的果实,果实仍保持良好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3种保鲜剂对常温贮藏早酥梨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常温条件下普通果蜡、纳米保鲜果蜡和早酥梨生理活性调节剂对早酥梨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3种保鲜荆对常温贮藏早酥梨起到了很好的保鲜作用,经过纳米保鲜果蜡处理的果实,常温贮藏45d后,果实外观和品质均优于其它处理和对照。  相似文献   

11.
1984~1985年,采用 PE 薄膜包果和虫胶涂料处理,在常温库中进行雪柑[Citrus sinensis(L.)Osbeck var.sekkan]贮藏试验研究。贮藏180天后,前者好果率比后者高28.24%,果实外观品质、理化性状、生理代谢产物等均比后者优良.通过果皮解剖学对比观察表明,前者果皮细胞形态结构与贮前鲜果几无差异,而后者果皮细胞已破坏,组织崩溃。说明涂料处理效果远不如 PE 薄膜包果处理。本文首次报导雪柑贮藏前后果皮解剖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茶树油对莲雾果实储藏品质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分别用浸泡法和熏蒸法处理莲雾,测定储藏后的莲雾果实品质指标,同时运用滤纸扩散法研究茶树油处理对莲雾采后致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茶树油处理可以减缓莲雾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指数上升,维持较高的硬度,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较高的含量,从而显著提高莲雾采后贮藏的保鲜品质,其中以10%茶树油浸泡和500 u L·L~(-1)熏蒸处理莲雾保鲜效果最好。同时实验证实茶树油能显著抑制莲雾果实主要致病菌茶褐斑拟盘多毛孢菌与棕榈疫霉菌的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三种类型柑橘成熟果实表面蜡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中国主栽柑橘类型(‘鄂柑一号’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Ponkan)、尤力克柠檬(C. limon cv Eureka cv. Lemon)和沙田柚(C. grandis Osbeck cv. Shatian Yu)成熟期果实表面蜡质,建立中国柑橘果实蜡质基础数据,为科学指导柑橘采后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3种类型柑橘的成熟果实为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果实表面蜡质晶体结构;用GC-MS测定果实表面蜡质成分及含量;用定量PCR检测蜡质相关基因在不同类型柑橘果皮表达特性。【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沙田柚蜡质晶体呈较大的倒伏片状,椪柑片状晶体较小,柠檬介于上述两者之间。GC-MS分析表明,3种类型柑橘果实表面外蜡中脂肪族物质主要组成成分相同,分别为:脂肪醛、饱和游离脂肪酸、饱和正链烷烃和伯醇,但品种之间各组分比例及碳原子分布有一定差异。椪柑、柠檬以及沙田柚外蜡含量分别为1.1、2.2和9.3 μg·cm-2。椪柑外蜡中醛、脂肪酸、烷烃和伯醇所占比例为50%、16%、28%和6%;柠檬中各个成分比例分别为42%、30%、18%和11%;沙田柚中则分别为50%、31%、12%和7%。椪柑中26醛和28醛含量最高;柠檬中碳原子数分配比较均匀,没有绝对占主导的成分;沙田柚脂肪族物质中高碳原子数所占比例比其他柑橘类型果实蜡质中高,尤其是32酸、31和33烷烃含量很高。椪柑和柠檬总蜡含量分别为4.3和4.6 μg·cm-2。椪柑总蜡中醛、脂肪酸、烷烃和伯醇与外蜡各成分所占比例相似,分别为57%、14%、23%和4%;柠檬总蜡各成分所占比例则分别为53%、15%、19%和8%。总蜡不同种类脂肪族物质碳原子数分配与外蜡基本相同。萜类物质种类和含量在不同品种类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柠檬中主要的三萜类成分是软木三帖酮(friedelin)、羽扇豆醇(lupeol)、α-香树精(α-amyrin)和β-香树精(β-amyrin);椪柑中主要含有后3种,没有检测到软木三帖酮;角鲨烯和法尼醇为紧皮柑橘(柚和柠檬)特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超长链脂肪酸辅酶A合成酶KCS6在不同柑橘类型之间的表达趋势与其对应的物质含量比较吻合,推测该基因造成了这些柑橘类型蜡质含量的差异。酰基转移酶CER2在沙田柚中表达量最高,推测该基因则导致了沙田柚中大于30碳原子数的蜡质成分在不同柑橘类型中占据最高比例。3种类型柑橘果实表面总蜡和外蜡中脂肪族物质均以醛为主,烷烃或酸次之,伯醇最少。总蜡和外蜡物质分配存在差异,其中伯醇和超长链脂肪酸在外蜡中占据比例更高,烷烃则是在外蜡中占据比例较低。萜类物质中三萜类和淄醇仅在总蜡中可以测定出,而角鲨烯和法尼醇则在外蜡和总蜡中都含有。【结论】蜡质成分在柑橘果实中受遗传背景和果皮结构共同影响。宽皮柑橘与紧皮柑橘具有不同的蜡质特征,本研究结果对宽皮柑橘和紧皮柑橘品种特异性的果蜡配方研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比较不同涂料及处理时间与不同洗果液和包装对锦橙果实贮藏和货架存放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主要因素是涂料种类、贮藏时间和货架存放期。而温度对锦橙果实的贮藏效果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可食性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不同涂膜材料处理后的效果,对采后及贮藏中生理指标进行概述,为可食性涂膜在果蔬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农业及食品类官网信息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近10余年来的资料进行汇总后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结果】果蔬保鲜常用涂膜目前有多糖涂膜(魔芋葡甘聚糖和壳聚糖)、脂质涂膜(蜡质和石蜡)、蛋白质涂膜、复合材料涂膜及其他涂膜材料。果蔬经过涂膜处理后能够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保持了果实品质和延长了贮藏期。用壳聚糖对南果梨和草莓进行涂膜,可分别延长果实采后贮藏期长达20 和12 d,且保持了较好的感官品质。【结论】多糖类、脂质类涂膜主要应用于易腐烂的水果,如蓝莓、草莓和葡萄,以及哈密瓜等鲜切水果的品质保鲜和延长贮藏期;而蛋白质涂膜主要应用于肉类(猪肉、鱼肉等)用于保持肉类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