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意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旅游业、创意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业态。密云县从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出发,依托其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休闲产业的优势,创意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论文在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思路,并从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构建产业链条、开展项目设计和创意策划,打造创意农业优势品牌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北京密云县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提出密云县"‘科技-生态-文化-服务’四轮驱动"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模式。提高科技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资源聚集、开发可持续产业是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创意农业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句容市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及丘陵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借助农业科技资源,创意农业发展硕果初现。本文从其创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性的提出今后句容市创意农业发展可加强生态创意立农、文化创意兴农、科技创意强农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创意农业品牌化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韩远彬 《湖北农业科学》2012,(2):419-421,425
针对浙江欠发达地区丽水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现状,提出生态观光农业与当地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找到了一条提升丽水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途径,发展"低碳高值农业",有利于保护生态农业资源,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现阶段海南创意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分析了创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创意农业园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海南优势资源特点,提出了海南创意农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6.
简要概述了创意农业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发展,提出了创意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是经历相互分离、初步结合、有机融合、最佳融合等4个层级,协同互补,将生态与文化创意完美结合的过程,最终演变形成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并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特色、民俗文化体现、田园城市带建设等实现形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宣城市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情况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产业化是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招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从区位、产业、资源、生态和政务方面分析了宣城市农业投资环境优势,分析了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并就目前招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态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保障战略”、“经济发展跨越的核心带动战略”、“社会进步和谐的全面支撑战略”,并重点以科学发展、市场培育、机制创新等战略举措来推动其实施。同时还提出了最能体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五大典型产业模式:绿色杂粮产业、绿色林果产业、生态畜牧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和特种资源开发产业,并从资源与特点、潜力与优势、战略与对策等方面分别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北京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山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区位方面的优势,但在经济基础、创意人才、产业链方面显现出劣势,存在着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沟域经济新发展模式以及消费者文化需求升级的巨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资源过度开发、外来文化成为主流的威胁。根据发挥优势、消除劣势、抓住机会、避免威胁的原则,提出完善山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建立保护为前提的资源合理开发机制、加强山区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树立创意品牌意识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创意农业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潮流,创意农业潜藏着巨大的投资和消费空间,是整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用文化和科技新农副产品,完善农村多层次产业链,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实现濮阳丰厚的文化资源与农业资源对接,推动现有特色农业的再创造和其优势的再放大,实现濮阳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因此,发展创意农业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1.
创意农业是改善农业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通过其与乡村旅游的良性结合,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具有必然性,创意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核心吸引物,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了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存在四种模式,分别是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文化、创意农业活动。打造吸人眼球的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传统质朴的农村文化、深度体验的农业活动,对于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有利于特色农业旅游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依托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构建农业旅游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突显生态保护价值及教育价值;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旅游园区的竞争力;以及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区域品牌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业旅游是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是传统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新途径.本文简要概括了洞庭湖区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并阐述了农业旅游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从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区发展农业旅游的可行性.探讨了洞庭湖区发展农业旅游的具体项目:即农事体验、农家宾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农史馆等.分析了农业旅游带动洞庭湖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4.
张俊 《古今农业》2010,(1):38-44
创意农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它不仅突破了传统资源的刚性约束,拓宽产业融合的空间,而且引发了全民创新效应更是边际社会报酬递增的源泉,因而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我国发展创意农业的初始条件和动力支撑体系的分析,构建出创意农业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并就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创意农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分析国内部分地区如上海、四川和广东的陈村等地创意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提出发展海南创意农业的对策和建议。挖掘海南创意农业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努力开发生产一批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品牌,全力打造海南的创意农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农业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四新 《农学学报》2013,3(11):14-19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地球正遭受着过度开发带来的灾难,生态问题正演变为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作者在追溯生态文明起源和历史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农业的主要问题,如:农业政策和体制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农业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水污染、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问题,生物质能源、能源植物开发相关生态和社会问题。提出了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途径和对策: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一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二要完善生态文明的法律政策,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三要保护自然资源、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四要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系统整合创新; 五是改革现有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多元化农业。可持续的循环农业及多元农业是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农业则是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开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数据库、专家系统、精确农业、网络服务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本文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在福建生态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指出了福建省生态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东莞水乡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满足生态体验需求,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新型交叉型产业。东 莞水乡地处珠三角中心腹地,交通便捷,农业资源丰富,民资丰厚,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潜力大。从 东莞水乡地区观光农业资源的特点与开发潜力分析出发,探讨了东莞水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路与模式,以期为 水乡地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君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13-2715
做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保持农业发展后劲的现实选择,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当前的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最后提出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