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麦长管蚜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其种群在小麦田发生、发展和消亡均可能受温度、湿度、风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而在麦长管蚜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出现不同的气象因素也将使其防治策略发生变化。重点分析5月温度、湿度、瞬时风速、降水量等对2019年河北省小麦田麦长管蚜种群发展动态的影响,以期明确影响河北省麦长管蚜种群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小麦田麦长管蚜种群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河北省保定和唐山地区麦长管蚜在麦田快速发展时,当地小麦分别处于扬花后期至灌浆初期和小麦扬花期,而保定地区麦长管蚜至小麦乳熟后期才开始出现种群数量下降,唐山地区麦长管蚜却在小麦灌浆期出现了种群数量的快速下降。结合气象因素分析发现,在平均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保定和唐山地区最高气温均于5月22—24日出现了高于36℃的天气,而保定地区麦长管蚜种群数量于23日出现了急剧下降,可以确定与此次高温天气有关,但唐山地区麦长管蚜种群数量于19日便开始出现下降,与5月19—20日唐山地区小麦田出现的大风天气有关,当时风速为8.3~16.0 m/s,达到了5~7级,其中7级大风持续时间为3 h。而2地降水量和田间相对湿度的变化不是麦长管蚜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根据皋兰县中堡村麦田的系统调查资料和县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对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发生期预测模型。分析表明麦长管蚜在田间的发生与小麦的生育期有密切的关系:小麦生育前期蚜量较少,随着小麦的生长蚜量逐渐增加,从小麦抽穗后蚜量急剧上升,到灌浆期达到高峰。并应用1981~2000年20年的平均温度、相对温湿系数建立了发生期的回归预测模型,对历史资料进行检查,符合率分别达95 % 以上。  相似文献   

3.
天水市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特点及主要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2013年,通过大田普查和定点系统监测相结合开展天水市小麦条锈病春季发生特点调查,将春季流行划分为始发期、点片期、普发期、暴发期4个阶段。对天水市1990—2017年春季条锈病流行气象因素及病情等历史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春季始病日、3月下旬病田率、病叶率、4月上旬至5月中旬降水量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组建了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程度预测模型,回测准确率95.24%,预测准确率100%。  相似文献   

4.
1977年以来作者曾在靖县和长沙两地对水稻麦长管蚜的寄生性天地进行了陆续的调查,1982还进行了室内饲养和田间定期调查。得知麦长管蚜Macros iphum granarium Kirby在稻田为害出现两个高峰,载4-5月上旬的早稻秧田期和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的晚  相似文献   

5.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1988—2001年麦长管蚜发生量的调查数据,分别建立了麦长管蚜的发生期与5月上中旬的平均温度、5月上中旬相对温湿系数间的回归模型。对模型的检验表明,预测值在95%的置信区间的符合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6.
麦长管蚜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麦长管蚜种群空间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在麦田中的分布为聚集分布,聚集与环境条件和麦蚜本身的聚集行为有关。在5月上旬和6月下旬,各有1个聚集高峰。聚集与扩散趋势呈周期性变化。提出根据公式λ=1.7156[-ln(1-p)]1.0921,由有虫株率估计麦蚜种群密度,并给出了以有虫株率来确定田间发生程度的序贯抽样图。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麦长管蚜种群空间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庆麦田中分布为聚集分布,聚集与环境条件和麦蚜本身的聚集行为有关。在5月上旬和6月下旬,各有1个聚集高峰。聚集与扩散趋势呈周期性变化 。  相似文献   

8.
脱共生菌对麦长管蚜总蛋白含量及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亢菊侠  胡祖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74-4575,4577
[目的]明确共生菌对不同体色型麦长管蚜的影响。[方法]用利福平处理得到不同体色型脱共生麦长管蚜,对脱共生及共生麦长管蚜的总蛋白含量和转氨酶活力进行分析。[结果]与共生蚜虫相比,绿色型和红色型麦长管蚜的营养状况均明显恶化,且红色型麦长管蚜的营养状况恶化程度要比绿色型麦长管蚜高;经抗生素脱共生处理后麦长管蚜虫体内氨基酸之间的转换遭到干扰,且红色型麦长管蚜受到干扰较大;经抗生素脱共生处理后麦长管蚜体内氨的转运受到干扰,且红色型麦长管蚜受到干扰较大。[结论]共生菌对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卫市1999—2018年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及沙坡头区玉米单产资料,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法、SPSS软件等,分析影响沙坡头区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要素,确定能综合评判玉米产量丰欠的气象因子,并对气象因子进行标准化处理和组合,得出影响玉米产量丰欠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1旬的气象因子有4月下旬气温、9月上旬气温、6月上旬日照;影响玉米产量连续2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影响玉米产量连续3旬的气象因子有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气温。建立的1级、2级、3级评判玉米产量的气象指标准确率分别为75%、65%、55%。根据叠加原则,最终研究确定的评判沙坡头区玉米产量的丰欠指标,在判断气象条件对玉米生育利弊方面,其准确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0.
利用湘北地区1987~2011年早稻单产和早稻生育期内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法建立了早稻的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了预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气象产量与早稻生育期逐旬气象要素相关性,筛选出5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5月中旬平均气温、5月下旬日照时数、6月中旬降水量和7月中旬日照时数是影响湘北早稻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气象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88~2009年早稻产量进行了预报验证,平均准确率在91.0%以上。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反映了早稻产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2008~2009年在广西桂林对脐晚脐橙落花落果规律进行观察研究,为制定适宜的保花保果技术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8年脐晚脐橙落花从4月上旬持续到4月下旬,4月11~12日和4月16日各有1次落花高峰;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5月2~4日和5月8~10日各有1次落果高峰;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持续到6月上旬,5月11~15日为落果高峰期。2009年脐晚脐橙落花从3月下旬持续到4月下旬,3月24日~4月8日为落花高峰期;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4月21日~5月15日为落果高峰期;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持续到7月中旬,5月6~24日为落果高峰期。两年的坐果率为0.5%~3.9%,脐黄落果率为59.5%~71.7%,裂果率为0.7%~2.3%。  相似文献   

12.
赵杰  张管曲  康振生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6):3496-3503
【目的】明确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小麦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发生状况及其田间侵染规律,为陕西省CCN的综合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采用五点法随机取样、芬萘维克漂浮法(Fenwick)分离孢囊、利用形态学方法鉴定孢囊线虫种类;定点定期取样,利用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法对根系染色,显微镜检查根内线虫虫态与数量。【结果】陕西省渭北旱塬区和陕北地区等24个县(市)小麦的禾谷孢囊线虫病的致病线虫种类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麟游县的平均孢囊量最高,为32.0个/100 g土,永寿县的平均孢囊量最低,为5.5个/100 g土。调查的陕北地区县市没有发现CCN。冬小麦秋播后,土壤中CCN孢囊孵化后的2龄幼虫(J2)即可侵入根系内。翌年小麦返青,J2幼虫开始侵染,高峰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开始出现3龄幼虫(J3),4月下旬J3开始膨大,5月初在小麦根表可见白色孢囊。【结论】麟游县、永寿县、礼泉县和武功县为CCN 新发生地区;CCN在陕西省存在秋播后与返青后2个侵染阶段,1年发生1个世代。  相似文献   

13.
小麦条锈病气象等级预测方法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the model for forecasting wheat stripe rust occurrence condition using meteorological factors. [Method] Based on the data of wheat stripe rust occurrence degrees in its past prevalent years and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at corresponding periods, the methods of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fuzzy mathematics were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forecast model for four pathogenesis indices according to the time sequence before winter, Early March, Early April and Middle May. Thus, the criterion for forecasting the occurrence degree of wheat stripe rust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method of arithmetic progression. [Result] The model corresponding to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for forecasting wheat stripe rust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verification,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before winter and in Early Mar. were more severer than the real occurrence condition, while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in Early Apr. and Middle May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real value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may avail the control of wheat stripe rust in He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14.
以紫丁香和什锦丁香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习性和授粉特性进行调查研究。观察了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器结构、开花形态、开花顺序、开花持续期、花粉活力及结实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紫丁香和什锦丁香均为两性花,紫丁香1 a开花1次,什锦丁香1 a开花2次。紫丁香群体开花大约在4月上中旬开始,5月初进入盛花期,5月中下旬开花基本结束;什锦丁香第1次花期在4月下旬~5月下旬,第2次花期在7月下旬~9月上旬。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粉活力相对较高,放置5 d后紫丁香花粉基本降至无活力,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花粉活力可持续到第5 d;紫丁香的自然授粉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都很高,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仅为5.12%,第2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5.
迟熟蕉柑落花落果规律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7年在广西桂林对迟熟蕉柑生理落花落果进行观察研究,探讨其落花落果规律。结果表明:2006年迟熟蕉柑的落花从4月中旬开始,4月下旬结束,4月11~15日和4月18~25日各有1次落花高峰期;2007年的落花从3月中旬开始,至4月中旬结束,落花高峰期在3月2913~4月2日。2006年迟熟蕉柑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中旬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4月19—25日及5月7~14日为落果高峰期;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上旬开始持续到7月上旬,5月17~23日为落果高峰期。2007年第1次生理落果从3月上旬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4月1-2日、4月15—17日、5月3-9日为落果高峰期;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1日开始持续到6月上旬,5月4~11日和5月16~24日为落果高峰期。不同年份迟熟蕉柑的生理落果因气温变化剧烈程度不同而不同,两年的坐果率为2.42%-2.46%。  相似文献   

16.
李奇穗  田茂 《现代农业科技》2012,(6):152-155,157
小麦条锈病是四川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最大特点是暴发和流行迅速,给产量造成巨大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四川麦区小麦条锈病每年都处于高发状态,尤其是1999—2002年,条锈病连续数年的大发生造成平均每年3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现阶段研究发现:种植品种、气象条件和条锈病菌源量是影响条锈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已经丧失,气象条件是影响或左右小麦条锈病发生、消长和危害的最直接生态环境因素,二者关系甚为密切。因此研究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生流行的气象环境成因、气候分区、气象预测预报,不断提高对病害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对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该文收集整理了眉山市1994—2007年小麦条锈病发病范围和发病程度资料以及同期相关气象数据,分析了1994—2007年连续14年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程度与小麦生长期内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总时数、平均温度、总降雨量、降雨日数等5个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有限的数据确定四川省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提出了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和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是危害较严重的两种果树害虫,且化学防治导致"3R"问题日益突出。为探索安全有效的生物源农药绿色防治技术,通过田间调查和防治试验,在陕西省白水县和乾县苹果园进行两种害虫动态监测及生物源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苹果黄蚜1 a中的大发生时期在5-6月,百梢虫量最高达1 552头,建议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为5月上中旬。金纹细蛾幼虫发生高峰期分别为7月上旬、8月下旬和11月中旬,百叶虫斑数最高达17个。金纹细蛾成虫1 a发生4代,分别为4月下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9月下旬,第3代危害最严重,单个诱捕器诱虫量最高达1 344头。4月下旬是金纹细蛾越冬代成虫羽化的盛期,是应用性诱剂诱杀防治的关键时期;而6月中下旬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生物源农药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7 d防效仍在80%以上,1.8%阿维菌素微乳剂、0.3%印楝素乳油、6%鱼藤酮乳油也有较好防效。0.3%印楝素乳油对金纹细蛾持效性长,药后15 d防效仍达81.25%,1.8%阿维菌素乳油和2.2%甲维·氟铃脲乳油药后15 d防效也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虫口基数、小麦品种和降水对麦红吸浆虫危害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虫口基数、小麦品种和降水对麦红吸浆虫危害程度的影响。2013年和2014年,在陕西周至县选择4块麦田,调查分析麦红吸浆虫春季虫口基数、成虫发生量与小麦品种受害指标的关系及降雨量与各虫态种群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小麦粒被害率和单穗幼虫数与虫口基数无明显相关性,主要受当年3-5月上旬降雨量的影响;2014年雨量多,幼虫出土率显著较高,成虫发生和小麦受害明显严重。相同年份,不同田块小麦受害程度主要受小麦品种影响,无论当年虫口基数多寡,2a试验期间均以小偃22受害最严重,单穗幼虫数和粒被害率显著较高,其次为西农979,渭丰151和郑麦9023受害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红树林虫害的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基于2015—2019年防城港市红树林2种典型虫害(广州小斑螟Oligochroa cantonella和柚木肖弄蝶夜蛾Hyblaea puera)的发生面积及气候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在月尺度和旬尺度上揭示并对比了影响这两种害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和影响时段。结果表明:防城港市2种典型虫害的发生均显著受5月下旬(虫害发生期)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其中,广州小斑螟的发生与该时段温度呈负相关,而柚木肖弄蝶夜蛾的发生与该时段的温度呈正相关。此外,虫害发生前期的气象要素也影响其发生程度,广州小斑螟的发生受前期(3月上旬和下旬)相对湿度及风速影响,柚木肖弄蝶夜蛾的发生受前期(2月上旬和下旬)降雨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