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正>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为目的,采取"公司+农户"的户企联手精准扶贫办法,以"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的"造血式"扶贫方式,充分发挥企业资金、技术优势和贫困户的土地、劳动力优势,达到实现双赢的目的,使贫困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水泊梁山脚下、古运河畔,主  相似文献   

2.
采取可持续生计的研究方法,将贫困户放在了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以此来提高贫困户的谋生能力,从而实现贫困户的永久脱贫。政府部门在实施精准扶贫的政策过程中,贫困户主要存在着生计选择的可行范围狭窄、贫困人口生计资本不足这两大问题。这就需要从可持续生计的视角出发,采取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提高贫困户脱贫能力的可持续、构建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的策略来实现贫困户的自主脱贫、永久脱贫。  相似文献   

3.
有效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去构建企业、村集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从而可持续性扩大农业所能带来的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以有农公司为例,聚焦连接土地之上的人及其活动,探索社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机制与策略。研究发现:优化乡村振兴机制应探索土地之外的因素,而商业模式设计就是一个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可应用于乡村振兴的商业模式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迭代创新的过程;面向乡村振兴的商业模式调整优化方向在于调动企业、村集体与农户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缺少具体理论支撑及普适性方法,为此,将自然资本理论引入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探究,并借助商业画布分析案例企业的创新路径,给出了具体的案例参考,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我国各类林业企业的普适性创新方法。分析认为维护及经营自然资本是林业企业迈向可持续的可行之路,将自然资本理念加入企业价值主张是推动商业模式各要素向可持续调整、变革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扶贫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要求各单位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为指导思想,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全国7 000万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本文从贫困户视角出发,从政策维度、农户维度、社会维度、精神维度4个方面确定了21个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多维度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宝鸡市麟游县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精神维度总体评价一般,因此在精准扶贫中,应加强对贫困户的精神引导,重视对贫困户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智能双扶"促进贫困户自我价值实现,达到全面脱贫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19,(10):254-258
以国家级重点贫困县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贫困户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层次,其中,政策满意度最高,培训效果满意度最低;性别、是否有非健康人员、是否参与过培训、家庭总人口数、扶贫项目了解程度、干群互动、生活改善、收入增加因素对精准扶贫满意度呈显著影响。为提高贫困地区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坚持"扶智+扶志"的扶贫模式、完善"造血式"扶贫项目、加大产业扶贫推进力度和鼓励和组织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磐石农商行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协作,主动对接贫困村、贫困户,以普惠金融助推精准扶贫。截至8月末,该行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076人,发放贷款5008万元。一是精心组织,高度重视。该行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该行董事长任组长。业务部门具体负责贷款的协调、沟通和管理。成立三农营销中心,专职负责全辖扶贫贷款调查、发放及贷后管理。二是创新扶贫新模式。该行与担  相似文献   

8.
推进“互联网+”背景下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赣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基础及现实差距,提出了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一是挖掘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潜力,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产业支撑;二是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创新驱动;三是构建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配送流通体系,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环境保障;四是强化"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人才支撑,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赣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精准扶贫的客观基础及现实差距,提出了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赣州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一是挖掘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产业潜力,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产业支撑;二是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创新驱动;三是构建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配送流通体系,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环境保障;四是强化"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人才支撑,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工作非常艰巨,尤其是插花式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全面开展了贫困村旅游精准扶贫试点工作,旅游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精准对接尤其是精准对接插花式贫困户方面还存在较大改善空间。以四川省平昌县和都江堰市为例,以乡村旅游产业链环节为切入点,探索了插花式贫困户在不同乡村旅游模式下可能的对接操作路径,以提高乡村旅游对插花式贫困户精准扶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贫困农户面临脱贫机遇和陷入极端贫困风险时的生产经营投入决策,对改变贫困状态起到关键的作用。基于贫困地区农户的多期追踪调查数据,采用二分变量Logit模型,分析贫困农户的生产投入决策对贫困状态转变的影响,探讨贫困农户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摆脱贫困的方式,为贫困人口退出贫困的动力寻找理论源泉。结果表明,按照官方贫困线,样本农户的贫困发生率由2006年的20.7%下降到2009年的7.3%,每年的脱贫率为63.2%-71.7%。在农户的生产经营投入中,尽管对小商品经营活动的投入较少,但却得到较高的回报。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贫困农户,当生产经营投入转向高风险、高回报的小商品经营活动,或提升生产经营投入的多元化水平时,脱贫的概率会显著提高。小商品经营活动中的投入增加1倍,其脱贫的概率大约会提高6%;生产经营投入由专业化转向完全的多元化,其脱贫的概率大约提高50%,但这些生产投入决策对那些处于极端贫困的农户却没有效果。研究表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贫困农户可以通过改变生产经营投入决策退出贫困状态。因此,建议政府应该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信用支持,鼓励和引导有一定基础的贫困农户进入高收益的生产经营领域,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同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极端贫困人口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柱县")1 027户农户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DEA模型测度了精准扶贫视角下不同属性农户类别的耕地利用效率,并以Tobit模型回归分析研究了扶贫视角下影响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高强度的瞄准性政策帮扶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并不高,且存在一般农户、贫困户、脱贫户的耕地利用效率依次降低和贫困村、非贫困村的耕地利用效率依次降低的两种趋势;从贫困视角的农户识别看,贫困户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土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农业补贴、发展特色种植业和较强的村域经济发展速度对耕地利用效率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而耕地规模对耕地利用效率呈负向影响,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农户仅接受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水平这一因素对扶贫视角下耕地利用效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扶贫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欠发达乡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RHB(Resource-Humanity-Benefit)开发战略,以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山东省旅游扶贫村的发展模式及其发展困境,探讨旅游扶贫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山东省旅游扶贫以贫困户为中心,乡村精英引领,景区、企业赋能赠权,贫困户积极参与,旅游扶贫成效显现,至2018年底直接带动17 886户脱贫,90%扶贫村的贫困人口受益。山东省旅游扶贫村主要形成了依托景区型、农户自组织型、合资共建型等发展模式。但旅游扶贫村仍存在乡村旅游规划不完善、主题定位不明晰、发展特色不突出、管理水平不专业、政策因素不可控等发展困境。建立立体化的旅游扶贫战略体系,不断提升扶贫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贫困人口的内生造血发展力是当务之急。因此,为优化旅游扶贫村的发展路径,提出依据乡村发展地域类型分类推进开发;拓展多方合作渠道,聚合多源力量综合开发;打造乡村发展增长极,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等举措。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识别真正的贫困户,找准其致贫的根本原因,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本文结合个人驻村扶贫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结合乡村自然资源和村情村貌,开发特色种植、水产养殖、光伏发电等集体产业项目,提高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振兴乡村,惠及贫困户;同时,针对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不同的项目化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地帮扶而脱贫。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作为思维创新的一种扶贫方式,给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一项符合国情、顺应民生的好工程。青河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各项政策,于2016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仍需不断巩固脱贫摘帽成果,以保证在脱贫摘帽基础上的稳步提升。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青河县精准扶贫实施现状进行简单调查,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精准扶贫实施效果满意度和样本特征之间的相关度,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高青河县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贫困户满意度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唐莎  刘强 《农学学报》2016,6(12):56-59
为了科学判断贫困地区致贫原因,找出贫根,避免盲目扶贫行为,精准制定扶贫对策,更好实现贫困地区全面小康,以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为依据,以九寨沟县为实证,基于经济学的分析逻辑,提出因病因残致贫、资源条件致贫、农民教育水平偏低是贫困地区贫困的3 个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政府兜底和创新保险政策、加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力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斌  杨豪中 《农学学报》2021,11(9):118-124
为了解决好区域性地方精准扶贫,结合商洛市商州区的精准扶贫现状,运用了图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贫困地区土地利用、精准扶贫完成情况、人口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准扶贫还存在扶贫基础薄弱,脱贫攻坚难度大,人口素质低,观念落后等问题,由此提出应加大政府政策引导,积极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扶贫产业多样化与融合发展,强化贫困户技能培训与教育工作,做好贫困动态管理,从源头杜绝返贫多方位融资,加强项目管理等做法,继续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推动深度贫困山区的全面发展,真正使其迈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行标准下我国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缓解多维相对贫困将成为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点,因此发挥数字金融优势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A-F方法、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农户使用数字金融占比为39.7%,说明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数量仍相对较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以脆弱型和一般型相对贫困群体为主,发展能力已成为缓解相对贫困的关键维度,西部地区仍是我国相对贫困的集中区域。数字金融能够有效减缓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对脆弱型多维相对贫困缓解效果更好,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金融对缓解发展能力贫困和经济能力贫困影响程度更深;进一步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农户金融素养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现象。从异质性分析来看,数字金融能更好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发生概率。据此,提出继续推进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建设,加强数字金融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与针对性指导,推进数字征信在农村地区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贫困人口能力和权利缺失已成为影响旅游扶贫效应的重要因素,探究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下贫困地区农户社区增权效应对当地旅游扶贫项目精准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区域实现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以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为例,运用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方法,分析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下社区增权效应,剖析其内在逻辑。结果表明,狼牙山地区在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下基本实现了社区旅游经济、心理、社会增权,主要得益于村庄能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能人带户示范带动效应,也契合了村民、政府和村庄能人的利益诉求。同时依托于全民参与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了旅游扶贫社区增权,提升了贫困农户的可行能力和获得感。面对村庄公共事务村民仍然存在话语权和决策权缺失、利益分配不均衡导致的政治失权。因此,提出强化村庄能人培养,加大对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政策扶持和引入社会组织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平台创新视角,总结了我国农村绿色创业扶贫的模式,提出了"绿色产业链创业""电商带动绿色创业""新业态带动绿色创业"和"特殊群体带动绿色创业"4种绿色创业扶贫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型的绿色创业扶贫体系;打造可持续的绿色创业平台;培养贫困农户绿色创业理念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