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二虎  孙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36-8638,8690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2000~2010年开封市西瓜产量和气象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开封市西瓜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7月份平均温度4月份降水4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平均温度5月份降水6月份光照5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降水4月份光照5月份光照7月份光照7月份降水。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开封市西瓜产量与温度条件的关联度最大,由于开封西瓜播种期间,温度仍然不稳定,容易受冷空气的影响,不利于出苗和生长。因此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对提高西瓜产量十分重要。西瓜出苗后应特别注意做好保温防冻工作。开封西瓜进入伸蔓开花期后,应注意降水和光照对西瓜的影响,开封5月份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如果降水偏少,应注意及时合理灌溉。西瓜果实成熟期,正值开封的雨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洪涝和连阴雨天气对西瓜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开封西瓜生长期间需充足的日照时数和较强的光照强度,若光照不足,会对西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西瓜栽培管理上应该注意对植株及时整枝打杈,减少枝叶重叠,改善瓜田光照条件,以利于西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开封市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因素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影响显著.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991-2010年开封市夏玉米产量和气象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封市夏玉米产量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8月份降水>7月份降水>8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降水>8月份光照>7月份光照>9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光照>9月份降水>7月份平均温度>6月份平均温度>9月份光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开封市夏玉米产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开封市6月份容易出现干旱天气,此期如果降水偏少,应注意及时合理灌溉.8月份夏玉米灌浆成熟期,正值开封市的雨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洪涝和连阴雨天气对玉米产量造成的不利影响,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夏玉米生长期间需充足的日照时数和较强的光照强度,若光照不足,会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栽培管理上应该注意及时改善玉米植株光照条件.对玉米进行人工去雄可以增加光合产物输向果穗,有利于形成大穗,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30 a来开封菊花种植期间的光照、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的分析表明:开封市光照资源较为丰富,基本可以满足菊花从苗期营养生长到花期生殖生长对于光照条件的需求。一年当中绝大部分时段的平均气温都处在菊花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这对菊花的大规模种植较为有利。但夏季高温容易造成菊花柳叶头。开封市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旱涝灾害较为频繁,容易对菊花种植业造成不利影响。夏季经常出现暴雨和大暴雨,甚至形成洪涝灾害,在夏季做好菊花的防洪排涝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利用侯马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0年5—10月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侯马市葡萄各物候期温度、日照、降水等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侯马市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完全能满足各品种葡萄种植;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对葡萄生长发育和品质积累也非常有利;但3、4月份易出现寒潮、大风等不利气候因素,应注意预防;降水资源明显不足,成为制约葡萄发展的因素。侯马市应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在葡萄生长需水期适时灌溉,尽量种植中晚熟品种,使果实成熟期避开降水较多的7、8月份,避免果实开裂腐烂等,从而获得稳定的产量和较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瓜州县气象局提供的2007—2018年蜜瓜生育期内5cm地温、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蜜瓜产量资料,通过数学统计学方法对瓜州县蜜瓜种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蜜瓜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而提高蜜瓜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结果表明:瓜州县的气候条件基本可以满足蜜瓜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需求;瓜州蜜瓜产量与平均气温呈反相关,但两者相关不显著;与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且日照时数与蜜瓜产量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期咸水灌溉对砂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用不同质量浓度咸水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室砂培甜瓜‘优选早蜜’进行灌溉,研究其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3 g/L咸水处理对甜瓜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在开花坐果期和伸蔓期至果实成熟期,5,7,9 g/L咸水处理的单果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而在果实发育期各咸水处理的单果重均显著低于对照;在甜瓜果实发育期以前,不同浓度咸水处理使甜瓜品质稍有降低,而后期处理则能提高甜瓜果实的品质,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不大;伸蔓期至果实成熟期持续咸水处理对甜瓜营养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株高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辽西北地区气象条件明显影响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探讨谷子生育期适宜温度降水指标,为"三农"专项气象服务产品提供较为准确的本地温度降水指标。方法:采用谷子分期播种法,试验小区随即排列,分8期播种,每期2次重复,对谷子生育期温度、降水、生长状况及产量品质进行对比观测,选用临近的乡镇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期播种,使谷子不同生育期所处温度降水条件不同,统计分析谷子各生育期适宜温度降水指标为:苗期适宜温度16.6℃,适宜降水量36.2mm;拔节期适宜温度23.3℃,适宜降水量90.6mm;抽穗期适宜温度24.0℃,适宜降水量74.0mm;成熟期适宜温度25.1℃,适宜降水量52.6mm。结论:辽西北地区杂粮谷子全生育期间活动积温达2 400℃以上,谷子才能正常成熟。谷子全生育期间降水量达200mm以上,才能满足谷子正常生长需求。谷子全生育期降水量达到220mm以上,全生育期间活动积温达2 650℃以上,才能使种植的谷子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1—2011年湖北省宣恩县气象资料,从温度、水分、光照等方面对宣恩县贡水白柚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白柚产量和品质的休眠期低温冻害,花期低温阴雨、高温热害、大风及果实膨大期干旱等危害因子的影响程度及发生率。结果表明,宣恩县低山地区具有较高热量条件和较长的无霜期,能充分满足贡水白柚对温、热条件的需求;充沛的自然降水和湿润的空气环境完全能满足贡水白柚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条件的要求;光照条件基本能满足柚树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较少发生冻害且程度较轻,使绝大多数年份白柚能正常休眠越冬。休眠期低温冻害、花期低温阴雨、高温热害及大风是影响贡水白柚产量的危害因子,果实膨大期干旱是影响贡水白柚品质的危害因子。低温冻害、低温阴雨、高温热害、大风、干旱对白柚生长发育的危害均以轻度、中度为主,仅对当年产量和品质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晓华  曹天堂  杨小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33-13036
应用2003.2008年静宁气象站、泾川气象站、崆峒区气象站物候资料,1995~2007年苹果产量资料及1951-2007年平凉市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域苹果生育期间对降水量需求不同,近几十年来,静宁降水量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能满足苹果花芽形成期及新梢加速生长期生长发育的需求,但泾川4月降水变化则呈下降趋势,不利于苹果花期及新梢生长期生长发育;各地年平均气温及生育期间≥10℃积温均升高;平凉市苹果产区全年日照为3000h,8—9月平均日照为330~360h,均可满足苹果生长对光照的要求。春季冻害加重,使苹果气候产量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0.
气候对烟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是不同地区烟叶品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烟株的生长发育、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温暖、多光照的气候对于烟草是比较适合的。2017年,受气候条件等方面影响,黔西南州各烟区在烟叶大田生育期移栽后遭遇干旱,成熟期多低温阴雨寡照,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均不同程度遭受冰雹、干旱、风灾等气候灾害影响,烤烟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本文从与烟草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温度、日照、降雨量等气候因子入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黔西南州异常气候条件下降水量、光照、温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日光温室内夏黑葡萄第一熟和第二熟两个时期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两茬果的果实产量和品质差异性。【结果】夏黑葡萄整个生育期内,第二熟温室内温度整体上要高于第一熟,而且第二熟整个生育期内温度日均值在10℃以上;第一熟与第二熟温室内温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第一熟在果实快速膨大期之前温室内温度日变化幅度大,而第二熟在果实快速膨大期之后温室内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大;昼夜温差值在开花期和果实转色期差值最明显,在开花期,第一熟温室内昼夜温差均值比第二熟昼夜温差均值高58.1%。在果实转色期,第二熟温室内昼夜温差均值相较于第一熟昼夜温差均值高46.3%;第一熟果实单粒重、单穗重、单产均高于第二熟,但商品果率较第二熟低5个百分点。【结论】温室内日均温变化和昼夜温差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但各生育期温室内温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变化趋势。第二熟时温室内温度对果实生长和品质形成的适宜性要好于第一熟,商品果率高。但受树体营养、光照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第一熟果在产量上较好。  相似文献   

12.
Compared to other melon types, oriental sweet melon (Cucumis melo var. makuwa Makino) is quite a different species with a shorter shelf-life due to its typical climacteric behavior and thin pericarp.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 treatment of enhanced freshness formulation (EFF) and 1-methylcyclopropene (1-MCP) on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the content of aroma volatile compounds introduced by them of two oriental sweet melon cultivars (Yumeiren and Tianbao) during storage. The melons were stored in incubators with temperature of 15°C and a relative humidity of 85% for 24 d during which fruit quality and related physiological index were measur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both treatments delayed fruit weight loss rate and kept the fruit firmness, water content and soluble solids content.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and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PAL) activities showed fluctuations in treated melons, while lipoxygenase (LOX) activity (P<0.01)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P<0.05) decreased compared to control.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storage, alcohols and aldehydes were the main volatile compounds, and esters gradually increased during storage. Of all the esters, acetic esters were the main components, followed by oxalic acid esters and other esters. The total content of aroma volatile compounds, esters, alcohols and aldehydes of co-treated melon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1-MCP treated and control melons. In addition, the aroma volatile peak of co-treated melons occurred later than that of 1-MCP treated and control melons. In summary, co-treatment of EFF and 1-MCP was more beneficial than 1-MCP treatment to delay ripening and senescence, maintain fruit quality, enhance shelf-life and improve levels of aroma volatil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房山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了酿酒葡萄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气象条件中,酿酒葡萄转色期到成熟期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和营养物质积累;浆果成熟期,高温天气对浆果的发育和成熟有不利影响,采用相对应的农业措施保障了品质和产量。通过对酿酒葡萄立地条件、气候条件、生产管理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分,评价区域内种植的酿酒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14.
在2009年1~10月利用GPS卫星定位仪,在天水城郊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区域选取10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具有代表性的点,并采用野外气象要素测定仪器对苹果生长季的光、温、水等气候资源进行采集、订正,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水是我国苹果优质气候区,表现为温度条件在苹果的各生育期基本均能满足其适宜值范围,尤以果实膨大期的6~8月温度适宜性表现突出;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温度升高提高了海拔1400~1500m的苹果膨大期对温度条件的适宜度,同时,降低了海拔1100m苹果膨大期的适宜度,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温度的升高使天水苹果优质区域高度有100m左右的提高;尽管降水量多年平均状况基本均能满足苹果正常生长,但多数年份降水量的不足仍是影响苹果膨大期的主要不利因子;各高度苹果生长区其日照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生长、膨大和着色;海拔1100~1500m高度层带苹果含糖量的范围与全国各地相比属优质高糖地区。  相似文献   

15.
气候因子对豫南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豫南地区典型代表性的驻马店市夏玉米主要生育时段近30 a气象资料分析,认为该区热量资源丰富,能基本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波动性较大,缺乏稳定性。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干旱、洪涝和渍害频发是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光照条件基本能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需要,但仍显不足,尤其灌浆期的光照不足对玉米高产影响较大。光、温、水在该区玉米高产中的限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降水-光照-温度。同时从品种选育与利用、农田基础设施改造、田间管理和种植比例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为促进豫南地区夏玉米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特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5年生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为试材,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总糖、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及6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占总糖中的比例50%以上,随着果实的发育,山梨醇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到果实成熟期,总糖中的比例降到24.7%。而在中后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所占的比例缓慢上升,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成熟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6.16%,果糖、山梨醇、葡萄糖和蔗糖占可溶性总糖中的比例分别为38.7%、24.7%、 22.0%和14.4%。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在果实发育前期活性较弱,随着果实发育而逐渐增高。果实发育早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随果实发育而下降,而后期则随果实发育而逐步增强。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果实发育持续上升,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急剧升高,与蔗糖迅速积累的时期相一致。山梨醇脱氢酶(SHD)和山梨醇氧化酶(SOX)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果实的发育先降低后增高,但前者的变化幅度大,且其活性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在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而成熟期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主要受山梨醇的影响,受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差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寡照天气和晴朗伏旱天气,许多研究发现,在阴雨寡照天气光照不足,光质较差但散射光较多,而散射光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同时铺设散射膜和反光膜,两膜结合的方式来调节散射光的比例。而当前,我国葡萄产量居世界第一,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三,是我国重要的设施农业作物。本研究通过加以上述处理对葡萄植株和果实的研究证明了,阴雨天气和伏旱天气下覆膜光照会变弱,葡萄果实的果径、果重、糖酸含量、糖酸比、抗坏血酸、蛋白质、花青素含量均比CK组提高。本研究证明了同时铺设散光膜和反光膜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光合反应速率、干物质分配能力,改善葡萄果实品质,提高了葡萄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通辽市红薯种植的气候资源,为推广红薯种植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对通辽市11个国家气象站30年气候气候资料中的红薯种植关键因子光、温、水因子进行了统计,用Surfer软件分析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通辽市光照资源丰富,能满足红薯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雨热同季,除特别干旱年景外自然降水能基本满足红薯生长需求水分;热量资源缺乏,无霜期短,北部地区不能满足红薯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