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壤受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在众多土壤污染修复中,微生物修复是最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优势。为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以土壤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农药以及重金属为对象,综合评述了不同土壤污染类型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降解微生物的种类、修复机理和技术方法,指出当前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存在的问题,并对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式。重金属土壤污染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土壤重金属的存在形式揭示金属在环境中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助于对症下药,治理重金属污染,从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两方面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手段,强调了生物修复的可行性和环保优点。  相似文献   

3.
熊林鹃  苏群  郭林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55-15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加大,受污染土壤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也在日益加深。综述了农业土壤、林业土壤污染的现状,针对不同土壤污染应采用的修复措施,并对生物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农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部分地区设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其中化肥的使用尤其是氮肥的过量施用给农田土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还间接导致设施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等污染危害。本文概述了土壤修复技术在改良设施农田土壤方面的三大方法,即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并提出防治设施农田土壤污染的对策。总结了设施氮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中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我国设施农田氮污染研究和修复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壤环境修复和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科技》2014,(4):33-33
被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修复降低其风险或危害,恢复其功能,但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土壤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一般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类方法。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有时靠单一方法难以修复土壤污染,需要采用多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污染土壤修复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如何解决我国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应根据土壤污染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对于中、轻度污染土壤可通过污染物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调控原理阻断、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对于严重污染程度的土壤则要采取化学淋洗等方法,同时要注意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其次,应加强土壤缓解机理、污染土壤对生物早期伤害的生态毒理学诊断和致毒机理方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土壤修复基准及土壤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土壤污染类型(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综述了微生物修复技术(投菌法、生物通风法、生物培养法、堆制处理法、预制床法、生物反应器法)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微生物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利用原料广泛、成本低、具有较高环境稳定性的生物炭进行土壤修复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结合国内外生物炭土壤污染修复最新研究,从生物炭的定义、性质、污染修复机理、应用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生物炭土壤污染修复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角度论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表明,物理修复法耗资大,易破坏土壤结构,仅适用小规模土壤污染;化学修复法不彻底,易二次污染,需设备复杂,高科技水平;生物修复法经济、环保、具美学价值、生态价值。最后指出未来应大力发展联合修复措施,从细胞、分子水平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土壤污染及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和威胁人民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文综述了土壤的主要污染成分及其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土壤污染修复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活动和工业发展共同进行下,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和范围也逐渐扩大,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修复工作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要长期进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引发的危害出发,综述了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修复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修复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毒物,近年来在中国由其引起的环境污染已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日益成熟,将该技术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底泥/土壤的修复已逐渐开展。该文对中国底泥/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概括,对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定义、原理进行了阐述,并从微生物类别的角度叙述了目前能用于重金属污染底泥/土壤处理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几类不同形式,最后对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法在底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污染是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重要影响。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污染处理技术。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微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室环境下筛选微生物菌株在实际污染土壤环境中不能完全发挥其有效活性;植物修复技术关键是筛选具有增生扩散能力和强力吸收污染物能力的高效修复植物;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应该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念出发,在遵循植物微生物共存的自然规律基础上用生态学理念解决石油土壤污染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相关研究,首先搞清楚遭受石油类物质污染的土壤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及其迁移规律;其次借鉴根际微环境研究的成果,引入自然生态学理念,筛选有效植物和微生物,解决修复的高效性问题;警惕生物修复过程中可能给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目前还无法预测的其他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4.
矿山及周边地区多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阐述了矿区多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其修复实践.结合国内外多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机理研究动态,指出当前相关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考虑矿山及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不同特点,提出今后的重点是开展分别以植物稳定和植物提取为核心的植物-微生物-化学联合修复机理研究及修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土壤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修复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主要综述了重金属钴污染土壤的特性、危害及其治理的方法,分析了放射性钴污染及非放射性钴污染修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并对钴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张泽霆  陈英  陈东  顾强  潘莲莲 《油气储运》2019,(1):20-25,50
化学洗涤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具有修复时间短、操作简单、能耗低、适应性广、可资源化回收洗脱石油等优点,从表面活性剂复配、助剂应用、过程强化以及石油污染土壤性质的影响等方面对近年来化学洗涤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为推动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尚需深入研究表面活性剂之间、表面活性剂与助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系统研究石油污染土壤性质对洗涤工艺的影响,加强关于降低化学洗涤对土壤性能影响方法的研究,深入开展洗涤废水回用及有效处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纳米零价铁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近年来,纳米零价铁因其大的表面积和高的表面反应活性,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中的作用与贡献越来越大;同时,作为在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与治理方面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解决方案的一项新技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纳米零价铁在污染水体和地下水修复方面的报道已有很多,但极少是有关纳米零价铁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本综述中,对近期纳米铁及其在环境修复特别是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了概括和展望,总结了提高纳米零价铁的活性、稳定性及迁移性的改性技术,如聚合物包覆、活性炭负载、CMC稳定等.这些纳米零价铁可以去除/转移环境中广泛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无机盐及有机物.随后对纳米零价铁及其改性材料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并对影响反应效率的因素加以讨论;另外,还对零价纳米铁在环境中的稳定性、迁移性及其潜在生态毒性效应做了简要的探讨.对其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纳米零价铁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镉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对农田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对农田镉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作物相比,棉花和麻类等纤维类作物具有生物量大、环境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且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概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综述了镉对棉花、大麻、黄麻、苎麻、红麻等纤维类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纤维类作物对土壤镉污染的应答反应机理,探索了纤维类作物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期为利用纤维类作物修复土壤镉污染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