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鳞片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方百合‘索邦’(Lilium oriental hybrids‘Sorbonne’)为试材,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外、中层鳞片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栽种期鳞片细胞中淀粉粒、蛋白质、脂滴数量最多,体积最大,鳞茎起着“源”的功能。随着植株的生长,靠近细胞壁和淀粉粒分布的大量的线粒体证明在此过程中鳞片细胞中以分解代谢为主,淀粉粒、蛋白质和脂滴数量呈下降趋势,至盛花期时达到最低。之后鳞茎细胞内开始大量贮藏同化产物,淀粉粒、蛋白质和脂滴的数量明显增多,在花后期鳞茎转变以发挥 “库”的功能,收球期淀粉粒和蛋白质再次充满整个细胞。同时观察到外层、中层鳞片细胞都存在大量成束出现的胞间连丝,且在盛花期时胞间连丝的通道中有成列的小囊泡,证明了百合鳞片在“库”—“源”功能转化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共质体途径进行物质的交换和运输。  相似文献   

2.
百合鳞茎发育和低温贮藏过程中淀粉粒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兰州百合(L 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 鳞茎中部鳞片为试材,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 研究了鳞茎发育和低温贮藏过程中, 处于大维管束周围和大、小维管束中心位置的细胞内淀粉粒亚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栽种期大维管束周围细胞中有少量淀粉粒游离在细胞腔内, 并有絮状物存在。随着鳞茎的发育, 淀粉粒数量显著增加, 在植株半枯期达到最大, 形状由纺锤形逐渐变为近圆形; 处于大、小维管束中心位置的细胞, 淀粉粒数量明显少于大维管束周围细胞中淀粉粒数量, 并且在营养生长期和花蕾透色期, 淀粉粒表面有裂纹存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淀粉粒数量呈递减趋势, 在同一取样时期, 大、小维管束中心位置细胞内淀粉粒数目明显高于大维管束周围的细胞, 与鳞茎发育过程中的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3.
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新铁炮百合‘雷山’(Lilium formolongi‘Raizan’)为试材,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百合花芽分化的过程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雷山’低温贮藏期间鳞茎内顶端生长点尚未开始花芽分化,栽植后20~30d花芽分化开始进行,并在栽植后50~60d完成花芽分化,整个花芽分化过程约需40d。其分化进程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原基和小花原基分化期、花器官分化期、整个花序形成期五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以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e(L’Her.) Herb.)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显微观测和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红花石蒜鳞茎内淀粉粒的时空分布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明确石蒜鳞茎的“源-库”转换规律及其休眠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鳞茎内不同部位淀粉粒的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表现为中层鳞片>内层鳞片>鳞茎盘>外层鳞片;而在相同的鳞片中,淀粉粒的分布密度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变小。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鳞茎盘内的淀粉粒数量与粒径大小的变化不显著;鳞片内的淀粉粒数量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淀粉粒的面积和粒径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在6个不同发育时期,鳞茎盘内淀粉粒的平均面积和粒径均显著小于鳞片。这说明红花石蒜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与地下鳞茎内的淀粉粒属性变化有一定关联。总体表现为营养生长与鳞片内淀粉粒的数量积累呈正相关,而生殖生长与淀粉粒的大小变化呈正相关。即盛花期鳞茎主要发挥“源”的功能,而在叶生长期鳞茎主要发挥“库”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索尔邦百合试管鳞茎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祁宏英  徐洪国  张志 《北方园艺》2010,(10):180-181
以东方百合‘索尔邦’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因子对百合试管鳞茎的诱导及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鳞片不同部位对分化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外层下部外层中部中层下部外层上部中层中部内层下部中层上部内层中部内层上部,分化率最高的部位为外层下部;百合鳞片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1.0 mg/L+蔗糖30 g/L,最适pH 5.8,分化率为88.3%。  相似文献   

6.
东方百合‘索邦’诱导小鳞茎发生过程中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东方百合‘索邦’鳞片为试材,研究鳞片扦插诱导小鳞茎形成的过程及其鳞片内部糖和蛋白质的分布特点。经石蜡切片PAS和汞溴酚兰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1)小鳞茎起源于近轴基部8~14层薄壁细胞,为内起源;形态发生过程依次经过了启动、生长锥形成、叶原基形成和小鳞茎形成;小鳞茎的形成与分生细胞团所在位置有关。(2)小鳞茎发生过程中多糖主要以颗粒状存在于分裂旺盛的分生组织和维管组织周围,多糖含量高时有利于诱导形成维管组织;蛋白质主要集中于细胞核周围;多糖和蛋白质在分生组织及其周围细胞之间存在着浓度梯度,由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到周围的薄壁细胞中,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多糖含量则由低到高。  相似文献   

7.
亚洲百合‘普瑞头’的组织培养及休眠小鳞茎获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瑞头’百合为试材,研究了百合鳞片分芽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对亚洲百合休眠小鳞茎的获得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鳞片分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05~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4MS和1/4MS+N从0.5 mg/L;采用最佳配方25℃组织培养‘普瑞头’百合,培养120 d获得深度休眠的小鳞茎。  相似文献   

8.
孙红梅  谢佳  王春夏  安晶  李天来 《园艺学报》2010,37(7):1109-1116
以东方百合‘Sorbonne’为试材,研究了GA3、IBA以及温度处理对鳞片扦插繁殖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可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小鳞茎膨大,IBA处理使小鳞茎形成的时间延后,但可提高繁殖系数和整齐度。GA3、IBA分别结合5 ℃预处理可使小鳞茎质量显著增加,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小鳞茎膨大;其中IBA 100 mg · L-1,1 h结合5 ℃预处理的鳞片繁殖系数和小鳞茎整齐度依次高于25 ℃与15 ℃变温培养及25 ℃恒温培养;GA3 100 mg · L-1,2 h结合5 ℃预处理获得的小鳞茎品质最佳。鳞片繁殖过程中,GA3、IBA结合各温度处理鳞片淀粉及总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鳞片下部在25 ℃培养初期(20 d)下降幅度最大;IBA促进淀粉降解,结合低温处理的母鳞片较无低温处理的总可溶性糖含量低,为小鳞茎的诱导和形成提供了营养;5 ℃低温预处理促进GA3处理母鳞片淀粉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百合鳞茎解除休眠与花期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了亚洲百合杂种系(Asiatic hybrids)‘新中心(Nove Cento)’在12℃冷藏过程中冷处理时间长短与花芽分化、花期调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冷藏开始至60d,冷藏时间越长,鳞茎解除休眠所需时间越短,冷藏45d以上,可完全解除鳞茎休眠;百合的花芽分化从冷藏45d开始,栽植后30d基本完成;冷处理时间越长,百合植株开花越早,花茎越矮,而且还会出现二次抽薹开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ABA对‘西伯利亚’百合试管鳞茎发育及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海涛  刘春  明军  穆鼎 《园艺学报》2010,37(3):428-434
 以东方百合杂种系的‘西伯利亚’百合(Lillium ‘Siberia’)为材料,研究了ABA 及其合成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对试管鳞茎发育及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原基只发育成鳞片,加入ABA 合成抑制剂Fluridone 后鳞片和鳞片叶同时生成,在含有Fluridone 的培养基中加入外源ABA 后,Fluridone 促进鳞片叶片生成的作用被逆转,说明外源ABA 可以抑制鳞片叶的生成。Fluridone可以降低鳞茎的休眠程度,当外源ABA 与其同时存在时,Fluridone 的这种作用会被逆转,说明外源ABA可以促进鳞茎休眠。鳞茎的休眠程度在15、20 和25 ℃培养条件下会随温度升高而加深,在25 ℃条件下鳞茎进入完全休眠,低浓度的外源ABA 对于15、20 和25 ℃条件下鳞茎的休眠没有促进作用,说明温度对休眠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ABA 发挥作用的,除了ABA 外还存在尚不清楚的物质影响着休眠形成。百合试管鳞茎休眠深浅与其形态发育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刺梨花芽分化期芽中内源激素和碳、氮营养的含量动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对贵农5号刺梨花芽分化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刺梨花芽和叶芽中内源激素的赤霉素(GA1+3)、玉米素核苷(ZRs)、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梨的花芽分化期需要有高水平的ZRs、碳水化合物及低水平的GA1+3、IAA、ABA和较低水平的氮素营养。在整个花芽分化期,花芽的ZRs/GA1+3、ZRs/IAA、ABA/IAA、ABA/GA1+3及碳/氮比值比叶芽的高;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高于叶芽,而形态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低于叶芽。在刺梨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花芽和叶芽中的GA1+3、ZRs、IAA、ABA、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不一。  相似文献   

12.
Starch as an important reserve carbohydrate plays in deciduous fruit species an important role in frost resistance of the wood during winter as well as of flowers during spring frosts. Also during development of flowers the deposition of starch, e.g. in the conducting tissue of the style and in pollen grains is evident. This starch accumulation in the reproductive flower parts seems to be important for fertilization and thus fruit set. The investigations presented should contribute to elucidate the dynamic of starch accumulation in the different organs of a flower bud in apple, from the beginning of bud differentiation until anthesis. The sampled buds were sectioned after embedding in plastic material. Starch accumulation was determined by image analysis. In the four apple cultivars ‘Boskoop’, ‘Elstar’, ‘Golden Delicious’ and ‘Pinova’ starch deposition could be observed already shortly after beginning of 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in July/August in the calyx, corolla, anthers and ovary. Until autumn, starch content increased considerably, it showed during winter some fluctuations according to flower organ, and decreased again towards the flowering season, presumately by conversion to sucrose, as shown in the wood in relation to frost resistance. This decrease seems to be related to the energy demand which is needed for flower development, fertilization and early frui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芍药花芽分化期间营养物质与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种芍药为试材,研究了芍药花芽分化各时期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早花品种‘粉玉奴’和‘大富贵’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整个花芽分化时期变化幅度不大;晚花品种‘迟粉’和‘杨妃出浴’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均表现双峰型变化曲线。4个芍药品种POD活性均呈现单峰型变化趋势,SOD和CAT活性随着花芽分化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4.
韦莉  彭方仁  王世博  谭鹏鹏 《园艺学报》2010,37(8):1303-1310
以蝴蝶兰‘V31’为材料,观察了花芽分化过程,比较了成花诱导和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内C/N、核酸及相关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蝴蝶兰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即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和合蕊柱及花粉块分化期。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低温处理35 d达最大值;C/N值的2次高峰先后出现于处理15 d和30 d,进入花器官分化期,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C/N值均呈下降趋势。RNA和总核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处理15 d后持续增加,45 d后随着合蕊柱和花粉块的大量分化而迅速下降;RNA/DNA值在处理前30 d基本稳定,花芽萌出后急剧增长,而DNA含量的变化相对平缓。认为高水平的C/N有利于蝴蝶兰花芽的分化,RNA/DNA值(主要是RNA合成量)的急剧增长与植株由生理分化转向花芽形态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许申平  张燕  袁秀云  崔波 《园艺学报》2020,47(7):1359-1368
以蝴蝶兰‘大辣椒’为试验材料,对花芽分化进程及期间光合特性和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及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芽长度为0、2、4、8、16和24 cm时,分别处于花芽分化初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和花瓣原基分化期(16和24 cm)。蝴蝶兰叶片的净CO2吸收速率在花芽发育前期(0 ~ 4 cm)没有显著变化,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花芽中的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叶片,碳水化合物在花芽长度为4 cm时达到稳定水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花芽8 cm时达到叶片与花芽的平衡;赤霉素(GA)的含量在花芽2 cm时达到最大值,生长素(IAA)含量在花芽4 cm时显著升高,玉米素(ZT)含量在花芽8 cm时显著降低,而ABA含量在花芽发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知,当蝴蝶兰花芽开始分化萼片原基(8 cm)时,光合生理及生化物质基本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阶段的蝴蝶兰花芽已彻底完成成花分化。  相似文献   

16.
杨桃新梢花芽分化及其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萍萍  周碧燕 《园艺学报》2007,34(5):1151-1156
 以6年生盆栽甜杨桃为材料,观察了新梢上各节位芽的分化情况,比较了新梢上不同节位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当第2节位开始“露红”(肉眼可辨红色的花芽)时,新梢上各节位上的芽(顶芽除外)基本上进入形态分化阶段。第3和第4节位“露红”的枝条,韧皮部和木质部可溶性糖含量比第1位和第2位“露红”的枝条高。徒长枝第1节位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都较高,第3、第5节位的含量与第1或第2节位“露红”的成花枝上相应节位的含量相当。本研究结果表明,杨桃新梢上的芽在进行形态分化的过程中,枝条仍在积累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萝卜花芽分化过程中茎尖和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萝卜冬性品种‘一点红’和春性品种‘短叶13’为材料,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茎尖和叶片以及萌动种子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萌动种子在5℃下处理20 d,然后在温暖(>15℃)、长日照(16h)下生长,于不同花芽分化时期测定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期间,无论是茎尖或是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在两个品种之间较为接近。随着花芽分化的继续,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蔗糖和淀粉含量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花芽分化完成后再下降。叶片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始终低于茎尖。冬性品种的蔗糖和淀粉含量在整个花芽分化期间始终较低,但在花芽分化初期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则高于春性品种。  相似文献   

18.
银杏雌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银杏雌花芽形态分化前的5月初,ZT,ABA处于高峰,iPAs的高峰晚20d出现;6月份,随着形态分化开始,ZT,iPAS和ABA的含量下降并维持低水平;11月开始落叶时ABA含量迅速上升。IAA在5月中旬出现峰值,进入6月形态分化开始后则在略低水平上波动,9月底开始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9.
针对部分梨园中‘玉露香梨’出现的僵芽现象,以河北魏县发生僵芽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为试验材料,以与该梨园相邻的,以及山西太谷地区的正常梨园中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法、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法、蒽酮比色法和凯氏定氮法,分析僵芽的发生时间和短枝顶芽在花芽形态分化期间的内源激素、碳氮营养含量变化及其与僵芽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僵芽发生始于7月上中旬花萼分化期;僵芽内IAA含量在7月初—7月中上旬显著高于正常芽,ABA含量在6月中旬—8月上中旬显著低于正常芽,GA3含量在整个花芽形态分化期内显著高于正常芽,ZR含量在6月初显著高于正常芽,ZR/GA3、ABA/GA3、ABA/ZR显著低于正常芽;僵芽梨园(魏县)新梢年生长量极显著大于正常梨园,生长天数长于正常梨园,其芽内可溶性糖、淀粉等营养物质和碳氮比显著低于正常梨园。僵芽梨园(魏县)枝条旺长,芽内高含量的IAA和GA3,低含量的ABA和碳水化合物,阻断了花芽正常分化,导致僵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温度和光照对金边瑞香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对金边瑞香花芽分化的影响,温度是影响金边瑞香花芽分化的主要因子,20 ~ 25 ℃金边瑞香植株可以完成花芽分化的各个过程,10 ~ 18 ℃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而未进行花芽分化。金边瑞香花芽分化对光周期不敏感,但散射光比直射光更有利于其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