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盆栽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酵素菌生物肥处理比等养分单质NPK化肥处理番茄增产16.5%~19.6%,黄瓜增产12.8%,均达到极显著水准,萝卜增产16.6%,达到显著水准,比等量有机质、NPK养分的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三种蔬菜的增产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准。酵素菌生物肥促进了番茄各生育期对NPK养分的吸收,可提高果实中养分含量。酵素菌生物肥有改善蔬菜品质之功效,比单质NPK化肥处理的番茄、黄瓜、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2.03 mg/100g、0.82 mg/100g和1.57 mg/100g。可溶性总糖分别提高了1.97%,0.84%和1.58%。并且可降低果实中硝酸盐含量,但其功效与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2.
以露地番茄(Solanum lycopersicom L)为试材,进行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番茄产量增幅较大,以6:4养分配施比例产量最高,总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5.6%.施用无机肥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以施用有机肥处理的最高;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和口感以施用有机肥处理的最佳.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肥料施用无相关性,可能是受番茄产量高低的影响.施用有机肥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施用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亚硝酸盐含量则以施用无机肥和低有机肥配施量处理的含量较低.施肥有明显降低番茄果实Hg含量的作用,但却提高了Ph和As含量,对Cu、Zn和Cd含量的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可显著降低番茄果实Cr含量.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效态Zn和Cd含量,降低了土壤有效态Pb含量.对土壤有效态Cr和As含量的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使土壤有效态Cu含量显著降低,而使土壤有效态Hg的含量提高;施用无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效态Cu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番茄果实重金属含量变化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变化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施肥改变了番茄的生物产量,从而产生对植株吸收重金属元素的生物稀释作用造成.各试验处理番茄果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国家蔬菜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说明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会造成番茄果实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加辣椒产量,改善果实性状,提高经济效益,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产量和果实性状效果均为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纯化肥处理;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增加辣椒干物质含量和提高辣椒果实的蛋白质、全糖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地改善了辣椒果实的品质,但未能提高辣椒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冬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和配施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改善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和效益;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 800 kg/hm~2和习惯施肥量30%+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12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28%、4.6%,增效13.35%、5.76%。在获得比习惯施肥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下,纯施和配施黄腐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是马铃薯生产中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平菇菌糠生物有机肥在保护地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忠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62-1765
以粉宝番茄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几种不同施肥方法对番茄产量、品质、根重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生物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施用三元复合肥时番茄的产量最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产量比施用三元复合肥的分别低6.62%和4.93%。与其他3种施肥方式相比,施入生物有机肥可有效降低番茄内的硝酸盐含量、极显著提高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施肥方式均可提高番茄根的干重和鲜重,但生物有机肥的作用最为明显,有机无机复混肥和三元复合肥次之。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氮处理对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青海省黄瓜种植的最佳施氮量,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黄瓜产量生物性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352kg/hm~2处理下,黄瓜株高为192.5cm/株,较习惯施肥增加4.9cm/株;瓜长为30.2cm/个,较习惯施肥增加0.4cm/个;单瓜重为212g/个,较习惯施肥增加17g/个;产量为91500kg/hm~2,较习惯施肥增产1500kg/hm~2;总糖含量为1.41%,较习惯施肥增加0.02%;VC含量为110.05mg/kg,较习惯施肥增加4.42mg/kg;硝酸盐含量为180.82mg/kg,较习惯施肥降低49.70mg/kg。说明,减施氮肥不仅能够保证黄瓜的产量,改善果实的品质,而且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可为该地区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木薯加工废弃物转化有机肥产品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本试验共设计4个不同的处理,分别是不施肥(处理1)、国产无机复混肥(处理2)、有机肥ZH-2(处理3)及有机肥ZH-2+国产无机复混肥(处理4),通过田间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的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ZH-2处理3、处理4的品质较高,其还原糖较处理1、处理2分别提高7.18%~19.75%和2.21%~14.20%;维生素C含量较处理1、处理2分别提高8.96%~9.65%和4.34%~5.01%;干物质比率分别为1.26%、1.25%,与处理1相比差异极显著。处理2、3、4的黄瓜产量分别比处理1增产121.62%、98.07%、150.29%,均极显著高于处理1。综合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最优的施肥处理是有机肥ZH-2+国产无机复混肥(处理4)。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冬暖番茄为研究对象,田间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对照(CK)、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T_1)、施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T_2)、施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70%(T_3),3次重复,随机排列。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不但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酸化程度,还能不同程度增加番茄产量,以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施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处理增产较为显著,分别较常规施肥对照增产4.53%、9.05%,施有机肥4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70%处理增产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施有机肥1 5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90%、有机肥3 000 kg/hm~2+常规化肥施用量80%可以保证番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春季设施栽培番茄光合作用、产量、品质及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巴宝丽’番茄品种为试材,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CK;施有机肥,T1;有机肥+复合肥,T2;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T3;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菌剂,T4),分析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机肥+复合肥处理相比,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处理使番茄增产21.69%,且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土壤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7.12%、11.82%和50.57%;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菌剂使番茄增产29.03%,果实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还原糖质量分数分别提高62.50%、21.30%和97.31%,土壤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4.56%、18.73%和63.12%。研究认为增施有机肥(30%)和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强土壤肥料利用率,促进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最终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建议在杨凌地区春季设施番茄的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施用EM液发酵有机肥,能明显提高有机肥的氨基酸含量,降低有害生物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容重降低0.13g/cm3,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5.60g/kg、11.65mg/kg、11.20mg/kg、16.30mg/kg,促进了蔬菜的生长发育,番茄增产11.2%。同时,可改善番茄的品质,施用EM液发酵有机肥,能使番茄果实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质分别增加24.5%、10.7%、36.4%。  相似文献   

11.
将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Accc 8011,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Accc10011和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Accc 10013的草炭吸附制剂直接或间接(将菌剂装入聚丙烯薄膜袋密封)置于有机肥与化肥制成的复混肥料中,于25℃恒温放置30 d,采用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活细菌数量,研究添加化肥对细菌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化肥总养分(N P2O5 K2O)达到0.066 g.g-1,加入的细菌活菌数显著下降。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将这几种细菌的草炭吸附制剂封装入聚丙烯薄膜袋再埋入化肥与有机肥制成的复混肥料中,当化肥总养分达0.122 g.g-1时,细菌的存活率也有显著的下降。所以这3种肥料细菌不能与化肥质量分数较高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混合,而应单独包装,分开放置。表2参16  相似文献   

12.
13.
为解决信阳毛尖产区的部分茶园因长期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和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信阳毛尖产量和质量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有机肥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将保水剂,有机、无机营养元素等材料和复合肥通过特殊工艺制成抗旱复合肥.通过玉米盆栽试验,在控制水分条件下,对抗旱复合肥的节水节肥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旱复合肥能显著提高盆栽玉米生物量,水分利用率和氮素利用率;与普通复合肥相比.玉米干重增幅为14.8%~27.2%,WUE增幅为39.6%~61.3%,氮素利用率增幅24.5%~45.2%.  相似文献   

15.
以桂糖97-69 作为供试品种,以利达生物有机肥、普通复合肥为供试肥料,设置等价施肥处理,研究不 同肥料处理对甘蔗农艺性状和工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甘蔗株高、成茎率、有效茎数、产 量、纤维分、蔗糖分高于施用复合肥处理,但出苗率、分蘖率、茎径不及施用复合肥处理。说明在促进甘蔗伸长、提高 甘蔗有效茎数、产量及含糖量上,施用生物有机肥比施用普通复合肥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炭基花生专用肥以及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与普通三元复合肥及不施肥相比,对花生产量、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炭基花生专用肥和有机肥对花生产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能够增加花生分枝数和结果枝数,提高单株生产力,增加饱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饱满度等各项经济指标。两者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突出,其中处理5炭基花生专用肥450kg/hm2+有机肥2160kg/ hm2(有机肥中N+P2O5+K2O替代40%炭基肥基准用量中氮磷钾)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炭基肥施用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丰度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提高稻田土壤质量和新型肥料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杭嘉湖平原典型稻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供试土壤为青紫泥稻田土。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CF)、炭基肥(BF)及有机肥替代50%化肥(OF),3种施肥处理的氮、磷、钾投入量一致。处理开始于2019年6月,于2019年11月水稻Oryza sativa收获后采集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碳氮组分质量分数、细菌、真菌和古菌丰度及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  结果  与CF处理相比,BF和OF处理对土壤pH、总碳、易氧化态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而O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溶解性有机氮质量分数。与ck相比,O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164%)、细菌16S rRNA (35%)和真菌18S rRNA基因拷贝数(98%)及真菌/细菌比(50%),而BF处理对上述指标无影响。3种施肥处理对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均无影响,而BF和O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α-葡萄糖苷酶(111%和136%)、纤维二糖苷酶(77%和100%)、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109%和177%)和酸性磷酸酶(97%和199%)活性,OF处理平均提高幅度高于BF处理。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铵态氮、溶解性有机碳和氮、真菌丰度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结论  相比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和炭基肥施用提高了土壤碳氮磷转化相关酶活性,且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丰度,对促进稻田土壤养分周转具有重要意义。图2表3参33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莴苣生产中化肥用量,实现节本增效,本研究在当阳市蔬菜主产区开展了莴苣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0%宜施壮高塔黄腐酸硫基功能型复合肥(N∶P2O5∶K2O=25∶5∶10,黄腐酸含量≥10%)处理表现最优,在化肥减量47.7%的条件下可提高莴苣产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含水量,增加纯收入。说明该肥料可在莴苣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一种春玉米专用肥的研制及肥效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大108为材料,设计春玉米专用配方肥养分总量为42%,N、P2O5 、K2O 含量分别为13%、19%、10%.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和农户传统施肥措施相比,施用专用肥不仅可以改善春玉米的产量性状,使春玉米的产量达到11.0 t/hm2,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春玉米的氮肥利用效率,同时使施肥效益达到14 040元/hm2.  相似文献   

20.
水稻氮磷钾肥“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仙游县稻田进行氮磷钾肥"3414"完全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是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养分因子,施氮的增产效果最明显,其次是钾,再次是磷。每667 m^2水稻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1.45 kg、P2 O5 5.20 kg、K2 O 8.24 kg,最佳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 10.11 kg、P2 O5 3.47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