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青年奶牛中的应用。选择1046头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青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自然发情人工授精配种(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前列腺素F(PGF)诱导母牛发情或按照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或Ovsynch+CIDR法)处理母牛后人工授精配种(试验组),统计同期发情率、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青年奶牛人工授精后不返情率和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21d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35.3%,P<0.05)。试验组中,1次PG法、间隔7d2次PG法和间隔11d2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76.1%、81.7%和84.6%,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组中,Ovsynch法(GPG)和Ovsynch+CIDR法(GPG+CIDR)的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输精人员可显著影响青年奶牛的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P<0.05),而不同公牛常规冷冻精液对青年奶牛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期发情及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使青年奶牛集中发情,提高参配率,从而提高21d妊娠率,有效加快青年奶牛人工授精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对产后难配泌乳奶牛繁殖效率的影响。选择88头健康、膘情适中、产后不发情或久配不孕(难配)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照Ovsynch、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程序进行激素处理和定时人工授精,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试验组分别在埋栓、撤栓、第二次注射Gn RH和定时输精时采集10头奶牛血样,测定血清中孕酮(P4)和雌激素(E2)含量。结果表明:3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都可以使一定数量的难配泌乳奶牛配种妊娠,且3种程序对产后难配泌乳奶牛人工授精后的不返情率无显著影响(P0.05);CIDR+Ovsynch试验组泌乳奶牛人工授精后的情期受胎率(46.7%)高于Ovsynch组(28.6%)和CIDR+PG+Gn RH组(26.7%),但差异不显著(P=0.08,P=0.06);CIDR+Ovsynch或CIDR+PG+Gn RH程序处理过程中,泌乳奶牛血清中P4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E2含量的变化趋势因程序开始处理时奶牛所处的发情周期阶段不同而不同,但两种程序配种妊娠奶牛定时输精时血清中E2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配种未妊娠奶牛(P0.01)。因此,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用于产后难配泌乳奶牛的配种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新疆褐牛是新疆北疆牧区养牛业主导品种,夏季放牧区新疆褐牛人工授精集中冷配点模式的广泛推广,对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最佳处理方法。[方法]试验选用2胎以上45头牛,分3组,A组,PG+PG法;B组,PG法;C组,CIDR+PG法,比较3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效果,同时选用2胎以上20头牛,分2组,D组,GnRH+PG+GnRH+AI法;E组,CIDR+GnRH+PG+GnRH+AI法,比较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效果。[结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母牛集中在12~24 h内发情,其中12~24 h内A组和C组处理方法母牛发情率极显著高于B组处理方法(P0.01),C组比A组高出32.3%,B组和C组母牛总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A、B、C 3组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6.7%,40.0%,93.3%;发情母牛经人工授精配种后,情期受胎率3组差异不显著(P0.05)。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中,E组发情牛排卵率显著高于D组,D组和E组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综上所述,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处理应采用B组方法,即2次PG法,即降低了成本,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宜采用D组方法,成本低,且受胎率较好,适宜在牧区集中人工授精冷配点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速高产奶牛的繁育和缩短奶牛世代间隔,试验在生产条件下对规模奶牛场的232头荷斯坦育成奶牛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2次PG法和CIDR结合PG法处理的同期发情率(91.1%和88.9%)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2种方法的同期发情率都极显著高于1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42.9%)(P0.01);使用宁波产和上海产前列腺素对同期发情率无显著差异(P0.05);输精时间不同的2次输精及1次输精对妊娠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体况、膘情上等的参配牛组的妊娠率(49.1%)略高于中等组妊娠率(44.8%),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同期发情和性控冻精人工输精在育成奶牛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速高产奶牛的繁育和缩短奶牛世代间隔,试验在生产条件下对规模奶牛场的232头荷斯坦育成奶牛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2次PG法和CIDR结合PG法处理的同期发情率(91.1%和88.9%)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2种方法的同期发情率都极显著高于1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42.9%)(P<0.01);使用宁波产和上海产前列腺素对同期发情率无显著差异(P>0.05);输精时间不同的2次输精及1次输精对妊娠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体况、膘情上等的参配牛组的妊娠率(49.1%)略高于中等组妊娠率(44.8%),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7,(7):5-8
选择新疆石河子地区某规模化牛场300头产后泌乳奶牛,采用5种不同的"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处理方案,研究其对产后泌乳牛发情率、受胎率及21 d妊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组不同处理方案的产后泌乳奶牛发情率,受胎率及21 d妊娠率均显著高于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组(P0.05)。因此,在规模化牛场对奶牛进行同期排卵方案处理时,增加一个孕酮栓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定时输精后的受胎率,较好地提高奶牛场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7.
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了优秀种公牛遗传物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准确、及时的发情鉴定是奶牛人工授精的基础,然而,由于奶牛产后不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以及发情鉴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情鉴定方法不科学等,实际生产中母牛发情检出率较低,影响了产后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减少母牛发情鉴定工作量,提高母牛发情检出率,甚至不用发情鉴定而直接定时输精,从而提高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本文综述了奶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原理,重点介绍了奶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奶牛繁殖和管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奶水牛繁殖率,通过应用CIDR+PG法和Gn RH+PG法对德宏州奶水牛实施了同期发情定时输精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为87.7%和69.4%、41.8%和30.6%,CIDR+PG法效果显著优于Gn RH+PG(P0.05)。该技术的示范应用将奶水牛年平均受胎率提高到65%,比前期提高14.5个百分点,产犊间隔也缩短180d。CIDR+PG处理方法更为理想,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云南水牛同期发情的效果,于2007~2009年在云南大理、德宏对摩本杂水牛和尼本杂水牛共260头采用CIDR+PG、两次PG法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以期提高云南水牛的同期发情率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结果表明:摩本杂和尼本杂水牛经同期发情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86.54%和86.81%,冷冻精液配种后受胎率分别为48.89%和49.37%。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CIDR+PG同期发情处理法的效果无论在同期发情率还是受胎率上都明显好于两次PG法。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在秋季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水牛的同期发情率最高,可达88.71%,明显高于春季的73.17%。在受胎率方面,也是秋季效果要好于春季,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同期发情和自然发情受胎率方面,同期发情处理的受胎率为45.09%,自然发情受胎率为34.5%,两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产后20d体况评分为2.75~3.5、子宫复旧较好、卵巢无明显的卵泡和黄体活动的奶牛应用Ovsynch(同期诱导排卵)技术促进卵巢活动,结果表明:采用GnRH+CIDR+PG方法以及两次PG法对促进奶牛产后卵巢周期活动恢复作用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激素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择了80头荷斯坦牛,根据直肠检查结果将牛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采用定时输精法(GnRH)、PMSG法、P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应用定时输精法、PG法和PMSG法的发情率分别为0%、75%和75%,妊娠率分别为60%、50%和55%。从不同繁殖状态分析,青年牛应用PMSG法的同期发情效果最好;从卵巢发育状态分析,以处于卵泡期的牛同期发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欧拉羊群在春秋两季规模化同期发情效果,利用CIDR+PG法及两次PG法对大群体舍饲和半舍饲欧拉羊进行同期发情实验,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同期发情效果、不同季节对同期发情效果及不同饲养方式的发情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IDR+PG法同期发情率为92.3%,与两次PG法同期发情率78.7%,差异显著(P〈0.05);采用两次PG法在春季、秋季对欧拉羊同期发情处理,春季与秋季欧拉羊的0~48h同期率分别为73.3%、76.5%,差异不显著(P〉0.05);对不同饲养方式的欧拉羊同期发情处理,舍饲养殖的欧拉羊0~48 h的同期发情率为58.0%,放牧+舍饲同期发情率为78.9%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不同生殖激素组合对小尾寒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采用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PMSG+PG(Ⅰ组)、CIDR+PMSG+PG(Ⅱ组)和2次氯前列醇法(Ⅲ组)对478只小尾寒羊进行同期发情研究。结果表明,Ⅰ组和Ⅱ组母羊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1.1%和83.5%,人工授精后受胎率分别为75.3%和83.2%,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同期发情率94.9%,与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人工授精后受胎率80.6%,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3种处理方法导致母羊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8.2%、3.0%和0。综合考虑3种处理方法的同期发情效果、受胎率和药品成本,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可替代CIDR在生产中大范围使用。  相似文献   

14.
CIDR与GnRH诱导同期发情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观察CIDR与GnRH诱导同期发情的效果。[方法]本实验利用GnRH+PG+GnRH和CIDR+EB+P4+PG对荷斯坦奶牛进行同期发情。CIDR组:在奶牛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发情当天除外),于奶牛阴道内放CIDR同时肌注2mgEB和50mgP4,人为诱导卵泡的发生,在放入CIDR的第8d肌注PG;应用GnRH组与CIDR组同步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肌注GnRH7d后肌注PG,2d后再次肌注GnRH。[结果]表明:利用CIDR与Gn—RH两种同期方法同期发情率、情期受胎率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在实际生产中,GnRH便于操作,且发情略高于CIDR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分析布舍瑞林在荷斯坦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中的应用效果。选用61头产后(53±3)d子宫复旧良好的荷斯坦泌乳牛,分2个实验完成。实验I:将21头牛分为阴性对照组、药物对照组、试验组,均采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Ovsynch)处理方案,阴性对照组用10 mL生理盐水处理,药物对照组用100μ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处理,试验组用20μg布舍瑞林处理,在第2次注射布舍瑞林/促GnRH/生理盐水后,采血测定24 h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4)的血清浓度变化,分析GnRH和布舍瑞林对奶牛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实验II:将40头试验牛分为100μg GnRH组、10μg布舍瑞林组和20μg布舍瑞林组,比较GnRH及不同剂量布舍瑞林对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效果。结果表明:实验I中,布舍瑞林组的LH浓度峰值比GnRH组和生理盐水组提前2 h出现;布舍瑞林第2次注射后0 h,E2达到最高浓度,P4达到最低浓度,与正常生理状态下母牛发情时两激素浓度的关联性变化比GnRH组更一致。实验II中,GnRH组的无排卵率与不同剂量布舍瑞林组差异不显著;剔除无排卵牛只,20μg布舍瑞林组受胎率显著高于10μg布舍瑞林组,但与GnRH组无显著差异。综上,作为GnRH人工合成类似物,布舍瑞林以20μg剂量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奶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CIDR+PG法、CIDR+PMSG法和两次PG法对波尔山羊杂交羊进行了同期发情效果试验,随后又做了人工授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IDR+PG法发情效果最好,为93.3%,与两次PG法之间差异显著。受胎和产羔上,三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合成本考虑,笔者建议,胚胎移植时,供、受体的发情用CIDR+PG法;而在人工授精时的同期发情选用成本较低的两次PG法。  相似文献   

17.
环球科技     
雌二醇环戊丙酸盐对泌乳奶牛排卵率、妊娠率及后期胚胎丢失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来研究了对放置阴道海绵栓(CIDR),进行定时人工输精时雌二醇环戊丙酸盐(ECP)对泌乳奶牛同期发情排卵率、妊娠率及后期胚胎损失的影响。他们对试验中2个牧场中共685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2次PGF2α(分别在0和14d),并在试验28d时注射100μgGnRH,35d时注射25mgPGF2α,36d时注射1mgECP,38d时进行定时人工输精。试验分为2组,一组放置CIDR,另一组不放置CIDR。在试验14和28d时采集血样并测定孕酮含量。在35、37和42d时对卵巢进行扫描,并在65和…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4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在努比亚山羊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在处理结束后的发情集中时间分布,本实验以冬、春两季234只努比亚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列腺素(PG)+PG、海绵栓+PG、海绵栓+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海绵栓+PMSG+PG 4种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从同期发情率、21 d返情率、24 h同期率、成本等方面对同期发情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的4个处理中,PG+PG处理同期发情率(89.58%)、21天返情率(18.60%)均略高于其他3种(P>0.05),成本仅为10元/只;4种处理方法发情时间主要集中在处理结束后25~48 h;海绵栓+PG法的同期发情率在春季高于冬季(92.61%>83.33%),21 d返情率则为春季低于冬季(12.77%<13.33%),24 h内同期率更高(72.22%>62.75%),发情时间主要集中在48~72 h。综上所述,PG+PG法更适用于生产实践,海绵栓+PG法可作为其辅助方法参考,最佳定时输精时间在处理完成后25~48 h(冬季)。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胚胎移植受体山羊同期发情效率,分别采用二次PG(方案Ⅰ)、CIDR+FSH+PG(方案Ⅱ)、CIDR+PMSG+PG(方案Ⅲ)3种同期发情方案对本地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方案Ⅱ与方案Ⅲ比较,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方案Ⅰ(P0.05)。方案Ⅱ黄体率显著高于方案Ⅰ(P0.05),极显著高于方案Ⅲ(P0.01)。综合分析各处理的发情率、黄体率,方案Ⅱ同期发情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四种同期发情方法(CIDR处理、撤CIDR栓后立即肌注PG、一次PG处理、二次PG处理)对郏县红牛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药物、处理方式、季节等因素对同期发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撤CIDR栓后立即肌注PG和二次PG处理组的同期发情效果显著优于CIDR处理或一次PG处理(P<0.05);对经产母牛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稍优于育成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郏县红牛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具有季节性差异,夏秋季(5~10月份)的同期发情率显著低于冬春季(11~4月份)(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