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秦艽种子为材料进行发芽床、温度、浸种及光照等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确定适宜秦艽种子发芽的最适条件,为秦艽种子质量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设置沙床、纸床2种方式,不同预处理,15℃、20℃、25℃、30℃4种温度恒温处理;见光和避光2种光照形式,采用标准发芽技术进行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秦艽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秦艽种子在有光照的条件下20℃时采用纸上发芽率最高,可达81.33%,预处理对秦艽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秦艽种子发芽计数时间确定为第10天进行初次计数,第18天进行末次计数。20℃时,采用光暗交替的纸床发芽形式更适合秦艽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温度对新收获棉种发芽的影响,对9份新收获陆地棉种子在30℃、25℃、20℃/30℃变温和15℃/30℃变温4种温度处理下做发芽试验。结果表明,30℃、25℃、20℃/30℃变温处理之间发芽能力差异不显著,15℃/30℃变温处理能显著降低发芽能力。变温温度过低不仅使发芽结果显著降低,时间显著延长,而且还抑制幼苗的生长发育。综合考虑,在棉种检验实际运用中,新收获棉种以30℃恒温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当归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为当归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试验确立了当归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发芽前先用清水浸种4h,然后用2%NaC10预处理10min.最后将种子置于砂床上,于20℃恒温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芽.最适发芽条件可作为当归种子质量检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烤烟品种K326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高温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裸种在温度为40℃以上时.种子萌发率大幅度降低,当温度高于44℃时种子不会发芽:包衣种发芽时间比裸种晚4d.当温度从28℃升到32℃时.发芽指数增加并达到最大.当温度从32℃升到36℃时。发芽指数减少.当温度高至40℃以上时.烟草包衣种子不会发芽。  相似文献   

5.
通过发芽试验来探讨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厚朴种子萌发的影响,设15、20、25和30℃ 4种恒温,(15/25)℃、(20/30)℃2种变温,共6种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间(S)和砂上(TS)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2000(Lx)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厚朴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发芽床可选择纸上或纸间.对光照不敏感.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7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15天、  相似文献   

6.
低温冻害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杂交种富农1号、郑单958和辽单565的成熟鲜果穗为试验材料,通过0℃、-5℃、-10℃、-15℃、-20℃和-25℃低温处理12 h,研究不同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当种子水分含量低于15%时,低温冻害对种子的萌发活力影响不明显;当水分含量处于15%~25%之间、温度低于-20℃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明显;当水分含量处于25%~30%之间、温度低于-15℃时,会明显影响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同一水分下,温度低于-20℃时,郑单958和辽单565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幅度最大,富农1号下降幅度远小于前两者;当温度降至-25℃时,3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降到了最低值。  相似文献   

7.
把完全成熟的果实采收后直接去除果皮(未完全成熟的果实则先堆沤6 d再去皮),种子若未能及时播种可在室内用湿沙贮藏, 把种子用清水浸0~2 h或40℃温水浸1 h或300 mg/L赤霉素浸2 h,再播在腐叶土或沙壤土上,可以获得较好的发芽质量。  相似文献   

8.
丹东杂草稻种子的耐冻能力和低温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为了解丹东杂草稻种子冬季在野外能存活的原因,将丹东杂草稻和对照品种越光的干种子在水中浸不同时间,后在-20℃下处理7 d,在25℃下发芽。对照品种越光在浸种1 h后冷冻处理,其种子的发芽率从98%降为4%,浸种时间延长到1.5 h已不能成苗,而丹东杂草稻种子在1 h浸种处理后,其发芽基本不受影响,甚至在3 h浸种处理后成苗率仍达2.3%。在不同低温下发芽试验中发现丹东杂草稻在11℃能发芽,杂草稻的发芽临界温度要比对照越光低。讨论了杂草稻种子抗冻的潜在价值。   相似文献   

9.
春秋两季马铃薯微型薯休眠期及发芽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Favorita和南中552两个早熟品种的微型薯为试验材料,对春秋两季生产的微型薯在4℃和20℃条件下贮藏的休眠期及其发芽动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两个基因型在20℃和4℃下贮藏,春季微型薯休眠期比秋季分别短30d左右和60d左右,有光贮藏的微型薯打破休眠的时间比黑暗贮藏时分别延长一周和两周。块茎打破休眠后,发芽动态呈"S"曲线,但生产季节、贮藏温度间存在显著差异。春季微型薯发芽持续时间均长于秋季微型薯,低温贮藏使发芽持续时间更加延长。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海拔地区匙叶翼首草种子在不同处理下的种子活力,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寻找最佳的发芽温度、光照等条件,为大田生产提供较佳的发芽条件;探明引种驯化最易成功的最佳海拔范围的野生翼首草种子,以期为匙叶翼首草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种子发芽是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的第一步和关键环节,农作物生产和植物学研究中经常测定种子发芽能力。种子发芽能力可从种子发芽力和种子活力两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每个方面又包含多种量化指标。这些指标分散于不同的文献中,存在着指标的含义不明确、测定方法不规范、公式及符号混乱、计算方法错误等问题。本文以小麦发芽数据为例,系统整理了衡量种子发芽能力常用指标的来源及含义,统一了它们的计算公式和符号,规范了它们的测定及计算方法,为发芽指标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吉林省气候异常,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稻种子含水量与发芽势、发芽率的关系,试验表明:水稻种子含水量与发芽势、发芽率均呈直线正相关,发芽势与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发芽率与含水量正相关不显著。即在室温条件下自然降水将会导致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成熟度、不同大小果核、不同贮藏期、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不同温度处理对番橄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高的果实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远高于中度成熟和初步成熟的种子;大粒果核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小粒种子;种子采摘后不宜立即播种,果核经过120-150 d贮藏,有利于种子萌发,但过长时间保存会影响种子萌发;在本实验条件下,赤霉素对番橄榄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适合番橄榄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28 ℃。  相似文献   

14.
不同盐分胁迫对野生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和基因资源,具有耐盐碱、抗寒、抗病等优良性状.研究其种子萌发的耐盐性,为利用盐碱地资源和野大豆的引种驯化供依据.以山东德州一年生野大豆为材料,研究NaCl、Na2SO4、Na2CO3及三者的混合盐的胁迫对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生长的影响.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低浓度的Na2SO4(10~50 mmol·L-1),Na2CO3(0~10 mmol·L-1)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的NaCl(>200 mmol·L-1)、Na2SO4(≥200 mmol·L-1)、Na2CO3(≥75mmol·L-1)抑制种子萌发;10 mmol·L~Na2SO4处理下,其胚根胚轴长度都大于未经盐处理的,低浓度的盐分促进了胚根和胚轴的生长.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分促进一年生野生大豆胚的生长,野生大豆的胚根比胚轴对盐分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对萌发过程中野生和栽培大豆SOD同工酶分析表明:1.供试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SOD同工酶谱带明显不同,野生大豆含有M_n—SOD_a、C_u—Z_n—SODb_1b_2b_3和C_u—Z_n—SODc_1c_2c_3,栽培大豆缺失C_n—Z_n—SODb_1b_2谱带,而且两种类型的C_u—Z_n—SODc_1c_2c_3谱带的迁移率也不完全一致。2.萌发过程中,以单位鲜重计算的SOD活性的变化进程为,萌发初期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增加。3.萌发过程中,SOD活性及活性的变化程度均表现野生大豆>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16.
大豆种子萌发对镉胁迫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土壤中镉(Cd2+)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Cd2+对作物生产的伤害机理,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溶液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溶液浓度为3 mg·L-1时,发芽率受Cd2+溶液浓度的影响不大,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郜高于对照.随着Cd2+溶液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逐渐降低,抑制效应逐渐增强;种子的发芽势则显著降低,抑制作用显著增强,说明低浓度Cd2+对大豆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Cd2+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Cereals are recognised as an important food source of folate, and germinated cereals are reported to contain even more folat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germination and oven-drying on folate content in different wheat and rye cultivars. The native folate content in four wheat cultivars ranged from 23 to 33 μg/100 g dry matter (DM) and that in six rye cultivars from 31 to 39 μg/100 g DM. Mean folate content in rye was 25% higher than in wheat. Germination of both cereals resulted in a 4- to 6-fold increase in folate content, depending on cultivar and duration of germination. The highest folate content in both cereals was found after 96 h of germination and was 181 μg/100 g DM for cv. Kaskelott (rye) and 155 μg/100 g DM for cv. Kosack (wheat). Germination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5-CH3–H4folate in both cereals from 45 to 75%. Oven-drying of germinated wheat grains (for 48 and 72 h) at 50 °C did not affect the folate content. In conclusion, germination increases the folate content in wheat and rye cultivars, while subsequent oven-drying does not affect the folate content. Germination can therefore be recommended for producing bakery ingredients with increased folate content.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向日葵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刺激种苗生长,干物质积累增加。细胞分裂素低浓度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盐分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八个大麦品种种子萌发期间进行NaCl 胁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 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增加,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80 mmol/L 的NaCl 浓度是大麦种子萌发的阀值.不同大麦品种对NaCl 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供试品种中以盐90260和C2118为萌发期较为耐盐的大麦品种.其它品种对盐分胁迫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20.
小黑麦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基因型小黑麦萌发期的耐盐能力,以87份小黑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100~250mmol·L-1)处理后小黑麦种子萌发的变化。结果表明,200~250mmol·L-1 NaCl对小黑麦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在200mmol·L-1 NaCl胁迫下,可以鉴别不同小黑麦材料的耐盐性差异。利用200mmol·L-1 NaCl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干重的耐盐系数进行聚类分析,87份材料中,耐盐性较强的材料有32份,中间型有14份,盐敏感型41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