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冬闲育苗厂及设施开展日本囊对虾大规格苗种培育,不仅提高了育苗厂的利用效率,更为外塘春造虾养殖提供大规格优质苗种,缩短池塘养殖周期,达到提前上市销售的目的,满足市场需求。本文介绍了工厂化日本囊对虾大规格苗种越冬培育技术,包括培育设施、放苗前准备、放苗、培育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沿海地区对虾工厂化养殖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果锋  陈军  杨菁  李月  管崇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318-319,322
为了研究对虾工厂化养殖发展现状,解决存在的技术难点和问题,对我国沿海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水质净化处理、增氧方式、设施设备、经济效益等进行现场调研和分析,结果表明: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基本采用"水泥池+温室大棚"为核心的精养模式,经济效益较好,但还存在曝气设备能耗过高、废水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鲤鱼是黑龙江省地方主要养殖鱼类品种之一,以往传统的鲤鱼商品鱼养殖方式普遍是“一茬”春放秋捕。但近年来,逐渐推广一年养“两茬”的新技术,即:先养一茬商品鱼提供市场后,再养一茬鱼种。据统计,应用该技术比传统的春放秋捕的养殖效益高1倍以上,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对虾养殖通过处理和调控养殖用水能维持良好而稳定的生态环境,是解决我国对虾养殖污染环境、病害频发、资源锐减的可行途径,但目前还没有达到智能化应用水平。国外设施化对虾养殖已经将信息感知、模型构建、自动化装备结合起来,智能化水平较高。我国可通过构建智能化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串联各养殖环节,自动监控养殖参数,进一步实现节水节地、降低人工投入、精准自动控制、提前预警病害、绿色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5.
刀额新对虾是海水虾淡化养殖很有前途的一个养殖品种,在南方地区一年可进行两茬养殖.目前在淡水中人工饲养亩产量可达75~100千克以上。该虾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胜于中国对虾.且适应能力强.常能以活虾上市.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对虾或白脚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有养殖前途的优良虾品种之一.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从台湾引进养殖成功后,现已逐步向北方省市推广.据试验、示范证明,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茬亩产可达150公斤以上,如果年养二、三茬,亩产可达300~400公斤,产值万元以上,亩纯收入数千元.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江苏滩涂资源丰富,沿海海水池塘成片,但适宜池塘养殖的品种主要是虾蟹类和贝类。日对虾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品种在江苏的落户发展有其必然性。本文围绕日本对虾在江苏的发展兴起,探讨了日本对虾养殖现状、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了潜在问题,给出了建议,以期维护并推动江苏万亩日本对虾养殖的良性发展,夯实响水县日本对虾产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滩涂资源丰富,沿海海水池塘成片,但适宜池塘养殖的品种主要是虾类、蟹类和贝类。日本对虾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品种在江苏省的落户发展有其必然性。本文围绕日本对虾在江苏省的发展兴起,探讨了日本对虾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江苏省日本对虾养殖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江苏沿海虾类养殖的气候区划。[方法]主要通过养殖试验和生产调查,收集养殖现状和养殖适宜气象指标。[结果]江苏沿海的气候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不同气候适宜性区域间有差异。影响养殖虾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气象因素有夏季高温和强降水。[结论]只有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养殖生产过程的气象条件研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提高虾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养殖密度、底质类型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养殖密度,底质类型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生长性能的影响,设置了300、600和900尾/m3 3个养殖密度和泥、沙泥、泥沙、沙4种底质,分析了日本囊对虾的潜沙、生长、存活等指标。结果表明,在4种底质中,日本囊对虾的潜沙率最高分别为80.00%、78.05%、81.90%、86.39%,体长增长量和存活率均表现为沙泥底质最高,泥底质最低(P0.05);潜沙率、生长量和存活率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日本囊对虾具有明显的底质选择性,以沙泥底质最佳,养殖密度显著影响其潜沙行为。  相似文献   

11.
对虾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但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对虾流行病的大爆发,使我国的对虾数量骤减。此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对虾养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高位池养殖和淡化养殖、对虾封闭循环式综合养殖系统、不换水对虾养殖的生物安全性、稻田养虾环境的生态调控的评价以及对虾与鱼、贝、藻同池混养等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再次发展,但是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基于此,探索了对虾养殖的新模式,即对虾-鱼-贝-藻生态优化养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海水池塘的高效养殖模式,开展了海水围塘日本囊对虾—梭子蟹—文蛤复合优化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盐度高、富含砂底质围塘进行日本囊对虾—梭子蟹—文蛤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可获得较好的收益,但要注意放养密度不宜过高,放养规格不宜过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为耕水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日本囊对虾为养殖对象,分析使用耕水机与单纯使用增氧机的日本囊对虾养殖池塘中水体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多样性、池塘有机物积累层厚度及养殖效果等差异,探讨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使用耕水机后日本囊对虾养殖水质明显改善,无机磷和氨氮的最高含量较对照塘分别减少217%和244%.整个养殖周期中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较为稳定.池底有机物积累层厚度减少4.6 cm.[结论]使用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混养日本囊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适宜搭配比例,通过在刺参养殖池塘围隔中进行日本囊对虾生态混养试验,比较了不同密度搭配比例下刺参(10、15 ind./m~2,湿体质量为6.05 g±3.15 g)与日本囊对虾(0、2、4、8 ind./m~2,湿体质量为0.89 g±0.36 g)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个多月的混养试验,刺参生长状况与混养日本囊对虾的密度大小无显著相关性,混养日本囊对虾对主养品种刺参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P0.05);日本囊对虾的生长主要受自身养殖密度的影响,其密度越小,存活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与刺参混养的两个2 ind./m~2对虾密度组最终体质量(33.90、32.47 g),显著高于4 ind./m~2对虾密度组(25.48、25.16 g)和8 ind./m~2对虾密度组(20.29、21.63 g)(P0.05)。研究表明,综合分析产量与经济效益时,刺参搭配混养4 ind./m~2密度组的日本囊对虾经济效益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参虾池塘生态混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鲤鱼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鱼类品种。传统的鲤鱼商品鱼养殖方式普遍采取春放秋捕,由于秋季商品鱼集中上市,导致了卖鱼难、鱼价低,效益不高。针对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推广了鲤鱼复养技术,也就是在1年内重复两次养殖:先养一茬商品鱼,上市后,再养一茬鱼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海水围塘养殖池塘租赁费、人工饲料和水质调控微生物制剂等成本增加,养殖户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不断增加苗种放养密度,超过池塘承载力,时常应水质恶化,病害频发,导致养殖收益不升反降。探索海水池塘综合养殖稳产高效养殖技术,是当前海水池塘养殖产业持续发展亟须研究的课题。日本囊对虾、梭子蟹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市场价格高等特点,更是我们养殖户的传统与喜爱养殖品种,文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更是一个出口创汇品种。2018年我们在总结优化前几年研究实践基础上,开展了海水围塘梭子蟹-日本囊对虾-文蛤复合优化养殖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里夫 《世界农业》1998,(4):41-42
日本的对虾养殖一、养殖概况日本主要养殖日本对虾。日本对虾属于温水性品种,天然种群广泛分布于本州、四国和九州诸岛周围,不分布于北海道和本州东北部,因为这些地区在夏季的平均水温也在20℃以下,不适合日本对虾生长。日本对虾养殖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产区:1.濑...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现代对虾海水养殖模式的特点,分析制约现代对虾海水养殖经济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从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广工厂化生产、创新保险机制、打造产品品牌、拓展上下游产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现代对虾海水养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奉科 《新农村》2014,(12):16-16
"大棚能有效阻隔降水,保持养殖塘中水体PH值,创造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还能控制水温,我现在一年能养两茬虾。"笔者来到浙江省奉化市裘村镇翔鹤潭村,见到了这位养虾"技改先行军"——卓仁强。一见面,他便谈起了他身后的钢制虾棚。养殖对虾搞技改卓仁强的土塘养殖南美白对虾始于2006年。"  相似文献   

20.
海水鱼类的工厂化养殖和小网箱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主要内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工厂化养殖和小网箱养殖密度高,水体交换差,发生病害几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降低了养殖鱼类的品质。发展抗风浪、适宜深水海区的大型网箱养殖,是当前和今后世界海水养鱼的方向和潮流。一、深水网箱的发展现状1.国外深水网箱养殖发展情况。国外开展深水网箱养殖海水鱼类的国家主要有挪威、希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展历史最早的是日本,发展最快最现代化的是挪威。国外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基本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