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阜南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其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种植模式以小麦-夏大豆为主。该文从阜南种植环境与麦茬还田的作用入手,从麦茬处理、种子选择与肥料搭配、机械化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麦茬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析安徽省麦茬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中南部。不管是从其地理位置还是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条件来说,都比较适合种小麦和大豆。就当地的种植模式来说,主要是小麦和夏大豆为主,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地的使用率。本文就是在安徽省自然环境种植的基础上在麦茬田上通过选择麦茬处理,肥料搭配以及机械化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对高产夏大豆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期对麦茬夏大豆的播种提高相应的播种效益。  相似文献   

3.
麦茬夏大豆是广大黄淮海地区的传统耕作模式,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麦茬夏大豆产量出现减产现象。从麦茬处理、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增施有机肥、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麦茬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淮北地区麦茬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选种、提高播种质量、合理密植、中耕、防旱排涝、化学除草、控旺防倒等方面总结麦茬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淮北地区麦茬夏大豆的栽培。  相似文献   

5.
沿江圩田地区麦茬夏大豆中黄47播期和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如皋沿江圩田地区麦茬夏大豆高产途径,进行播期和密度2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沿江圩田地区麦茬夏大豆的适宜播期在6月5-10日,密度在24万株·hm-2左右。如遇特殊情况,导致播期推迟,应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培管,不宜盲目增加播种量。  相似文献   

6.
麦茬夏大豆持续增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国黄淮南部麦茬夏大豆持续增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持续稳定增产的对策,以促进麦茬夏大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粘土地夏大豆机械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粘质土粘结性强 ,耕作费力 ,宜耕期短且耕性不好。湿时泥泞 ,机械作业易板结 ,干时坚硬 ,整地质量无保证。夏大豆生长期短 ,始花早 ,植株繁茂性差。推广粘土地夏大豆机械免耕栽培技术 ,提倡利用前茬作物耕地后效 ,不耕地 ,灭茬后直接播种夏大豆 ,能够抢抓农时 ,利于中晚熟优质高产品种利用 ,达到节能增效目的。1 灭茬近年来 ,由于小麦机械收获面积逐年扩大。机收后留下很高的麦茬。而农民习惯烧麦茬 ,造成环境污染 ,为解决这一问题又保证免耕覆盖田播种机顺利通过 ,推广使用专用秸秆粉碎机 (俗称灭茬机 )贴地表作业一遍 ,把麦茬截短 ,均匀…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的高产生育模式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麦茬复种夏玉米,是华北平原常见的种植方式。它具有高产、省工和便于机械化等优点,符合农村商品化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面积日益扩大。为发挥夏玉米的增产潜力,我们于1978年开始对它的生育规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而研究其高产生育模式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永城农技人员近两年在新桥镇砂姜黑土区开展麦茬夏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采用种子包衣、单粒精播、种肥异位同播、高密度匀留苗、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连片种植2 000亩,单产超过750 kg/亩,连片200亩达到885.1 kg/亩,创造了当地连片100亩以上的高产的纪录,为砂姜黑土区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树立了模板。笔者认真研究本地砂姜黑土的特征特性,从全程机械化入手,总结了一套绿色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对改变本区连续多年迎茬种植大豆的习惯,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倒茬、推动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是永城市第二大夏播秋作物,每年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在2008年以前,永城市夏大豆单产水平在150kg左右。自2008年开始,永城连续8年承担农业部下达的大豆高产创建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带动,全市大豆生产水平稳步提升,栽培技术逐步完善,对稳定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增加大豆种植效益提供了强力的科技支撑。同时,永城市农业局也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区示范推广的麦茬夏大豆产量200kg/667m~2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鲁西北地区夏玉米间作大豆适宜模式。[方法]研究在鲁西北地区夏玉米间作大豆不同种植模式(2行玉米2行大豆、2行玉米3行大豆,3行玉米3行大豆,行距均50 cm)的生物学性状、作物产量,对各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等进行比较。[结果]在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鲁西北地区夏玉米间作大豆适宜模式以三三式即3行玉米间作3行大豆,行距均为50 cm为佳,该模式与常规夏玉米种植方式相比,少收夏玉米340 kg/hm~2左右,增产大豆近2 200 kg/hm~2,增收7 500元/hm~2左右。[结论]该模式能够实现机械化收割,达到以生产粮食为主要目的,兼收夏大豆的高产、高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麦茬高度对机播夏玉米苗期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免耕留茬种植体系内,麦茬高度对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夏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地区,探求适宜机播夏玉米苗期生长及高产高效的冬小麦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栽培措施和农业机械化的高效、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2-201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进行,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麦茬高度(15 cm、25 cm、35 cm),其余部分随机收粉碎覆盖还田,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通过测定夏玉米出苗率、苗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田间耗水量、产量及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效率,比较分析小麦不同留茬高度对夏玉米播种出苗质量、苗期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1)35 cm麦茬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播种到拔节期农田耗水量和全生育期农田耗水量,显著增加夏玉米出苗率并提高田间株高整齐度。(2)35 cm麦茬能够促进4叶展期株高和叶片的增长,但茎粗变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35 cm 麦茬处理下玉米拔节期的茎秆变粗,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质积累均处于最高水平,其中干物重差异显著。(4)与15 cm和25 cm麦茬高度相比,35 cm麦茬处理下玉米的3年平均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10.59%和5.31%,产量增加主要是由单位面积粒数的增加引起;3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21.55%和12.64%(P<0.05),年际间水分利用效率也具有较大差异,降雨较多的年型,水分利用效率低。【结论】在3个麦茬高度下,35 cm麦茬处理蓄水保墒效果较好,有利于夏玉米苗期生长发育,在增加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效果显著,符合免耕留茬区域农业机械化播种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大豆机械化收获是夏大豆生产发展的必然。通过试验研究和经验总结,分析了夏大豆机械化收获损失率高的原因,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夏大豆机械化收获降低损失率的作业要点。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夏大豆的种植试验,开展夏大豆高产技术研究,摸索适宜安徽省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夺取夏大豆高产。  相似文献   

15.
<正>1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技术简介夏玉米免耕播种又叫铁茬播种或贴茬播种,即收获小麦后不清理麦秸、麦茬、不经过整地而直接在麦茬上播种夏玉米。2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的优点减少农耗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机械化作业、减少"芽涝"危害,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邳州市北部地区夏播大豆的优质高产,几年来,我们对夏播(麦茬复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夏大豆免耕覆秸机械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睢县是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商丘试验站下辖示范县,自2011年以来,一直承担着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作为一名示范县的技术骨干,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该项研究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目前,此项栽培技术已在全县推广应用,对睢县大豆规模化种植起到推动作用。一、大豆生产特点大豆在睢县是继小麦、玉米、花生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在睢县油料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睢县大豆的种植模式是与冬小麦轮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收获是夏大豆生产发展的必然。本文分析了夏大豆机械化收获损失率高的原因,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夏大豆机械化收获降低损失率的作业要点,以期为提高机械收获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8,(5):46-47
为推广旱地夏大豆油菜连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减少农业投入及增产增效,介绍了大豆油菜两熟制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麦茬夏玉米∥夏芸豆是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代家村一代广泛种植的高产模式,目前以代家村、宋家村、李村为中心辐射带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