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翘  潘超美  黄向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58-5859,5875
[目的]对线纹香茶菜狭基变种[Radbosia lophanthoides var.gerardianus(Benth.)Hara]和线纹香茶菜细花变种[Radbosia lophan-thoides Hara var.graciliflorus(Benth.)Hara]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方法]分别对线纹香茶菜狭基变种和线纹香茶菜细花变种生长旺盛的茎尖进行染色,压片后对它们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线纹香茶菜狭基变种的核型公式为K(2n)=2x=24=18m+4Sm,属2A型。线纹香茶菜细花变种的核型公式为K(2n)=2x=24=16m+8Sm,属1B型。[结论]线纹香茶菜细花变种比线纹香茶菜狭基变种更进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云产线纹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对紫云产线纹香茶菜进行提取分离,然后结合光谱数据与文献资料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紫云产线纹香茶菜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线纹香茶菜酸(Lophanic acidⅠ)、Gerardianin A(Ⅱ)、Gerardianin B(Ⅲ)、齐墩果酸(Ⅳ)和熊果酸(Ⅴ)。[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紫云产线纹香茶菜化学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不同加工方法对中药溪黄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3个品种溪黄草[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药材中迷迭香酸、总二萜、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寻找出溪黄草药材的最适加工方法,为溪黄草药材GAP基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溪黄草、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纤花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 var.graciliflora (Benth.) Hara]为材料,分别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测定样品中迷迭香酸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二萜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对迷迭香酸的含量影响较大,而对总二萜和总黄酮的含量影响不显著,经远红外干燥和烘干工艺处理的样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普遍偏低,而经阴干工艺处理的样品中3种成分含量普遍偏高.说明不同加工方法对中药溪黄草中3种成分含量有影响,从活性成分的损失和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对溪黄草品种采用鲜切段后再阴干的加工方法,线纹香茶菜和纤花香茶菜采用阴干后再干切段的方法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茶菜属(Isodon)植物多数含有二萜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和大萼香茶菜(I.macrocalyx)又是该属中常见的二种植物,本文比较了这两种香茶菜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大萼香茶菜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1.50±0.09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为17.25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1728μmol.m-2.s-1;香茶菜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9.59±0.19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为7.65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1700μmol.m-2.s-1;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均有比较明显的“光午休”现象,但是香茶菜的更为明显。两种香茶菜均属于耐阴植物,但是香茶菜,比大萼香茶菜更耐阴。经充分暗适应后的叶片叶绿素最大荧光产量(F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大萼香茶菜的要大于香茶菜;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光强变化的关系分析表明,大萼香茶菜的PSⅡ实际的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фpsII)、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光化学猝灭系数要大于香茶菜,因此,香茶菜有相对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采自浙江武义、丽水白云山、金华北山、金华安地、开化古田山、临安西天目山的4种香茶菜(Isodon)植物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和叶的总二萜和总黄酮含量。发现原产地样品以丽水白云山产的香茶菜的总二萜和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采收时间对香茶菜这两种有效成分也有明显影响,以夏季采集香茶菜地上部分的品质为好,其中又以金华北山产的香茶菜的地上部分总二萜含量最高;香茶菜地上部分的二萜含量比地下部分的明显要高些;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建议采收香茶菜的地上部分药材。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采自浙江武义、丽水白云山、金华北山、金华安地、开化古田山、临安西天目山的4种香茶菜(Isodon)植物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和叶的总二萜和总黄酮含量。发现原产地样品以丽水白云山产的香茶菜的总二萜和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采收时间对香茶菜这两种有效成分也有明显影响,以夏季采集香茶菜地上部分的品质为好,其中又以金华北山产的香茶菜的地上部分总二萜含量最高;香茶菜地上部分的二萜含量比地下部分的明显要高些;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建议采收香茶菜的地上部分药材。  相似文献   

7.
香茶菜(Rabdosia amethystoides(Benth.)Har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又名铁棱角、铁钉角、蛇总管等。香茶菜本是野生植物,可作为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破瘀、抗菌消炎等功效,在一些民间用药记载中,还发现香茶菜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黔产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贵州产香茶菜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甲醇提取香茶菜,反复运用各种层析技术分离其甲醇提取物,结合IR、UV、NMR、MS等波谱数据解析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贵州产香茶菜中分离得到3种无色结晶化合物。[结论]贵州产香茶菜中分离的3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β-谷甾醇、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三叶香茶菜的植物形态、野生分布、生态环境、物候期、茎叶特性、开花结果习性、抗旱和耐涝性等,为人工栽培三叶香茶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叶香茶菜为唇形科植物牛尾草[Isodon ternifolia(D.Don) Kudo]的干燥全草,全年可采.在《中药大辞典》称为三叶香茶菜,在《中国植物志》称为牛尾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称为轮叶香茶菜,今参照《中药大辞典》以三叶香茶菜为正名,其别名为:牛尾草、虫芽药、三姐妹等.全草人药,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黄疸性肝炎、咽喉炎、扁桃腺炎、尿道感染、膀胱炎、急性肾炎、肿胀疼痛、流感、毒蛇咬伤、牙痛等.为了更好地研究三叶香茶菜,笔者对其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冬凌草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冬凌草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菌株,为开发利用冬凌草内生真菌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药用植物冬凌草为试验材料,分离筛选能产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内生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从贵州省施秉县产冬凌草中分离到152株植物内生真菌,利用抗肿瘤体外细胞增殖抑制筛选模型(SRB法)对其进行活性检测。[结果]结果表明,20株内生真菌(占总分离菌株的13.1%)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活性。[结论]冬凌草内生真菌是寻找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2.
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开发利用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资源。[方法]使用K562细胞的SRB法筛选模型,对从贵州省施秉县采集的冬凌草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的207株微生物(放线菌112株、真菌95株)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得到活性菌株共27株,阳性率为13.0%,其中真菌13株,放线菌14株。[结论]冬凌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是寻找抗肿瘤活性代谢产物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冬凌草主产区太行山区冬凌草的立地因子,对冬凌草的分布、生长的自然条件、生物学特性及其伴生植物种类进行了介绍。采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Ⅰ),以河南济源王屋山为分析基点,选取温度、海拔、土壤、降水量等影响冬凌草生长发育的关键生态因子,对冬凌草在中国的生态适宜性以及主产区河南省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凌草在我国16个省份都可以分布,相似度为90%~100%时冬凌草在全国8个省市的适宜区分布面积理论值可达56 002.7 km2,以山西和河南省分布范围最大,面积均达到13 000 km2以上,而在河南省相似度为90%~100%时冬凌草的适宜区域集中在沿太行山、王屋山走向分布,这和历代冬凌草主产地的相关资料记载以及实际调查结果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8种、分别隶属于8个科的植物为秦岭地理分布新记录,全部标本存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物质对冬凌草愈伤组织生长及褐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冬杰  魏景芳  许宁  张进献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18-1118,1136
研究了不同种类植物生长物质对冬凌草愈伤组织生长及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浓度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生长及褐变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2,4!D、NAA和IBA)、细胞分裂素(6!BA和KT)、GA3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减轻或抑制褐化作用,其中以2 mg/L2,4!D+0.2 mg/LKT+0.5 mg/LGA3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微波消解预处理冬凌草,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其砷和汞含量,详细考察了仪器工作条件和消解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测试条件下,砷在0~10.0μg/L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 6,加标回收率为102.5%;汞在0~1.0μg/L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 8,加标回收率为95.00%;砷和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74μg/L,0.014μg/L。  相似文献   

17.
卢利平  艾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94-11396
对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试管苗茎尖进行了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1~2cm嫩梢在培养基MS+0.5mol/L蔗糖上培养3d,切取2~3mm茎尖,室温(20℃)下装载液(60%PVS2)过渡30min,0℃下玻璃化液(PVS2)处理45min,投入液氮保存1d后,40℃水浴化冻,1.2mol/L蔗糖的MS培养基洗涤20min,接种于6-BA0.8mg/L、IAA0.05mg/L的MS培养基上,暗处理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成活率达到86%,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1986-1993年间药用植物上尾孢类真菌的7个新种及1个新组合,新种是:广东尾孢,寄生于山药,玄参生尾孢,寄生于玄参,溪黄草尾孢,寄生于溪黄草,佩兰尾孢,寄生于佩兰,泽泻生尾孢,寄生于佩兰,泽泻生尾孢,寄生于佩兰,泽泻生尾孢,寄生于泽泻,姜三七尾孢,寄生于姜三七,及长春花棒孢,寄生于姜三七,及长春花棒孢,寄生于长春花;新组合是使君子假尾孢。新种均有拉丁文描述。标本存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