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斑纹限性品种 5 7限 ,通过杂交组配及配合力测定 ,育成 5·芙× 7·湘四元杂种 ,经全省品比鉴定 ,幼虫生命力、发育经过、茧丝质各项经济性状指标优良 ,符合新品种审定标准 ,是一个适于广东春秋饲养的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家蚕斑纹限性品种能够根据蚕体斑纹的有无,迅速、准确地将蚕的雌雄分开。据此,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可以免去蛹体雌雄鉴别工序,大大节省劳动力;在蚕茧生产上,也可以实行雌雄蚕分开上簇、雌雄茧分别烘缫,能大大提高蚕茧质量和生丝品位。为此,我们自1971年起着手选育家蚕斑纹限性品种,现已选育出多对斑纹限性品种。其中“花茂×锦春”这对限性品种,经过1984和1985年的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表现出孵化齐一,眠起、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的斑纹限性品种杂交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分析表明:单限性品种J2×C15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特别是茧质性状高于对照青松×皓月,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是对照的1.11倍、1.15倍和1.04倍;丝长也高于对照;而且龄期短、上簇齐、好饲养,但缺点是解舒欠佳。从分析限性品种的数量性状表现度看,J2×C15的E值高于1,说明这一杂交组合不存在由其余本之一限性易位片断带来的生理缺陷,故尚可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来提高其解舒。  相似文献   

4.
洞庭×碧波原蚕在贵州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洞庭、碧波原蚕在贵州的性状表现,以便更好地利用该品种的优势,分春、秋季调查了2个原种的实用孵化率、发育经过、幼虫生命力、种茧成绩和卵质成绩等.结果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饲养容易、发育整齐、产茧量高、卵质优良、繁育系数较高,对贵州环境条件适应性强,适宜在贵州繁育推广应用,利用其斑纹限性特点,有利于农村开展原蚕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保存的斑纹限性蚕资源材料为母本,以932、湘晖、7532、夏芳、秋白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连续3次回交和系统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接近或超过其雄性亲本的皮斑限性蚕品种限1、限3、限6、限8,斑纹限性蚕品种蜀63、限17、限16。根据其雄性亲本的杂交组合形式组配成杂交组合限1.限3×限6.限8、限17×限16、蜀63×限16,经过室内饲养鉴定,3个组合的健康性、茧丝质成绩均达到或超过雄性亲本杂交组合水平,限1.限3×限6.限8万蚕收茧量与两广二号相同,万蚕茧层量提高了2.89%,蜀63×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4.94%、8.30%、3.42%,限17×限16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夏芳×秋白提高0.21%、3.36%,达到了育种材料创新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上,健康易养,茧丝质优,产量和产值稳定,是一个优良雄蚕品种,适宜云南春季和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7.
家蚕斑纹双限性秋用品种荆研×楚星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经济性状比较优良的普通蚕品种连续回交基础斑纹发性蚕品种,使其回交后代保留基础限性品种的斑纹限性性状,其他经济性装大部分都替换成普通实用蚕品种的血统,并采用对回交后代设置特殊培育环境,充分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定向培育的方法,选育出了能够在幼虫期根据斑纹准确地鉴别雌雄性别的斑纹双限性秋用品荆研×楚星。  相似文献   

8.
为了育成实用化的限性黄茧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方法,结合抗逆性选拨,育成综合经济性状得到显著提高的限性黄茧品种995、997、936、限82,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995·997×936·限82.实验室饲养鉴定表明,该杂交组合强健性、产茧量接近现行杂交组合菁松×皓月;缫丝鉴定表明,其雌蚕丝金黄色,茧丝长较短,纤度较粗,但雄蚕丝丝质优良,茧丝长1400m以上,解舒率91.30 %,洁净98.00分,优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9.
李圣 《安徽农业科学》1993,21(4):371-373
该研究采用了连续回交法,快速有效地选育出中、日系二个系列限性实用品种。中系回交方法简单易行。日系限性普斑浓淡不同,连续回交的表型遗传规律不相同,其选择连续回交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也论述了限性多元组合的快速选育和组配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品展台     
春秋兼用——鄂蚕4号鄂蚕4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并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家蚕春秋兼用多丝量品种。该品种具斑纹双限性特点,秋季饲养,具有产量高、丝质优、抗性强的特点,综合成绩显著超过全国品比秋用对照种。  相似文献   

11.
蚁蚕期个体形体特征在蚕种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蚕种杂交率是蚕桑生产的重要工作,但生产上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解剖镜)放大观察蚁蚕。【结果】不同蚕品种具有不同的蚕体颜色、斑纹、斑纹颜色和形状、体型等形体特征,这种形体特征与4、5龄大蚕的形体特征不同,据此发明了一种根据蚁蚕期形体特征检验蚕种杂交率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摄影设备首先建立每一个家蚕品种蚁蚕期个体形体特征的图文数据库;然后将待鉴别家蚕品种的形体特征与数据库中已知品种的形体特征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分析,按照概率分布理论和抽样推断方法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为了同时减少将不合格蚕种误判为合格蚕种及将合格蚕种误判为不合格蚕种的鉴定风险,拟采用2次抽样检验方法,2个样本组成都为1 000个个体,当第一检和第二检检出纯种数分别小于等于38和79时判为合格蚕种。【结论】本方法可达到简便、正确、快速、低成本、早时期的检验蚕种杂交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 重复、缺失、倒位和易位在家蚕中都有发生,其中易位在家蚕育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易位能改变基因连锁群,家蚕育种中正是利用这一遗传作用,进行限性品种培育的。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雌蚕性染色体为ZW,雄蚕性染色体为ZZ,W染色体具有完全决定雌性的功能,因此,把常染色体上带有的标记基因如普斑(+~p)片断易位到W染色体上就能得到普斑和雌蚕完全连锁的斑纹限性,这样,不需看蚕的生殖腺,只根据斑纹的有无即可进行雌雄鉴别。由于限性品种的推广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自田岛1940年首次获得斑纹限性以来,从事W性染色体易位和限性品种培育的研究很多,而且取得了很大成果。通过辐射已有5条常染色体和W性染色体之间发生了易位,易位涉及的标记基因位点有9个,获得了17个不同遗传基因的限性易位系。日本自1967年育出实用化斑纹限性品种中131×  相似文献   

13.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国内首对天然彩色茧限性家蚕品种"蜀黄1号"。该品种幼虫具有斑纹限性特征,茧色金黄,内外茧层颜色一致。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抗逆力强,强健好养,发育整齐;万蚕产茧量20.30 kg,粒茧丝长1115.0 m,解舒丝长882.95 m,解舒率79.15%,鲜茧出丝率18.39%,洁净91.25分,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14.
正韶·辉×旭·东(XPD010-2016)由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和苏州大学参与育成的杂交夏秋用家蚕品种。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产茧量高、丝长长、净度优的特点,既适应夏秋季饲养,又能在气候较好的季节与区域做到相对高产,适宜在湖南省各蚕区的夏秋季饲养。蚕种孵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国内首对天然彩色茧限性家蚕品种"蜀黄1号"。该品种幼虫具有斑纹限性特征,茧色金黄,内外茧层颜色一致。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抗逆力强,强健好养,发育整齐;万蚕产茧量20.30 kg,粒茧丝长1115.0 m,解舒丝长882.95 m,解舒率79.15%,鲜茧出丝率18.39%,洁净91.25分,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16.
桑蚕新品种南·岳×星·辰,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十五"期间育成的强健型春秋兼用四元杂交斑纹全限性的多丝量蚕良种.  相似文献   

17.
家蚕黄茧限性品种由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于2000年育成,并在2004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雌茧为金黄色,所缫出的丝颜色不掉,色泽鲜艳,光洁华丽且纤度较细,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天然有色纤维。其鉴定时的最优杂交组合是吉限A×皓月,但在多年的推广实践中,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其组合中的日系品种在生产上的一些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本试验对家蚕黄茧限性品种进行重新配对,筛选出适合生产的最佳杂交组合吉限A×872。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野桑蚕和家蚕地方种质资源,采用杂交、自交分离和系统选育的方法,创制出一批幼虫斑纹限性、茧色天然彩色的育种素材,丰富了家蚕新品种培育的亲本选择。结果表明,幼虫斑纹限性材料可以根据幼虫斑纹特征区别雌雄蚕;彩色蚕茧色彩天成,健康、环保。利用这些素材,培育出多对突破性特色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限性蚕品种黄茧一号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系限性品种871与白河野桑蚕杂交、回交育种和黄色茧色定向选育方法,育成了黄色茧限性蚕品种黄茧一号。其实验室成绩达到了全茧量1.6842g,茧层量0.3548g,茧层率21.07%,丝长1107m,净度96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培养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方法]将抗逆性强的野桑蚕与多丝量家蚕品种远缘复合杂交,培育出的优质野桑蚕基础素材野A和野B,并将其与日系蚕品种进行杂交组配,筛选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结果]经江苏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具有食性优、抗逆性强、产量高、茧丝质优良、繁育性能优的特点,并定名为"野三元"。2008年通过江苏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宜长江流域春、秋季及北方蚕区全年饲养。[结论]该研究将有助于蚕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