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解剖学角度观察和分析了爱文、贵妃、紫花等3个品种杧果(芒果)的叶片组织结构.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杧果的气孔密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间差异极显著,其中贵妃杧的气孔密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均为最大;3个品种的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的变异系数均较小,表明其气孔的密度、长度和宽度是比较稳定的性状,因而可用作品种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旱生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的旱生结构,为其引种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叶片进行解剖,选取12项抗旱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品种进行两两多重比较,得到各指标的灵敏度,最后以叶片厚度、中脉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3个指标为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的抗旱性解剖结构之间差异极显著。各指标的灵敏度大小依次为:叶片厚度>中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表皮厚度>气孔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下表皮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气孔长度>角质层厚度。聚类结果分析表明,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可聚为3个级别:其中‘保丰苜蓿’、‘新牧1号’、‘中苜1号’、‘卫士302+Z’、‘路宝’、‘改革者+Z’和‘爱维兰’具有较好的抗旱性结构;‘爱菲尼特+Z’、‘超级阿波罗’、‘巨人201+Z’、‘牧歌401+Z’、‘射手’和‘牧野’的抗旱性结构中等;‘新疆大叶’、‘全能+Z’、‘胜利者’和‘超级13R’叶的抗旱性结构较差。【结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具有不同的抗旱性结构。  相似文献   

3.
板栗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河北省迁西地区10个板栗品种(系)叶片解剖结构及气孔特征,了解其水分适应机制,比较其抗旱性,为迁西地区筛选抗旱板栗品种(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板红(DBH)、燕龙(YL)、紫晶(ZJ)、迁西早红(QXZH)、燕山短枝(YSDZ)、燕山早丰(YSZF)、紫珀(ZP)、燕奎(YK)、迁西晚红(QXWH)、迁西壮栗(QXZL)等10个板栗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石蜡切片法及指甲油印迹法,比较叶片厚度、上(下)表皮角质层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开口大小等15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10个供试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10个板栗品种15项指标反映板栗抗旱性能力的顺序为:叶片海绵组织结构疏松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气孔开张宽度气孔密度气孔开张长度气孔长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气孔宽度上表皮角质层厚度。运用隶属函数值法,结合各指标所占权重对各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得到10个板栗品种(系)抗旱性的顺序为:大板红紫晶燕龙燕奎燕山短枝燕山早丰紫珀迁西晚红迁西早红迁西壮栗。经聚类分析,将10个板栗品种(系)分为3类:抗旱性强的有紫晶、大板红、燕龙、燕奎,抗旱性中等的有紫珀、燕山短枝、燕山早丰、迁西晚红,抗旱性弱的有迁西早红、迁西壮栗。【结论】叶片解剖结构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板栗的抗旱特性,可用于其抗旱性鉴定。10个板栗品种(系)中,紫晶、大板红、燕龙、燕奎抗旱性最强,可在迁西地区广泛种植。  相似文献   

4.
桃叶片组织结构与其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6个栽培桃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并测定了叶片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片厚度、表皮毛密度、上表皮细胞大小、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疏松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等指标差异较大.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长度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其中,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较厚、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上表皮细胞较小者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以红果肉苹果‘红脆甜’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植株为材料,利用临时装片和石蜡切片比较两种倍性植株叶片显微结构差异,测定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密度,测量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以及上下表皮厚度,分析加倍后叶片结构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比之二倍体,叶片的表皮细胞密度和气孔器密度发生了极显著变化,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同步变大,使得单位视野的密度明显变小;四倍体叶片的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均较二倍体明显增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梨叶片早期结构特征与黑星病发生的关系。[方法]以抗黑星病性不同的梨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观察叶片发育早期气孔特征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1)在叶片发育过程中,易感病品种叶片气孔密度和开放气孔密度要显著高于抗病品种。(2)抗病品种叶片的组织结构变化较小,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的紧密度要明显高于易感病品种。(3)叶片发育前期角质层薄且分布不均,随叶片发育增厚,抗病品种的角质层厚度要大于易感病品种。[结论]叶片发育早期阶段气孔密度小,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整齐紧密可作为梨抗黑星病品种早期筛选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明确苹果砧木矮化性与叶片组织性状的关系,可以为苹果砧木矮化性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了非矮化砧木海棠、半矮化砧木(SH_3、SH_(37))、矮化砧木(SH_(38)、M_(26)、B_9、Mark)、极矮化砧木P_(22)共8个苹果砧木品种为试材,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了叶片横截面的组织细胞结构,并对不同矮化程度砧木的叶片厚度及其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苹果不同砧木品种的叶片厚度为173.70~219.46μm,其中矮化砧木品种M_(26)和Mark的指标值较高;上表皮厚度为8.06~13.50μm,其中非矮化砧木品种海棠的指标值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下表皮厚度为8.23~10.49μm,其中半矮化砧木品种SH_3和SH_(37)的指标值显著较高;栅栏组织厚度为90.00~110.88μm,其中极矮化砧木品种P_(22)的指标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矮化砧木类型的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平均值顺序为极矮化矮化半矮化非矮化,叶片栅栏组织厚度随着砧木矮化程度的加大而逐渐增加;海绵组织厚度为61.72~85.85μm,其中非矮化砧海棠的指标值最大;栅海比为1.05~1.55,其中半矮化砧木品种SH_3和极矮化砧木品种P_(22)的指标值显著较高,不同矮化程度砧木类型的叶片栅海比平均值顺序为极矮化半矮化矮化非矮化,大体表现为砧木品种矮化程度越高,叶片栅海比越大。因此认为,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可以作为筛选苹果矮化砧木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耧斗菜八音鸟(Aquilegia‘Songbird’)为供试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法、石蜡切片法观察耧斗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栅海比、维管束直径等叶片解剖结构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使耧斗菜叶片下表皮气孔平均大小显著增加;气孔开度先显著减小后增大;栅栏组织厚度显著增加,从8.20μm增加到11.21μm,海绵组织厚度显著减小,从12.60μm减小到7.86μm;栅海比显著增加,从0.65最大可增加到1.34;维管束直径从9.00μm最大可增加到10.77μm。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长势梨种质矮化预选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  曹后男  宗成文  巩艳明  朴永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56-1257,1268
[目的]为育种选择、选配亲本及性状的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2×山梨(乔化)、S2×山梨(矮化)、S2、山梨、极矮化种质为材料,从叶片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等指标来判断各种质的矮化性状。[结果]5种梨种质中生长势强的山梨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栅海比最小,而气孔密度和导管密度最大。生长势弱的梨极矮化种质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最大,而气孔密度和导管密度最小。各种质在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之间存在差异。[结论]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以及导管密度可作为梨树体生长势早期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葡萄‘M10’及其母本‘白木纳格’、父本‘莫莉莎无核’为材料,观测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结果表明:‘M10’与‘白木纳格’在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主脉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等指标有显著差异,与‘莫莉莎无核’在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等指标有显著差异。果实膨大期‘M10’没有光合午休,而父母本存在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方面,‘白木纳格’最大,其次是‘M10’,‘莫莉莎无核’最小;净光合速率与栅栏组织厚度极显著正相关。转色期‘M10’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极显著低于‘白木纳格’且极显著高于‘莫莉莎无核’。可见,杂交葡萄‘M10’与其亲本的叶组织结构、光合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M10’的光合能力介于父、母本之间;‘M10’及其亲本果实膨大期叶片光合能力与栅栏组织厚度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优良的草莓种质,以5种野生草莓(东方草莓,黄毛草莓,森林草莓,木犀草莓和五叶草莓)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其叶片解剖结构(角质膜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层数、海绵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层数等)指标,计算出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等,以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5种草莓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上、下表皮以五叶草莓最厚,分别为27.28μm和18.80μm,而森林草莓最薄(19.59μm和7.29μm);角质膜以黄毛草莓最厚而木犀草莓最薄,分别为7.15μm和3.78μm;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以黄毛草莓最厚,分别为221.21μm和95.86μm,东方草莓最薄(137.12μm和65.51μm);栅海比以五叶草莓最大而木犀草莓最小,分别为1.89%和1.13%;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和疏松度(SR)以东方草莓最大,分别为47.78%和35.96%,五叶草莓最小(34.97%和18.52%);气孔以五叶草莓最大,为45.84μm~2,黄毛草莓最小(30.18μm~2),气孔密度以木犀草莓最大(702.6个·mm~(-2))而黄毛草莓最小(489.9个·mm~(-2))。隶属函数综合评价5种草莓的抗旱性表现为:五叶草莓黄毛草莓东方草莓森林草莓木犀草莓。  相似文献   

12.
不同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6个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以上9个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抗旱特征,且雌雄株均存在显著种间差异;雌株叶片角质层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雄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雌株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5个抗旱指标,按照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雌性沙棘控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抗旱顺序为浑金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中国沙棘楚伊太阳乌兰格木×中国沙棘;雄株以栅海比、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为抗旱指标,得到5种雄性沙棘抗旱顺序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楚伊乌兰格木×中国沙棘浑金中国沙棘。   相似文献   

13.
沙棘叶片组织结构观察及其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3个沙棘品种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并测定其叶片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片厚度、表皮毛密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疏松度、上表皮细胞大小等指标差异较大,各品种间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长度无明显差异。其中表皮毛密度大、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较厚、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大、疏松度小、上表皮细怎较大者抗旱性较强。根据形态观察和解剖研究初步将各品种按抗旱性强弱分为以下3类: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为中国沙棘;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有巨人、阿列伊、冬久、丰产、楚伊、卡圈尼、M5、MH、安沙、向阳、8911,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是M4。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欧李砧木对桃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能力的影响,以瑞蟠4号/欧李和瑞蟠4号/毛桃的叶片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应用光学显微技术,测定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等16个与抗旱相关的解剖结构特征参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及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毛桃砧相比,欧李砧显著增大了叶片厚度、气孔大小、上下角质层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显著降低了栅栏组织细胞长度、海绵组织厚度、组织紧密度和组织疏松度(P0.05)。16项指标(权重)反映抗旱能力顺序为:海绵组织厚度(0.256)组织紧密度(0.253)栅栏组织细胞长度(0.250)海绵组织细胞宽度(0.243)海绵组织细胞长度(0.241)气孔密度(0.234)下表皮厚度(0.231)上表皮厚度(0.227)栅栏组织细胞宽度(0.217)栅栏组织厚度(0.214)=组织疏松度(0.214)上角质层厚度(0.211)栅海比(0.195)下角质层厚度(0.165)气孔大小(0.158)叶片厚度(0.086)。运用隶属函数法结合各指标所占权重综合评价得出:瑞蟠4号/欧李的抗旱性强于瑞蟠4号/毛桃。表明欧李砧木对桃叶片解剖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并能提高桃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北方常见的3种野生地被植物荠菜、盐芥、紫花地丁为材料,通过徒手切片,观察3种植物的叶片表皮毛、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大小、叶片厚度、叶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脉厚度,测定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CTR)、海绵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指标,比较3种植物的抗旱性,为今后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表皮毛及气孔特征上,荠菜和紫花地丁的抗旱能力表现得更强;在解剖结构特征上,盐芥叶片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高于紫花地丁和荠菜,紫花地丁叶片的主脉厚度及CTR明显高于盐芥和荠菜;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3种地被植物抗旱能力表现为紫花地丁最强,盐芥与荠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梨育种选择、选配亲本及性状的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2×山梨(乔化)、S2×山梨(矮化)、S2、山梨、极矮化种质为材料,从叶片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等指标来判断各种质的矮化性状。气孔密度的测定:选择实生苗主干中部、向阳面成熟叶片,10:00~10:30采叶。观察气孔时用指甲油涂抹叶背主脉中间两侧,干燥几分钟后,用镊子将指甲油层揭下,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利用Olympus显微图像分析仪分析,选择气孔密度中等的视野,观察气孔密度和大小。枝皮率的测定:选取一年生枝条10个,利用游标卡尺按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除皮前后的枝条直径,以(1-ab/AB)×100%计算枝皮率(A、B为枝纵横径,a、b为去皮后枝纵横径),取平均值。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及导管密度的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测定。材料用FAA液固定,利用切片机切片,在DMB5、Moticam 1300显微影像系统摄影,Motic Image Advanced 3.2捕捉图像并进行显微测量。[结果]5种梨种质中生长势强的山梨枝皮率(27.4%)、叶片厚度(200.5μm)、栅栏组织厚度(93.8μm)及栅海比(0.75)最小,而气孔密度(396.00个/mm~2)和导管密度(377.7个/μm~2)最大。生长势弱的梨极矮化种质枝皮率(45.0%)、叶片厚度(248.3μm)、栅栏组织厚度(140.4μm)、栅海比(1.59)最大,而气孔密度(235.75个/mm~2)和导管密度(287.0个/μm)最小。各种质在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导管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气孔密度、枝皮率、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以及导管密度可作为梨树体生长势早期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意大利银白杨(I-101)×毛白杨4个优良杂种无性系和4个对照无性系(84k、I-101、新疆杨、毛白杨30号)的抗旱性进行研究,比较8个无性系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等9项旱生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3项典型性高的指标,包括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进一步结合隶属函数法对8个白杨派无性系的抗旱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抗旱性差异明显,抗旱性强弱表现为‘03-4-22’84k新疆杨I-101‘03-5-17’毛白杨30号‘03-6-11’‘03-4-9’;研究认为无性系‘03-4-22’抗旱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甜瓜幼苗不同节位叶片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节位上升,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密度及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表皮细胞及气孔大小呈减小趋势,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呈增加趋势;另外,甜瓜叶片厚度及海绵组织厚度分别与栅栏组织厚度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80。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化植物叶片结构对光强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14种城市绿化植物叶片结构对3种光强生境(0%(全光照)、45%和75%遮光)的响应,比较植物的叶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气孔密度、上下表皮厚度和叶脉系统(中脉和维管束)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遮光度增加,大多数研究植物叶片变薄,栅栏、海绵组织厚度变薄,但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比值减小,气孔密度减小,叶片表皮变薄但变幅不大,中脉厚度有变小趋势但维管束系统变化不明显.主要根据叶片厚度变化和叶肉组织中海绵组织发达程度,将14种植物的耐荫性分为3类,其中耐荫性较强的植物有5种:厚皮香、桃叶珊瑚、油麻藤、石楠和栀子;耐荫性一般的植物有5种:金边水蜡、紫叶小檗、金丝桃、金边黄杨和红王子锦带;耐荫性较弱的植物有4种:火棘、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和红花檀木.而叶片气孔密度、上下表皮厚度和叶脉系统的变化可能与植物耐荫性缺乏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20.
对天南星科(Araceae)粗肋草属(Aglaonema)中‘银王’粗肋草(A.commutatun‘Silvcr Queen’)、‘柠檬美’粗肋草(A.commutatun‘Lemon Beauty’)、‘灿烂’粗肋草(A.commutatun‘Brilliant’)、‘如意’粗肋草(A.commutatun‘Red Valentine’)、‘贵夫人’粗肋草(A.commutatun‘Lady Valentine’)和‘日出’粗肋草(A.commutatun‘Sunrise’)等6个品种的解剖结构、叶肉色素和光合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粗肋草叶片解剖结构、叶肉色素与光合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日出’为等面叶,其它5个品种的叶片均为异面叶;‘银王’和‘灿烂’2个品种的气孔分布于下表皮及主脉上,‘贵夫人’和‘如意’则上下表皮都存有气孔,而‘柠檬美’、‘日出’则只在下表皮发现有气孔.所有品种的叶片上下表皮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叶绿素含量以绿叶类和红脉类粗助草较高,全红叶类较低,花色素苷则相反;类胡萝卜素则以花叶类粗助草较低.全红叶和花叶类粗助草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绿叶类和红脉类粗助草.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叶绿体密度与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