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我区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或根颈附近地面处结茧越冬。越冬幼虫在翌年3月下旬和4月上旬化蛹,4月中下旬出现第1代成虫,产卵在桃叶背面,4月下旬至5月初幼虫孵化,从新梢嫩尖部蛀入危害,当蛀食到新梢木质部较硬的部位时,转而危害另一新梢,被害新梢顶部枯死,每虫大约危害2~3个新梢。第1次害梢高峰大约在5月上中旬,第2次大约在6月中下旬,第3次在7月中下旬。第1代和第2代主要害梢,第3代主要危害果实。8月以后危害梨及苹果果实。9月中下旬梨小食心虫出现越冬幼虫,结茧于树皮缝中。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果树种植越来越多,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梨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杏、李、大樱桃等果树。主要危害果树的嫩梢和果实,危害果树的种类多、危害性大。梨小食心虫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土块缝中或者树干翘皮缝内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第2年春季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5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  相似文献   

3.
<正>1.为害特征:梨小食心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桃树新梢。雌虫产卵于桃新梢中部叶片的背面,幼虫孵化后,多从桃梢顶端第2、3片叶的基部蛀入,向下蛀食,蛀空外有粪便排出。受害新梢常流出大量树胶,梢顶端的叶片现萎缩,然后新梢干枯下垂,此时幼虫多已转移。1头幼虫可以为害2~3个新梢。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树,对定植后当年的幼树影响较大,应加以防治。2.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我国北方地区,如河北、辽宁1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缝中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4.
正1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俗称桃折梢虫。不仅为害梨树和核果类果树的果实,还为害核果类特别是桃树的嫩梢。我们经过多年多点多种方法的调查研究,初步认定梨小在营口南楼经济开发区每年发生三四代,多数在9月中下旬以老熟幼虫做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延续到6月中旬结束,历时一个半月有余。它完成一个世代平均需要33.5d(为害桃梢)或35.5d(为害桃果),其中幼虫期14.5d或16.5d、蛹前期3.5d、蛹期8d、产卵前期2.5d、卵期5d。往  相似文献   

5.
李小食心虫,群众叫“杏蛆”。它以幼虫蛀食杏、李、桃等核果类果实。第一代为害杏、李幼果,造成果实早期脱落;第二代为害膨大期果实,使果实内虫粪充塞不能食用。该虫在雁北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为害加重。因此,防治李小食心虫是保证李、杏丰收的关键之一。李小食心虫在雁北一年发生2—3代,以二代老熟幼虫在表土内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  相似文献   

6.
桃潜叶蛾在我市一年发生4~5代,以越冬代成虫在落叶、杂草及地堰缝隙中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出蛰活动,5月中下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成虫产卵于桃、李等叶背面,幼虫孵化后潜入叶内蛀食叶肉。幼虫老熟时,在叶背的蛀道端部咬孔爬出,吐丝下垂,后又上于叶背吐丝茧化蛹,蛹期一般5  相似文献   

7.
<正>1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河北省1年发生34代,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到5月下旬结束。1头幼虫危害34代,越冬幼虫4月中旬开始羽化,到5月下旬结束。1头幼虫危害34个桃嫩梢,幼虫老熟后在桃树上结茧化蛹。第1代成虫5月下旬出现,仍危害桃、杏梢或李幼果。第2代成虫盛发期在6月末至7月,此代成虫开始往梨树上转移。从7月初即有幼虫蛀果,但由于果实内石细胞较多,蛀入后很少成活。到7月中旬才有大量幼虫  相似文献   

8.
以梨小食心虫为试材,利用含性信息素的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雄蛾发生进行监测,同时对田间折梢率、蛀果率进行调查并记录当地有关气象数据,调查分析梨小食心虫雄蛾在大连地区的放生规律、幼虫的危害特点以及与梨小发生与气温和降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大连地区梨小食心虫包括越冬代在内一年共发生5代;梨小食心虫各世代中,越冬代重点为害桃梢,第1代为害桃梢和果实,第2代主要为害早中熟品种及桃梢,第3代主要为害晚熟品种,少数为害桃梢;温度、降水量对梨小食心虫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我省桃、梨、苹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省分布较广,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梨小危害果树主要是以幼虫蛀食梨、桃、苹果等的果实和桃树嫩梢,果实受害常引起被害果腐烂不能食用,严重影响果树生长,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因梨小食心虫生活史比较复杂,发生世代多,且有转移寄主的习性,因此,防治上应在做好虫情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才能有效的控制该虫的发生危害。 一、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越冬虫口密度 梨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或翘起粗皮下,及根茎周围的土中结白色丝质小茧越冬,4月上旬化蛹,…  相似文献   

10.
一、生活习性梨大食心虫俗称“吊死鬼”,以危害梨芽和果实为主,在莱阳县一年二代,以幼虫在芽内作薄茧越冬,翌年3月下~4月上旬,气温升到7℃时开始转芽为害,4月中旬气温达10℃以上时为转芽盛期。幼虫以为害花芽为主,一头幼虫可危害2~3个芽。幼虫转芽时,自芽基蛀入为害,花期在花丛轴上吐丝缠绕。5月上旬幼虫开始为害幼果,转果期长达30天。一头幼虫可连续为害1~3个果。5月下~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最后一个被害果内化蛹。蛹期7~10天。6月下旬,羽化成虫在萼洼、芽旁及枝条粗皮缝隙中产卵,卵期6~7天。幼虫孵化后,危害当年生芽,7月中旬大量转果,一虫仅害一果,并在其中化蛹。成虫于8月上旬大量羽化。越冬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出现,每虫可害2~3个芽,在为害的最末芽内作茧越冬。  相似文献   

11.
<正>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桃折梢虫,属于鳞翅目、卷蛾科。近年发生呈现加重趋势,造成梨果早落、腐烂,将严重影响梨果的品质及经济效益。下面就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供生产者参考。1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衡水1年发生4代,有转寄主危害习性,第1、2代主要危害梨、桃新梢,第3、4代危害梨果。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缝、根颈处、树冠下浅土层结灰白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蛹期20d。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时间集中在每天上午9:00-  相似文献   

12.
梨小食心虫在肥桃上的发生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在我场主要是为害肥桃,为害严重的年份虫果率达80%以上。两年来,我们通过预测预报,抓住关键时期打药,并结合人工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使虫果率降低到10%以下。 一、梨小食心虫在肥桃 上的发生情况 我们对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主要是用糖醋液诱蛾法来了解成虫发生盛期及卵期,并结合经常的田间观察了解幼虫、蛹的活动情况。据1972—1973两年的观测结果,梨小食心虫在我场一年发生五代。以第五代幼虫越冬,也有一部分以第四代幼虫越冬。 1.越冬代幼虫子三月中旬开始化蛹。四月初,在肥桃始花期,开始羽化;到四月中、四月底(或四月…  相似文献   

13.
发生规律梨小食虫是梨树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在河南省,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翘皮下、枝叉缝隙、根部土壤中以及果品仓库、果品包装材料中结茧越冬。早春平均气温10℃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中旬至6月中旬出现越冬代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  相似文献   

14.
柿蒂虫又名柿举肢蛾、柿食心虫,是柿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以幼虫钻食柿果危害,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柿子绝产. 1 发生规律柿蒂虫在遵化市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内或干基附近土中结茧越冬,4月中下旬幼虫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为害幼果,6月下旬~7月上旬幼虫老熟,第2代幼虫自8月上旬开始为害柿果,8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越冬.  相似文献   

15.
冬枣4月树液开始流动、发芽,此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病虫害有:1绿盲蝽,以卵在果树皮或断枝内及土中越冬。越冬卵孵化盛期在4月25日前后。4月5日前后初见若虫,每次降雨后2~5天内便有1次孵化小高峰。2枣瘿蚊,以幼虫危害枣叶及嫩梢。一年发生5~6代,以幼虫在树冠下土壤内做茧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第1~4  相似文献   

16.
陈冬亚 《果农之友》2001,1(5):43-43
桃小食心虫为害枣果,也为害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果实。幼虫蛀入果子后,吃果肉、排虫粪,使果实畸形,果内充满虫粪,果味变苦,失去食用价值,果实提前变红脱落。该虫在黄河故道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6月上中旬开始成虫产卵于枣叶背基部,卵期大约1周,天快亮时,幼虫孵化蛀入果皮下为害果实,8月中旬开始幼虫老熟脱果,直到晒枣结束,高峰是8月下旬~9月中旬,其中脱果早的幼虫可化蛹再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脱果晚的则入土结茧过冬,明年再为害枣果。对桃小食心虫一定要采用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桃小食心虫的老熟脱果幼虫,一般是在树冠下、树干周围1.5尺范围内,1~4寸深的土壤中,作扁圆形虫茧越冬。来年春末、夏初,当1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达到15℃以上时,迂有降雨(山丘地砾质壤土降雨量为10毫米)时,就会由越冬茧中爬出,到地面上作纺锤形茧化蛹。再经过半月左右的时间,茧中的蛹就会羽化为成虫。羽化后的成虫,经过交尾之后,就会飞到树上,在果实上产卵,孵化为幼虫后蛀害果实。幼虫在果内发育老熟后,由果中脱出,再掉落到地面上作茧化蛹,重复前一个世代的过程。由于桃小食心虫具有以上危害特点,所以,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和老熟幼虫脱果前,在地面上撒施具有触杀作用的药剂,就能有效地杀死茧中的幼虫、出土幼虫,和初孵化的成虫。因此,搞好地面防治,就成为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蔷薇黄卷蛾是新疆伊犁河谷林、果园新发生的害虫。2015—2016年采取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对蔷薇黄卷蛾发生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蔷薇黄卷蛾在新疆伊犁地区1年发生1代,产卵在树缝、老翘皮或树干背面洼裂处,并越冬。在伊宁市和霍城县,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卵开始孵化,4月上旬幼虫出现,分散为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出现,6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卵出现。在尼勒克县,由于气候冷凉,幼虫孵化较霍城县和伊宁市晚逾10d,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幼虫出现,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蛹期,5、6月下旬蛹开始羽化成成虫,6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卵出现。在特克斯县,气候更冷凉,较其他县晚1个月,翌年5月上旬幼虫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化蛹,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出现,7月上旬至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卵出现。参试的5种药剂在蔷薇黄卷蛾幼虫时期使用防效均较高,以22%阿立卡(12.6%噻虫嗪+9.4%高效氟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3 0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1 发生及为害 柑桔尺蠖又名大尺蠖 ,油桐尺蠖。主要为害柑桔 ,同时为害李、梨等果树。一年发生 3代 ,暖春年份出现 4代。越冬代成虫于 4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为 5月中旬至 6月中旬 ,成虫出现于 7月初。第二代幼虫发生期为 7月中旬至 8月中旬 ,成虫出现于 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发生于 9月上旬至 10月下旬 ,10月中下旬入土化蛹越冬。暖春年份出现 4代 ,有世代重叠现象。每代幼虫发生时期正好与当年桔树抽发新梢期相吻合。低龄幼虫喜在树冠顶部叶尖直立 ,夜晚吐丝下垂悬吊在树冠外围 ,随风飘荡扩散及转株为害。 3龄后幼虫喜在树冠内 ,往往…  相似文献   

20.
荔枝红头蠹螟 (SacadaerythrocephalaCuietWu)是一种荔枝新害虫 ,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 ,以荔枝受害最重。该虫自 1986年在广州市郊首次发现以来 ,现已在广东省多个地区相继发生 ,为害呈不断加重趋势 ,成为荔枝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 ,造成叶片孔洞、缺刻以致干枯 ,削弱树势 ,导致产量下降。1 生活习性  红头蠹螟一年发生 5代 ,以第 5代幼虫在树冠被害叶苞中结茧越冬 ,翌年 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取食冬梢 ,4月上中旬化蛹。各代成虫盛发期 ,越冬代为 4月底至 5月初 ,第一代在 6月下旬 ,第二代 8月上旬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