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白粉寄生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寄生在凤仙花白粉菌上的白粉寄生菌经鉴定为 Cicinnobolus cesatii deBary.,培养在 BPA,PDA,V_8培养基和灭菌的米饭、麦粒、燕麦片等上面,于20~25℃生长良好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孢子悬液接种在患白粉病的10种植物病叶上,该菌能寄生在单丝壳、蔷薇单丝壳、鞑靼内丝白粉菌、禾白粉菌和二孢白粉菌上。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几种白粉菌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河南省5种植物白粉菌DNA,扩增其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寄生于凤仙、豇豆和菊芋的叉丝单囊壳属白粉菌,其ITS序列聚在一支,遗传距离小,亲缘关系近;寄生在大叶黄杨上的冬青卫矛白粉菌和番茄上的新番茄粉孢菌,其ITS序列聚在另外一支。此分析结果与5种白粉菌的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说明ITS序列分析技术可以为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及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工培养白粉寄生菌的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寄生菌(Cicinnobolus cesatii)对白粉病菌的寄生是普遍的,抑制效果显著,可用于生物防治。国内外对其虽有报道,但系统研究尚少。该菌属球壳孢科(Sphaeropsi-daceae)、白粉寄生菌属(Cicinnobolus Ehrenb.),寄生于白粉菌目上。 人工培养白粉寄生菌的摸索,我们从1980年开始,通过多次试验,于1982年7月23日获得成功。试用于作物上,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烟草白粉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同一烟株上发病烟叶和健康烟叶DNA的ITS区进行测序,分析各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白粉病烟株健康烟叶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均高于发病烟叶;2种样本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发病烟叶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富度为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99.22%,曲霉属(Aspergillus)0.33%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0.33%;健康烟叶的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富度为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91.86%、曲霉属(Aspergillus)0.34%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0.31%。在白粉病烟株上发病烟叶和健康烟叶均存在大量的高氏白粉菌属。  相似文献   

5.
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陕西等地二年调查研究中发现了17株自然寄生白粉菌的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AQ)菌株,于室内对部分菌株分离物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定,不同分离菌株特性差异显著,可能属于不同类群,在温室中用白粉寄生孢不同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结果表明,在选择压较大时,其均能显著寄生黄瓜白粉,但未能有效控制其扩展。  相似文献   

6.
山西白粉菌的种类、寄主及分布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4年以来,在山西境内共采集白粉菌标本300余份,已鉴定出白粉菌种类共11属(其中有性型9属,无性型2属),61种和变种(其中有性型44种,无性型17种),寄生在30科、75属86种和变种的植物上。其中山西新记录种及寄主新记录共34种(标记为*),中国寄主新记录6种(标记为**)。所有标本均保藏于山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SAU)。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壳囊孢属真菌(Cytospora spp.)的种类及在新疆的分布特征。【方法】在新疆14个地(州)共收集到2 763份病害标本,鉴定出27种壳囊孢属真菌,采集文献资料记载新疆累计记录51种壳囊孢属真菌,采用ArcGIS软件、Gephi软件及Spreensen公式不同种类壳囊孢属真菌在新疆不同地区和寄主上的分布情况及相似性。【结果】壳囊孢属真菌在新疆伊犁地区(31种)、乌鲁木齐市(27种)、塔城地区(21种)和昌吉地区(20种)分布壳囊孢种类及数量较多;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3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3种)和和田地区(2种)分布较少;该菌能够寄生于21科植物中,其中蔷薇科(19种)、杨柳科(18种)、胡颓子科(8种)植物的种类及数量较多;桑科(1种)、忍冬科(1种)、无患子科(1种)等植物上较少。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在全疆15个地州(市)的11科寄主均有分布;壳囊孢属真菌在海拔600~900 m处分布较为丰富,阿克苏和吐鲁番两地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结论】新疆现已记录51种壳囊孢属真菌,其中受金黄壳囊孢菌(C. chrysosperma)危害的植物种类最多,蔷薇科、杨柳科、胡颓子科植物上分布的壳囊孢属真菌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对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内采集的66份标本和实验室以前收藏的15份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共鉴定出白粉菌34种,隶属于8属,分别是:叉丝壳属、白粉菌属、单囊壳属、叉丝单囊壳属、球针壳属、钩丝壳属、布氏白粉菌属、叉钩丝壳属.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地区白粉菌进行调查,鉴定出寄生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及大青山周围的22科41种植物上的7属24种白粉菌,其中有13种为内蒙古新记录种。22科41种寄主植物中,有9种寄主为国内新记录,16种为内蒙古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分类位置的变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蠕孢菌原属半知菌类的丛梗孢目,丛梗孢科里的一个属。1973年Kendrick和Carmichael在Ainsworth、Sparrow和Sussman著的The Fungi ⅣA一书里,将这类菌归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里的多隔孢子属群(Phragmosporous genera)。 据Ainsworth和Bisby的1954年版真菌学字典里记述长蠕孢菌有175种。寄生于禾本科植物上的约有100种,其它的种则分别分寄生于双子叶植物、煤灰菌类的菌落上,或腐生  相似文献   

11.
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内蒙古地区4种白粉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其r 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连接载体测序,并基于ITS序列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4种白粉菌形成3个进化距离较远的分支;寄生在豌豆和田旋花上的豌豆白粉菌和旋花白粉菌的ITS序列紧密聚在1支,其亲缘关系较近,同属白粉菌属;寄生在紫花苜蓿上的托罗斯内丝白粉菌和寄生在山桃上的三指单囊白粉菌各自成1支,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ITS序列可用于内蒙古地区白粉菌分类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2.
烟草白粉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且田间很难发现其有性态,故烟草白粉菌是如何进行初侵染还不是很明确。为了解烟草周边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的相关性,确定周边寄主引起烟草白粉病发生的地位,本研究在贵阳周边的清镇、开阳、修文、贵安新区等烟草基地对烟草周边白粉菌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形态学鉴定,并建立植物白粉病菌的rDNA-ITS系统发育树,确定相互间的亲缘关系。此次共调查了烟田周边白粉菌植物16个科的30种植物,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为8种;其次是豆科植物4种;调查的30种植物中,三叶鬼针草(菊科)、豨莶(菊科)、酸模叶蓼(蓼科)、短序铁苋(大戟科)、朴树(榆科)等5种植物发现有性型,形态学鉴定分别为单囊壳属Sphaerotheca、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白粉菌属Erysiphe,与ITS(ITS4/5)比对的结果一致;经构建几种白粉菌属植物种间ITS系统发育树表明,所采寄主白粉菌与烟草白粉菌不是同一个种,在分子亲缘关系上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3.
 对采自我国北方11个省(区)、直辖市的65个市、县,小麦近缘野生植物8属42种393份,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小种的混合菌种进行接种,除21份免疫外,均接种成功。用接种成功的7属40种共286份小麦近缘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分别对小麦回接,亦全部回接成功。用6个小麦白粉病菌小种,对7属15种共29份小麦近缘植物进行分小种接种,发现它们与在小麦上一样有很强的寄生专化现象。在1~6叶期,84.4%的小麦近缘植物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感病性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下降,其中47.4%病情降为0,37.0%部分病情下降,15.6%病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核盘菌菌核重寄生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湖南、河北、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12个省市(区)采集土样103份,采用室内菌核诱捕的方法分离得到了148个真菌菌株,分别属于12个属。其中黏帚霉属(Gliocladium spp.)77个菌株,包括4个种,占全部分离菌的52.03%,为优势种群;其次为青霉菌(Penicillium spp.)21个菌株,分离率为14.19%;镰刀菌(Fusarium spp.)16个菌株,占10.81%;木霉菌(Trichoderma spp.)13个菌株,占8.78%;轮枝菌(Verticillium spp.)8个,占5.41%。对其中寄生率较高的菌株进行回接,结果表明,黏帚霉和木霉寄生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核的能力强,接种1周后导致菌核腐烂,但不同菌株之间存在差异;而镰刀菌、轮枝菌对菌核的寄生能力较差。并且,首次用菌核诱捕的方法从云南省玉溪市烟草田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株能寄生菌核的捕食线虫丝孢菌,经鉴定为椭圆单顶孢[Monacrosporium ellipsosporum(Preuss)Cooke&Dickinson]。  相似文献   

15.
对发生在自然条件下的白粉菌寄生真菌在室内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甘肃省发生在植物白粉菌上的寄生菌为白粉菌寄生菌(AmpelomycesquisqualisCes),其分生孢子器呈烧瓶状,具柄,分生孢子近球形,短杆状,表面光滑,没有任何纹蚀,大小为(5~8)×(3~3.5)μm。  相似文献   

16.
从河南省各地区采集的各种植物上的锈菌标本约150余份,经初步鉴定,共有锈菌20个属,118种,寄生于130种植物上。其中省内新记录属3个拟三孢锈菌属(Triphragmiopsis Naum.),串孢锈菌属(Frommea Arth.)和夏孢锈菌属(Uredo Pers.);国内新记录种3种桑锈孢锈菌构树变种(Aecidium mori Barcl.var.broussonetia),臭椿鞘锈菌(Coleosprium sp.)和扁担木层锈菌(Phakopsora sp.);省内新记录种24种,本文报道13种,即鞘锈菌(Coleosporium)2种,多孢锈菌(Phragmidium)2种,层锈菌(Phakopsora)1种,锈孢锈菌(Aecidium)3种,夏孢锈菌(Uredo)2种,锈孢锈菌变种(Aecidiu var.),串孢锈菌(Frommea),拟三孢锈菌(Triphragmiopsis)等各1种。并对各新记录种的夏孢子、冬孢子和锈孢子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相似文献   

17.
从河南省各地区采集到各种植物上的锈菌标本150余份,经初步鉴定,共有锈菌20个属,118种,寄生于130种植物上,其中省内新记录属3个,新记录种24种,前文已经叙述13种,本文连续叙述11种:单孢锈菌(Uromyces)2种,帽孢锈菌(Pileolaria)1种,柄锈菌(Puccini-a)7种,变种(Variety)11种。同时还发现甘草单孢锈菌,狗牙根柄菌3种锈菌的夏孢子堆中有锈菌寄生菌「S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KOH涂片镜检法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意义,了解湛江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方法:取102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标本,作KOH涂片镜检、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KOH涂片镜检法和真菌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7.1%(99/102)、94.9%(93/98),二者的真菌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93份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18属33种真菌,其中镰刀菌属、弯孢霉属和曲霉属真菌分别占36.6%、27.9%、7.5%。结论:KOH涂片镜检法是早期诊断本病的简单、有效方法。镰刀菌和弯孢霉是湛江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温室接种试验证明,小麦白粉病能成功地侵染小麦属以外的6属18种禾草,其中6属17种为国内首次报道的该菌寄主。野外调查中发现,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Trin.)Nevski)雀麦(Bromus japonicusThunb.)、早熟禾一种(Poa sp.)和披碱草属一种(Elymus sp.)上的白粉菌发生严重,但室内试验证实前两种禾草上的白粉菌与小麦白粉病无关,后两种禾草上的白粉菌需进一步研究。用小麦白粉菌河南菌系和陕西菌系分别接种同一物种的禾草,所得结果不尽一致。关于野生禾草在小麦白粉病流行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各地区采集的各种植物上的锈菌标本约 1 50余份 ,经初步鉴定 ,共有锈菌 2 0个属 ,1 1 8种 ,寄生于 1 30种植物上。其中省内新记录属 3个 :即拟三孢锈菌属 (TriphragmiopsisNaum)、串孢锈菌属 (FrommeaArth)和夏孢锈菌属 (UredoPers) ;国内新记录种 3种 :桑锈菌构树变种 (Ae cidiummoriBarcl.var.broussonetia)。臭椿鞘锈菌 (Coleosporiumsp .)和扁担木层锈菌 (Phakopso rasp .) ;省内新记录种 2 4种 :即鞘锈菌 (Coleospo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